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包括多條豎直設置的煤斗框梁,從俯視方向上看,依次相接的多條煤斗框梁圍成一個閉合路線;煤斗框梁圍成的內部區域內設有相接的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中部支撐梁和煤斗框梁的上端設有頂部框梁,頂部框梁上設有落煤口,落煤口位于錐形煤斗梁的正上方,設置在煤倉間內的煤斗安裝在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的下部。所述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的下部均設有挑耳,煤斗的側壁上設有與煤斗側壁相固定的連接鋼,連接鋼固定設置在挑耳上。本發明專利技術可用于承載煤斗、具有儲煤功能、滿足落煤的需求,屬于土木工程中的結構工程技術領域。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土木工程中的結構工程
,尤其涉及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
技術介紹
煤倉間是火力發電廠主廠房的重要組成部分,煤斗通常支撐于煤倉間框架上。百萬機組的主廠房煤斗大梁,需承受重量達900噸左右的含煤煤斗。在承載如此重的煤斗的同時,還需要在給煤層設置落煤口。現有技術采用常規的整澆式矩形煤斗大梁,這種現澆混凝土結構無法完全滿足工藝專業落煤機開落煤口的要求;同時采用常規的矩形煤斗大梁不利于煤的散落,會使煤在梁的周邊堆積。現有技術中,采用鋼結構用于承載煤斗,鋼結構造價高,不經濟。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可用于承載煤斗、具有儲煤功能、滿足落煤的需求。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包括多條豎直設置的煤斗框梁,從俯視方向上看,依次相接的多條煤斗框梁圍成一個閉合路線;煤斗框梁圍成的內部區域內設有相接的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中部支撐梁和煤斗框梁的上端設有頂部框梁,頂部框梁上設有落煤口,落煤口位于錐形煤斗梁的正上方,設置在煤倉間內的煤斗安裝在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的下部。進一步的是:所述的煤斗框梁包括依次相接的左煤斗框梁、后煤斗框梁、右煤斗框梁和前煤斗框梁,前煤斗框梁和左煤斗框梁相接。進一步的是:所述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的下部均設有挑耳,煤斗的側壁上設有與煤斗側壁相固定的連接鋼,連接鋼固定設置在挑耳上。實現承載煤斗的目的。進一步的是:所述的挑耳上設有埋鐵,連接鋼焊接在埋鐵上。進一步加強承載煤斗的強度。進一步的是:所述的連接鋼通過錨栓固定在挑耳上。進一步加強承載煤斗
的強度。進一步的是:所述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的梁身均設有埋鐵,連接鋼通過插入件固定在相應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或錐形煤斗梁的梁身上。進一步加強承載煤斗的強度。進一步的是:所述的錐形煤斗梁包括位于錐形煤斗梁上部的錐形梁尖,錐形梁尖的兩側設有傾斜面,錐形梁尖的頂部設有水平面,水平面的兩端分別與兩側的傾斜面相接。錐形煤斗梁可用于支撐煤斗、兼側壁使用、有儲煤功能、滿足落煤口的落煤。錐形梁尖的設置利于煤的散落,錐形梁尖的水平面方便施工。進一步的是:所述的錐形梁尖的水平面和傾斜面上設有埋鐵包邊。有利于煤的散落。總的說來,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1.本專利技術的錐形煤斗梁可作為煤斗的側壁使用,相對于常規的采用鋼結構的設計,降低了工程量,降低了造價。2.錐形煤斗梁的錐形梁尖的設計,煤可從錐形兩邊滑落,不會使煤在頂部聚集,滿足落煤口落煤。3.錐形煤斗梁頂部設計成水平,方便施工,方便支模板,利于混凝土的澆筑。4.工藝專業在給煤機層設置落煤口,整澆至給煤機層樓板面的混凝土大梁不能滿足落煤要求,錐形煤斗梁滿足了此工藝要求。5.本專利技術挑耳的設計可用作支撐煤斗。附圖說明圖1是圖2中2-2處的剖視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俯視圖。圖3是圖2中1-1處的剖視圖。圖4是煤倉間的給煤機層的平面圖。圖5是錐形煤斗梁與煤斗裝配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錐形煤斗梁的錐形梁尖處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煤斗,2為煤斗框梁,3為錐形煤斗梁,4為頂部框梁,5為中部
支撐梁,6為錐形煤斗梁的所在范圍,7為落煤口,8為錐形煤斗梁的挑耳,9為錐形煤斗梁的梁身,10為錐形煤斗梁的錐形梁尖,11為錨栓,12為煤斗的側壁,13為埋鐵,14為錐形梁尖的傾斜面,15為錐形梁尖的水平面,16為錐形梁尖處的埋鐵包邊,17為插入件。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來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詳細的說明。為敘述方便,下文所說的上下左右方向與圖1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下文所說的前后方向與圖2本身的下上方向一致。結合圖1、圖2、圖3和圖4所示,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煤斗梁包括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多條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煤斗框梁均采用豎直的方式設置。多條煤斗框梁依次相接,第一條煤斗框梁和最后一條煤斗框梁首尾相接,所有的煤斗框梁圍成密封的側壁;即從俯視方向上看,多條煤斗框梁圍成一個封閉的閉合路線,每一條煤斗框梁都是這個閉合路線的側壁。在俯視方向上看,閉合路線內部的區域即煤斗框梁圍成的內部區域,煤斗框梁圍成的內部區域內設有相接的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中部支撐梁的中心平面和錐形煤斗梁的中心平面在同一平面上。中部支撐梁和煤斗框梁的上端設有頂部框梁,頂部框梁為煤倉間的給煤機層,頂部框梁構成煤斗框梁的樓板面,頂部框梁上設有落煤口,落煤口位于錐形煤斗梁的正上方。設置在煤倉間內的煤斗安裝在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的下部,即煤斗框梁的下部、中部支撐梁下部和錐形煤斗梁的下部共同承載煤斗。煤斗框梁的一種設置方式是:煤斗框梁包括依次相接的左煤斗框梁、后煤斗框梁、右煤斗框梁和前煤斗框梁,前煤斗框梁和左煤斗框梁相接,從俯視方向上看,左煤斗框梁、后煤斗框梁、右煤斗框梁和前煤斗框梁圍成一個矩形,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設置在煤斗框梁圍成的內部區域的中間位置上(矩形的中間位置),根據實際需要,結合圖2所示,從后往前的方向上,一部分中部支撐梁設置在后面,然后接著布置錐形煤斗梁,再接著布置一部分中部支撐梁。所述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的下部均設有挑耳。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均包括兩部分,即位于其下部的挑耳和位于挑耳之上的梁身;錐形煤斗梁還包括位于梁身之上的錐形梁尖。錐形煤斗梁的高度均低
于煤斗框梁和中部支撐梁。所述煤斗的側壁上設有與煤斗側壁相固定的連接鋼,連接鋼固定設置在挑耳上。結合圖5所示,所述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的梁身均設有埋鐵,連接鋼通過插入件固定在相應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或錐形煤斗梁的梁身上。煤斗的側壁均通過相同的方式固定在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或錐形煤斗梁的挑耳和梁身上,下面以錐形煤斗梁的挑耳和錐形煤斗梁的梁身進行詳細說明:錐形煤斗梁的挑耳上設有埋鐵,連接鋼焊接在埋鐵上;同時連接鋼通過錨栓固定在挑耳上,錨栓深入到挑耳內;錐形煤斗梁的梁身上設有埋鐵,插入件的一端插入連接鋼的內部,插入件的另一端焊接在梁身的埋鐵上。結合圖5和圖6所示,位于錐形煤斗梁上部的錐形梁尖,錐形梁尖的兩側設有傾斜面,錐形梁尖的頂部設有水平面,水平面的兩端分別與兩側的傾斜面相接。所述的錐形梁尖的水平面和傾斜面上設有埋鐵包邊。在往煤斗內輸入煤時,煤從落煤口進入,在錐形梁尖兩個傾斜面的分流作用下,煤從兩邊流入左右兩側的煤斗;當煤過多時,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均可看做煤斗的側壁,可以當作煤斗的側壁使用,有儲煤的功能;同時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共同承載煤斗。錐形梁尖的水平面和兩個傾斜面上設置的埋鐵,有助于煤的滑落,從而不會在錐形梁尖處聚集;錐形梁尖的水平面,方便支模板和混凝土的澆注。本專利技術可承受重量達900噸左右的含煤煤斗。對于如此大的荷載,設計時可充分利用煤斗梁,煤斗梁用于承載煤斗,同時煤斗大梁向上延伸,同時作為給煤機層的框架梁。給煤機層需樓板開孔,錐形煤斗梁使得在開孔處能連續。上述實施例為本專利技術較佳的實施方式,但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離本專利技術的精神實質與原理下所作的改變、修飾、替代、組合、簡化,均應為等效的置換方式,都包含在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條豎直設置的煤斗框梁,從俯視方向上看,依次相接的多條煤斗框梁圍成一個閉合路線;煤斗框梁圍成的內部區域內設有相接的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中部支撐梁和煤斗框梁的上端設有頂部框梁,頂部框梁上設有落煤口,落煤口位于錐形煤斗梁的正上方,設置在煤倉間內的煤斗安裝在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的下部。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條豎直設置的煤斗框梁,從俯視方向上看,依次相接的多條煤斗框梁圍成一個閉合路線;煤斗框梁圍成的內部區域內設有相接的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中部支撐梁和煤斗框梁的上端設有頂部框梁,頂部框梁上設有落煤口,落煤口位于錐形煤斗梁的正上方,設置在煤倉間內的煤斗安裝在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和錐形煤斗梁的下部。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斗框梁包括依次相接的左煤斗框梁、后煤斗框梁、右煤斗框梁和前煤斗框梁,前煤斗框梁和左煤斗框梁相接。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煤倉間的煤斗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煤斗框梁、中部支撐梁、錐形煤斗梁的下部均設有挑耳,煤斗的側壁上設有與煤斗側壁相固定的連接鋼,連接鋼固定設置在挑耳...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兆雄,張捷,朱宏偉,鄭伯興,劉楊,張略秋,尹春明,楊清發,何喜洋,宋揚,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