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一種混凝土提升裝置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器械
,尤其涉及一種混凝土提升裝置。
技術介紹
在高層建筑過程中需要對大量的勁性骨架進行混凝土澆筑,隨著樓層的增高混凝土的運輸提升就越來越顯得格外重要,混凝土需要在攪拌站或攪拌車攪拌完成后裝載在料斗內,然后再經過塔吊等提升裝置提升到所需的樓層進行澆筑,料斗在達到樓層后放置在勁性骨架或者保持懸吊狀態,然后對勁性骨架進行澆筑。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混凝土提升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提升裝置,所述混凝土提升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握持裝置、位于所述握持裝置右側的支架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左右兩側的推動裝置、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杠桿裝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電機裝置、位于所述電機裝置右側的料斗裝置及位于所述杠桿裝置左側的固定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撐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位于所述底板右側的第一橫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橫板下方的第一支架,所述握持裝置包括配重塊、位于所述配重塊上方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握持桿、位于所述握持桿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握持桿上方的第二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右側的第一定位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上方的第一橫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方的第三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下方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方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二支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提升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握持裝置、位于所述握持裝置右側的支架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左右兩側的推動裝置、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杠桿裝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電機裝置、位于所述電機裝置右側的料斗裝置及位于所述杠桿裝置左側的固定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撐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位于所述底板右側的第一橫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橫板下方的第一支架,所述握持裝置包括配重塊、位于所述配重塊上方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握持桿、位于所述握持桿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握持桿上方的第二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右側的第一定位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上方的第一橫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方的第三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下方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方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左右兩側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一豎桿、位于所述第一豎桿上方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左側的第六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三連接桿及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提升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握持裝置、位于所述握持裝置右側的支架裝置、位于所述支架裝置左右兩側的推動裝置、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杠桿裝置、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電機裝置、位于所述電機裝置右側的料斗裝置及位于所述杠桿裝置左側的固定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支撐塊、位于所述第一支撐塊下方的第一滾輪、位于所述底板右側的第一橫板及位于所述第一橫板下方的第一支架,所述握持裝置包括配重塊、位于所述配重塊上方的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第二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上的第一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握持桿、位于所述握持桿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握持桿上方的第二連接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右側的第一定位桿、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桿上方的第一橫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二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方的第三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下方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上方的第二彈簧、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左右兩側的第四支架、位于所述第四支架上方的第一豎桿、位于所述第一豎桿上方的第五支架、位于所述第五支架左側的第六支架及位于所述第六支架下方的第三連接桿及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右側的第一檔桿,所述推動裝置包括第二橫桿、位于所述第二橫桿上方的第一氣缸、位于所述第一氣缸上方的第一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一推動桿上方的第三橫桿、位于所述第三橫桿上方的第二氣缸、位于所述第二氣缸上方的第二推動桿、位于所述第二推動桿上方的第三推動桿,所述杠桿裝置包括杠桿、位于所述杠桿下方的第四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四支撐桿下端的第二滾輪、位于所述第四支撐桿左側的第四連接桿、位于所述第四連接桿左側的第五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五支撐桿下端的第三滾輪及位于所述第五支撐桿左側的第七支架,所述電機裝置包括電機、位于所述電機左側的第五連接桿、位于所述電機右側的第六連接桿、位于所述電機上方的第六支撐桿、位于所述第六支撐桿上方的第八支架、設置于所述第八支架上的第四滾輪、設置于所述第八支架上的第七連接桿、設置于所述電機上的輸出軸、設置于所述輸出軸上的第一連接線及設置于所述第一連接線上的第一掛鉤,所述料斗裝置包括料斗、設置于所述料斗上的第二連接線、設置于所述第二連接線上的第二掛鉤、位于所述料斗右側的第二定位桿及設置于所述第二定位桿上的握持架,所述固定裝置包括彎曲板、設置于所述彎曲板上的頂靠塊、位于所述頂靠塊左側的第四推動桿、位于所述第四推動桿左側的第三氣缸、位于所述第三氣缸下方的第一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下方的第二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氣缸上方的第三固定架、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架右側的第四固定架、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架下方的限定桿及位于所述彎曲板右側的三角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撐塊的橫截面呈等腰梯形,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上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塊的下表面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撐塊軸轉連接,所述第一橫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板的左端與所述底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L型,所述第一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塊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橫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塊呈長方體,所述配重塊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配重塊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型,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二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右端與所述配重塊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握持桿呈彎曲狀,所述握持桿的下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握持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連接桿的左端與所述握持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定位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定位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定位桿的左表面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橫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右表面固定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混凝土提升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表面設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三支撐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內且與所述第二支撐桿滑動連接,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上端設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一彈簧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內,所述第一彈簧豎直放置,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二凹槽的底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第三支撐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彈簧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三支撐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二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四支架呈L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豎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豎桿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與所述第四支架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與所述第五支架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二支撐桿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