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屬于分切機領域,包括底刀輥及上切刀;底刀輥包括底刀軸及底刀,底刀有多個,底刀套設于底刀軸的外部,多個底刀間隔設置并形成了多個刀縫,在至少一個刀縫處設置有調節螺母,該調節螺母通過活動組件與底刀軸相連;通過該活動組件能夠調整調節螺母在底刀軸上的位置,進而改變相鄰兩個刀縫之間的距離。使用了這種底刀輥裝置的分切機,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針對紙張的不同情況對底刀輥裝置進行調節,使紙張分切工作順利進行。且底刀輥裝置調節過程中不需要取下分切機的罩殼即可對底刀輥裝置進行調節,以改變刀縫的尺寸來配合紙張的寬度,從而完成準確的紙張切割,提供了生產效率和切割準確率。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分切機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
技術介紹
分切機用于將較大尺寸的介質分切為較小的尺寸,且主要用于分切紙張,因此也叫紙張分切機。紙張分切機是將寬幅卷筒紙分切并復卷成寬度不等,直徑大小不等卷材的紙張加工設備。廣泛用于紙張加工界或印前印后的機械設備。目前,傳統的分切機有底刀輥和上切刀構成,根據需要底刀輥上面有多個刀縫,有幾個刀縫就對應的有幾個切刀,將需要切割的紙張放在刀輥上面,利用切刀通過刀縫進行切割。在實際切紙過程中,由于刀縫的尺寸是固定的,當紙張在受潮或特別干燥的情況下,紙張的尺寸會發生變化,使得切割出來的紙張存在誤差,如果出現誤差,需要將整個分切機的罩子打開取下進行刀縫的調整,非常的麻煩,效率低。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旨在解決現有技術中紙張分切機存在的底刀刀縫固定,切紙容易出現誤差,調整不方便的問題。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包括底刀輥及上切刀;所述底刀輥包括底刀軸及底刀,所述底刀有多個,所述底刀套設于底刀軸的外部,多個底刀間隔設置并形成了多個刀縫,在至少一個所述刀縫處設置有調節螺母,該調節螺母通過活動組件與底刀軸相連;通過該活動組件能夠調整所述調節螺母在底刀軸上的位置,進而改變相鄰兩個刀縫之間的距離。進一步地,所述底刀軸外部設有兩個調節螺母,且該兩個調節螺母設于相鄰兩個刀縫處。進一步地,所述底刀軸外部設有多個調節螺母,每一個所述刀縫處均設有一個調節螺母。進一步地,所述調節螺母內側設有內螺紋,所述底刀軸外部設有外螺紋,所述調節螺母及底刀軸通過螺紋連接。進一步地,所述調節螺母套設于底刀軸的外部,所述調節螺母上設有緊固件,該緊固件處于解鎖狀態時所述調節螺母的位置能夠被調節。進一步地,所述緊固件包括調節螺栓,該調節螺栓穿過調節螺母并與底刀軸相抵觸。進一步地,所述底刀軸外部其中兩個相鄰的底刀之間設有底刀墊圈。進一步地,所述底刀軸的端部設有端部墊圈。進一步地,所述底刀軸的一端設有至少一個鎖緊螺母,至少一個所述鎖緊螺母的側部與所述端部墊圈相抵觸。進一步地,所述底刀軸外部設有兩個底刀,兩個底刀處均設有調節螺母,且兩個底刀之間設有底刀墊圈;底刀軸的一端連接有底刀齒輪。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通過上述設計得到的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使用了這種底刀輥裝置的分切機,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針對紙張的不同情況對底刀輥裝置進行調節,使紙張分切工作順利進行。且底刀輥裝置調節過程中不需要取下分切機的罩殼即可對底刀輥裝置進行調節,以改變刀縫的尺寸來配合紙張的寬度,從而完成準確的紙張切割,提供了生產效率和切割準確率。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技術實施方式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應當理解,以下附圖僅示出了本技術的某些實施例,因此不應被看作是對范圍的限定,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相關的附圖。圖1是本技術實施方式提供的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記分別為:鎖緊螺母101;端部墊圈102;刀縫103;底刀墊圈104;調節螺母105;底刀106;底刀軸107;底刀齒輪108;軸承109;調節螺栓110。具體實施方式為使本技術實施方式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技術實施方式中的附圖,對本技術實施方式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方式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實施方式?;诒炯夹g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因此,以下對在附圖中提供的本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詳細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護的本技術的范圍,而是僅僅表示本技術的選定實施方式。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方式,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
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方式,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在本技術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指示方位或位置關系的術語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技術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設備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固定”等術語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成一體;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或兩個元件的相互作用關系。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技術中的具體含義。在本技術中,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觸,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觸而是通過它們之間的另外的特征接觸。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僅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實施例,請參閱圖1。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可以簡稱為底刀輥裝置,可以應用于紙張分切機,主要用于分切紙張。也可以應用于其他分切設備。這種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主要包括底刀輥及上切刀;底刀輥及上切刀相互配合使用,將需要分切的介質進行分切,介質例如是紙張,紙張放置在底刀輥上,啟動設備使底刀輥或者其他機構帶動紙張運動,并使上切刀向下運動,上切刀配合底刀輥對介質起到分切的作用,將介質分切為多個較小的尺寸。在本實施方式中,未涉及上切刀的改進,因此在該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中所用到的上切刀可以采用現有技術中的各種上切刀。在附圖中也未示出上切刀。本領域技術人員需知該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是使用時需要配合上切刀。具體而言,所述底刀輥包括底刀軸107及底刀106,底刀106及其他部件安裝在底刀軸107上,底刀軸107是該底刀輥的基礎結構件,起到承載各部件的作用,且能夠被驅動裝置帶動,并帶動底刀106及其他部件轉動,進而起到分切的作用。底刀軸107的具體結構可以是多種形式的,能夠實現其功能即可。在一些具體的實施例中,底刀軸107的結構如圖1所示。本領域技術人員需知底刀軸107的結構還可以是其他形式的。在分切過程中主要是底刀106與上切刀相配合進行分切,在現有技術中底刀106與上切刀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即一個底刀106對應一
個上切刀,上切刀位于底刀106的上方。在本實施方式中,底刀106的結構也可以是多種形式的,只要能夠起到分切的作用即可。在具體的實施例中,所述底刀106有多個,多個底刀106配合多個上切刀可以將介質分切為多個條狀。所述底刀106套設于底刀軸107的外部,使底刀軸107能夠帶動底刀106轉動,多個底刀106間隔設置并形成了多個刀縫103,刀縫103使得上切刀有下切的空間,底刀106與上切刀相錯合實現完成分切的目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刀輥及上切刀;所述底刀輥包括底刀軸及底刀,所述底刀有多個,所述底刀套設于底刀軸的外部,多個底刀間隔設置并形成了多個刀縫,在至少一個所述刀縫處設置有調節螺母,該調節螺母通過活動組件與底刀軸相連;通過該活動組件能夠調整所述調節螺母在底刀軸上的位置,進而改變相鄰兩個刀縫之間的距離。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刀輥及上切刀;所述底刀輥包括底刀軸及底刀,所述底刀有多個,所述底刀套設于底刀軸的外部,多個底刀間隔設置并形成了多個刀縫,在至少一個所述刀縫處設置有調節螺母,該調節螺母通過活動組件與底刀軸相連;通過該活動組件能夠調整所述調節螺母在底刀軸上的位置,進而改變相鄰兩個刀縫之間的距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刀軸外部設有兩個調節螺母,且該兩個調節螺母設于相鄰兩個刀縫處。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刀軸外部設有多個調節螺母,每一個所述刀縫處均設有一個調節螺母。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分切機分切寬度帶調節底刀輥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螺母內側設有內螺紋,所述底刀軸外部設有外螺紋,所述調節螺母及底刀軸通過螺紋連接。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分切機分切寬度帶...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廖界豐,魏云波,
申請(專利權)人:海鹽吉龍機械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