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和裝置,其中方法包括:獲取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根據底盤結構參數獲取與底盤結構參數相同的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的路面譜,路面譜包括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和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轉向驅動信號;獲取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根據路面譜和多體動力學模型對分解車型進行載荷分解。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和裝置,根據基礎車型的路面譜和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完成了對分解車型的載荷分解,從而無需布置傳感器對分解車型進行實際道路載荷信息的采集,因此可以減少數據采集的時間,節約了人力成本,縮短了開發周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計算機輔助設計,尤其涉及一種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和裝置。
技術介紹
載荷分解技術是一種基于多體模型的計算機虛擬迭代技術,該技術可以用于對汽車的結構疲勞壽命進行評估,該技術是針對汽車的零部件的連接點進行傳感器布置,對汽車車輪的輪心進行六分力測試,通過虛擬迭代進行零部件連接點的載荷提取。但是現有技術中的載荷分解技術,對于所有的車型都進行傳感器的布置和信號采集的過程,因此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因此帶來了人力和物力成本上的提升,同時也使得開發周期增長。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和裝置,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所有車型都需要進行傳感器的布置和信號采集的過程,由此而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成本提升、開發周期增長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包括:獲取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根據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獲取與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相同的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的路面譜,所述路面譜包括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和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轉向驅動信號;獲取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根據所述路面譜和所述多體動力學模型對所述分解車型進行載荷分解。本專利技術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種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裝置,包括:第一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第二獲取模塊,用于根據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獲取與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相同的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的路面譜,所述路面譜包括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和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轉向驅動信號;第三獲取模塊,用于獲取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載荷分解模塊,用于根據所述路面譜和所述多體動力學模型對所述分解車型進行載荷分解。由以上技術方案可知,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和裝置,根據基礎車型的路面譜和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完成了對分解車型的載荷分解,從而無需布置傳感器對分解車型進行實際道路載荷信息的采集,因此可以減少數據采集的時間,節約了人力成本,縮短了開發周期。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的流程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的流程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提供的又一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的流程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三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四提供的又一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實施例一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一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的流程圖,本實施例的分解方法的執行主體可以為計算機、iPad等具有邏輯計算和存儲功能的設備。如圖1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包括:步驟101,獲取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其中,可選的,底盤結構參數包括懸架的結構參數,例如,懸架的重量、懸架與其他部件的裝配間隙、剛度等參數,還包括輪胎的輪距參數、軸距參數和輪胎的結構參數,其中,輪胎的結構參數包括輪胎的重量、輪胎的直徑等。輪胎的輪距參數包括:前輪距和后輪距,前輪距指的是兩個前輪胎之間的間距,后輪距指的是兩個后輪胎之間的間距,軸距參數指的是前軸與后軸中心點之間的距離。步驟102,根據底盤結構參數獲取與底盤結構參數相同的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的路面譜,所述路面譜包括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和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轉向驅動信號。其中,基礎車型為已經開發過的車型,基礎車型已經做過了載荷分解,因此可以根據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獲取與該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相同的車型的載荷分解的路面譜,其中路面譜中可以反映基礎車型的采集過的路面信息,即在該路面條件下基礎車型的前輪胎的在高度方向的位移、后輪胎在高度方向的位移以及前輪胎在高度方向上的轉向驅動。需要說明的是,高度方向表示的是與水平面垂直的方向,即在汽車制造領域所熟知的車身坐標系的Z軸方向。步驟103、獲取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其中,多體動力學模型是根據分解車型的底盤參數如硬點、零部件質量、彈簧剛度、減震器阻尼以及襯套的剛度數據、運動副、整車的配重、輪胎參數等,通過多體動力學軟件admas建立懸架、傳動系、轉向系、車身等子系統模型,再根據上述子系統模型建立整車的多體動力學模型。其中,對于步驟103執行的順序,只要保證在步驟104之前即可,其與步驟101和步驟102的執行先后順序不加以限制。步驟104,根據路面譜和多體動力學模型對分解車型進行載荷分解。即根據基礎車型的路面譜作為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的輸入信號,從而完成分解車型的載荷分解。當然,載荷分解除了路面譜以外還需要其他的信號作為多體動力學模型的輸入信號,例如還可以包括:彈簧位移、減震器力、轉向拉桿力、車身炮塔加速度、輪心加速度等信號,作為多體動力學模型的輸入信號。具體的載荷分解的過程是利用虛擬迭代技術,具體的迭代過程與現有技術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中,根據基礎車型的路面譜和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完成了對分解車型的載荷分解,從而無需布置傳感器對分解車型進行實際道路載荷信息的采集,因此可以減少數據采集的時間,節約了人力成本,縮短了開發周期。實施例二本實施例是對上述實施例進一步的解釋說明,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二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的流程圖,如圖2所示,本實施例提供的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包括:步驟201,獲取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步驟202,根據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獲取與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相同的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的路面譜,所述路面譜包括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和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轉向驅動信號。其中路面譜是通過對基礎車型進行載荷分解獲得的,其中載荷分解的輸入信號可以包括:彈簧位移、減震器力、轉向拉桿力、車身炮塔加速度、輪心加速度,對上述輸入信號進行迭代獲取得到輸出信號,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之間的相對損傷值在0.6-1.5之間,從而可以保證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的正確性,即保證了路面譜的準確性。載荷分解的輸出包括載荷譜和路面譜。步驟203,獲取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其中步驟201至步驟203與上述實施例中的步驟101至103相同,在此不再贅述。步驟204,將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獲取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根據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獲取與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相同的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的路面譜,所述路面譜包括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和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轉向驅動信號;獲取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根據所述路面譜和所述多體動力學模型對所述分解車型進行載荷分解。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獲取分解車型的底盤結構參數;
根據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獲取與所述底盤結構參數相同的基礎車型的載荷分解的
路面譜,所述路面譜包括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
信號和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轉向驅動信號;
獲取分解車型的多體動力學模型;
根據所述路面譜和所述多體動力學模型對所述分解車型進行載荷分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結構參數包括:懸架的
結構參數、輪胎的輪距參數、軸距參數和輪胎的結構參數。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據所述路面譜和所述多體
動力學模型對所述分解車型進行載荷分解包括:
將所述前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后輪胎的高度方向的位移信號和所述前
輪胎的高度方向的轉向驅動信號作為所述多體動力學模型的輸入信號以輸出分解車
型的車身連接點的載荷譜。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獲取分解車型的輪胎的六分力信號,所述輪胎的六分力信號包括:前輪胎寬度
方向的力、前輪胎行進方向的力、前輪胎寬度方向的轉矩、后輪胎寬度方向的力、
后輪胎行進方向的力、后輪胎寬度方向的轉矩和后輪胎高度方向的轉矩;
根據所述分解車型的輪胎的六分力信號和所述多體動力學模型獲取所述分解車
型的底盤...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高雪玉,張立玲,黃黎,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