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模具冷卻
,具體為一種模具的高效冷卻裝置。
技術介紹
模具冷卻一直是一個難題,主要在于現有部分模具如果采用風冷很難達到良好的冷卻效果,因此效率低,而直接采用水冷又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使得操作工人難以操作,而且水冷時的驟冷會導致模具產生裂紋,嚴重影響模具的使用壽命,因此現有冷卻系統都難以達到預期的冷卻效果,如果能夠專利技術一種高效實用的模具冷卻裝置就能夠解決此類問題,為此我們提供了一種模具的高效冷卻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模具的高效冷卻裝置,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模具的高效冷卻裝置,包括傳送帶裝置,且傳送帶裝置上放置有模具,所述傳送帶裝置由左至右依次穿過氣冷室、一級冷卻室、二級冷卻室、三級冷卻室和干燥室,且一級冷卻室、二級冷卻室和三級冷卻室的下端各自通過回液管連接水箱,所述氣冷室的下端安裝有第二抽風機,且干燥室的下端安裝有第一抽風機,所述第一抽風機和第二抽風機的下端各自通過回氣管連接氣液分離裝置,所述氣冷室的上端安裝有第二風機,且第二風機的上端連接第二換熱裝置,所述干燥室的上端安裝有第一風機,且第一風機的上端連接有第一換熱裝置,所述氣液分離裝置通過循環氣管分別連接第二換熱裝置和第一換熱裝置,且一級冷卻室、二級冷卻室和三級冷卻室的上端均安裝有噴頭,所述一級冷卻室內的噴頭上端連接一級冷卻裝置,且二級冷卻室內的噴頭的上端連接二級冷卻裝置,所述三級冷卻室內的噴頭的上端連接三級冷卻裝置,且一級冷卻裝置的右端通過水管依次與二級冷卻裝置和三級冷卻裝置串聯,所述一級冷卻裝置的進水口通過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模具的高效冷卻裝置,包括傳送帶裝置(4),且傳送帶裝置(4)上放置有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裝置(4)由左至右依次穿過氣冷室(16)、一級冷卻室(20)、二級冷卻室(22)、三級冷卻室(7)和干燥室(5),且一級冷卻室(20)、二級冷卻室(22)和三級冷卻室(7)的下端各自通過回液管(8)連接水箱(10),所述氣冷室(16)的下端安裝有第二抽風機(13),且干燥室(5)的下端安裝有第一抽風機(6),所述第一抽風機(6)和第二抽風機(13)的下端各自通過回氣管(9)連接氣液分離裝置(11),所述氣冷室(16)的上端安裝有第二風機(17),且第二風機(17)的上端連接第二換熱裝置(18),所述干燥室(5)的上端安裝有第一風機(1),且第一風機(1)的上端連接有第一換熱裝置(26),所述氣液分離裝置(11)通過循環氣管(15)分別連接第二換熱裝置(18)和第一換熱裝置(26),且一級冷卻室(20)、二級冷卻室(22)和三級冷卻室(7)的上端均安裝有噴頭(25),所述一級冷卻室(20)內的噴頭(25)上端連接一級冷卻裝置(19),且二級冷卻室(22)內的噴頭(25)的上端連接二級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模具的高效冷卻裝置,包括傳送帶裝置(4),且傳送帶裝置(4)上放置有模具(3),其特征在于:所述傳送帶裝置(4)由左至右依次穿過氣冷室(16)、一級冷卻室(20)、二級冷卻室(22)、三級冷卻室(7)和干燥室(5),且一級冷卻室(20)、二級冷卻室(22)和三級冷卻室(7)的下端各自通過回液管(8)連接水箱(10),所述氣冷室(16)的下端安裝有第二抽風機(13),且干燥室(5)的下端安裝有第一抽風機(6),所述第一抽風機(6)和第二抽風機(13)的下端各自通過回氣管(9)連接氣液分離裝置(11),所述氣冷室(16)的上端安裝有第二風機(17),且第二風機(17)的上端連接第二換熱裝置(18),所述干燥室(5)的上端安裝有第一風機(1),且第一風機(1)的上端連接有第一換熱裝置(26),所述氣液分離裝置(11)通過循環氣管(15)分別連接第二換熱裝置(18)和第一換熱裝置(26),且一級冷卻室(20)、二級冷卻室(22)和三級冷卻室(7)的上端均安裝有噴頭(25),所述一級冷卻室(20)內的噴頭(25)上端連接一級冷卻裝置(19),且二級冷卻室(22)內的噴頭(25)的上端連接二級冷卻裝置(21),所述三...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超,
申請(專利權)人:天津市紫航模具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天津;1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