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燃氣灶及其面板組件,燃氣灶的面板組件包括:設有爐頭孔的面板,設于面板底端的散熱器;其中,散熱器對面板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通過在面板的底端增設散熱器,利用散熱器對面板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有效降低了面板的爐頭孔周邊溫度,消除了因面板溫度較高而產生的安全隱患,提高了使用性能;同時,也避免了因面板溫度較高而損壞燃氣灶的零部件。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燃氣灶制造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燃氣灶及其面板組件。
技術介紹
燃氣灶是一種較為常用的灶具,燃氣灶的面板設有安裝爐頭的爐頭孔。燃氣灶工作一段時間后,爐頭孔周邊的溫度會升高,通常爐頭孔周邊的面板溫度一般為85-110℃,對于玻璃面板,面板局部溫度較高時較易爆裂;對于不銹鋼面板,面板局部溫度較高較易燙傷用戶,存在安全隱患,導致使用性能較差。綜上所述,如何降低面板的爐頭孔周邊溫度,以提高使用性能,是目前本領域技術人員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燃氣灶的面板組件,降低面板的爐頭孔周邊溫度,以提高使用性能。本專利技術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具有上述面板組件的燃氣灶。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燃氣灶的面板組件,包括:設有爐頭孔的面板,設于所述面板底端的散熱器;其中,所述散熱器對所述面板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優選地,所述散熱器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具有用于盛放冷卻介質的容納結構,且所述殼體與所述面板的爐頭孔周邊相連。優選地,所述散熱器還包括散熱片,所述散熱片的一端與所述面板的爐頭孔周邊相連,所述散熱片的另一端用于與所述冷卻介質接觸。優選地,所述散熱片呈環形或者螺旋形。優選地,所述散熱器包括:底板,螺旋板,內端板,和外端板;其中,所述螺旋板與所述底板密封固定連接,且所述螺旋板與所述底板形成容納槽,所述內端板密封所述容納槽的內端,所述外端板密封所述容納槽的外端;所述底板、所述螺旋板的外圈板段、所述螺旋板的內圈板段、所述內端板和所述外端板形成所述殼體,所述容納槽形成所述容納結構,所述螺旋板中位于所述內圈板段和所述外圈板段之間的中間板段形成所述散熱片。優選地,所述面板設有與所述容納結構連通的注入孔。優選地,所述注入孔與所述面板的旋鈕孔位于所述爐頭孔的同側。優選地,上述燃氣灶的面板組件還包括能夠封閉所述注入孔的蓋板,所述蓋板與所述面板可拆卸地連接。優選地,所述散熱器呈環形,且所述散熱器位于所述爐頭孔的周邊。優選地,所述散熱器與所述面板固定相連。優選地,所述散熱器通過安裝板與所述面板固定相連。優選地,所述散熱器與所述面板可拆卸地固定相連。優選地,所述面板包括:面板本體,和設于所述面板本體的承液盤;其中,所述承液盤貫穿所述面板本體,所述爐頭孔設于所述承液盤,所述散熱器對所述承液盤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優選地,所述散熱器固定于所述承液盤。優選地,所述面板包括:面板本體,和設于所述面板本體頂端的承液盤;其中,所述爐頭孔設于所述面板本體,所述散熱器對所述面板本體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所述散熱器固定于所述面板本體。優選地,所述面板本體與所述承液盤為一體式結構。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通過在面板的底端增設散熱器,利用散熱器對面板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有效降低了面板的爐頭孔周邊溫度,消除了因面板溫度較高而產生的安全隱患,提高了使用性能。同時,本專利技術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利用散熱器對面板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有效降低了面板的爐頭孔周邊溫度,避免了因面板溫度較高而損壞燃氣灶的零部件。基于上述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一種燃氣灶,該燃氣灶包括面板組件,所述面板組件為上述任意一項所述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優選地,所述燃氣灶為嵌入式燃氣灶。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的俯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的主視圖;圖3為圖2的部分放大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的爆炸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中散熱器的俯視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中散熱器的主視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中散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的散熱流程示意圖。上圖1-9中:1為面板、11為面板本體、12為承液盤、13為爐頭孔、14為注入孔、15為旋鈕孔、2為散熱器、21為底板、22為螺旋板、221為內圈板段、222為外圈板段、23為安裝板、24為容納槽、25為內端板、26為外端板、3為螺栓、4為螺母。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如圖1-9所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包括:面板1和散熱器2,其中,面板1設有爐頭孔13,散熱器2設于面板1的底端,且散熱器2對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可以理解的是,爐頭孔周邊,是指爐頭孔13的四周,爐頭孔周邊距爐頭孔13的孔壁具有預設距離,該預設距離根據面板1的溫度進行設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對該預設距離的具體數值不做限定。面板1的底端,是指上述面板組件安裝后,沿豎直方向面板1的底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通過在面板1的底端增設散熱器2,利用散熱器2對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有效降低了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溫度,消除了因面板1溫度較高而產生的安全隱患,提高了使用性能。同時,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的燃氣灶的面板組件,利用散熱器2對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有效降低了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溫度,避免了因面板1溫度較高而損壞燃氣灶的零部件。上述散熱器2,可為散熱風扇,也可為散熱翅片,還可為其他散熱結構。優選地,上述散熱器2包括殼體,殼體具有用于盛放冷卻介質的容納結構,且殼體與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相連。可以理解的是,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與殼體之間能夠進行熱傳遞。上述燃氣灶的面板組件中,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的熱量傳遞給殼體,殼體的熱量傳遞給殼體內的冷卻介質,即利用冷卻介質來吸收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的熱量,給燃燒產生的熱量的傳遞提供足夠的緩沖空間和緩沖時間,從而實現了對爐頭孔周邊的降溫,實現散熱。上述殼體與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相連,二者可直接接觸相連,也可固定相連;二者可密封連接,也可不密封連接,只要保證熱傳遞即可。上述容納結構,可為槽、封閉腔體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設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對此不做限定。為了提高散熱效果,上述散熱器2還包括散熱片,該散熱片的一端與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相連,散熱片的另一端用于與冷卻介質接觸。可以理解的是,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與散熱片之間能夠進行熱傳遞。散熱片將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的熱量傳遞冷卻介質,增加了散熱面積,提高了散熱效率。上述散熱片用于與冷卻介質接觸,具體地,整個散熱片或者散熱片的部分用于浸泡在冷卻介質中。上述散熱片與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相連,二者可直接接觸相連,也可固定相連;二者可密封連接,也可不密封連接,只要保證熱傳遞即可。上述散熱片可位于殼體內,也部分位于殼體內。為了便于設置,優先選擇散熱片位于殼體內。上述燃氣灶的面板組件中,散熱片可固定在面板1上,還可固定在散熱器2的殼體內。為了便于安裝,優先選擇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燃氣灶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爐頭孔(13)的面板(1),設于所述面板(1)底端的散熱器(2);其中,所述散熱器(2)對所述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燃氣灶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設有爐頭孔(13)的面板(1),設于所述面板(1)底端的散熱器(2);其中,所述散熱器(2)對所述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進行散熱。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2)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具有用于盛放冷卻介質的容納結構,且所述殼體與所述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2)還包括散熱片,所述散熱片的一端與所述面板(1)的爐頭孔周邊相連,所述散熱片的另一端用于與所述冷卻介質接觸。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片呈環形或者螺旋形。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器(2)包括:底板(21),螺旋板(22),內端板(25),和外端板(26);其中,所述螺旋板(22)與所述底板(21)密封固定連接,且所述螺旋板(22)與所述底板(21)形成容納槽(24),所述內端板(25)密封所述容納槽(24)的內端,所述外端板(26)密封所述容納槽(24)的外端;所述底板(21)、所述螺旋板(22)的外圈板段(222)、所述螺旋板(22)的內圈板段(221)、所述內端板(25)和所述外端板(26)形成所述殼體,所述容納槽(24)形成所述容納結構,所述螺旋板(22)中位于所述內圈板段(221)和所述外圈板段(222)之間的中間板段形成所述散熱片。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設有與所述容納結構連通的注入孔(14)。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孔(14)與所述面板(1)的旋鈕孔(15)位于所述爐頭孔(13)的同側。8.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面板組件,其特征在于,還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云,林玉綿,劉小平,孫婭麗,葉偉林,丁濼火,李忠堂,
申請(專利權)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