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曲軸的制造方法,其是能夠在各工序中容易地定位材料、并且能夠抑制成品率下降的直列三缸發動機用曲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作為粗加工成型用模具(200)的下模(210),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210):位于與第2銷成型部(214)的軸向相交的方向上的槽(221)的底面具有傾斜面(S),該傾斜面(S)抑制材料(920)從槽(221)沿著粗加工成型用模具(200)的分型面流出而構成的毛邊(931)的產生。在粗加工成型工序中,使碾壓成型工序中形成于材料(910)上的各毛邊分別與粗加工成型用模具(200)的下模(210)的槽(221)卡合,使碾壓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920)相對于粗加工成型用模具(200)的下模(210)定位。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曲軸的制造方法。
技術介紹
以往公知一種直列三缸發動機用曲軸的制造方法(例如專利文獻1)。直列三缸發動機的曲軸的第1銷、第2銷以及第3銷由于爆炸間隔,以120度的間隔配置在軸頸軸芯的周向上。這樣,用于直列三缸發動機的曲軸形狀復雜,在通過熱鍛成型曲軸的情況下,難以使完成形狀的曲軸直接從模具中脫模。因此,在采用成型為容易脫模的形狀的成型模具對材料進行鍛造成型后,實施扭曲加工,該扭曲加工是以軸頸軸的軸心為中心,分別向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向每次扭轉規定的角度、例如60°。在鍛造成型中,在不進行扭曲加工而對直列三缸發動機的曲軸進行成型的情況下,由于第1銷、第2銷以及第3銷的相位,模具的分割位置上產生高低差(例如專利文獻2)。此外,作為用于將鍛造成型中產生的毛邊抑制較少的技術,公知一種在模具上形成傾斜階差面的技術(例如專利文獻3)。現有技術文獻專利文獻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2-86265號公報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昭58-132342號公報專利文獻3:日本特公昭62-45009號公報
技術實現思路
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課題在鍛造成型中,在不進行扭曲加工而對直列三缸發動機的曲軸進行成型的情況下,如前所述,模具的分割位置上產生高低差。因此,在鍛造成型中實施碾壓成型工序、粗加工成型工序以及精加工成型工序時,當材料從各工序被傳送到下一道工序時
必須進行材料相對于模具的定位。為了該定位,必須對鍛造的各工序中產生的毛邊設置階差等進行應對。但是,在該情況下,由于必須積極地使毛邊產生,會發生成品率下降等不良情況。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曲軸的制造方法,該曲軸的制造方法能夠在各工序中容易地定位材料,并且能夠抑制成品率下降。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曲軸的制造方法,在該曲軸的制造方法中進行具有碾壓成型工序、粗加工成型工序以及精加工成型工序的熱鍛,所述曲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將圓柱形的坯錠(例如后述的坯錠(材料)910)作為原材料,采用具有下模(例如后述的下模110)和上模的碾壓成型用模具(例如后述的碾壓成型用模具100),根據各個曲軸的形狀,使作為材料的坯錠成型為近似于曲軸的成品形狀的形狀,在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采用具有下模(例如后述的下模210)和上模的粗加工成型用模具(例如后述的粗加工成型用模具200),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例如后述的材料920)成型為更加近似于曲軸的成品形狀的形狀,在所述精加工成型工序中,采用具有下模(例如后述的下模310)和上模的精加工成型用模具(例如后述的精加工成型用模具300),使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成型為具有加工余量的曲軸的成品形狀,作為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所述精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在鉛直方向上,在對曲軸的軸頸軸進行成型的軸頸軸成型部(例如后述的軸頸軸成型部112、212)的下方,排列有對曲軸的第2銷進行成型的第2銷成型部(例如后述的第2銷成型部114、214),形成有與所述第2銷成型部連通的槽(例如后述的梯形槽121、221),所述槽向鉛直下方凹陷,并沿著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以及所述精加工成型用模具的各個分型面(例如后述的分型面111、211)延伸,所述槽至少形成有一對,在所述槽中產生與曲軸的第2銷連接的毛邊(例如后述的毛邊931),作為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位于與所述第2銷成型部的軸向相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槽的底面具有傾斜面(例如后述的傾斜面S),所述傾斜面抑制材料從所述槽沿著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分型面流出而構成的毛邊的產生,在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在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所述槽中形成于材料上的各所述毛邊分別與所述粗加工
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所述槽卡合,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相對于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定位。根據本專利技術,通過由至少一對槽支承毛邊,能夠相對于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定位材料,從而能夠穩定地在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中支承材料。此外,利用傾斜面能夠抑制材料從槽流出而構成的毛邊的產生。因此,能夠抑制成品率下降。另外,在僅在一對槽上形成傾斜面、在其他部分不形成傾斜面的情況下,能夠抑制鍛造時的載荷變大。此外,在與第2銷成型部連通的槽上形成傾斜面的情況下,能夠抑制當與第2銷相鄰的臂部未設有配重時毛邊的產生變多的情況。因此,由于能夠抑制毛邊從粗加工成型模具伸出,因而能夠使用于其他工序的模具相鄰地配置,并且,能夠抑制鍛造品傳送等時毛邊造成障礙的情況。此外,能夠抑制毛邊的產生,相應地能夠高效且容易地在模具的腔內填充材料。并且,在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作為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例如后述的下模110):在由第1銷成型部(例如后述的第1銷成型部113)與臂部成型部(例如后述的臂部成型部116)圍成的區域中具有第1碾壓模具平坦面(例如后述的第1碾壓模具平坦面124),所述第1銷成型部對曲軸的第1銷進行成型,所述臂部成型部對曲軸的與第1銷相鄰的臂部進行成型,在由第3銷成型部(例如后述的第3銷成型部115)與臂部成型部(例如后述的臂部成型部118)圍成的區域中具有第3碾壓模具平坦面(例如后述的第3碾壓模具平坦面125),所述第3銷成型部對曲軸的第3銷進行成型,所述臂部成型部對曲軸的與第3銷相鄰的臂部進行成型,在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作為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210:在由第1銷成型部(例如后述的第1銷成型部213)與臂部成型部(例如后述的臂部成型部216)圍成的區域中具有第1粗加工模具平坦面(例如后述的第1粗加工模具平坦面224),所述第1銷成型部對曲軸的第1銷進行成型,所述臂部成型部對曲軸的與第1銷相鄰的臂部進行成型,在由第3銷成型部(例如后述的第3銷成型部215)與臂部成型部(例如后述的臂部成型部218)圍成的區域中具有第3粗加工模具平坦面(例如后述的第3粗加工模具平坦面225),所述第3銷成型部對曲軸的第3銷進行成型,所述臂部成型部對曲軸的與第3銷相鄰的臂部進行成型,從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分型面至所述第1碾壓模具平坦面的深度與從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分型面至所述第1粗加工模具平坦面的深度相同,從所述碾
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分型面至所述第3碾壓模具平坦面的深度與從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分型面至所述第3粗加工模具平坦面的深度相同。由此在碾壓成型工序中,能夠在第1碾壓模具平坦面和第3碾壓模具平坦面上載置作為材料的坯錠,因此,能夠以與軸頸軸成型部的軸心大概一致的位置關系使圓柱形的坯錠配置在碾壓成型用模具中。因此,能夠抑制圓柱形的坯錠的軸心相對于軸頸軸成型部的軸心成為傾斜的位置關系所導致的成品率下降。此外,在粗加工成型工序中,材料的毛邊被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一對槽分別支承,與此同時,材料的第1粗加工模具平坦面抵接面、第3粗加工模具平坦面抵接面分別被第1粗加工模具平坦面、第3粗加工模具平坦面支承。即,能夠利用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共計四個部分支承材料。因此,能夠不產生松動地相對于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定位材料,從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曲軸的制造方法,在該曲軸的制造方法中進行具有碾壓成型工序、粗加工成型工序以及精加工成型工序的熱鍛,所述曲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將圓柱形的坯錠作為原材料,采用具有下模和上模的碾壓成型用模具,根據各個曲軸的形狀,使作為材料的坯錠成型為近似于曲軸的成品形狀的形狀,在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采用具有上模和下模的粗加工成型用模具,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成型為更加近似于曲軸的成品形狀的形狀,在所述精加工成型工序中,采用具有下模和上模的精加工成型用模具,使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成型為具有加工余量的曲軸的成品形狀,作為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所述精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在鉛直方向上,在對曲軸的軸頸軸進行成型的軸頸軸成型部的下方排列有對曲軸的第2銷進行成型的第2銷成型部,形成有與所述第2銷成型部連通的槽,所述槽向鉛直下方凹陷,并沿著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以及所述精加工成型用模具的各個分型面延伸,所述槽至少形成有一對,在所述槽中產生與曲軸的第2銷連接的毛邊,作為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位于與所述第2銷成型部的軸向相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槽的底面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抑制材料從所述槽沿著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分型面流出而構成的毛邊的產生,在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在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所述槽中形成于材料上的各所述毛邊分別與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所述槽卡合,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相對于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定位。...
【技術特征摘要】
2015.03.24 JP 2015-0606131.一種曲軸的制造方法,在該曲軸的制造方法中進行具有碾壓成型工序、粗加工成型工序以及精加工成型工序的熱鍛,所述曲軸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將圓柱形的坯錠作為原材料,采用具有下模和上模的碾壓成型用模具,根據各個曲軸的形狀,使作為材料的坯錠成型為近似于曲軸的成品形狀的形狀,在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采用具有上模和下模的粗加工成型用模具,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成型為更加近似于曲軸的成品形狀的形狀,在所述精加工成型工序中,采用具有下模和上模的精加工成型用模具,使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成型為具有加工余量的曲軸的成品形狀,作為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所述精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在鉛直方向上,在對曲軸的軸頸軸進行成型的軸頸軸成型部的下方排列有對曲軸的第2銷進行成型的第2銷成型部,形成有與所述第2銷成型部連通的槽,所述槽向鉛直下方凹陷,并沿著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以及所述精加工成型用模具的各個分型面延伸,所述槽至少形成有一對,在所述槽中產生與曲軸的第2銷連接的毛邊,作為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采用以下這樣的下模:位于與所述第2銷成型部的軸向相交的方向上的所述槽的底面具有傾斜面,所述傾斜面抑制材料從所述槽沿著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分型面流出而構成的毛邊的產生,在所述粗加工成型工序中,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在所述碾壓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所述槽中形成于材料上的各所述毛邊分別與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的所述槽卡合,使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成型的材料相對于所述粗加工成型用模具的下模定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曲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碾壓成型工序中,作為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辰巳武史,田中智也,
申請(專利權)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日本;JP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