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是從多年宿根甘蔗根際土壤中分離出的,網狀球囊霉菌LCGX?39是叢枝菌根真菌球囊霉屬中的一個類型。分類命名為網狀球囊霉菌(Glomus?reticulatum)LCGX?39,該菌劑對生姜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適應力以及定殖力強,能促進生姜對土壤中養分,特別是磷的吸收,減少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生態環境,防治土傳病害,是適合用于生姜生產的理想微生物菌劑。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專利摘要】本專利技術公開了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是從多年宿根甘蔗根際土壤中分離出的,網狀球囊霉菌LCGX?39是叢枝菌根真菌球囊霉屬中的一個類型。分類命名為網狀球囊霉菌(Glomus reticulatum)LCGX?39,該菌劑對生姜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適應力以及定殖力強,能促進生姜對土壤中養分,特別是磷的吸收,減少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生態環境,防治土傳病害,是適合用于生姜生產的理想微生物菌劑。CGMCC No.1073220150421【專利說明】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及其應用
本專利技術屬于微生物菌劑
,特別涉及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及其應用。
技術介紹
叢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l,AM)是由球囊霉(Glomeromycota)真菌與植物根系形成的互惠共生體,約90%以上的陸地植物都能形成叢枝菌根,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一種菌根類型AM真菌與植物根系共生后,能夠促進宿主植物對水分和土壤礦質元素,特別是磷的吸收和利用,提高養分的利用率,促進植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AM真菌在改善作物根際土壤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AM真菌在植物根際形成的龐大菌絲網絡系統,能夠增加宿主植物的根系表面積,提高根系的生長環境和吸收能力,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它能固定土壤中的營養物質及水分,穩定土壤的團粒結構,改善連作土壤的物化性狀。AM真菌分泌土壤酶,如磷酸酶、脲酶等,并提高其活性,間接平衡連作土壤的營養元素、PH及菌群結構。促進因連作生產導致富集的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降解和轉化。AM真菌對大多數連作常見的土傳病蟲害均有抑制作用,可顯著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和侵染,有效降低連作病蟲害的危害。因此,AM菌劑在穩定土壤結構、控制水土流失、增強對土傳病害的抑制、改善根際生態位的養分組成和微生物群落結構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能達到使作物增產,提高其經濟效益的目的。尤其AM真菌的土壤修復功能,在生態農業中發揮重要作用。公開于該
技術介紹
部分的信息僅僅旨在增加對本專利技術的總體背景的理解,而不應當被視為承認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該信息構成已為本領域一般技術人員所公知的現有技術。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及其在生姜生產中的應用,能有效的促進生姜生長、促進生姜對土壤中養分的吸收,減少化肥的施用量。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技術方案如下: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是從多年宿根甘蔗根際土壤中分離出的,網狀球囊霉菌LCGX-39是叢枝菌根真菌球囊霉屬中的一個類型。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分類命名為網狀球囊霉(Glomus reticulatum)LCGX-39,保藏單位: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I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5年04月21 日,保藏號:CGMCC N0.10732。—種如上所述的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在生姜生產中的應用,該菌劑對生姜生長有明顯促進作用。優選的是,所述的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制成菌劑后在生姜生產中的應用。優選的是,網狀球囊霉菌LCGX-39菌劑在生姜生產中的應用方法為:按照生姜常規種植開行溝,將網狀球囊霉菌LCGX-39菌劑施于行溝底部,每個生姜種莖施該菌劑10?20g。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菌劑的制備方法如下:(I)以玉米為宿主,將網狀球囊霉菌LCGX-39的孢子接種于玉米幼苗根系,種植于以河沙沸石培養基質中,光照培養12?16周,即得網狀球囊霉菌絲,培養基質中除了有菌絲還含有網狀球囊霉菌的孢子;(2)將步驟(I)中培養12?16周所得玉米幼苗除去莖桿,保留根系,培養基質中所得菌絲、培養基質和保留的玉米根系即為網狀球囊霉菌LCGX-39菌劑。優選的是,步驟(I)中I株玉米根系接種一個網狀球囊霉菌LCGX-39的孢子,每個培養基質中種植3株玉米。優選的是,步驟(I)中所述的河沙沸石培養基質為河沙和沸石成3:1體積比。優選的是,步驟(I)中所述的河沙沸石培養基質預先在121°C高壓蒸汽下滅菌lh。優選的是,步驟(I)中培養期間每7?10天澆注質量濃度為25?50%的Hoagland營養液I OOmL。優選的是,所述菌劑中孢子量為60?100個孢子/g。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從多年宿根甘蔗根際土壤中分離出的網狀球囊霉菌LCGX-39,所得菌劑對生姜生長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適應力以及定殖力強,能促進生姜對土壤中養分,特別是磷的吸收,減少化肥的施用量,改善土壤生態環境,防治土傳病害,是適合用于生姜生產的理想微生物菌劑。【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網狀球囊霉菌LCGX-39的菌株形態特征。圖2是本專利技術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對生姜的抗病及促生作用,其中AM為接種網狀球囊霉菌LCGX-39種植的生姜,CK為空白對照種植的生姜,al圖為生姜長勢對照,a2為生姜根系對照。圖3是本專利技術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對生姜的抗病及促生作用,其中Q2(AM)為接種網狀球囊霉菌LCGX-39種植的生姜,Q2為空白對照種植的生姜,bl圖為生姜長勢對照,b2為生姜根系對照。圖4是本專利技術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對生姜的抗病及促生作用各具體數據。圖5是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對生姜根系侵染檢測圖片,其中AM為接種網狀球囊霉菌LCGX-39種植的生姜根系,CK為空白對照種植的生姜根系,其中Q2(AM)為接種網狀球囊霉菌LCGX-39種植的生姜根系,Q2為空白對照種植的生姜根系。【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描述,但應當理解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并不受【具體實施方式】的限制。實施例中生姜生產采用盆栽實驗,但是實際生產生姜中,并不僅限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采用的方式。實施例1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的篩選過程如下:(I)從廣西柳州市柳城縣甘蔗研究中心試驗基地采集的多年宿根甘蔗根際土壤10?20g作為培養物放入食品攪拌機杯中,加入600ml去離子水高速離心3?5s;(2)將步驟(I)中高速離心所得物質倒出,依次通過3個土壤標準篩(孔徑為上層0.8mm,中間0.25mm,下層0.0385mm),大部分砂爍余留在食品攪拌機杯中,用流水沖洗每層篩子,直至流出的水是清水;(3)下層篩子里的殘余物轉至60%蔗糖的離心管中,1500轉/min離心3min,離心管中上清液迅速倒至孔徑0.0385mm篩子;(4)用水沖洗篩子中的上清液遺留物I?2min后轉移至玻璃培養皿,體視顯微鏡觀察孢子;(5)在體視顯微鏡下先觀察記錄孢子的顏色、大小、連孢菌絲的特征、孢子果形態等。在此基礎上,用毛細吸管挑取新鮮的AM真菌孢子置于載玻片上,加浮載劑(如水、乳酸、乳酸甘油、PVLG)后,在Nikon E-600顯微鏡下觀察,記錄孢子的形狀、大小、顏色、表面紋飾,孢子內含物、連孢菌絲的數目、寬度及形狀、孢壁結構,輔助細胞(土生泡囊),外生菌絲及附屬結構產孢子囊等特征;同時輔助使用Melzer ’ s試劑、棉藍試劑,觀察孢子的特異反應,對有代表性或特異性的特征進行拍照。根據孢子的形態特征,采用SchiiiPler&Walker(2010)的分類系統,并參閱Schenck&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株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其特征在于:網狀球囊霉菌LCGX?39分類命名為網狀球囊霉(Glomus?reticulatum)LCGX?39,保藏單位: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委員會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辰西路1號院3號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日期:2015年04月21日,保藏號:CGMCC?No.10732。
【技術特征摘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汪茜,張金蓮,龍艷艷,李冬萍,陳廷速,
申請(專利權)人: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西;4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