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包括基座及安裝在基座上的工裝夾具,所述工裝夾具有四組,四組工裝夾具均一字型排列安裝在基座的頂端,所述工裝夾具包括夾緊油缸、內撐夾頭、定位板及拉緊桿,所述夾緊油缸安裝在基座的底面,定位板安裝在基座頂面且位于夾緊油缸的正上方,定位板軸心位置向上凸起形成有頂持端,內撐夾頭活動安裝在頂持端上,拉緊桿穿過內撐夾頭及頂持端與夾緊油缸的伸縮端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將內撐夾頭設計成多個彈性夾頭的形式,利用彈性夾頭張開來夾緊工件,且夾持牢固穩定,能夠保證孔位間的位置以及跟定位間的要求,且有效減少了工裝的數量的使用,提高了生產效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機械加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
技術介紹
壓縮機是在空調制冷劑回路中起壓縮驅動制冷劑的作用,是空調設備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其中氣缸又是壓縮機的核心部分,屬精密零件,因此氣缸的質量好壞直接影響到空調的使用壽命和效果,同時氣缸的生產效率也直接影響到空調的生產效率。現在在加工中心上加工壓縮機汽缸不同位置的軸向孔使用的是單軸加工,一次裝夾加工一個工件,生產效率低,為了達到所需產能,需要的設備數量也比較多,有時會導致加工出來的孔位角度不符合要求,廢品率相對較多,生產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減少設備的數量,優化裝夾效率,且能夠保證孔位間的位置以及跟定位間的要求。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包括基座及安裝在基座上的工裝夾具,所述工裝夾具有四組,四組工裝夾具均一字型排列安裝在基座的頂端,所述工裝夾具包括夾緊油缸、內撐夾頭、定位板及拉緊桿,所述夾緊油缸安裝在基座的底面,所述定位板安裝在基座頂面且位于夾緊油缸的正上方,定位板軸心位置向上凸起形成有頂持端,內撐夾頭活動安裝在頂持端上,內撐夾頭由多個彈性夾頭組成,多個彈性夾頭環繞設置構成一圓柱形結構,拉緊桿穿過內撐夾頭及頂持端與夾緊油缸的伸縮端連接。進一步的,所述彈性夾頭具有一傾斜的內壁,彈性夾頭的內壁與頂持端外壁相配入口 ο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上設置有菱形銷,定位板上位于頂持端的外側設置有圓環型的通槽。進一步的,所述頂持端為梯形圓錐體結構,頂持端中部開有供拉緊桿穿過的通道。進一步的,所述拉緊桿包括鎖緊端及拉桿,所述鎖緊端與拉桿頂部連接構成T字型結構,鎖緊端為圓盤型結構,鎖緊端設置在彈性夾頭的頂端,拉桿穿過彈性夾頭及頂持端與夾緊油缸的伸縮端連接。進一步的,所述鎖緊端頂面上設置有橡膠塊。本技術通過將內撐夾頭設計成多個彈性夾頭的形式,利用彈性夾頭張開來夾緊工件,且夾持牢固穩定,能夠保證孔位間的位置以及跟定位間的要求,且有效減少了工裝的數量的使用,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設備購置成本,本技術在一個基座上設置四組工裝夾具,能夠實現四個工件同時進行加工操作,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附圖說明】附圖1是本技術的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技術所述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的俯視圖;附圖3是附圖1所示工裝夾具的截面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技術。如圖1所示,一種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包括基座I及安裝在基座I上的工裝夾具2,所述工裝夾具2有四組,四組工裝夾具2均一字型排列安裝在基座I的頂端。如圖1、圖3所示,所述工裝夾具2包括夾緊油缸21、內撐夾頭22、定位板23及拉緊桿24,所述夾緊油缸21安裝在基座I的底面,所述定位板23安裝在基座I頂面且位于夾緊油缸21的正上方,定位板23軸心位置向上凸起形成有頂持端233,內撐夾頭22活動安裝在頂持端233上,拉緊桿24穿過內撐夾頭22及頂持端233與夾緊油缸21的伸縮端連接。如圖2、圖3所示所述內撐夾頭22用于夾緊工件,內撐夾頭22由多個彈性夾頭221組成,多個彈性夾頭221環繞設置構成一圓柱形結構,彈性夾頭221具有一傾斜的內壁,彈性夾頭221的內壁與頂持端233外壁相配合,并且能夠沿頂持端233外壁上下滑動。所述定位板23上設置有菱形銷232,菱形銷232用于固定工件;定位板23上位于頂持端233的外側設置有圓環型的通槽234,通槽234用于提供內撐夾頭22的行程空間,通槽234上方設置有保護板235,保護板235用于防止碎肩掉入到通槽234內,所述頂持端233用于支撐內撐夾頭22,頂持端233為梯形圓錐體結構,頂持端233中部開有供拉緊桿24穿過的通道(圖未示出)。所述拉緊桿24穿過多個彈性夾頭221與夾緊油缸21的伸縮端連接,拉緊桿24包括鎖緊端241及拉桿242,所述鎖緊端241與拉桿242頂部連接構成一 T字型結構,鎖緊端241為圓盤型結構,鎖緊端241頂面上設置有橡膠塊243,橡膠塊243用于防止鎖緊端241與工件的碰撞摩擦,鎖緊端241設置在彈性夾頭221的頂端,拉桿242穿過彈性夾頭221及頂持端233與夾緊油缸21的伸縮端連接。使用時,將工件放置到定位板23上,啟動夾緊油缸21,夾緊油缸21驅動拉緊桿24向下拉,鎖緊端241推動彈性夾頭221沿頂持端233向下移動,彈性夾頭221張開將工件鎖緊到定位板23上,即可對工件進行軸向孔的加工,使用時也可以通過更換不同厚度的定位板23和不同大小的內撐夾頭22,實現對不同的規格工件進行加工。本技術通過將內撐夾頭設計成多個彈性夾頭的形式,利用彈性夾頭張開來夾緊工件,且夾持牢固穩定,能夠保證孔位間的位置以及跟定位間的要求,且有效減少了工裝的數量的使用,提高了生產效率,減少了設備購置成本,本技術在一個基座上設置四組工裝夾具,能夠實現四個工件同時進行加工操作,進一步提高了生產效率。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術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技術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術的專利保護范圍內。【主權項】1.一種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包括基座(I)及安裝在基座(I)上的工裝夾具(2),所述工裝夾具(2)有四組,四組工裝夾具(2)均一字型排列安裝在基座(I)的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裝夾具(2)包括夾緊油缸(21)、內撐夾頭(22)、定位板(23)及拉緊桿(24),所述夾緊油缸(21)安裝在基座(I)的底面,所述定位板(23)安裝在基座(I)頂面且位于夾緊油缸(21)的正上方,定位板(23)軸心位置向上凸起形成有頂持端(233),內撐夾頭(22)活動安裝在頂持端(233)上,內撐夾頭(22)由多個彈性夾頭(221)組成,多個彈性夾頭(221)環繞設置構成一圓柱形結構,拉緊桿(24)穿過內撐夾頭(22)及頂持端(233)與夾緊油缸(21)的伸縮端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夾頭(221)具有一傾斜的內壁,彈性夾頭(221)的內壁與頂持端(233)外壁相配合。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23)上設置有菱形銷(232),定位板(23)上位于頂持端(233)的外側設置有圓環型的通槽(234)。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持端(233)為梯形圓錐體結構,頂持端(233)中部開有供拉緊桿(24)穿過的通道。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緊桿(24)包括鎖緊端(241)及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用于加工壓縮機汽缸軸向孔的4工位工裝,包括基座(1)及安裝在基座(1)上的工裝夾具(2),所述工裝夾具(2)有四組,四組工裝夾具(2)均一字型排列安裝在基座(1)的頂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裝夾具(2)包括夾緊油缸(21)、內撐夾頭(22)、定位板(23)及拉緊桿(24),所述夾緊油缸(21)安裝在基座(1)的底面,所述定位板(23)安裝在基座(1)頂面且位于夾緊油缸(21)的正上方,定位板(23)軸心位置向上凸起形成有頂持端(233),內撐夾頭(22)活動安裝在頂持端(233)上,內撐夾頭(22)由多個彈性夾頭(221)組成,多個彈性夾頭(221)環繞設置構成一圓柱形結構,拉緊桿(24)穿過內撐夾頭(22)及頂持端(233)與夾緊油缸(21)的伸縮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桂元龍,潘正學,冷汪林,
申請(專利權)人:廣州井和精密機械加工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