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屬于建筑工程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包括模板本體,該模板本體兩側分別設有匹配卡接的子母對接件,該子母對接件通過接觸面上凹凸配合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子/母對接件包括呈直角設置的固定部Ⅰ和固定部Ⅱ,其中固定部Ⅰ上設有與模板本體側面所設插槽相配合的插頭,所述固定部Ⅱ通過緊固件與模板本體的正面固定連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使用方便,并且結合牢固、可靠,抗沖擊性能好、強度高、使用壽命長;此外,拼合處不會出現溝痕,不泄露水泥漿,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工程
,特別是涉及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
技術介紹
目前,建筑工程所采用的施工模板主要有鋼模板、竹膠模板、木質模板和膠合模板等。但是現用模板在施工時拼接處存在溝痕,容易泄露水泥漿,使得建筑施工質量下降。此外,施工模板拼接處結合不牢固,容易出現松動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就是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拼接處結合牢固可靠,不會泄露泥漿,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質量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的技術方案為:
設計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包括模板本體,該模板本體兩側分別設有匹配卡接的子母對接件,該子母對接件通過接觸面上凹凸配合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子/母對接件包括呈直角設置的固定部Ⅰ和固定部Ⅱ,其中固定部Ⅰ上設有與模板本體側面所設插槽相配合的插頭,所述固定部Ⅱ通過緊固件與模板本體的正面固定連接。
優選地,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子/母對接件的固定部Ⅱ向外側延伸形成搭接邊。
優選地,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模板本體的正面上沿橫向、縱向或者縱橫向交叉設置有導流槽。
優選地,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子/母對接件的接觸面為齒狀結構。
優選地,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插頭的插接面為錐形倒齒結構。
優選地,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緊固件為沉頭螺釘。
本技術技術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技術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使用時多塊模板通過側面所設子母對接件進行對接扣合,相鄰模板之間插接扣合,使用方便,并且結合牢固、可靠,抗沖擊性能好、強度高、使用壽命長。此外,拼合處不會出現溝痕,不泄露水泥漿,因而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
此外,子/母對接件與模板本體通過側面插接及正面固定雙重作用,結合牢固、可靠,抗沖擊性能好、強度高、使用壽命長。子/母對接件上增設搭接邊將子母對接件結合處遮擋起來,可避免泥漿由結合處向下滲透,進一步保證了建筑施工質量。
而且,模板本體上增設有導流槽結構,使用時多塊模板上的導流槽連接為一體,可以實現對水泥漿的引流,避免水泥漿的滴落。而子/母對接件的接觸面呈齒狀結構設計,以及插頭的插接面為錐形倒齒結構設計,使得子母對接件結合處和子/母對接件與模板本體連接結合牢固、可靠,抗沖擊性能好、強度高、使用壽命長。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其中:
圖1為本技術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技術的使用狀態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3為子對接件的橫截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序號:1、模板本體,2、子對接件,3、母對接件,4、固定部Ⅰ,5、固定部Ⅱ,6、插頭,7、搭接邊,8、導流槽,9、齒狀結構,10、錐形倒齒結構,11、沉頭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技術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的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為本技術示意性的部分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術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參見圖1-2,圖中,本技術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包括模板本體1,該模板本體兩側分別設有匹配卡接的子母對接件2、3,該子母對接件通過接觸面上凹凸配合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子/母對接件包括呈直角設置的固定部Ⅰ4和固定部Ⅱ5,其中固定部Ⅰ上設有與模板本體側面所設插槽相配合的插頭6,所述固定部Ⅱ通過沉頭螺釘11與模板本體的正面固定連接。
使用時,多塊模板通過側面所設子母對接件進行對接扣合,結合牢固、可靠,抗沖擊性能好、強度高、使用壽命長;而且拼合處不會出現溝痕,不泄露水泥漿,因而有助于提高建筑施工的質量。
在本技術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3,圖中,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子對接件的固定部Ⅱ向母對接件一側延伸形成搭接邊7。增設搭接邊將子母對接件結合處遮擋起來,可避免泥漿由結合處向下滲透,進一步保證了建筑施工質量。同樣也可以將母對接件的固定部Ⅱ向子對接件的一側延伸形成搭接邊,其工作原理及所起功能相同,不另贅述。
在本技術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3,圖中,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模板本體的正面上沿縱向設置有導流槽8。增設導流槽結構,使用時多塊模板上的導流槽連接為一體,可以實現對水泥漿的引流,避免水泥漿的滴落。同理,也可以在模板本體的正面上沿橫向或者呈縱橫向交叉設置導流槽,其工作原理及所起功能相同,不另贅述。
在本技術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3,圖中,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子對接件的接觸面為齒狀結構9。母對接件的接觸面所設齒狀結構與其相匹配,以實現扣合固定。該齒狀結構設計,使得子母對接件結合處結合牢固、可靠,抗沖擊性能好、強度高、使用壽命長。
在本技術一具體實施例中,參見圖3,圖中,在上述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中,所述插頭的插接面為錐形倒齒結構10。該錐形倒齒結構設計,使得子/母對接件與模板本體連接牢固、可靠,抗沖擊性能好、強度高、使用壽命長。
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采用遞進的方式進行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是與其它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的部分相互參照即可。
對所公開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技術。對這些實施例的多處修改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技術的精神或范圍的前提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技術將不限制于本文所顯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公開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范圍。
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包括模板本體,其特征是:該模板本體兩側分別設有匹配卡接的子/母對接件,該子/母對接件通過接觸面上凹凸配合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子/母對接件包括呈直角設置的固定部Ⅰ和固定部Ⅱ,其中固定部Ⅰ上設有與模板本體側面所設插槽相配合的插頭,所述固定部Ⅱ通過緊固件與模板本體的正面固定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包括模板本體,其特征是:該模板本體兩側分別設有匹配卡接的子/母對接件,該子/母對接件通過接觸面上凹凸配合固定連接在一起;所述子/母對接件包括呈直角設置的固定部Ⅰ和固定部Ⅱ,其中固定部Ⅰ上設有與模板本體側面所設插槽相配合的插頭,所述固定部Ⅱ通過緊固件與模板本體的正面固定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工程施工用模板,其特征是:所述子/母對接件的固定部Ⅱ向外側延伸形成搭接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東嶺,張劍,王玉振,李洪森,陳文,李佳穎,余術剛,
申請(專利權)人:張東嶺,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河南;4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