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為一種貼合裝置,包括底座、設置于底座上的安裝立板、可活動設置于安裝立板上的滑動壓頭模塊、設置于底座上的且與滑動壓頭模塊配合使用的貼合座模塊;貼合座模塊包括固定設置于底座上的且設置有真空吸附定位柱的第一安裝板、設置于第一安裝板上的且開設有產品固定槽的第二安裝板;滑動壓頭模塊包括可滑動設置于安裝立板上的拖板、設置于拖板上的壓頭安裝板、以及設置于壓頭安裝板上的壓頭。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一種貼合裝置,通過于第二安裝板上設置產品放置槽,其用于放置麥拉片以及需貼合麥拉的手機后殼;通過設置真空吸附定位柱,其用于吸附麥拉片,同時定位麥拉片于手機后殼上的貼合位置。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說明】
本技術涉及手機后殼制造技術及其設備
,具體說,其提供一種貼合 目.0【
技術介紹
】麥拉片,一種雙軸拉伸而形成的薄膜;麥拉片具有很強的抗撕拉度,耐熱耐寒、耐潮耐水、耐化學腐蝕、良好的絕緣性,其多用作手機攝像頭墊片以及其他功能上所需的墊片。現階段針對麥拉片于手機后殼上的帖附采用人工進行,無法保證貼合質量,同時人工進行麥拉片于手機后殼上的帖附工作效率低且人力成本高昂,不利于企業發展。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貼合裝置來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貼合裝置,其能準確將麥拉片貼合到手機后殼上,貼合效率高且方便企業降低人力資源占用同時方便自動化生產的實施。本技術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上述目的:—種貼合裝置,包括底座、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安裝立板、可活動設置于所述安裝立板上的滑動壓頭模塊、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且與所述滑動壓頭模塊配合使用的貼合座模塊;所述貼合座模塊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且設置有真空吸附定位柱的第一安裝板、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板上的且開設有產品固定槽的第二安裝板,所述真空吸附定位柱貫穿所述第二安裝板且與所述產品固定槽配合使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真空吸附定位柱配合使用的真空發生器;所述滑動壓頭模塊包括可滑動設置于所述安裝立板上的拖板、設置于所述拖板上的壓頭安裝板、以及設置于所述壓頭安裝板上的且相對稱的若干壓頭。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裝板通過固定件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板上,所述固定件上設置有彈簧,所述彈簧兩端分別頂持所述第一安裝板和所述第二安裝板。進一步的,所述第二安裝板上設置有貫穿所述第一安裝板的導向柱,所述第一安裝板上設置有與所述導向柱配合使用的導向軸承。進一步的,所述安裝立板上設置有滑軌,所述拖板上設置有與所述滑軌相匹配的滑槽,所述拖板通過所述滑槽和所述滑軌可滑動設置于所述安裝立板上。進一步的,所述安裝立板上開設有滑動槽,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滑動槽相對應的滑動氣缸,所述滑動壓頭模塊通過滑動連接板與所述滑動氣缸其氣缸軸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安裝立板上設置有緩沖器模塊,所述拖板上設置有與所述緩沖器模塊配合使用的緩沖墊塊,所述緩沖器模塊包括設置于所述安裝立板上的緩沖器安裝座、以及設置于所述緩沖器安裝座上的定位緩沖器。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兩個配合使用的啟動控制按鈕。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單班次計數器、總數計數器、電源接入口、電源開關、測試指示燈模塊、以及外部分析設置連接口。進一步的,所述底座上設置有外部氣壓接入口,所述安裝立板上設置有氣壓調節閥。其中:所述第二安裝板上的所述產品放置槽用于放置麥拉片以及需貼合麥拉的手機后殼;所述真空吸附定位柱用于吸附麥拉片,同時定位麥拉片于手機后殼上的貼合位置;相對稱的若干所述壓頭用于使壓和手機后殼的力更為均勻,避免壓和是破壞手機后殼;所述固定件和所述彈簧用于緩沖所述第二安裝板,避免所述滑動壓頭模塊壓和手機后殼時,手機后殼與所述第二安裝板間的硬性接觸;所述導向柱和所述導向軸承用于所述第二安裝板在所述固定件、所述彈簧、以及所述滑動壓頭模塊作用下進行緩沖時的導向;所述滑動氣缸其通過滑動連接板帶動所述滑動壓頭模塊的滑動;所述滑軌和所述滑槽使所述滑動壓頭模塊于所述安裝立板上的滑動的穩定性更強;所述緩沖器模塊和所述緩沖墊塊用于緩沖所述滑動壓頭模塊下降,避免其下降力過大破壞放置于所述產品放置槽內的手機后殼;兩個配合使用的所述啟動控制按鈕,其需要一起按下才可啟動測試,提高測試的安全系數;所述單班次計數器、所述總數計數器、所述電源接入口、所述電源開關、所述測試指示燈模塊、以及所述外部分析設置連接口分別用于記錄單班次測試次數、記錄總測試次數、接入外部電源、控制測試電源的連通與否、顯示測試結果、用于接入外部分析設備;所述外部氣壓接入口以及所述氣壓調節閥分別用于接入外部及其以及調節測試壓力。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一種貼合裝置的有益效果在于:I)通過于第二安裝板上設置產品放置槽,其用于放置麥拉片以及需貼合麥拉的手機后殼;2)通過設置真空吸附定位柱,其用于吸附麥拉片,同時定位麥拉片于手機后殼上的貼合位置;3)通過設置相對稱的若干壓頭,其用于使壓和手機后殼的力更為均勻,避免壓和是破壞手機后殼;4)通過設置固定件和彈簧,其用于緩沖第二安裝板,避免滑動壓頭模塊壓和手機后殼時,手機后殼與第二安裝板間的硬性接觸;5)通過設置導向柱和導向軸承,其用于第二安裝板在固定件、彈簧、以及滑動壓頭模塊作用下進行緩沖時的導向;6)通過設置滑動氣缸其通過滑動連接板帶動滑動壓頭模塊的滑動;7)通過設置滑軌和滑槽,其使滑動壓頭模塊于安裝立板上的滑動的穩定性更強;8)通過設置緩沖器模塊和緩沖墊塊,其用于緩沖滑動壓頭模塊下降,避免其下降力過大破壞放置于產品放置槽內的手機后殼;9)通過設置兩個配合使用的啟動控制按鈕,其需要一起按下才可啟動測試,提高測試的安全系數;10)通過設置單班次計數器、總數計數器、電源接入口、電源開關、測試指示燈模塊、以及外部分析設置連接口,其分別用于記錄單班次測試次數、記錄總測試次數、接入外部電源、控制測試電源的連通與否、顯示測試結果、用于接入外部分析設備;11)通過設置外部氣壓接入口以及氣壓調節閥,其分別用于接入外部及其以及調節測試壓力。【【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一;圖2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二;圖3為本技術的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之三;圖4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中貼合座模塊的結構示意圖之;圖中數字表示:I 底座;2安裝立板,201滑軌,202緩沖器安裝座,203定位緩沖器,204氣壓調節閥;3滑動壓頭模塊,301拖板,302壓頭安裝板,303壓頭,304滑動連接板,305緩沖墊塊; 4貼合座模塊,401第一安裝板,402真空吸附定位柱,403第二安裝板,404產品放置槽,405固定件,406彈簧,407導向柱,408導向軸承;5滑動氣缸,6滑動槽,7啟動控制按鈕,8單班次計數器,9總數計數器,10測試指示燈模塊,11電源開關,12電源接入口,13外部氣壓接入口,14外部分析設置連接口。【【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參照圖1-圖4,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貼合裝置,包括底座1、設置于底座I上的安裝立板2、可活動設置于安裝立板2上的滑動壓頭模塊3、設置于底座I上的且與滑動壓頭模塊3配合使用的貼合座模塊4;安裝立板2上設置有滑軌201;滑動壓頭模塊3包括可滑動設置于安裝立板2上的拖板301、設置于拖板301上的壓頭安裝板302、以及設置于壓頭安裝板302上的且相對稱的兩個壓頭303;拖板301上開設有與滑軌201相匹配的滑槽;貼合座模塊4包括固定設置于底座I上的且設置有真空吸附定位柱402的第一安裝板401、設置于第一安裝板401上的且開設有產品固定槽404的第二安裝板403,真空吸附定位柱402貫穿第二安裝板403且與產品固定槽404配合使用,I底座上設置有與真空吸附定位柱402配合使用的真空發生器;第二安裝板403通過固定件405設置于第一安裝板401上,固定件405上設置有彈簧406,彈簧406兩端分別頂持第一安裝板401和第二安裝板403;第二安裝板403上設置有貫穿第一安裝板401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貼合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安裝立板、可活動設置于所述安裝立板上的滑動壓頭模塊、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且與所述滑動壓頭模塊配合使用的貼合座模塊;所述貼合座模塊包括固定設置于所述底座上的且設置有真空吸附定位柱的第一安裝板、設置于所述第一安裝板上的且開設有產品固定槽的第二安裝板,所述真空吸附定位柱貫穿所述第二安裝板且與所述產品固定槽配合使用,所述底座上設置有與所述真空吸附定位柱配合使用的真空發生器;所述滑動壓頭模塊包括可滑動設置于所述安裝立板上的拖板、設置于所述拖板上的壓頭安裝板、以及設置于所述壓頭安裝板上的且相對稱的若干壓頭。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萍,
申請(專利權)人:昆山鑫潤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