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粘接砂漿、網格布、擠塑板、粘接砂漿、水泥發泡保溫板、粘接砂漿、網格布、抗裂砂漿和網格布,所述粘接砂漿、網格布、擠塑板、粘接砂漿、水泥發泡保溫板、粘接砂漿、網格布、抗裂砂漿和網格布之間相互固定連接,所述最外層網格布中心位置處由外向內設置有貫穿網格布、抗裂砂漿、網格布、粘接砂漿、水泥發泡保溫板、粘結砂漿、擠塑板、網格布和粘接砂漿的錨栓,所述擠塑板上端部設置有加強肋條。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通過增加水泥發泡保溫板,為A級防火材料,有效的增加了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的防火能力和耐火性能;有效的提高了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的整體剛性,更適合為現澆混凝土的外模板。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材料
,具體涉及一種雙層復合保溫模板。
技術介紹
國內外墻保溫系統的早期做法是在外墻面抹聚苯顆粒保溫砂漿,形成聚苯顆粒保溫層,但聚苯顆粒保溫層容易開裂,而且保溫效果不能滿足要求,保溫節能標準提高后,外墻保溫系統通常為粘貼保溫板保溫體系,做法是在建筑結構層表面抹水泥砂漿找平層后用專用粘接砂漿粘結保溫板,但只有保溫板保溫層,保溫效果不甚理想。現有的建筑物外墻表面一般都設有保溫防火系統。節能是我國的國策,建筑節能是大局,既不能因為防火問題影響建筑節能的大局,也不能因為建筑節能而忽視防火安全問題,建筑節能與防火安全是相輔相成的,不是對立的,二者要兼顧,缺一不可。現有的建筑物外墻保溫系統在保溫和防火兩個方面沒有很好的結合。現有的單層復合保溫模板外側砂漿厚度小,隔火能力差,遇到大的火災,內部的有機保溫材料有著著火的風險,或者軟化,造就砂漿層脫落;同時現有的單層復合保溫模板是依靠雙面復合砂漿后形成一定的剛性,才能作為混凝土現澆用模板,因抹灰工藝和粘接原因,砂漿層厚度不宜過厚,因此單層復合保溫模板整體強度偏軟。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粘接砂漿、網格布、擠塑板、粘接砂漿、水泥發泡保溫板、粘接砂漿、網格布、抗裂砂漿和網格布,所述粘接砂漿、網格布、擠塑板、粘接砂漿、水泥發泡保溫板、粘接砂漿、網格布、抗裂砂漿和網格布之間相互固定連接,所述最外層網格布中心位置處由外向內設置有貫穿網格布、抗裂砂漿、網格布、粘接砂漿、水泥發泡保溫板、粘結砂漿、擠塑板、網格布和粘接砂漿的錨栓,所述擠塑板上端部設置有加強肋條。進一步的,所述加強肋條為設置在擠塑板的上端部的凹槽,所述凹槽為沿著擠塑板橫向設置的凹槽,所述凹槽的結構為梯形或者矩形結構。進一步的,所述錨栓的一端固定貫穿在雙層復合保溫模板內部,所述錨栓的另一端緊挨在最外層網格布上,所述錨栓最外端與最外層網格布在同一平面上。采用上述結構后,本技術有益效果為:(1)本技術通過增加水泥發泡保溫板,為A級防火材料,有效的增加了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的防火能力和耐火性能。(2)本技術通過增加水泥發泡保溫板,有效的提高了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的整體剛性,更適合為現澆混凝土的外模板。(3)成品板在工廠鉆好孔,在支模板時,把錨栓插入,外側與板材齊平,內側穿入鋼筋骨架中,澆注混凝土后,錨栓埋入混凝土,起到拉結固定作用。(4)加強肋條是擠塑板上預先切割出的凹槽,復合砂漿時,砂漿流入槽內,起到與擠塑板加強粘接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側視圖;圖2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擠塑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粘接砂漿;2、網格布;3、擠塑板;31、加強肋條;4、水泥發泡保溫板;5、抗裂砂漿;6、錨栓。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方式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參看圖1、圖2和圖3,一種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粘接砂漿1、網格布2、擠塑板3、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接砂漿1、網格布2、抗裂砂漿5和網格布2,粘接砂漿1、網格布2、擠塑板3、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接砂漿1、網格布2、抗裂砂漿5和網格布2之間相互固定連接,所述最外層網格布2中心位置處由外向內設置有貫穿網格布2、抗裂砂漿5、網格布2、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結砂漿1、擠塑板3、網格布2和粘接砂漿1的錨栓6,所述擠塑板3上端部設置有加強肋條31。加強肋條31為設置在擠塑板3的上端部的凹槽,凹槽為沿著擠塑板3橫向設置的凹槽,凹槽的結構為梯形或者矩形結構。加強肋條31是擠塑板3上預先切割出的凹槽,復合砂漿時,砂漿流入槽內,起到與擠塑板3加強粘接效果。錨栓6的一端固定貫穿在雙層復合保溫模板內部,錨栓6的另一端緊挨
在最外層網格布2上,錨栓6最外端與最外層網格布2在同一平面上。成品板在工廠鉆好孔,在支模板時,把錨栓6插入,外側與板材齊平,內側穿入鋼筋骨架中,澆注混凝土后,錨栓6埋入混凝土,起到拉結固定作用。現有的單層復合保溫模板外側砂漿厚度小,隔火能力差,遇到大的火災,內部的有機保溫材料有著著火的風險,或者軟化,造就砂漿層脫落;本技術通過增加水泥發泡保溫板4,為A級防火材料,有效的增加了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的防火能力和耐火性能。現有的單層復合保溫模板是依靠雙面復合砂漿后形成一定的剛性,才能作為混凝土現澆用模板,因抹灰工藝和粘接原因,砂漿層厚度不宜過厚,因此單層復合保溫模板整體強度偏軟,本技術通過增加水泥發泡保溫板4,有效的提高了雙層復合保溫模板的整體剛性,更適合為現澆混凝土的外模板。以上所述,僅用以說明本技術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只要不脫離本技術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均應涵蓋在本技術的權利要求范圍當中。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層復合保溫模板,其特征在于: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粘接砂漿(1)、網格布(2)、擠塑板(3)、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接砂漿(1)、網格布(2)、抗裂砂漿(5)和網格布(2),所述粘接砂漿(1)、網格布(2)、擠塑板(3)、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接砂漿(1)、網格布(2)、抗裂砂漿(5)和網格布(2)之間相互固定連接,所述最外層網格布(2)中心位置處由外向內設置有貫穿網格布(2)、抗裂砂漿(5)、網格布(2)、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結砂漿(1)、擠塑板(3)、網格布(2)和粘接砂漿(1)的錨栓(6),所述擠塑板(3)上端部設置有加強肋條(3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層復合保溫模板,其特征在于:由內向外依次設置粘接砂漿(1)、網格布(2)、擠塑板(3)、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接砂漿(1)、網格布(2)、抗裂砂漿(5)和網格布(2),所述粘接砂漿(1)、網格布(2)、擠塑板(3)、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接砂漿(1)、網格布(2)、抗裂砂漿(5)和網格布(2)之間相互固定連接,所述最外層網格布(2)中心位置處由外向內設置有貫穿網格布(2)、抗裂砂漿(5)、網格布(2)、粘接砂漿(1)、水泥發泡保溫板(4)、粘結砂漿(1)、...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漢輝,
申請(專利權)人:胡漢輝,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