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屬于建筑施工
技術介紹
傳統柱模板加固施工中,通常采用對拉螺桿在平行柱邊方向進行對拉加固,特別是在柱截面尺寸較大時,在柱長邊方向,施工較困難,經常出現加固不到位,導致柱模板暴模、漲模、漏漿及蜂窩麻面現象,存在嚴重的質量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該加固結構組裝快、操作簡單、對模板整體性好、可提高柱截面尺寸的精確度,以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技術的技術方案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包括柱梁模板,在柱梁模板的非工作端設置背肋,設置至少2道柱箍圍在柱梁模板的非工作端設置背肋上。前述的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中,所述柱箍的外形與柱梁模板圍成的形狀一致。前述的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中,所述柱箍有至少3根柱箍桿圍成,在柱箍桿兩端設置至少2個螺栓孔,相鄰柱箍桿兩端通過加固螺栓穿過螺栓孔實現彼此連接固定。前述的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中,所述柱箍桿由兩根方鋼疊放構成,方鋼間形成空隙,并在方鋼兩側均勻設置固定鋼板實現兩方鋼形成整體。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該加固結構操作簡便,很好的解決了傳統加固技術中的對拉螺桿加固困難的問題,減少了墻體暴模、漲模、漏漿及蜂窩麻面現象,且該加固結構操作簡單、極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可重復循環利用,方鋼管可集中取孔,該加固結構還可節約對拉螺桿的材料成本。附圖說明附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俯視圖;附圖2為本技術中柱箍桿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不作為對本技術的任何限制。本技術的實施例: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及的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包括柱梁模板(2),在柱梁模板(2)的非工作端設置背肋(3),其特征在于:設置至少2道柱箍(4)圍在柱梁模板(2)的非工作端設置背肋(3)上。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包括柱梁模板(2),在柱梁模板(2)的非工作端設置背肋(3),其特征在于:設置至少2道柱箍(4)圍在柱梁模板(2)的非工作端設置背肋(3)上。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柱箍(4)的外形與柱梁模板(2)圍成的形狀一致。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混凝土柱柱箍加固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藍家訂,丘華生,黃凌志,陳超,景雪,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四局第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貴州;5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