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包括箱體和無線控制器,所述箱體上側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兩側設置有水管,所述水管一側與箱體連接且伸入所述箱體底部,所述水管另一端豎直向上連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兩側連接有橫管,所述橫管兩側連接有側管,所述橫管和側管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頭,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養護水,所述箱體下側設置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下側設置有行走輪,所述箱體下側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驅動軸。本實用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能夠對箱梁的外側翼緣板內部和底板底層梁端等位置進行噴水,噴水均勻,有效保證養護效果,通過無線控制,可以實現自動噴淋養護,方便快捷,保證了預制箱梁的質量。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箱梁養護系統,具體涉及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屬于箱梁養護設備
技術介紹
在箱梁生產過程中混凝土養護不僅可以加快混凝土強度增長還可以預防水分過早的蒸發還會產生較大的收縮變形,出現干縮裂紋。所以混凝土澆筑后初期階段的養護非常重要,混凝土終凝后應立即進行養護,應于澆筑完畢后立即進行養護?,F有的養護系統為在箱梁整個外周鋪設水管,水管上設置噴嘴,通過對箱梁進行噴水進行養護,但是,箱梁的外側翼緣板內部和底板底層梁端等位置鋪設水管不方便,沒有專業的設備;鋪設的水管分布在箱梁整個外表面,鋪設過程復雜,拆卸同樣面臨施工量大的問題,箱梁養護的工程量巨大。箱梁外側翼緣板內部和底板底層梁端等位置多采用人工引水管直接噴水方式,人工噴灑養護時噴灑不均勻,養護效果不佳。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技術提供了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能夠對箱梁的外側翼緣板內部和底板底層梁端等位置進行噴水,噴水均勻,有效保證養護效果,通過無線控制,可以實現自動噴淋養護,方便快捷,保證了預制箱梁的質量,可以有效解決
技術介紹
中的問題。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包括箱體和無線控制器,所述箱體上側設置有水
泵,所述水泵兩側設置有水管,所述水管一側與箱體連接且伸入所述箱體底部,所述水管另一端豎直向上連接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兩側連接有橫管,所述橫管兩側連接有側管,所述橫管和側管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頭,所述箱體內部設置有養護水,所述箱體下側設置有支撐腳,所述支撐腳下側設置有行走輪,所述箱體下側設置有驅動電機,所述驅動電機的輸出端設置有驅動軸,所述驅動軸與行走輪連接,所述箱體一側設置有控制處理器,所述控制處理器上側設置有無線接收器,所述無線控制器上側設置有天線。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箱體上側設置有立桿,所述立桿設置有兩個,所述立桿上側與橫管連接。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箱體一上側設置有加水口,所述加水口設置有加水蓋。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箱體外側設置有條形透視窗,所述箱體內部下側電源。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行走輪下側設置有軌道,所述軌道上設置有凹槽,所述軌道設置在箱梁內部。作為本技術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無線控制器設置有顯示屏,所述顯示屏下側設置有調速開關和噴水開關。本技術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通過箱體上側設置有立桿,立桿設置有兩個,立桿上側與橫管連接,能夠對橫管起到支撐的作用,提供一個穩定的噴水環境。通過箱體一上側設置有加水口,加水口設置有加水蓋,方便向箱體1內注入養護水,加水蓋能夠防止養護水溢出。通過箱體外側設置有條形透視窗,便于觀察箱體內水的使用情況,便于及時補充養護水,箱體內部下側電源,能夠為穩定的工作電源。通過行走輪下側設置有軌道,軌道上設置有凹槽,軌道設置在箱梁內部,便于箱體來回移動噴灑養護水。通過無線控制器設置有顯示屏,述顯示屏下側設置有調速開關和噴水開關,便于對箱體進行無線控制,可以實現自動噴淋養護,方便快捷,保證了預制箱梁的質量。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箱體整體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無線控制器整體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技術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使用狀態圖。其中,附圖標記為:1-箱體,2-水泵,3-水管,4-三通管,5-橫管,6-立桿,7-側管,8-噴頭,9-加水口,10-加水蓋,11-控制處理器,12-無線接收器,13-條形透視窗,14-支撐腳,15-無線接收器,16-軌道,17-電源,18-驅動電機,19-驅動軸,20-行走輪,21-養護水,22-無線控制器,23-顯示屏,24-調速開關,25-噴水開關,26-天線,27-箱梁。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并舉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詳細描述。實施例:請參閱圖1-3,本技術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包括箱體1和無線控制器22,所述箱體1上側設置有水泵2,所述水泵2兩側設置有水管3,所述水管3一側與箱體1連接且伸入所述箱體1底部,所述水管3另一端豎直向上連接有三通管4,所述三通管4兩側連接有橫管5,所述橫管5兩側連接有側管7,所述橫管5和側管7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頭8,所述箱體1內部設置有養護水21,所述箱體1下側設置有支撐腳14,所述支撐腳14下側設置有行走輪20,所述箱體1下側設置有驅動電機18,所述驅動電機18的輸出端設置有驅動軸19,所述驅動軸19與行走輪20連接,所述箱體1一側設置有控制處理器11,所述控制處理器11上側設置有無線接收器12,所述無線控制器22上側設置有天線26。所述箱體1上側設置有立桿6,立桿6設置有兩個,立桿6上側與橫管5連
接,能夠對橫管5起到支撐的作用,提供一個穩定的噴水環境。通過箱體1一上側設置有加水口9,加水口9設置有加水蓋10,方便向箱體1內注入養護水21,加水蓋10能夠防止養護水21溢出。通過箱體1外側設置有條形透視窗13,便于觀察箱體內水的使用情況,便于及時補充養護水,箱體1內部下側電源17,能夠為穩定的工作電源。通過行走輪20下側設置有軌道16,軌道16上設置有凹槽15,軌道16設置在箱梁27內部,便于箱體1來回移動噴灑養護水21。通過無線控制器22設置有顯示屏23,述顯示屏23下側設置有調速開關24和噴水開關25,便于對箱體1進行無線控制,可以實現自動噴淋養護,方便快捷,保證了預制箱梁的質量。需要說明的是,本技術為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工作時,向箱體1內注入一定量的養護水21,通過無線控制器22控制1的前進或后退,同時控制水泵2的開閉,從而控制噴頭8進行噴水。能夠對箱梁的外側翼緣板內部和底板底層梁端等位置進行噴水,噴水均勻,有效保證養護效果,而且不需鋪設復雜的管路,只需在箱梁下部穿梭即可完成噴水養護作業,整體拆裝方便快捷。本技術還具有結構簡潔緊湊、制造成本低廉和使用簡便的優點。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術,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1)和無線控制器(22),所述箱體(1)上側設置有水泵(2),所述水泵(2)兩側設置有水管(3),所述水管(3)一側與箱體(1)連接且伸入所述箱體(1)底部,所述水管(3)另一端豎直向上連接有三通管(4),所述三通管(4)兩側連接有橫管(5),所述橫管(5)兩側連接有側管(7),所述橫管(5)和側管(7)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頭(8),所述箱體(1)內部設置有養護水(21),所述箱體(1)下側設置有支撐腳(14),所述支撐腳(14)下側設置有行走輪(20),所述箱體(1)下側設置有驅動電機(18),所述驅動電機(18)的輸出端設置有驅動軸(19),所述驅動軸(19)與行走輪(20)連接,所述箱體(1)一側設置有控制處理器(11),所述控制處理器(11)上側設置有無線接收器(12),所述無線控制器(22)上側設置有天線(26)。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箱梁自動養護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1)和無線控制器(22),所述箱體(1)上側設置有水泵(2),所述水泵(2)兩側設置有水管(3),所述水管(3)一側與箱體(1)連接且伸入所述箱體(1)底部,所述水管(3)另一端豎直向上連接有三通管(4),所述三通管(4)兩側連接有橫管(5),所述橫管(5)兩側連接有側管(7),所述橫管(5)和側管(7)上設置有若干個噴頭(8),所述箱體(1)內部設置有養護水(21),所述箱體(1)下側設置有支撐腳(14),所述支撐腳(14)下側設置有行走輪(20),所述箱體(1)下側設置有驅動電機(18),所述驅動電機(18)的輸出端設置有驅動軸(19),所述驅動軸(19)與行走輪(20)連接,所述箱體(1)一側設置有控制處理器(11),所述控制處理器(11)上側設置有無線接收器(12),所述無線控制器(22)上側設置有天線(26)。2....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東,張婉,趙峰,劉傳利,
申請(專利權)人:山東省交通規劃設計院,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