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兒童自行車的車架,特別是一種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其包括前后輪、車把、車座,其還由車架前部(1)、減震裝置(2)和車架后部(3)組成;車架前部(1)與車架后部(3)通過相互配合的鉸接孔(4)構成相對轉運鉸接連接;車架前部(1)上還設有車座安裝位(5),車座安裝位(5)下方車架前部(1)上還安裝有減震裝置(2),減震裝置(2)上端與車架前部(1)構成旋轉連接,減震裝置(2)下端固定安裝在車架后部(3)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技術方案中,提供了一種可適應不同年齡兒童的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針對目前兒童自行車減震裝置設計不合理,重新設計的減震效果好,使用方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兒童自行車的車架,特別是一種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
技術介紹
兒童自行車是兒童車之中的一大門類,而減震技術在多種用途的車體上均有應用,減震技術能給兒童自行車帶來使用舒適性和安全性,目前在兒童自行車上安裝的減震裝置,存在部位差異性,使用不方便,效果不良好的缺點,特別是沒有作用在臀部座椅下方的減震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使用周期長,可適應不同年齡兒童的、車架尺寸可調整的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是按如下方式實現的:設計一種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包括前后輪、車把、車座,其還由車架前部、減震裝置和車架后部組成;車架前部與車架后部通過相互配合的鉸接孔構成相對轉運鉸接連接;車架前部上還設有車座安裝位,車座安裝位下方車架前部上還安裝有減震裝置,減震裝置上端與車架前部構成旋轉連接,減震裝置下端固定安裝在車架后部上。進一步的,所述減震裝置由減震本體和減震彈簧組成,減震本體上下兩端為圓盤形狀,上下兩端間設有柔性連接柱,柔性連接柱上安裝有減震彈簧;減震本體上端還設有一與車架前部安裝配合的帶有固定孔的圓弧凸起。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前部上還設有車把固定部。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后部上還設有腳踏安裝孔。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后部上還設有后輪安裝部,所述后輪安裝部為長條型孔位。本技術的積極效果:本技術技術方案中,提供了一種可適應不同年齡兒童的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針對目前兒童自行車減震裝置設計不合理,重新設計的減震效果好,使用方便。【附圖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和附圖,對本技術做進一步詳細說明。在此,本技術的示意性實施方式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技術,但并不作為對本技術的限定。圖1是本技術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車架前部;2、減震裝置;3、車架后部;4、鉸接孔;5、車座安裝位;6、減震本體;7、減震彈簧;8、圓盤;9、柔性連接柱;10、圓弧凸起;11、車把固定部;12、腳踏安裝孔;13、 后輪安裝部;14、長條型孔位。【具體實施方式】如圖所示,本技術所述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包括前后輪、車把、車座,其還由車架前部1、減震裝置2和車架后部3組成;車架前部I與車架后部3通過相互配合的鉸接孔4構成相對轉運鉸接連接;車架前部I上還設有車座安裝位5,車座安裝位5下方車架前部I上還安裝有減震裝置2,減震裝置2上端與車架前部I構成旋轉連接,減震裝置2下端固定安裝在車架后部3上。進一步的,所述減震裝置2由減震本體6和減震彈簧7組成,減震本體6上下兩端為圓盤8形狀,上下兩端間設有柔性連接柱9,柔性連接柱9上安裝有減震彈簧7;減震本體6上端還設有一與車架前部I安裝配合的帶有固定孔的圓弧凸起10。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前部I上還設有車把固定部11。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后部3上還設有腳踏安裝孔12。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后部3上還設有后輪安裝部13,所述后輪安裝部13為長條型孔位14。【主權項】1.一種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包括前后輪、車把、車座,其特征在于:其還由車架前部(I)、減震裝置(2)和車架后部(3)組成;車架前部(I)與車架后部(3)通過相互配合的鉸接孔(4)構成相對轉運鉸接連接;車架前部(I)上還設有車座安裝位(5),車座安裝位(5)下方車架前部(I)上還安裝有減震裝置(2),減震裝置(2)上端與車架前部(I)構成旋轉連接,減震裝置(2)下端固定安裝在車架后部(3)上。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裝置(2)由減震本體(6)和減震彈簧(7)組成,減震本體(6)上下兩端為圓盤(8)形狀,上下兩端間設有柔性連接柱(9),柔性連接柱(9)上安裝有減震彈簧(7);減震本體(6)上端還設有一與車架前部(I)安裝配合的帶有固定孔的圓弧凸起(10)。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前部(I)上還設有車把固定部(11)。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架后部(3)上還設有腳踏安裝孔(12)。5.進一步的,所述車架后部(3)上還設有后輪安裝部(13),所述后輪安裝部(13)為長條型孔位(14)。【專利摘要】本技術涉及一種兒童自行車的車架,特別是一種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其包括前后輪、車把、車座,其還由車架前部(1)、減震裝置(2)和車架后部(3)組成;車架前部(1)與車架后部(3)通過相互配合的鉸接孔(4)構成相對轉運鉸接連接;車架前部(1)上還設有車座安裝位(5),車座安裝位(5)下方車架前部(1)上還安裝有減震裝置(2),減震裝置(2)上端與車架前部(1)構成旋轉連接,減震裝置(2)下端固定安裝在車架后部(3)上;本技術技術方案中,提供了一種可適應不同年齡兒童的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針對目前兒童自行車減震裝置設計不合理,重新設計的減震效果好,使用方便。【IPC分類】B62K9/00【公開號】CN205365907【申請號】CN201521096965【專利技術人】張紀校 【申請人】張紀校【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5年12月24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具體避震效果的兒童自行車,包括前后輪、車把、車座,其特征在于:其還由車架前部(1)、減震裝置(2)和車架后部(3)組成;車架前部(1)與車架后部(3)通過相互配合的鉸接孔(4)構成相對轉運鉸接連接;車架前部(1)上還設有車座安裝位(5),車座安裝位(5)下方車架前部(1)上還安裝有減震裝置(2),減震裝置(2)上端與車架前部(1)構成旋轉連接,減震裝置(2)下端固定安裝在車架后部(3)上。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紀校,
申請(專利權)人:張紀校,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