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景觀燈,景觀燈包括透光的外殼,固定于外殼頂面的太陽能供電裝置,以及設置于殼內并與太陽能供電裝置相連接的燈帶;其中,所述外殼為籠式結構,具有四根弧形立柱,四個側面用織帶上下及左右編織加固,編織時形成網格狀間隙;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的電路中設有比較電路。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利用太陽能自動供電,在比較電路的控制下,當太陽能發電板的充電電壓高于內置電池的電壓時電路自動切斷供電,當太陽能充電板充電電壓低于內置鋰電池時,電路開始工作,實現“自動化”運行,減少人工管理及能源供給等方面的成本;且,造型美觀,高低大小均可根據使用場合進行合理調整,適用范圍廣。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景觀燈,屬于燈具
技術介紹
景觀燈是現代景觀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不僅自身具有較高的觀賞性,還強調藝術燈的景觀與景區歷史文化、周圍環境的協調統一。景觀燈利用不同的造型、相異的光色與亮度來造景。目前,城市中的公共區域(公園、景點、道路等)都使用景觀燈作為夜晚的照明,景觀燈美麗的造型在燈光的襯托下再結合周圍的環境,給人一種美的享受。但是,在享受這種美麗的同時也浪費了電力資源。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資源節約、美觀的景觀燈。本技術的技術解決方案是:一種景觀燈包括透光的外殼,固定于外殼頂面的太陽能供電裝置,以及設置于殼內并與太陽能供電裝置相連接的燈帶;其中,所述外殼為籠式結構,具有四根弧形立柱,四個側面用織帶上下及左右編織加固,編織時形成網格狀間隙;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的電路中設有比較電路。進一步地,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板、支撐臺、供電線路,其中太能電池板固定于支撐臺上,供電線路與太陽能電池板相連接。進一步地,所述燈帶外部裹有外皮,內部或表面設有多顆LED燈,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通過供電線路向LED燈供電,且該供電線路置于燈帶內部。更進一步地,所述燈帶外皮是絕緣材料制作的。更進一步地,所述燈帶空懸于外殼中部或與織帶一起編織在外殼中。再進一步地,太陽能電池板向燈帶供電的電路上設有比較電路。本技術的技術效果主要體現在:該方案利用太陽能自動供電,在比較電路的控制下,當太陽能發電板的充電電壓高于內置電池的電壓時電路自動切斷供電,當太陽能充電板充電電壓低于內置鋰電池時,電路開始工作,實現“自動化”運行,減少人工管理及能源供給等方面的成本;且,造型美觀,高低大小均可根據使用場合進行合理調整,適用范圍廣。【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所述景觀燈的一種優選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所述燈帶示意圖;圖4是本技術所述燈帶編入織帶示意圖;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含義為:I一外殼,2—太陽能電供電裝置,3—燈帶,101—弧形立柱,102—織帶,103—凹槽,201—太陽能電池板,202—支撐臺,203—螺釘,204—供電線路,301 — LED燈,302—燈帶外皮。【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述,以使本技術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如圖1、圖2,本技術所述景觀燈具有透光的外殼I,所述外殼I是由四根弧形柱子101定型,并用織帶102將四個側面上下及左右進行編織加固形成的,且該外殼I為籠式結構,編織時形成網格狀間隙以便透光,頂面密集編織,可放置小型物件;所述外殼I頂面設置有一深度較小的凹槽103,太陽能供電裝置2用螺釘203固定于凹槽內,該太陽能供電裝置2至少具有一太陽能電池板201,該太陽能電池板201用螺釘203固定于“臺階型”的支撐臺202的背面,通過供電線路204與燈帶3相連接并向其供電;如圖3所示,所述燈帶3上面設有多顆LED燈301,與其相連接的供電線路204置于絕緣的燈帶外皮302內;所述燈帶外皮302可以根據需要采用不同顏色的絕緣材料(如黃色,藍色,紫色等)制作形成。如圖1、圖4所示,所述燈帶3可以懸于景觀燈的中部或編織在景觀燈的外殼上。上述太陽能供電裝置2的電路上設有比較電路,由此,可以利用太陽能自動供電,在比較電路的控制下,當太陽能發電板的充電電壓高于內置電池的電壓時電路自動切斷供電,當太陽能充電板充電電壓低于內置鋰電池時,電路開始工作,實現“自動化”運行,減少人工管理及能源供給等方面的成本;且,造型美觀,高低大小均可根據使用場合進行合理調整,適用范圍廣。優選地,為了提高景觀燈的防雨效果,可以采用防雨電路、太陽能板及接頭,LED燈亦可全封閉封裝在透明燈帶內。而且,本技術所述景觀燈可以作為移動式、掛式或立式裝置,不需要固定。當然,以上只是本技術的典型實例,除此之外,本技術還可以有其它多種【具體實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技術要求保護的范圍之內。【主權項】1.一種景觀燈,其特征在于:該景觀燈包括透光的外殼,固定于外殼頂面的太陽能供電裝置,以及設置于殼內并與太陽能供電裝置相連接的燈帶;其中,所述外殼為籠式結構,具有四根弧形立柱,四個側面用織帶上下及左右編織加固,編織時形成網格狀間隙;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的電路中設有比較電路。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景觀燈,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包括太陽能電池板、支撐臺、供電線路,其中太能電池板固定于支撐臺上,供電線路與太陽能電池板相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景觀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帶外部裹有外皮,內部或表面設有多顆LED燈,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通過供電線路向LED燈供電,且該供電線路置于燈帶內部。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景觀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帶外皮是絕緣材料制作的。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景觀燈,其特征在于:所述燈帶空懸于外殼中部或與織帶一起編織在外殼中。【專利摘要】本技術公開了一種景觀燈,景觀燈包括透光的外殼,固定于外殼頂面的太陽能供電裝置,以及設置于殼內并與太陽能供電裝置相連接的燈帶;其中,所述外殼為籠式結構,具有四根弧形立柱,四個側面用織帶上下及左右編織加固,編織時形成網格狀間隙;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的電路中設有比較電路。本技術利用太陽能自動供電,在比較電路的控制下,當太陽能發電板的充電電壓高于內置電池的電壓時電路自動切斷供電,當太陽能充電板充電電壓低于內置鋰電池時,電路開始工作,實現“自動化”運行,減少人工管理及能源供給等方面的成本;且,造型美觀,高低大小均可根據使用場合進行合理調整,適用范圍廣。【IPC分類】F21S9/03, F21Y103/10, H05B33/08, F21Y115/10, F21V19/00, F21W121/00, F21W131/10, F21V15/02【公開號】CN205372389【申請號】CN201521131678【專利技術人】李亞棟 【申請人】東臺市健舒戶外家具有限公司【公開日】2016年7月6日【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景觀燈,其特征在于:該景觀燈包括透光的外殼,固定于外殼頂面的太陽能供電裝置,以及設置于殼內并與太陽能供電裝置相連接的燈帶;其中,所述外殼為籠式結構,具有四根弧形立柱,四個側面用織帶上下及左右編織加固,編織時形成網格狀間隙;所述太陽能供電裝置的電路中設有比較電路。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亞棟,
申請(專利權)人:東臺市健舒戶外家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