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石油鉆機用液壓緩沖回路,包括操作閥,操作閥的A接口與雙缸切換閥的E接口連通,雙缸切換閥的F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雙缸切換閥的G出口和H出口分別與緩沖油缸一、緩沖油缸二無桿腔進油口連通,兩個緩沖油缸的活塞腔與操作閥的B接口連通,兩個緩沖油缸的活塞腔同時通過單向閥與回油口T連通;操作閥的C接口另外與高壓溢流閥連通,高壓溢流閥出口一路與回油口T連通;高壓溢流閥出口另一路通過低壓溢流閥、高低壓切換閥與操作閥的A接口連通;操作閥的A接口還連通有壓力表。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結構,實現(xiàn)了全程有人參與、無人操作自動停止,提高操作安全性。
【技術實現(xiàn)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石油鉆采設備
,涉及一種石油鉆機用液壓緩沖回路。
技術介紹
石油鉆機主機重量大,配備設備消耗功率大,在井架/底座采用鋼絲繩起升時,由于鉆機上配套設備數(shù)量眾多,巨大的慣性要求鉆機必須設計一種合適的液壓緩沖回路以防止損壞設備,液壓緩沖回路必須具有較高壓力以保證在井架/底座的順利下放,要求在井架/底座起升/下放過程中在作業(yè)區(qū)人員數(shù)量越少越好。而現(xiàn)有鉆機上配備的液壓緩沖回路由于涉及不合理,在工作過程中全程有人操作,且回路復雜,容易發(fā)生故障,起升過程中存在很多安全隱患。
技術實現(xiàn)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石油鉆機用液壓緩沖回路,解決了現(xiàn)有石油鉆機井架/底座起升/下放時,要求全程有人操作,且回路復雜,容易發(fā)生故障的問題。本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油鉆機用液壓緩沖回路,包括操作閥,操作閥的C接口與供油口P連通,操作閥的D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操作閥的A接口與雙缸切換閥的E接口連通,雙缸切換閥的F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雙缸切換閥的G出口與緩沖油缸一無桿腔進油口連通,雙缸切換閥的H出口與緩沖油缸二無桿腔進油口連通,緩沖油缸一和緩沖油缸 二的活塞腔與操作閥的B接口連通,緩沖油缸一和緩沖油缸二的活塞腔同時通過單向閥與回油口T連通;操作閥的C接口另外與高壓溢流閥連通,高壓溢流閥出口一路與回油口T連通;高壓溢流閥出口另一路通過低壓溢流閥、高低壓切換閥與操作閥的A接口連通;操作閥的A接口還連通有壓力表。本技術的石油鉆機用液壓緩沖回路,其特征還在于:高低壓切換閥采用自復位型二位三通換向閥,操作閥采用自復位型三位四通換向閥,雙缸切換閥采用自帶定位器的三位四通換向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回路簡單,操作方便,起升時無人值守自動緩沖和下放時油缸大推力工作,全程有人參與、無人操作自動停止,液壓回路具有多重保護,大大提高了鉆機起升/下放時的安全性,有效降低鉆機上作業(yè)人員的安全風險。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低壓溢流閥,2.壓力表,3.高低壓切換閥,4.緩沖油缸一,5.緩沖油缸二,6.單向閥,7.操作閥,8.雙缸切換閥,9.高壓溢流閥。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詳細說明。參照圖1,本技術的結構是,包括操作閥7,操作閥7的C接口與供油口P連通,操作閥7的D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操作閥7的A接口與雙缸切換閥8的E接口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F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G出口與緩沖油缸一4無桿腔進油口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H出口與緩沖油缸二5無桿腔進油口連通,緩沖油缸一4和緩沖油缸二5的活 塞腔與操作閥7的B接口連通,緩沖油缸一4和緩沖油缸二5的活塞腔同時通過單向閥6與回油口T連通;操作閥7的C接口另外與高壓溢流閥9連通,高壓溢流閥9出口一路與回油口T連通;高壓溢流閥9出口另一路通過低壓溢流閥1、高低壓切換閥3與操作閥7的A接口連通;操作閥7的A接口還連通有壓力表2。高低壓切換閥3采用自復位型二位三通(或四通)換向閥,操作閥7采用自復位型三位四通換向閥,雙缸切換閥8采用自帶定位器的三位四通換向閥,通過換向閥不同的定位類型組合實現(xiàn)單人操作雙液壓缸實現(xiàn)雙壓力級別的復合動作:雙缸同步動作,2個油缸單獨動作和高低壓切換。上述的低壓溢流閥1、高低壓切換閥3、單向閥6組成一個低壓回路;上述的操作閥7、雙缸切換閥8、高壓溢流閥9組成一個高壓回路。低壓回路采用1個常閉型低壓溢流閥1,低壓溢流閥1設定較低的緩沖壓力,在緩沖時依靠鉆機井架/底座起升力被動打開低壓溢流閥1,從而保證一個較穩(wěn)定緩沖力,同時通過單向閥6從回油油路上吸油防止兩個緩沖油缸出現(xiàn)“吸空”現(xiàn)象。操作閥7置于回路第一級且采用自復位型,高低壓切換閥3采用自復位型,且初始位置處于低壓位置,從而確保在無人為操作時系統(tǒng)緩沖油缸不會伸出,且系統(tǒng)處于低壓回路,確保安全。操作閥7位于緩沖回路第二級控制位置,采用三位四通換向閥實現(xiàn)緩沖油缸的三種動作:同時動作與各自單獨動作。通過高低壓切換閥3實現(xiàn)鉆機井架/底座緩沖裝置的兩種不同工況:在鉆機井架/底座起升時高低壓切換閥3處于初始位置,即低壓緩沖位置;在鉆機井架/底座下放時,高低壓切換閥3換向,切斷低壓回路,以較高的壓力推 動的鉆機井架/底座下放。本技術的工作原理是:1)在鉆機井架/底座準備起升時,先使操作閥7置于“右位”,使緩沖油缸一4和緩沖油缸二5活塞桿同時伸出至合適長度后,松開操作閥7控制手柄,操作閥7自動復位,作業(yè)人員離開操作臺;2)在鉆機井架/底座起升至緩沖位置時,在低壓溢流閥1的作用下,以預先設定的緩沖壓力提供緩沖阻力,使井架/底座平穩(wěn)起升至預定位置,同時為防止井架/底座起升過程中的不同步,可以手動控制操作閥7和雙缸切換閥8實現(xiàn)對單個油缸的控制,方便井架/底座起升后安裝定位;操作箱7置于左位時,可將緩沖油缸活塞桿縮回至原位。3)在井架/底座下放時,同時操作高低壓切換閥3和操作閥7,兩個緩沖油缸以較大推力伸出推動井架/底座緩慢下放,作業(yè)人員離開時,高低壓切換閥3和操作閥7自動復位,兩個緩沖油缸自動停止伸出,確保整個下放過程中有人值守,提高操作安全性。本技術的結構,通過低壓溢流閥和高壓溢流閥實現(xiàn)2個壓力級別回路:低壓回路用于鉆機井架/底座起升時的緩沖,緩沖時通過常閉型低壓溢流閥的被動打開實現(xiàn)自動緩沖;高壓回路用于鉆機井架/底座下放時操作,通過高壓溢流閥設定壓力,實現(xiàn)井架/底座能夠順利下放,同時通過液壓閥控制方式的合理組合實現(xiàn)單人操作復合動作,提高操作安全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wǎng)...
【技術保護點】
一種石油鉆機用液壓緩沖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閥(7),操作閥(7)的C接口與供油口P連通,操作閥(7)的D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操作閥(7)的A接口與雙缸切換閥(8)的E接口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F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G出口與緩沖油缸一(4)無桿腔進油口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H出口與緩沖油缸二(5)無桿腔進油口連通,緩沖油缸一(4)和緩沖油缸二(5)的活塞腔與操作閥(7)的B接口連通,緩沖油缸一(4)和緩沖油缸二(5)的活塞腔同時通過單向閥(6)與回油口T連通;操作閥(7)的C接口另外與高壓溢流閥(9)連通,高壓溢流閥(9)出口一路與回油口T連通;高壓溢流閥(9)出口另一路通過低壓溢流閥(1)、高低壓切換閥(3)與操作閥(7)的A接口連通;操作閥(7)的A接口還連通有壓力表(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石油鉆機用液壓緩沖回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閥(7),操作閥(7)的C接口與供油口P連通,操作閥(7)的D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操作閥(7)的A接口與雙缸切換閥(8)的E接口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F接口與回油口T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G出口與緩沖油缸一(4)無桿腔進油口連通,雙缸切換閥(8)的H出口與緩沖油缸二(5)無桿腔進油口連通,緩沖油缸一(4)和緩沖油缸二(5)的活塞腔與操作閥(7)的B接口連通,緩沖油缸一(4)和緩沖油缸二(5)的活塞腔...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fā)人員:劉志林,張益,劉永勝,張繼環(huán),廖麗華,
申請(專利權)人:寶雞石油機械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fā)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