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電梯結構,具體涉及一種電梯對重框結構。
技術介紹
現有的曳引機上置導軌固定式無機房所常用配置的對重框通常為單反繩輪的結構,當主鋼絲繩從轎廂側反繩輪通過曳引輪下至對重反繩輪時,對重只能放置于轎廂兩導軌連線的前側或者后側,如果轎廂深度較淺的話,就無法依靠增大對重塊的長度的方式來增加對重框重量以保證滿足系統的需求,當增加對重框寬度來增加對重框的重量以滿足系統要求時,電梯井道的寬度也需要相應增寬。造成了井道的空間浪費。另外整個系統的重量都作用在對重導軌和轎廂左側(或者右側)導軌上[對重為單反繩輪時,對重兩側導軌與轎廂左側或者右側導軌各自距離不同],以曳引機位置來判定,距離轎廂導軌距離短的對重導軌承受整個系統較大份額的重量,造成對重兩只導軌的受力不均衡。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需要設計一種新型的電梯系統,以解決上述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電梯對重框結構,以克服現有技術所存在的上述缺點和不足。一種電梯對重框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對重反繩輪裝置、對重固定板、對重框架、對重塊、補償鏈支架和調整板,所述對重反繩輪裝置與對重框架連接,所述對重固定板固定于對重框架上,所述對重塊放置于對重框架內,所述對重框架的底端與補償鏈支架以及調整板連接。其中,對重反繩輪裝置包括:反繩輪、軸連接件、彈性擋圈、側板、擋繩板、反繩輪止動板、護罩、油嘴、墊片和擋繩桿,所述反繩輪與側板連接,所述軸連接件與反繩輪連接,所述彈性擋圈與軸連接件觸接,所述擋繩板設于側板的兩側,所述反繩輪止動板設于反繩輪和軸連接件的連接處,所述護罩固定于側板的頂端,所述油嘴與反繩輪貫通連接,所述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電梯對重框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對重反繩輪裝置(100)、對重固定板(200)、對重框架(300)、對重塊(500)、補償鏈支架(600)和調整板(700),所述對重反繩輪裝置(100)與對重框架(300)連接,所述對重固定板(200)鎖附于對重框架(300)上,所述對重塊(500)放置于對重框架(300)內,所述補償鏈支架(600)與對重框架(300)的底端連接,所述調整板(700)與對重框架(300)連接;其中,對重反繩輪裝置(100)包括:反繩輪(110)、軸連接件(120)、彈性擋圈(130)、側板(140)、擋繩板(150)、反繩輪止動板(160)、護罩(170)、油嘴(180)、墊片(190)和擋繩桿(1000),所述反繩輪(110)與側板(140)連接,所述軸連接件(120)與反繩輪(110)連接,所述彈性擋圈(130)與軸連接件(120)觸接,所述擋繩板(150)設于側板(140)的兩側,所述反繩輪止動板(160)設于反繩輪(110)和軸連接件(120)的連接處,所述護罩(170)固定于側板(140)的頂端,所述油嘴(180)固定于反繩輪(110)上,所述墊片(1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電梯對重框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對重反繩輪裝置(100)、對重固定板(200)、對重框架(300)、對重塊(500)、補償鏈支架(600)和調整板(700),所述對重反繩輪裝置(100)與對重框架(300)連接,所述對重固定板(200)鎖附于對重框架(300)上,所述對重塊(500)放置于對重框架(300)內,所述補償鏈支架(600)與對重框架(300)的底端連接,所述調整板(700)與對重框架(300)連接;其中,對重反繩輪裝置(100)包括:反繩輪(110)、軸連接件(120)、彈性擋圈(130)、側板(140)、擋繩板(150)、反繩輪止動板(160)、護罩(170)、油嘴(180)、墊片(190)和擋繩桿(1000),所述反繩輪(110)與側板(140)連接,所述軸連接件(120)與反繩輪(110)連接,所述彈性擋圈(130)與軸連接件(120)觸接,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孝波,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現代電梯制造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