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一種散熱性優良的電抗器。電抗器具備對繞線進行卷繞而成的線圈以及配置所述線圈而形成閉合磁路的磁芯,其中,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線圈的內側的內側芯部,具備夾設于所述線圈的內周面和與所述線圈的內周面對置的所述內側芯部的外周面之間的至少一部分的散熱片,所述散熱片與所述線圈及所述內側芯部接觸。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
本專利技術涉及用于在混合動力汽車等車輛中搭載的車載用DC-DC轉換器、電力轉換裝置的結構構件等的電抗器。特別涉及散熱性優良的電抗器。
技術介紹
作為進行電壓的升壓動作、降壓動作的電路的構件之一,有電抗器。例如在專利文獻1、2中,作為應用于放置于混合動力汽車等車輛的轉換器的電抗器,公開了具備對繞線進行卷繞而成的線圈以及配置該線圈的環狀的磁芯的電抗器。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電抗器,該電抗器具備線圈以及磁芯,該磁芯具有配置于線圈的內部的內側芯部以及從線圈露出的外側芯部,并且構成為將線圈與磁芯的組合體配置于散熱板。內側芯部是交替地層疊分割芯(芯片)與間隙板而構成的層疊體,作為芯片,能夠利用層疊多個使用了磁性粉末的成型體、磁性薄板(例如,電磁鋼板)而得到的層疊體。另外,為了提高線圈與內側芯部之間的絕緣性,在內側芯部的外周配置一對內側繞線管。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將搭載有組合體的散熱板固定于冷卻基座,并安裝到作為電抗器的設置對象的冷卻基座,從而將散熱板用作從組合體向冷卻基座的散熱路徑,改善電抗器的散熱性。在專利文獻2中,公開了內側芯是交替地層疊芯分割體(芯片)與間隙板而構成的層疊體,通過氰基丙烯酸酯類粘接劑將芯分割體與間隙板相互粘接,并且通過熱塑性樹脂進行嵌件成型而一體化。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3-135191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3-84767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近年來,用于混合動力汽車等的電抗器傾向于在高頻/大電流下使用,與此相伴地,在電抗器的線圈、磁芯中產生的熱有增加的傾向。如果從線圈、磁芯的散熱不足,則電抗器的動作有可能變得不穩定。在以往的電抗器中,在線圈、磁芯中產生的熱傳遞到放置組合體的散熱板等而向外部(設置對象)散熱。磁芯中的內側芯部在外周配置有繞線管,或者被樹脂覆蓋,因此變成將在內側芯部產生的熱傳遞到外側芯部,而主要經由外側芯部而散熱。但是,從內側芯部到外側芯部的散熱路徑長,因此難以將內側芯部的熱傳遞到外側芯部而散熱,內側芯部容易變成高溫。特別是,在配置于一對外側芯部間的內側芯部的中間附加,溫度上升大。另外,一般來說,間隙板由樹脂構成,導熱系數低。因此,在內側芯部是交替地層疊芯片與間隙板而成的結構的情況下,間隙板成為阻礙熱的傳導的主要原因,因此難以從被間隙板夾著的芯片向外側芯部傳導熱,難以進行內側芯部的散熱。因此,期望改善內側芯部的散熱性,開發散熱性更優良的電抗器。因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散熱性優良的電抗器。用于解決課題的技術方案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方式的電抗器具備對繞線進行卷繞而成的線圈以及配置所述線圈而形成閉合磁路的磁芯,其中,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線圈的內側的內側芯部,所述電抗器具備夾設于所述線圈的內周面和與所述線圈的內周面對置的所述內側芯部的外周面之間的至少一部分的散熱片,所述散熱片與所述線圈及所述內側芯部接觸。專利技術效果上述電抗器的散熱性優良。附圖說明圖1是示出實施方式1的電抗器的概略立體圖。圖2是實施方式1的電抗器的概略分解立體部。圖3是實施方式1的電抗器的概略橫剖視圖。圖4是實施方式1的電抗器的概略縱剖視圖。圖5是說明實施方式1的電抗器所具備的外側芯部的內端面中的線圈對置區域的概略說明圖。圖6是說明實施方式1的電抗器所具備的磁芯的變形例的概略說明圖。圖7是示出實施方式2的電抗器的概略立體圖。圖8是實施方式3的電抗器的概略分解立體部。圖9是實施方式3的電抗器的概略縱剖視圖。圖10是實施方式3的電抗器的概略橫剖視圖。圖11是說明實施方式3的電抗器所具備的散熱片的變形例的概略立體圖。圖12是說明實施方式3的電抗器所具備的散熱片的變形例的概略縱剖視圖。圖13是說明實施方式3的電抗器的使用狀態的一例的概略說明圖。具體實施方式《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說明》首先,列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1)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的電抗器具備對繞線進行卷繞而成的線圈以及配置線圈而形成閉合磁路的磁芯。磁芯具有配置于線圈的內側的內側芯部。然后,上述電抗器具備夾設于線圈的內周面和與線圈的內周面對置的內側芯部的外周面之間的至少一部分的散熱片,散熱片與線圈及內側芯部接觸。在上述電抗器中,散熱片以接觸的方式夾設于線圈與內側芯部之間,從而通過散熱片將內側芯部的熱傳遞到線圈,能夠經由線圈來進行散熱。即,能夠確保從內側芯部向線圈的散熱路徑。因此,上述電抗器能夠改善內側芯部的散熱性,散熱性優良。(2)作為上述電抗器的一種方式,可列舉上述散熱片配置于上述內側芯部的外周面中的與設置對象對置的設置對象側的面的至少一部分。根據上述方式,散熱片配置于設置對象側的面,從而形成從內側芯部經由線圈到設置對象的散熱路徑,能夠縮短從內側芯部向設置對象的散熱路徑。因此,容易地將內側芯部的熱經由線圈傳遞到設置對象(例如,冷卻基座等),能夠使內側芯部的熱高效地散熱,能夠提高散熱性。(3)作為上述電抗器的一種方式,可列舉上述散熱片由彈性材料構成,被夾入到上述線圈與上述內側芯部之間而彈性變形。以往,作為電抗器的結構,例如將芯與線圈的組合體收納到箱中并在箱內填充密封材料,或者利用樹脂對組合體的周圍進行模塑。但是,根據電抗器的小型輕量化、低成本化的觀點,針對省略密封材料、樹脂模進行了研究。另外,作為其他結構,也提出了將電抗器浸漬于液體制冷劑并使液體制冷劑流通,從而通過液體制冷劑進行強制冷卻。在這種情況下,如果線圈被密封材料、樹脂模覆蓋,則液體制冷劑無法直接接觸到線圈,因此根據進一步提高基于液體制冷劑的散熱效果的觀點,考慮省略密封材料、樹脂模。然而,如果省略密封材料、樹脂模,則線圈相對于芯不固定,由于電抗器動作時的線圈、芯的振動、或者外部環境的影響等,有時線圈在軸向、徑向、周向上移動。如果線圈相對于芯移動,則由于線圈與芯碰撞或者摩擦,或者線圈的相鄰的匝彼此碰撞或者摩擦等,產生噪音。另外,在將被覆線用于線圈的情況下,由于與芯的碰撞、摩擦、匝彼此的碰撞、摩擦等,線圈的絕緣被覆層有可能受到損傷。根據上述方式,散熱片以彈性變形了的狀態夾設于線圈與內側芯部之間的至少一部分,通過散熱片的彈性變形來按壓線圈。通過散熱片來按壓線圈,從而能夠限制由于電抗器動作時的線圈、磁芯的振動、車輛行駛時的振動、或者外部環境(例如,液體制冷劑的流通)的影響等而線圈相對于內側芯部在軸向、徑向、周向上移動。線圈的移動受到限制,因此能夠抑制線圈與磁芯(內側芯部、外側芯部)碰撞或者摩擦、或者線圈的相鄰的匝彼此碰撞或者摩擦。因此,能夠降低由于碰撞、摩擦引起的噪音、線圈的絕緣被覆層的損傷。另外,散熱片以彈性變形了的狀態被夾入到線圈與內側芯部之間,因此即使散熱片(彈性材料)不具有粘接力,或者未通過粘接劑將散熱片粘接到線圈、內側芯部,也能夠抑制散熱片發生偏移。進而,散熱片由彈性材料構成,從而緊貼于線圈的內周面、內側芯部的外周面,能夠發揮高的散熱效果。因此,根據上述方式,通過散熱片,能夠兼顧線圈的固定和內側芯部的散熱性的改善。上述方式的電抗器通過散熱片來限制線圈的移動,將線圈固定于磁芯。因此,即使省略以往的密封材料、樹脂模,也能夠在固定線圈的同時使線圈的外周面露出。因此,例如在將電抗器設置于液體制冷劑流通的部位的情況下,液體制冷劑能夠直接接觸到線圈,因此能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抗器,具備對繞線進行卷繞而成的線圈以及配置所述線圈而形成閉合磁路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線圈的內側的內側芯部,所述電抗器具備夾設于所述線圈的內周面和與所述線圈的內周面對置的所述內側芯部的外周面之間的至少一部分的散熱片,所述散熱片與所述線圈及所述內側芯部接觸。
【技術特征摘要】
【國外來華專利技術】2013.12.26 JP 2013-270518;2014.10.02 JP 2014-204351.一種電抗器,具備對繞線進行卷繞而成的線圈以及配置所述線圈而形成閉合磁路的磁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芯具有配置于所述線圈的內側的內側芯部,所述電抗器具備夾設于所述線圈的內周面和與所述線圈的內周面對置的所述內側芯部的外周面之間的至少一部分的散熱片,所述散熱片與所述線圈及所述內側芯部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片配置于所述內側芯部的外周面中的與設置對象對置的設置對象側的面的至少一部分。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熱片由彈性材料構成,被夾入到所述線圈與所述內側芯部之間而彈性變形。4.根據權利要求1~3中的任一項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稻葉和宏,山本伸一郎,加藤雅幸,山田幸伯,
申請(專利權)人:株式會社自動網絡技術研究所,住友電裝株式會社,住友電氣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