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布了植物秸稈的切割粉碎工藝,其步驟包括:將待切斷的植物秸稈堆放于翻動卸料板上表面,通過驅動裝置驅動位于翻動卸料板上方的網格狀切割刀具豎直向下運動,由于若干個分隔凸起沿X、Y軸方向均勻間隔排列于切斷底盤上板面,翻動卸料板上設置有與分隔凸起相匹配的分隔凹槽,網格狀切割刀具的刃口與分隔凸起之間的間隙相匹配;網格狀切割刀具向下運動過程中,對凌亂放置的秸稈進行均勻切割。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新能源領域,特別涉及秸稈綜合利用,具體地,涉及秸稈顆粒的制取系統。
技術介紹
近年來,農作物秸稈成為農村面源污染的新源頭。每年夏收和秋冬之際,總有大量的小麥、玉米等秸稈在田間焚燒,產生了大量濃重的煙霧,不僅成為農村環境保護的瓶頸問題,甚至成為殃及城市環境的罪魁禍首。據有關統計,我國作為農業大國,每年可生成7億多噸秸稈,成為“用處不大”但必須處理掉的“廢棄物”。在此情況下,完全由農民來處理,就出現了大量焚燒的現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秸稈綜合利用的系統,特別是利用植物秸稈為原料制取高密度的秸稈顆粒,可應用于新型能源、牲畜輔助飼料、有機肥料、蘑菇培育等。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所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植物秸稈的切割粉碎工藝,其步驟包括:S1:通過一級切割裝置將秸稈原料進行切碎,并獲取長度為15mm-30mm的秸稈段;a、切割裝置復位至初始狀體:翻動卸料板水平放置,若干個分隔凸起凸出于翻動卸料板上表面;b、將待切斷的植物秸稈堆放于翻動卸料板上表面,通過驅動裝置驅動位于翻動卸料板上方的網格狀切割刀具豎直向下運動,由于若干個分隔凸起沿X、Y軸方向均勻間隔排列于切斷底盤上板面,翻動卸料板上設置有與分隔凸起相匹配的分隔凹槽,網格狀切割刀具的刃口與分隔凸起之間的間隙相匹配;網格狀切割刀具向下運動過程中,對凌亂放置的秸稈進行均勻切割;c、通過驅動裝置驅動網格狀切割刀具向上運動并復位;抬起翻動卸料板,被切割后的秸稈從翻動卸料板的表面滑落,并對秸稈段進行收集,從而完成切割;S2:將秸稈段通過二級切割裝置進行粉碎,獲得粒度為 40 ~ 120目的秸稈纖維;d、將待粉碎的秸稈段通過粉碎進料口推入粉碎外殼體的上腔體內,開啟雙動力裝置,使得雙動力裝置的第一動能輸出端與第二動能輸出端同時輸出動能;雙動力裝置的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提供動能并驅動主軸絲桿轉動,由于主軸、定位轉動裝置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主軸套接于主軸套筒內,主軸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筒導向槽,主軸的驅動端設置有與定位轉動裝置相匹配的主軸內槽,定位轉動裝置包括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的移位塊體、主軸套環、主軸承、主軸墊環,主軸、主軸絲桿、移動塊體均同軸線布置,移位塊體通過絲母與主軸絲桿連接,移位塊體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移位塊體上還設置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臺階,臺階上套接有主軸套環、主軸承、主軸墊環,主軸套環、主軸墊環均與臺階活動連接并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臺階與主軸承的內圈相固定,主軸墊環放置于主軸內槽內并與主軸內槽底壁相貼合,主軸承的外圈與主軸內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軸套環與主軸的驅動端相固定,并且主軸的輸出端與內粉碎軸的驅動端相連接,從而主軸絲桿在轉動過程中,驅動移位凸起塊沿其軸線方向往復運動,由于定位轉動裝置的限制作用,使得主軸沿其軸線方向發生位移,并且使得與主軸輸出端相連接的內粉碎軸沿其軸線方向運動;動力箱的第二動能輸出端輸出動能并且驅動副軸轉動,由于副軸外部套接有副軸齒輪、主軸外部套接有與副軸齒輪相嚙合的主軸齒輪,主軸的壁部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軸導向鍵槽,主軸齒輪通過鍵與主軸導向鍵槽的相互匹配并與主軸相連接,副軸的轉動從而驅動副軸齒輪的轉動,并驅動與副軸齒輪相嚙合的主軸齒輪轉動,從而實現主軸繞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內粉碎軸繞自身軸線轉動;由于粉碎軸上安裝有若干個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粉碎刀組,粉碎刀組由若干個沿內粉碎軸圓周方向均勻間隔的子刀片組成;通過第一動能輸出端輸出的動能控制內粉碎軸在軸線方向往復移動的速度,控制內粉碎軸的粉碎區域;通過第二動能輸出端輸出的動能控制內粉碎軸繞自身軸線轉動的速度,從而對秸稈進行粉碎;e、待粉碎一定時間后,開啟位于上腔體、下腔體之間的開合擋板;通過轉動外環盤體使其繞自身軸線方向偏轉一定角度,外環盤體轉動過程中帶動與之活動連接的五個弧形連桿運動,由于五個弧形連桿的另一端分別活動連接扇形葉片弧形圓周面,扇形葉片的另一側弧形圓周面與定位底盤鉸接,并且五個扇形葉片合并時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封閉圓盤,扇形葉片的側面弧長為封閉圓盤的圓周長度的五分之一,從而使得弧形連桿運動過程中驅動與之對應的五個扇形葉片同步分離,使得設置于定位底盤圓心位置的連通口連通上腔體、下腔體;從而使得被切割的秸稈碎片落入下腔體內;f、通過與下腔體連通的第一進風管向下腔體內鼓風,通過風力作用將秸稈碎片向上吹起,并被粉碎刀組再次粉碎切割,直至粉碎完成;并開啟設置于粉碎外殼體底部的粉碎底座進行取出秸稈纖維。附圖說明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做簡單的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專利技術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雙動力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雙動力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的雙動力裝置的主軸與副軸連接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的雙動力裝置的主軸與副軸連接示意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的雙動力裝置的主軸與主軸絲桿連接示意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的雙動力裝置的副軸與調控裝置連接示意圖。圖7為本專利技術的雙動力裝置的主軸套筒與主齒輪連接示意圖。圖8為本專利技術的切斷裝置的切割狀態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專利技術的切斷裝置的翻料狀態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內筒體與烘干外筒體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13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外筒體的結構示意圖。圖14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內筒體的結構示意圖。圖15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底座的結構示意圖。圖16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內筒體與烘干導向軸連接結構示意圖。圖17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內筒體與烘干導向軸連接結構示意圖。圖18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內筒體的結構示意圖。圖19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導向軸與烘干托盤連接結構示意圖。圖20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烘干托盤的結構示意圖。圖21為本專利技術的烘干裝置的可拆卸連接件結構示意圖。圖22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動粉碎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3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動粉碎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4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動粉碎裝置的粉碎外殼體結構示意圖。圖25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動粉碎裝置的內粉碎軸結構示意圖。圖26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動粉碎裝置的開合擋板開口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7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動粉碎裝置的開合擋板閉合狀態結構示意圖。圖28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結構示意圖。圖29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0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1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結構示意圖。圖32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的連通導柱與盛物箱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3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的連通導柱與盛物箱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4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的盛物箱的結構示意圖。圖35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的連通導柱與盛物箱的連接結構示意圖。圖36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的連通導柱的工作原理圖。圖37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的連通導柱的工作原理圖。圖38為本專利技術的風冷裝置的連通導柱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標示為:100、雙動力裝置;110、動力箱;112、雙動力支架;120、主軸套筒;121、主軸;122、主軸導向鍵槽;123、主軸絲桿;124、移位塊體;125、主軸套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植物秸稈的切割粉碎工藝,其步驟包括:S1:通過一級切割裝置將秸稈原料進行切碎,并獲取長度為15mm?30mm的秸稈段;a、切割裝置復位至初始狀體:翻動卸料板水平放置,若干個分隔凸起凸出于翻動卸料板上表面;b、將待切斷的植物秸稈堆放于翻動卸料板上表面,通過驅動裝置驅動位于翻動卸料板上方的網格狀切割刀具豎直向下運動,由于若干個分隔凸起沿X、Y軸方向均勻間隔排列于切斷底盤上板面,翻動卸料板上設置有與分隔凸起相匹配的分隔凹槽,網格狀切割刀具的刃口與分隔凸起之間的間隙相匹配;網格狀切割刀具向下運動過程中,對凌亂放置的秸稈進行均勻切割;c、通過驅動裝置驅動網格狀切割刀具向上運動并復位;抬起翻動卸料板,被切割后的秸稈從翻動卸料板的表面滑落,并對秸稈段進行收集,從而完成切割;S2:將秸稈段通過二級切割裝置進行粉碎,獲得粒度為?40?~?120目的秸稈纖維;d、將待粉碎的秸稈段通過粉碎進料口推入粉碎外殼體的上腔體內,開啟雙動力裝置,使得雙動力裝置的第一動能輸出端與第二動能輸出端同時輸出動能;雙動力裝置的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提供動能并驅動主軸絲桿轉動,由于主軸、定位轉動裝置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主軸套接于主軸套筒內,主軸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筒導向槽,主軸的驅動端設置有與定位轉動裝置相匹配的主軸內槽,定位轉動裝置包括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的移位塊體、主軸套環、主軸承、主軸墊環,主軸、主軸絲桿、移動塊體均同軸線布置,移位塊體通過絲母與主軸絲桿連接,移位塊體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移位塊體上還設置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臺階,臺階上套接有主軸套環、主軸承、主軸墊環,主軸套環、主軸墊環均與臺階活動連接并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臺階與主軸承的內圈相固定,主軸墊環放置于主軸內槽內并與主軸內槽底壁相貼合,主軸承的外圈與主軸內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軸套環與主軸的驅動端相固定,并且主軸的輸出端與內粉碎軸的驅動端相連接,從而主軸絲桿在轉動過程中,驅動移位凸起塊沿其軸線方向往復運動,由于定位轉動裝置的限制作用,使得主軸沿其軸線方向發生位移,并且使得與主軸輸出端相連接的內粉碎軸沿其軸線方向運動;動力箱的第二動能輸出端輸出動能并且驅動副軸轉動,由于副軸外部套接有副軸齒輪、主軸外部套接有與副軸齒輪相嚙合的主軸齒輪,主軸的壁部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軸導向鍵槽,主軸齒輪通過鍵與主軸導向鍵槽的相互匹配并與主軸相連接,副軸的轉動從而驅動副軸齒輪的轉動,并驅動與副軸齒輪相嚙合的主軸齒輪轉動,從而實現主軸繞自身軸線轉動;從而實現內粉碎軸繞自身軸線轉動;由于粉碎軸上安裝有若干個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粉碎刀組,粉碎刀組由若干個沿內粉碎軸圓周方向均勻間隔的子刀片組成;通過第一動能輸出端輸出的動能控制內粉碎軸在軸線方向往復移動的速度,控制內粉碎軸的粉碎區域;通過第二動能輸出端輸出的動能控制內粉碎軸繞自身軸線轉動的速度,從而對秸稈進行粉碎;e、待粉碎一定時間后,開啟位于上腔體、下腔體之間的開合擋板;通過轉動外環盤體使其繞自身軸線方向偏轉一定角度,外環盤體轉動過程中帶動與之活動連接的五個弧形連桿運動,由于五個弧形連桿的另一端分別活動連接扇形葉片弧形圓周面,扇形葉片的另一側弧形圓周面與定位底盤鉸接,并且五個扇形葉片合并時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封閉圓盤,扇形葉片的側面弧長為封閉圓盤的圓周長度的五分之一,從而使得弧形連桿運動過程中驅動與之對應的五個扇形葉片同步分離,使得設置于定位底盤圓心位置的連通口連通上腔體、下腔體;從而使得被切割的秸稈碎片落入下腔體內;f、通過與下腔體連通的第一進風管向下腔體內鼓風,通過風力作用將秸稈碎片向上吹起,并被粉碎刀組再次粉碎切割,直至粉碎完成;并開啟設置于粉碎外殼體底部的粉碎底座進行取出秸稈纖維。...
【技術特征摘要】
1.植物秸稈的切割粉碎工藝,其步驟包括:S1:通過一級切割裝置將秸稈原料進行切碎,并獲取長度為15mm-30mm的秸稈段;a、切割裝置復位至初始狀體:翻動卸料板水平放置,若干個分隔凸起凸出于翻動卸料板上表面;b、將待切斷的植物秸稈堆放于翻動卸料板上表面,通過驅動裝置驅動位于翻動卸料板上方的網格狀切割刀具豎直向下運動,由于若干個分隔凸起沿X、Y軸方向均勻間隔排列于切斷底盤上板面,翻動卸料板上設置有與分隔凸起相匹配的分隔凹槽,網格狀切割刀具的刃口與分隔凸起之間的間隙相匹配;網格狀切割刀具向下運動過程中,對凌亂放置的秸稈進行均勻切割;c、通過驅動裝置驅動網格狀切割刀具向上運動并復位;抬起翻動卸料板,被切割后的秸稈從翻動卸料板的表面滑落,并對秸稈段進行收集,從而完成切割;S2:將秸稈段通過二級切割裝置進行粉碎,獲得粒度為 40 ~ 120目的秸稈纖維;d、將待粉碎的秸稈段通過粉碎進料口推入粉碎外殼體的上腔體內,開啟雙動力裝置,使得雙動力裝置的第一動能輸出端與第二動能輸出端同時輸出動能;雙動力裝置的動力箱的第一動能輸出端提供動能并驅動主軸絲桿轉動,由于主軸、定位轉動裝置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主軸套接于主軸套筒內,主軸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沿其軸線方向布置的主筒導向槽,主軸的驅動端設置有與定位轉動裝置相匹配的主軸內槽,定位轉動裝置包括分別套接于主軸絲桿的移位塊體、主軸套環、主軸承、主軸墊環,主軸、主軸絲桿、移動塊體均同軸線布置,移位塊體通過絲母與主軸絲桿連接,移位塊體上設置有與主筒導向槽相匹配的移位凸起塊,移位塊體上還設置有與其同軸線布置的臺階,臺階上套接有主軸套環、主軸承、主軸墊環,主軸套環、主軸墊環均與臺階活動連接并且可繞自身軸線轉動,臺階與主軸承的內圈相固定,主軸墊環放置于主軸內槽內并與主軸內槽底壁相貼合,主軸承的外圈與主軸內槽的壁部相固定,主軸...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顯敏,
申請(專利權)人:潘顯敏,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