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在機架上安裝有上下兩級擠出部分,以上下兩級的主軸為核心分別設置驅動部分、進料部分、擠出部分,其中,所述的上級進料部分包括料槽、攪拌主軸、攪刀;所述的上級擠出部分包括造粒螺旋葉片、造粒內襯、護軸套、耐磨瓷、篦齒安裝板、篦齒板、分割刀;所述的下級擠出部分采用螺旋式內襯條;所述的下級驅動部分通過驅動氣動離合器帶輪安裝于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氣動離合器經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通過鎖緊盤與下擠出主軸連接,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安裝于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安裝架上,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安裝架安裝于下真空室。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是一種擠出墻體材料制品的裝置,屬于生產建筑裝飾材料的機械設備領域,特別是一種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
技術介紹
在國家大力推進墻體材料革新以及節約能源的行業大背景下,這對傳統制作工藝和設備提出了挑戰。傳統的擠出機真空室的空間較小,泥料得不到均化,輸出的泥料松散不緊實,輸出的產品性能、質量不穩定;同時,傳統的擠出機的機械連接方式使得基體本身穩定性不高,耗能高,設備容易遭到損害,一旦真空螺旋擠出機發生故障將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因此,根據原料的性能特性和制品的質量要求,研發新的生產工藝和更新機械裝備已經迫在眉睫。真空螺旋擠出機的各方面強度均要有所提高,傳統的緊湊型真空螺旋擠出機已經難以達到行業使用要求。針對此要求,我們改進設計了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
技術實現思路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輸出的產品性能、質量不穩定,耗能高,設備容易遭到損害的問題,本技術提供了一種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提高額制品的性能質量、降低耗能、提高擠出機的穩定性。本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在機架上安裝有上下兩級擠出部分,以上下兩級的主軸為核心分別設置驅動部分、進料部分、擠出部分,其中,所述的上級進料部分包括料槽、攪拌主軸、攪刀,料槽安裝于上減速機,攪刀安裝于攪拌主軸上;所述的上級擠出部分包括造粒螺旋葉片、造粒內襯、護軸套、耐磨瓷、篦齒安裝板、篦齒板、分割刀,其中,護軸套安裝于攪拌主軸上,分割刀安裝于護軸套上,造粒內襯安裝于造粒艙上,造粒艙安裝于料槽和上真空室之間;所述的下級擠出部分包括由空氣過濾器、阻旋式物位計、壓泥耙、壓泥主軸、擠出主軸、受料螺旋葉、壓縮螺旋葉、擠壓螺旋葉、擠出螺旋葉、螺旋內襯、泥缸、阻泥棒,其中,阻旋式物位計安裝于上真空室,上真空室安裝于下真空室,受料螺旋葉、壓縮螺旋葉、擠壓螺旋葉、擠出螺旋葉安裝于擠出主軸,泥缸安裝于下真空室,螺旋內襯安裝于泥缸,上級泥料自由落至受料螺旋葉處時,壓泥板隨壓泥軸轉動,對泥料進行壓制,受料螺旋葉跟隨下級擠出主軸轉動,帶動泥料向前運動,經過壓縮螺旋葉時,由于葉片直徑發生變化,打亂泥料在受料螺旋葉中的有序分層運動,減輕螺旋紋,壓縮泥料。泥料經過壓縮螺旋葉壓縮后進入擠出螺旋葉,擠出螺旋葉的螺距比受料螺旋葉的螺距小,而螺旋總長加長,使得泥料在輸出過程中得到充分擠壓,泥料變得密實,最終被擠壓螺旋葉擠壓出泥缸,同時采用螺旋式內襯條,增加了擠出螺旋長度,泥料經過充分擠壓利用,避免由于擠壓不充分而造成的制品產生裂紋;下級驅動部分通過驅動氣動離合器帶輪安裝于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氣動離合器經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通過鎖緊盤與下擠出主軸連接,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安裝于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安裝架上,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安裝架安裝于下真空室,這樣的直接的剛性的連接方式,增加了擠出機整體的剛性和保證主軸的同心要求,避免由十字聯軸器或夾克型聯軸器所造成的連接剛性差,同心度差而造成的主軸徑向跳動。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上級所述的驅動部分是外部電機通過帶輪、三角帶與氣動離合器帶輪相連接,氣動離合器經上級減速機與上攪拌軸連接。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上級所述的進料部分是通過攪刀旋轉運動,帶動泥料向前運動。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上級的擠出部分是泥料被造粒螺旋葉片旋轉時向前擠壓運動,經過篦齒板時被強制擠壓出去,再由安裝于護軸套上的分割刀切割后自由下落至下級受料螺旋葉處,并且上級的擠出部分使用篦齒板的結構,形成的泥環截面不足原始機型所采用的內外錐所形成泥環截面的1/10,如此擠出強度加大,泥料密封強度好,真空不易被擊穿,可保證國家行業真空標準≤-0.092MPa。。進一步改進,所述的上下兩級的真空室的空間加大,泥料在真空室內停留時間得到延長,增加了泥料的排氣量,泥料中的空氣容易被抽走,確保泥料的均化,最終出口處的泥料更加密實,產品性能也穩定。同時上級泥料出口到下級受料部位的距離加大,泥料被上級攪刀輸送擠壓經過篦齒板擠出時,泥料被分割刀切割,由于泥料受到后續泥料的擠壓,呈現噴射狀自由落至下級受料部位,在此過程中由于泥料被分割刀充分切割。進一步改進,所述的擠出機設備外部安裝手壓式潤滑泵,通過分配器進入各潤滑部位,在內部安裝電動油泵,通過分配器對齒輪,軸承進行強制潤滑,避免由于潤滑部位潤滑不充分而造成設備損壞事故。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螺旋式內襯條,加長擠出螺旋長度,泥料經過充分擠壓利用,避免由于擠壓不充分而造成的制品產生裂紋。2.主軸的剛性連接,增加穩定性,避免由于主軸徑向跳動所造成出泥量的不穩定性和造成主軸斷裂而造成的嚴重生產事故。3.上下級空間加大,易于實現高真空,泥料不會產生分層現象。4.上下級分開控制,實現泥料的充分利用,降低能耗,提高企業產量和產品質量。5.在設備外部安裝手壓式潤滑泵,可以避免由于潤滑部位潤滑不充分而造成設備損壞事故。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的主視圖;圖2為本技術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的右視圖。其中1-機架,2-下真空室,3-泥缸,4-螺旋內襯,5-阻泥棒,6-受料螺旋葉,7-壓縮螺旋葉,8-擠壓螺旋葉,9-擠出螺旋葉,10-下擠出主軸,11-傳達主軸,12-下級行星減速器安裝架,13-下級行星差速減速器,14-下級驅動氣動離合器帶輪,15-下級驅動三角帶,16-下級驅動主帶輪,17-下級驅動主電機,18-壓泥軸驅動減速器,19-壓泥軸,20-壓泥耙,21-外部手壓式潤滑泵,22-上真空室,23-阻旋物位計,24-空氣過濾器,25-分割刀,26-護軸套,27-篦齒板,28-篦齒安裝板,29-耐磨瓷,30-造粒艙,31-造粒螺旋葉,32-造粒內襯,33-上攪拌軸,34-攪刀,35-料槽,36-軸聯器,37-對輥齒,38-對輥輪,39-對輥箱,40-對輥驅動減速器。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闡述。如圖1和圖2所示,本技術的結構具體如下:電氣連接:控制箱與上級主電機、控制箱與下級主電機、控制箱與油泵電機、控制箱與阻旋物位計的連接。當下級真空室內泥料過多造成真空室受堵,繼而使真空無法實現時,阻旋物位計的旋轉主軸會受到泥料阻礙停止轉動,傳出信號給控制箱,控制箱控制上級驅動停止,下級繼續擠出真空室內多余的泥料,當真空室內泥料低于阻旋物位計時,阻旋物位計主軸開始轉動,同時傳出信號給控制箱,上級系統開始運作。氣動連接:氣泵與氣動離合器通過電磁閥連接控制。機械連接:上下級安裝于機架1上。上級驅動帶輪安裝于上級驅動電機,上級驅動帶輪通過2條4聯組三角帶與上級驅動氣動離合器帶輪連接,上級驅動離合器帶輪與上級減速機輸入軸齒經過兩級減速后與上攪拌主軸33連接。料槽35安裝于上減速機上,造粒艙30安裝于料槽35于上真空室22之間。造粒內襯32安裝于造粒艙30。攪刀34安裝于上攪拌主軸33,護軸套26安裝于上攪拌主軸33。分割刀25安裝于護軸套26,空氣過濾器24安裝于上真空室22。阻旋式物位計23安裝于上真空室22。上真空室22安裝于下真空室2;下級驅動主帶輪16安裝于下級驅動主電機17,下級驅動主帶輪16通過2條4聯組下級驅動三角帶15與下級驅動氣動離合器帶輪14連接。下級驅動氣動離合器帶輪14安裝于下級行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在機架(1)上安裝有上下兩級擠出部分,以上下兩級的主軸為核心分別設置驅動部分、進料部分、擠出部分,其中,所述的上級進料部分包括料槽(35)、攪拌主軸(33)、攪刀(34),料槽(35)安裝于上減速機,攪刀(34)安裝于攪拌主軸(33);所述的上級擠出部分包括造粒螺旋葉片(31)、造粒內襯(32)、護軸套(26)、耐磨瓷(29)、篦齒安裝板(28)、篦齒板(27)、分割刀(25),其中,護軸套(26)安裝于攪拌主軸(33),分割刀(25)安裝于護軸套(26),造粒內襯(32)安裝于造粒艙(30),造粒艙(30)安裝于料槽(35)和上真空室(22)之間;所述的下級擠出部分包括由空氣過濾器(24)、阻旋式物位計(23)、壓泥耙(20)、壓泥主軸(19)、擠出主軸(10)、受料螺旋葉(6)、壓縮螺旋葉(7)、擠壓螺旋葉(8)、擠出螺旋葉(9)、螺旋內襯(4)、泥缸(3)、阻泥棒(5),其中,阻旋式物位計(23)安裝于上真空室(22),上真空室(22)安裝于下真空室(2),受料螺旋葉(6)、壓縮螺旋葉(7)、擠壓螺旋葉(8)、擠出螺旋葉(9)安裝于擠出主軸(10),泥缸(3)安裝于下真空室(2),螺旋內襯(4)安裝于泥缸(3),其中采用螺旋式內襯條;所述的下級驅動部分通過驅動氣動離合器帶輪(14)安裝于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13),氣動離合器經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13)通過鎖緊盤與下擠出主軸(10)連接,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13)安裝于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安裝架(12),下級行星減速差速減速器安裝架(12)安裝于下真空室(2)。...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雙級真空螺旋擠出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機架(1),在機架(1)上安裝有上下兩級擠出部分,以上下兩級的主軸為核心分別設置驅動部分、進料部分、擠出部分,其中,所述的上級進料部分包括料槽(35)、攪拌主軸(33)、攪刀(34),料槽(35)安裝于上減速機,攪刀(34)安裝于攪拌主軸(33);所述的上級擠出部分包括造粒螺旋葉片(31)、造粒內襯(32)、護軸套(26)、耐磨瓷(29)、篦齒安裝板(28)、篦齒板(27)、分割刀(25),其中,護軸套(26)安裝于攪拌主軸(33),分割刀(25)安裝于護軸套(26),造粒內襯(32)安裝于造粒艙(30),造粒艙(30)安裝于料槽(35)和上真空室(22)之間;所述的下級擠出部分包括由空氣過濾器(24)、阻旋式物位計(23)、壓泥耙(20)、壓泥主軸(19)、擠出主軸(10)、受料螺旋葉(6)、壓縮螺旋葉(7)、擠壓螺旋葉(8)、擠出螺旋葉(9)、螺旋內襯(4)、泥缸(3)、阻泥棒(5),其中,阻旋式物位計(23)安裝于上真空室(22),上真空室(22)安裝于下真空室(2),受料螺旋葉(6)、壓縮螺旋葉(7)、擠壓螺旋葉(8)、擠出螺旋葉(9)安裝于擠出主軸(10),泥缸(3)安裝于下真空室(2),螺旋內襯(4)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紀雷雷,
申請(專利權)人:宜興市科力建材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