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安全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的器械,包括導針、導針鉆入裝置、空心鉆、空心鉆鉆入裝置、骨科電鉆,其特征在于導針的表面刻有導針鉆入標記及空心鉆鉆入標記、脛骨隧道中心導針定位器設有導針限深套筒、空心鉆夾持端設有鉆頭夾夾持標記、空心鉆鉆入裝置設有導針固定器及空心鉆限深套筒,該器械的臨床應用,可使手術者精確控制導針、空心鉆鉆透隧道,有效避免導針、空心鉆入過深及導針隨空心鉆移動而損傷神經血管,從而快速、安全的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骨科手術
,尤涉及膝關節后交叉韌帶重建手術,具體為一種安全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的器械。
技術介紹
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制作脛骨隧道時,首先要打入隧道中心導針,然后沿導針利用空心鉆鉆透骨質制作脛骨隧道,以上工作多由手工操作、憑“手感”完成,但是由于脛骨隧道內口位于膝關節后側,在手術過程中仍存在存在“失手”導致導針鉆入過深、空心鉆鉆入過深或導針隨空心鉆移動,造成胭窩神經血管損傷的可能。盡管臨床上有通過測量隧道長度、在導針及空心鉆表面安裝限深模塊的方法來避免鉆入過深,但其方法繁瑣、費時、精確性差,亦無法限制導針隨鉆空心鉆前移。因此,我們提出一種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的方法及器械,以減少對手術者避免“失手”或導針隨空心鉆移動造成血管神經損傷,以安全、快速地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安全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的器械,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安全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的器械,包括導針、導針鉆入裝置、空心鉆、空心鉆鉆入裝置、骨科電鉆,其主要特征為導針的表面設有導針鉆入標記和空心鉆鉆入標記、導針鉆入裝置設有導針限深套筒、空心鉆夾持端設有鉆頭夾夾持標記、空心鉆鉆入裝置設有導針固定器及空心鉆限深套筒。導針鉆入標記和空心鉆鉆入標記,兩者位于導針的固定位置,其中導針鉆入標記距導針頂端的直線距離為定位尖到阻擋孔的直線距離,在鉆入導針時,無論隧道的長度是多少,鉆頭夾均夾持于此處,空心鉆鉆入標記距導針頂端的直線距離等于空心鉆夾持標記到空心鉆頂端的直線距離。該標記意味著,空心鉆沿導針運動,空心鉆前端運動到導針尖部,鉆頭夾同步運動到此處。優選的,該標記為環形,寬Imm,由激光打標機刻制而成。優選的,所述導針鉆入裝置包括隧道中心導針定位器、導針限深套筒,導針限深套筒套裝在導針定位外套筒的表面,兩者通過導針限深器的第一緊固螺絲固定,導針限深套筒、導針定位外套筒和導針定位內套筒三者同軸,軸心線通過定位尖。將導針限深套筒套裝在導針定位外套筒的表面后,使限深套筒套到定位尖的距離固定,該數值和導針表面的導針的導針鉆入標記深度一致,亦即當鉆頭夾固定到導針鉆入標記處,導針尖鉆透骨質接觸到定位尖時,鉆頭夾也接觸到導針限深套管,使電鉆受到阻擋,達到限深目的。脛骨隧道的長度只影響定位導針內套筒在定位導針外套筒內的前后運動,導針限深套筒的內徑較大,允許定位導針內套筒的尾端在內部運動。故應用本裝置轉入導針,不許再關注隧道深度。優選的,所述導針限深套筒為筒狀,內經大于導針定位外套筒,一端完全敞開,另一端封閉,中心部位開一圓形的阻擋孔,阻擋孔直徑可容納導針通過、限制鉆頭夾通過,導針限深器近敞口端的表面開設有通孔,內設有第一緊固螺絲,擰緊該螺絲可將導針限深器固定到隧道中心導針定位器表面。優選的,所述空心鉆鉆入裝置包括導針固定器和空心鉆限深套筒。空心鉆限深套筒的外表面套裝有導針固定器,兩者同軸,內部容納空心鉆沿導針通過。兩者可相對滑動,并可通過第二緊固螺絲固定。該裝置將導針固定器和空心鉆限深套筒通過簡單連接組配成一體,同時發揮導針固定及空心鉆限深功能。其原理是,但空心鉆頂端沿導針運動到導針尖時,隧道被鉆通。故正確鉆入導針后,連接導針固定器,滑動空心鉆限深器使其外部開口位于空心鉆鉆入標記處,將旋緊第二固定螺絲。當空心鉆鉆透骨隧道時,鉆頭夾亦收到阻擋,防止空心鉆鉆入過深。優選的,所述導針固定器包括空心鉆套筒、第二緊固螺絲、可固定通槽、第三緊固螺絲和連接支架,空心鉆套筒和可固定通槽通過連接支架相連接,兩者位于同一中軸線上。導針打入后依次套裝空心鉆套筒、空心鉆、電鉆、可固定通槽,空心鉆套筒緊貼脛骨骨質后,通過第三緊固螺絲將導針固定于可固定通槽內。其目的是通過外部支架將導針限定,防止由于摩擦力過大導針隨空心鉆前移。優選的,所述空心鉆套筒帶有第二緊固螺絲,一端的開口為斜面。由于隧道為由前下到后上的斜形通道,其開口為斜面可使導針固定器緊貼脛骨骨質。斜面與導針固定器長軸為50度較為合適。優選的,所述可固定通槽為側面開口,底部開設有通孔,該通孔內穿插有第三緊固螺絲。側方開口便于導針的防止。優選的,所述空心鉆限深套筒內徑小于鉆頭夾直徑、大于空心鉆直徑,以便其阻擋電鉆、便于空心鉆自由通過。一端邊緣直徑增大,外徑等于空心鉆套筒內徑,可防止空心鉆限深套筒整體滑動到空心鉆套筒內。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應用本技術提及的方法和器械,能夠有效避免損傷神經血管、安全的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本器械組裝方便,操作方法簡單,在術中骨科醫生不需測量和計算脛骨隧道深度,就能精確制作脛骨隧道,縮短了手術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應用方法和器械,不需過多憑手感操作,對醫生的經驗依賴性小,使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的程序標準化,降低了手術難度,縮短了低年資骨科醫生的學習曲線。【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結構導針及導針鉆入裝置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結構導針及空心鉆鉆入裝置示意圖。圖中:I導針、11導針鉆入標記、12空心鉆鉆入標記、2隧道中心導針定位器、21定位器把手、22定位臂、23定位尖、24導針定位外套筒、25導針定位內套筒、3導針限深套筒、31第一緊固螺絲、4導針固定器、41空心鉆限深外套筒、42第二緊固螺絲、43可固定通槽、44第三緊固螺絲、45連接支架、5空心鉆限深套筒、6空心鉆、61空心鉆夾持標記、7骨科電鉆、71鉆頭夾。【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請參閱圖1-2,本技術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安全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當前第1頁1 2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安全制作后交叉韌帶脛骨隧道的器械,包括導針(1)、導針鉆入裝置、空心鉆(6)、空心鉆鉆入裝置、骨科電鉆(8),其特征在于:導針(1)的表面設有導針鉆入標記(11)和空心鉆鉆入標記(12),導針鉆入裝置設有導針限深套筒(3),空心鉆(6)夾持端設有鉆頭夾夾持標記(61)、空心鉆鉆入裝置設有導針固定器(4)及空心鉆限深套筒(5)。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苑振峰,馬文譜,殷晗,邢大路,
申請(專利權)人:苑振峰,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