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柱子防腐加固結構,所述柱子包括混凝土及設置在混凝土中的主鋼筋,柱子的混凝土內設有填縫劑釋放塊,填縫劑釋放塊內設有空腔,空腔內封裝有裂縫填充劑,柱子出現裂縫時,填縫劑釋放塊裂開,裂縫填充劑填充于裂縫內。它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的鋼筋混凝土柱子出現裂縫后容易使內部鋼筋發生銹蝕,導致柱子使用壽命縮短的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在柱子出現裂縫后具有自動填補裂縫的功能,同時其加固結構使得柱子出現裂縫的可能大幅降低,從而大大延長了柱子的使用壽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橋梁及港口工程
,尤其涉及一種鋼筋混凝土柱子的防腐加固結構。
技術介紹
目前在橋梁及港口工程領域廣泛使用的普通鋼筋混凝土柱子由于普通混凝土材料抗拉強度低,易開裂,柱子的混凝土在遠低于使用荷載的情況下也會出現開裂且以較寬的主裂縫形式出現,而過大的裂縫不僅影響柱子的剛度,影響柱子結構的正常使用,還給人造成不安全的心理影響。同時,對于處于惡劣環境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柱子,出現裂縫容易使內部鋼筋在外部水、空氣及鹽霧的侵蝕下發生銹蝕,使得柱子結構承載力顯著下降,結構耐久性降低,使用壽命縮短。有資料表明,處于沿海地區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投入使用二十年左右即產生嚴重的鋼筋銹蝕而發生破壞。公開日為2015年6月17日,公開號為CN 104718331A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柱子結構的內力加強裝置,包括:多個內加強板,其包圍所述柱子的圓周面,至少一對外加強板,其包圍所述柱子的外圍,以便通過相互結合與所述內加強板隔開,以及加壓調節部件,其設置在所述外加強板上,并將所述內加強板向所述柱子側加壓以及解除加壓。這是一種據稱能夠提高柱子結構的內力加強性能的同時,顯著地提高施工和維護管理以及拆卸的便利性的柱子結構的內力加強裝置。但這種柱子結構的內力加強裝置沒有柱子解決容易出現裂縫使內部鋼筋在外部水、空氣及鹽霧的侵蝕下發生銹蝕,使得柱子結構承載力顯著下降,結構耐久性降低,使用壽命縮短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解決現有技術的鋼筋混凝土柱子出現裂縫后容易使內部鋼筋在外部水、空氣及鹽霧的侵蝕下發生銹蝕,使得柱子結構承載力顯著下降,結構耐久性降低,導致使用壽命縮短的問題,提供一種柱子防腐加固結構,具有出現裂縫后能自動填補裂縫的功能,從而大大延長了柱子的使用壽命。本專利技術為實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具體技術方案是,一種柱子防腐加固結構,所述柱子包括混凝土及設置在混凝土中的主鋼筋,柱子的混凝土內設有填縫劑釋放塊,填縫劑釋放塊內設有空腔,空腔內封裝有裂縫填充劑,柱子出現裂縫時,填縫劑釋放塊裂開,裂縫填充劑填充于裂縫內。本專利技術柱子的混凝土內設有填縫劑釋放塊,填縫劑釋放塊在柱子澆注時混入混凝土中,并隨混凝土一起固化,混凝土不出現裂縫時,填縫劑釋放塊類似于混凝土中的小石塊與混凝土緊密結合;當混凝土出現裂縫時,某些位于橫跨裂縫處的填縫劑釋放塊受到混凝土裂開的拉力作用下破裂,填縫劑釋放塊內封裝的裂縫填充劑流出,起到填補裂縫間隙的作用,而柱子由于裂縫受到填充,因此避免或延緩了外部的水汽、空氣及鹽霧等侵蝕內部,從而避免或延緩了柱子內部鋼筋發生銹蝕,確保了柱子的結構承載力及結構耐久性,大大延長了柱子的使用壽命。作為優選,填縫劑釋放塊為長方體結構,長方體長度方向的兩端均設有凸起于長方體側面的階梯結構,長方體的側面設有環繞長方體的易裂槽。長方體結構填縫劑釋放塊制造簡單,采用兩端大中間小的結構可以確保外力作用于填縫劑釋放塊上,避免填縫劑釋放塊與混凝土之間出現滑動,導致填縫劑釋放塊不能破裂而無法釋放填縫劑;而環繞長方體外周面的易裂槽容易使填縫劑釋放塊在拉力作用下出現斷裂而釋放填縫劑。作為優選,易裂槽為1-3條,易裂槽的橫截面呈三角形結構,易裂槽的深度是圓筒壁厚的30%-40%。三角形結構橫截面的易裂槽應力集中度高,容易使填縫劑釋放塊在拉力作用下出現斷裂而釋放填縫劑。作為優選,填縫劑釋放塊采用樹脂材料制作,填縫劑釋放塊的外周面設有網紋結構。網紋結構的外表面有利于填縫劑釋放塊與混凝土緊密配合固化。作為優選,裂縫填充劑為膠粘劑或防滲液,所述的膠粘劑或防滲液具有紅色或黃色的色彩。本專利技術可以采用多種具有長儲存期的膠粘劑或防滲液,例如主要成分為甲基硅酸鈉的高分子有機硅防滲液等,而使膠粘劑或防滲液具有紅色或黃色的鮮明色彩,則當柱子出現裂縫膠粘劑或防滲液沿裂縫滲出,可以為檢修人員提供裂縫指示,方便檢修人員對裂縫開口進行修補密封作業,避免外部水汽等進入柱子內部,延長柱子的使用壽命。作為優選,靠近柱子橫截面外周部的填縫劑釋放塊分布密度大于靠近柱子橫截面中心的填縫劑釋放塊分布密度。由于靠近柱子橫截面外周部的位置出現裂縫的概率較大且該位置的裂縫對柱子的結構強度影響較大,因此在該區域適當增加填縫劑釋放塊的分布密度。作為優選,柱子的混凝土中還摻有抗拉釘,所述的抗拉釘采用高強度鋼制作,抗拉釘的兩端設有端環,抗拉釘兩端的端環其環平面相互垂直,靠近柱子橫截面外周部的抗拉釘分布密度大于靠近柱子橫截面中心的抗拉釘分布密度。與現有技術的鋼纖維不同,本專利技術采用兩端具有端環的抗拉釘來增強柱子的混凝土強度,從而減少裂縫發生的可能性,與鋼纖維相比,這種結構的抗拉釘具有更好的防裂效果,而抗拉釘兩端的端環其環平面相互垂直,是避免拉釘兩端的端環在同一平面上而使受力集中。鑒于柱子橫截面外周部受力較大,因此在靠近柱子橫截面外周部設置更多的抗拉釘以提高分布密度。作為優選,靠近柱子外周面的混凝土中滲有非金屬纖維,所述的非金屬纖維為塑鋼纖維、聚丙烯纖維或聚丙烯腈纖維,所述非金屬抗拉纖維的分布位置位于柱子橫截面外周部主鋼筋的外側。本專利技術在靠近柱子外周面的混凝土中滲有非金屬纖維,非金屬纖維如塑鋼纖維是應用于建筑工程,控制混凝土韌性和抗擊性能的高強度纖維,可以替代傳統鋼筋網,抗拉強度高、彈性模量大、抗酸堿能力強,可以提高柱子的外表層強度,減少裂縫的發生。作為優選,主鋼筋的外側還設有FRP加強筋,FRP加強筋固定在箍筋的外側,與柱子的主鋼筋錯位布置。由于開裂總是在柱子的外側面首先出現,因此在容易出現裂縫的位置增設FRP加強筋可以有效減少裂縫的發生,另一方面,FRP加強筋受環境影響很小,不會出現銹蝕等,可以有效強化柱子的結構,延長柱子的使用壽命。作為優選,填縫劑釋放塊的體積為5至15立方厘米,填縫劑釋放塊內裂縫填充劑的灌裝量為3至10毫升。填縫劑釋放塊體積太大可能會影響混凝土的結構強度,而體積太小則裂縫填充劑的灌裝量不足難以對裂縫進行全面填充,通常采用類似混凝土中石子的大小比較合適。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決了現有技術的鋼筋混凝土柱子出現裂縫后容易使內部鋼筋在外部水、空氣及鹽霧的侵蝕下發生銹蝕,導致柱子使用壽命縮短的問題,本專利技術的柱子防腐加固結構在出現裂縫后具有自動填補裂縫的功能,同時其加固結構使得柱子出現裂縫的可能大幅降低,從而大大延長了柱子的使用壽命,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柱子的一種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填縫劑釋放塊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填縫劑釋放塊的一種結構剖視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柱子的另一種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專利技術抗拉釘的一種結構示意圖;圖6是本專利技術柱子的又一種橫截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主鋼筋,2.混凝土,3.填縫劑釋放塊,4.空腔,5.裂縫填充劑,6.階梯結構,7.易裂槽,8.抗拉釘,9.端環,10.非金屬纖維,11.FRP加強筋,12. 箍筋。具體實施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1在圖1所示的實施例1中,一種柱子防腐加固結構,所述柱子包括混凝土及設置在混凝土中的主鋼筋1,柱子的混凝土2內設有填縫劑釋放塊3(見圖2圖3),靠近柱子橫截面外周部的填縫劑釋放塊分布密度大于靠近柱子橫截面中心的填縫劑釋放塊分布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柱子防腐加固結構,所述柱子包括混凝土及設置在混凝土中的主鋼筋(1),其特征是,柱子的混凝土(2)內設有填縫劑釋放塊(3),填縫劑釋放塊內設有空腔(4),空腔內封裝有裂縫填充劑(5),柱子出現裂縫時,填縫劑釋放塊裂開,裂縫填充劑填充于裂縫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柱子防腐加固結構,所述柱子包括混凝土及設置在混凝土中的主鋼筋(1),其特征是,柱子的混凝土(2)內設有填縫劑釋放塊(3),填縫劑釋放塊內設有空腔(4),空腔內封裝有裂縫填充劑(5),柱子出現裂縫時,填縫劑釋放塊裂開,裂縫填充劑填充于裂縫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柱子防腐加固結構,其特征是,所述填縫劑釋放塊為長方體結構,長方體長度方向的兩端均設有凸起于長方體側面的階梯結構(6),長方體的側面設有環繞長方體的易裂槽(7)。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柱子防腐加固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易裂槽為1-3條,易裂槽的橫截面呈三角形結構,易裂槽的深度是空腔腔壁厚度的30%-40%。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柱子防腐加固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填縫劑釋放塊采用樹脂材料制作,填縫劑釋放塊的外周面設有網紋結構。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柱子防腐加固結構,其特征是,所述的裂縫填充劑為膠粘劑或防滲液,所述的膠粘劑或防滲液具有紅色或黃色的色彩。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柱子防腐加固結構,其特征是,靠近柱...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瑋,王鵬,徐軍林,王濤紅,張備,屠曉燕,
申請(專利權)人:舟山市宏達交通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