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的制備方法,涉及一種混凝土硅烷防水劑的制備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是為了解決目前混凝土表面防護涂料內部水分排出時會破壞表面涂層,導致涂層失效,并且不能保證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的透氣性的技術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將去離子水和復合乳化劑攪拌至復合乳化劑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加入硅烷單體,然后攪拌,自然冷卻至室溫,加入磷酸至中性,加入穩定劑和殺菌劑,用高速乳化機乳化。本發明專利技術以水為溶劑,無揮發溶劑,對環境和人無傷害,相比純硅烷單體,本產品揮發小,利用率高,滲透深度大,工藝簡單,防水效果好。本發明專利技術的防水劑穩定性好,靜置放置4個月顏色均勻無雜質、不分層、無漂油、無明顯沉淀。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混凝土硅烷防水劑的制備方法。
技術介紹
混凝土是當今土木建筑工程當中應用最廣的建筑材料,但是當今很多混凝土材料由于各種原因提前失效,有些是由于結構設計不當導致,但大多數是由結構的耐久性不足和腐蝕而導致的失效,在腐蝕過程中水起著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沿海地區的混凝土材料,由于海洋和空氣中潮濕的水分而被侵蝕,再加上海水中富含的氯化物鹽類,侵入混凝土結構內部,使其因受到腐蝕而導致失效。傳統的混凝土表面防護涂料,如瀝青、聚氨酯、丙烯酸樹脂等,屬于成模型涂料,通過覆蓋在混凝土表面堵塞混凝土孔隙,達到阻止外界水分入侵的目的。但是成膜型涂料最大的缺點是內部水分排出時,會破壞表面涂層,導致涂層失效,并且不能保證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的透氣性。硅烷是一種高滲透型防水材料,是第4代有機硅防水材料。硅烷以溶液、乳液或者膏體的形式噴涂在混凝土表面,可提高混凝土的防水、防污、防塵、防腐蝕、抗風化和耐久性能。因為硅烷具有很低的表面張力,所以它的擴展能力很強,涂在多孔的混凝土基材表面上時,硅烷可以滲透到微孔的壁上形成薄膜,將疏水基團漏在材料表面,達到防水的目的,并且硅烷具有的網狀交聯結構使浸漬后仍不破壞混凝土表面的透氣性,內部的水氣可以向外擴散。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是為了解決目前混凝土表面防護涂料內部水分排出時會破壞表面涂層,導致涂層失效,并且不能保證混凝土材料本身具有的透氣性的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的制備方法。本專利技術的一種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在三口瓶中加入去離子水和復合乳化劑,在轉速為4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至復合乳化劑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分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2h~16h,自然冷卻至室溫,加入磷酸至pH為7~9,加入穩定劑和殺菌劑,用高速乳化機在轉速為3000rpm的條件下乳化0.5h~1h,得到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所述的復合乳化劑和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8~9);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復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復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5;所述的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為1:(0.25~5);所述的分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的過程為:第一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30min,第二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1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第三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1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第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30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所述的第一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為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的62.5%;所述的第二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為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的12.5%;所述的第三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為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的12.5%。本專利技術以水為溶劑,無揮發溶劑,對環境和人無傷害,相比純硅烷單體,本產品揮發小,利用率高,滲透深度大,工藝簡單,防水效果好。本專利技術在硅烷單體中加入適當的催化劑三乙胺和乳化劑,使其進行聚合乳化,加入助劑(穩定劑和殺菌劑)后,制備成膏狀產品,將膏體產物噴涂到混凝土表面具有良好的防水效果。不僅通過防護劑內有效活性成分與水反應,生成致密的保護膜而達到防水目的,同時產品為膏體還具有觸變性、不流淌性,可以長時間停留在混凝土表面,可以增長滲透時間,使混凝土能充分吸收活性物質;此外,產品相比于乳液,由于活性物質的含量更高,防水性更好,相比于純活性硅烷單體,由于其自身含有水分和催化劑,可以在烘干的混凝土表面不稀釋即可直接使用,可以降低活性組分的損失。本專利技術的優點:1、本專利技術工藝過程安全簡便,無需昂貴設備,且操作流程簡單;2、本專利技術以水作溶劑,對人無害,對環境無污染;3、本專利技術的防水劑具備一定的疏水效果,且能長時間(半年以上)穩定存在;4、本專利技術的防水劑克服了液體硅烷和乳液硅烷附著力差的缺點,施工方便,可靈活采用噴涂、刷涂、滾涂等多種方法施工,可以用于立面涂覆,減少了活性物質損失;5、本專利技術的防水劑相比于傳統的混凝土涂料可以保持材料本身氣孔結構的透氣性,是真正具有“呼吸性”防水涂層材料;6、本專利技術的防水劑在防水性能和滲透性能上也優于液體硅烷和乳液硅烷,能使混凝土結構的吸水率下降90%以上,能較長時間停留在混凝土結構表面,提高了硅烷的滲透深度,能滲透到混凝土表面下3mm~4mm;7、本專利技術的防水劑穩定性好,靜置放置4個月顏色均勻無雜質、不分層、無漂油、無明顯沉淀;8、本專利技術的防水劑經濟上更加合理,性價比高。附圖說明圖1為硅烷的防護機理原理圖;圖2為對涂覆完防水劑的混凝土試件測試接觸角和滲透深度的數據圖,曲線1為硅烷單體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下的接觸角曲線,曲線2為硅烷單體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下的接觸角曲線,曲線3為硅烷單體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下的滲透深度曲線,曲線4為硅烷單體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下的滲透深度曲線;圖3為對涂覆完防水劑的混凝土試件測試氯離子降低率的數據圖,曲線1為硅烷單體為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下的曲線,曲線2為硅烷單體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在不同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下的曲線;圖4為對涂覆完防水劑的混凝土試件測試接觸角和滲透深度的數據圖,曲線1為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質量比的滲透深度曲線,曲線2為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質量比的的接觸角曲線;圖5為對涂覆完防水劑的混凝土試件測試氯離子降低率的數據圖,曲線代表不同丙基三乙氧基硅烷與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的質量比的氯離子降低率曲線。具體實施方式具體實施方式一:本實施方式為一種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的制備方法,具體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在三口瓶中加入去離子水和復合乳化劑,在轉速為4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至復合乳化劑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分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2h~16h,自然冷卻至室溫,加入磷酸至pH為7~9,加入穩定劑和殺菌劑,用高速乳化機在轉速為3000rpm的條件下乳化0.5h~1h,得到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所述的復合乳化劑和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8~9);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復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復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5;所述的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為1:(0.25~5);所述的分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的過程為:第一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30min,第二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1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第三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1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第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3000rpm和溫度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在三口瓶中加入去離子水和復合乳化劑,在轉速為4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至復合乳化劑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分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2h~16h,自然冷卻至室溫,加入磷酸至pH為7~9,加入穩定劑和殺菌劑,用高速乳化機在轉速為3000rpm的條件下乳化0.5h~1h,得到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所述的復合乳化劑和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8~9);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復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復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5;所述的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為1:(0.25~5);所述的分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的過程為:第一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30min,第二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1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第三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1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第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30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所述的第一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為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的62.5%;所述的第二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為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的12.5%;所述的第三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為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的12.5%。...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的制備方法是按以下步驟進行的:在三口瓶中加入去離子水和復合乳化劑,在轉速為4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至復合乳化劑完全溶解,再加入氨基硅油和三乙胺,再分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2h~16h,自然冷卻至室溫,加入磷酸至pH為7~9,加入穩定劑和殺菌劑,用高速乳化機在轉速為3000rpm的條件下乳化0.5h~1h,得到混凝土硅烷膏體防水劑;所述的復合乳化劑和去離子水的質量比為1:(8~9);所述的氨基硅油和復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3;所述的三乙胺和復合乳化劑的質量比為1:5;所述的去離子水的質量和四次加入的硅烷單體的總質量比為1:(0.25~5);所述的分四次加入硅烷單體的過程為:第一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30min,第二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1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第三次加入硅烷單體,然后在轉速為1500rpm和溫度為60℃~80℃的條件下攪拌15min...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胡成發,歐旸,楊春暉,
申請(專利權)人:無錫鴻孚硅業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