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當前位置: 首頁 > 專利查詢>楊建鋒專利>正文

    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

    技術編號:14212928 閱讀: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8 22:56
    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清理淤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本發明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效率高、勞動量小和操作方便的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包括有圓盤、第一電機、電動輪、第一滑塊、拉線、第二滑塊、滑軌、頂板、水泵、第一軟管、第二軟管、收集斗、電磁鐵、噴頭、第一支桿、第二電機、第一齒輪、支板、軸承座、扇形齒輪、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卡塊、圓刷、第一電動推桿、掃把、滾筒、轉軸和第二電動推桿;挖泥船頂端設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后方設有圓盤,圓盤上設有頂板。本發明專利技術達到了效率高、勞動量小和操作方便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清理淤泥裝置,尤其涉及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
    技術介紹
    挖泥船,負責清挖水道與河川淤泥,以便其他船舶順利通過。還是吹沙填海的利器。有絞吸式挖泥船、耙吸挖泥船等類型。挖泥船的任務是進行水下土石方的施工,具體講就是:挖深、加寬和清理現有的航道和港口;開挖新的航道、港口和運河;疏浚碼頭、船塢、船閘及其他水工建筑物的基槽以及將挖出的泥沙拋入深海或吹填于陸上洼地造田等。是吹沙填海的利器。淤泥,指河湖池塘里底部的泥沙。挖泥船挖完水道與河川的淤泥后,挖泥船上會殘留下一些淤泥,這些淤泥大多是人工清洗,工作量大,并且耗費時間長。現有的挖泥船清理淤泥方式存在效率低、勞動量大和操作不方便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效率高、勞動量小和操作方便的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
    技術實現思路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為了克服現有的挖泥船清理淤泥方式效率低、勞動量大和操作不方便的缺點,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效率高、勞動量小和操作方便的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2)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包括有圓盤、第一電機、電動輪、第一滑塊、拉線、第二滑塊、滑軌、頂板、水泵、第一軟管、第二軟管、收集斗、電磁鐵、噴頭、第一支桿、第二電機、第一齒輪、支板、軸承座、扇形齒輪、第一連桿、第二連桿、卡塊、圓刷、第一電動推桿、掃把、滾筒、轉軸和第二電動推桿;挖泥船頂端設有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后方設有圓盤,圓盤上設有頂板,頂板底部設有滑軌和水泵,水泵位于滑軌的右方,滑軌上設有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第二滑塊位于第一滑塊的右方,滑軌的前方左右兩側對稱設有電動輪,電動輪上繞有拉線,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均與拉線連接,第一滑塊底部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第二電動推桿底端連接有掃把,第二滑塊底部連接有支板,支板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軸承座、第二連桿和第二電機,軸承座上設有轉軸,轉軸下端設有滾筒,滾筒上開有銑槽,銑槽內設有卡塊,卡塊與銑槽配合,滾筒底部設有第一電動推桿,第一電動推桿底端連接有圓刷,第二連桿下部鉸接連接有第一連桿,第一連桿左端與卡塊連接,第一連桿右端連接有扇形齒輪,第二電機后方設有第一齒輪,第一齒輪與扇形齒輪嚙合,第一齒輪上設有第一支桿,第一支桿底端連接有噴頭,噴頭與水泵之間連接有第二軟管,水泵右側連接有第一軟管,挖泥船右方設有收集斗,收集斗左側設有電磁鐵。優選地,還包括有固定環,頂板底部設有固定環,固定環位于水泵的右方,第一軟管穿過固定環。優選地,還包括有第二支桿、第三電動推桿和V形板,挖泥船右側設有第二支桿,第二支桿右端連接有第三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頂端設有V形板。優選地,圓刷為硬毛刷。優選地,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為伺服電機。優選地,拉線為鋼絲繩。工作原理:挖泥船清理完水道與河川中的淤泥后,挖泥船上會殘留下一些淤泥,起初電磁鐵通電;然后啟動第一電機順轉,帶動圓盤順轉,帶動頂板順轉,當頂板順轉90°后,第一電機停止工作;啟動第二電動推桿伸長,帶動掃把向下運動,當掃把接觸到船板時,第二電動推桿停止工作,同時啟動第一電動推桿伸長,帶動圓刷向下運動,當圓刷接觸到船板時,第一電動推桿停止工作;啟動水泵工作,水噴灑在船板上,同時啟動第二電機順轉或反轉,帶動第一齒輪順轉或反轉,從而帶動扇形齒輪順轉或反轉,在銑槽的作用下,帶動滾筒轉動,從而帶動第一電動推桿和圓刷轉動,更大面積刷船板上的淤泥;然后啟動電動輪逆轉,帶動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向右運動,從而帶動第二電動推桿和掃把向右運動,將船板上的淤泥向右掃,帶動圓刷和噴頭向右運動,當噴頭向右運動至挖泥船的右端時,水泵停止工作;當圓刷向右運動至挖泥船的右端時,第二電機停止工作;將淤泥全部掃入收集斗后,電動輪停止工作,第二電動推桿停止工作。啟動第二電動推桿縮短,帶動掃把向上運動至復位,啟動第一電動推桿縮短,帶動圓刷向上運動至復位;然后啟動電動輪順轉,帶動第一滑塊和第二滑塊向左運動,帶動第二電動推桿、支板和第二電機向左運動至復位,帶動掃把向左運動至復位,帶動圓刷向左運動至復位,噴頭向左運動至復位;然后電動輪停止工作;啟動第一電機逆轉90°,帶動圓盤逆轉,帶動頂板逆轉,頂板逆轉90°至復位后,第一電機停止工作。因為還包括有固定環,頂板底部設有固定環,固定環位于水泵的右方,第一軟管穿過固定環,所以可以對第一軟管起到固定作用。因為還包括有第二支桿、第三電動推桿和V形板,挖泥船右側設有第二支桿,第二支桿右端連接有第三電動推桿,第三電動推桿頂端設有V形板,所以收集斗中收滿淤泥后,啟動第三電動推桿伸長,帶動收集斗向上運動,然后電磁鐵斷電,將收集斗取下來。因為圓刷為硬毛刷,所以清理淤泥效果更好。因為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均為伺服電機,所以能更精準地控制第一電機和第二電機的轉速,使操作運行更平穩。因為拉線為鋼絲繩,所以拉線的承重力更強,使用壽命更長。(3)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達到了效率高、勞動量小和操作方便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二種主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圓盤,2-第一電機,3-電動輪,4-第一滑塊,5-拉線,6-第二滑塊,7-滑軌,8-頂板,9-水泵,10-第一軟管,11-第二軟管,12-收集斗,13-挖泥船,14-電磁鐵,15-噴頭,16-第一支桿,17-第二電機,18-第一齒輪,19-支板,20-軸承座,21-扇形齒輪,22-第一連桿,23-第二連桿,24-卡塊,25-圓刷,26-第一電動推桿,27-掃把,28-滾筒,29-銑槽,30-轉軸,31-第二電動推桿,32-固定環,33-第二支桿,34-第三電動推桿,35-V形板。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如圖1-3所示,包括有圓盤1、第一電機2、電動輪3、第一滑塊4、拉線5、第二滑塊6、滑軌7、頂板8、水泵9、第一軟管10、第二軟管11、收集斗12、電磁鐵14、噴頭15、第一支桿16、第二電機17、第一齒輪18、支板19、軸承座20、扇形齒輪21、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卡塊24、圓刷25、第一電動推桿26、掃把27、滾筒28、轉軸30和第二電動推桿31;挖泥船13頂端設有第一電機2,第一電機2后方設有圓盤1,圓盤1上設有頂板8,頂板8底部設有滑軌7和水泵9,水泵9位于滑軌7的右方,滑軌7上設有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6,第二滑塊6位于第一滑塊4的右方,滑軌7的前方左右兩側對稱設有電動輪3,電動輪3上繞有拉線5,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6均與拉線5連接,第一滑塊4底部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31,第二電動推桿31底端連接有掃把27,第二滑塊6底部連接有支板19,支板19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軸承座20、第二連桿23和第二電機17,軸承座20上設有轉軸30,轉軸30下端設有滾筒28,滾筒28上開有銑槽29,銑槽29內設有卡塊24,卡塊24與銑槽29配合,滾筒28底部設有第一電動推桿26,第一電動推桿26底端連接有圓刷25,第二連桿23下部鉸接連接有第一連桿22,第一連桿22左端與卡塊24連接,第一連桿22右端連接有扇形齒輪21,第二電機17后方設有第一齒輪18,第一齒輪18與扇形齒輪21嚙合,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

    【技術保護點】
    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圓盤(1)、第一電機(2)、電動輪(3)、第一滑塊(4)、拉線(5)、第二滑塊(6)、滑軌(7)、頂板(8)、水泵(9)、第一軟管(10)、第二軟管(11)、收集斗(12)、電磁鐵(14)、噴頭(15)、第一支桿(16)、第二電機(17)、第一齒輪(18)、支板(19)、軸承座(20)、扇形齒輪(21)、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卡塊(24)、圓刷(25)、第一電動推桿(26)、掃把(27)、滾筒(28)、轉軸(30)和第二電動推桿(31);挖泥船(13)頂端設有第一電機(2),第一電機(2)后方設有圓盤(1),圓盤(1)上設有頂板(8),頂板(8)底部設有滑軌(7)和水泵(9),水泵(9)位于滑軌(7)的右方,滑軌(7)上設有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6),第二滑塊(6)位于第一滑塊(4)的右方,滑軌(7)的前方左右兩側對稱設有電動輪(3),電動輪(3)上繞有拉線(5),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6)均與拉線(5)連接,第一滑塊(4)底部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31),第二電動推桿(31)底端連接有掃把(27),第二滑塊(6)底部連接有支板(19),支板(19)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軸承座(20)、第二連桿(23)和第二電機(17),軸承座(20)上設有轉軸(30),轉軸(30)下端設有滾筒(28),滾筒(28)上開有銑槽(29),銑槽(29)內設有卡塊(24),卡塊(24)與銑槽(29)配合,滾筒(28)底部設有第一電動推桿(26),第一電動推桿(26)底端連接有圓刷(25),第二連桿(23)下部鉸接連接有第一連桿(22),第一連桿(22)左端與卡塊(24)連接,第一連桿(22)右端連接有扇形齒輪(21),第二電機(17)后方設有第一齒輪(18),第一齒輪(18)與扇形齒輪(21)嚙合,第一齒輪(18)上設有第一支桿(16),第一支桿(16)底端連接有噴頭(15),噴頭(15)與水泵(9)之間連接有第二軟管(11),水泵(9)右側連接有第一軟管(10),挖泥船(13)右方設有收集斗(12),收集斗(12)左側設有電磁鐵(14)。...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挖泥船高效清理淤泥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圓盤(1)、第一電機(2)、電動輪(3)、第一滑塊(4)、拉線(5)、第二滑塊(6)、滑軌(7)、頂板(8)、水泵(9)、第一軟管(10)、第二軟管(11)、收集斗(12)、電磁鐵(14)、噴頭(15)、第一支桿(16)、第二電機(17)、第一齒輪(18)、支板(19)、軸承座(20)、扇形齒輪(21)、第一連桿(22)、第二連桿(23)、卡塊(24)、圓刷(25)、第一電動推桿(26)、掃把(27)、滾筒(28)、轉軸(30)和第二電動推桿(31);挖泥船(13)頂端設有第一電機(2),第一電機(2)后方設有圓盤(1),圓盤(1)上設有頂板(8),頂板(8)底部設有滑軌(7)和水泵(9),水泵(9)位于滑軌(7)的右方,滑軌(7)上設有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6),第二滑塊(6)位于第一滑塊(4)的右方,滑軌(7)的前方左右兩側對稱設有電動輪(3),電動輪(3)上繞有拉線(5),第一滑塊(4)和第二滑塊(6)均與拉線(5)連接,第一滑塊(4)底部連接有第二電動推桿(31),第二電動推桿(31)底端連接有掃把(27),第二滑塊(6)底部連接有支板(19),支板(19)底部從左至右依次設有軸承座(20)、第二連桿(23)和第二電機(17),軸承座(20)上設有轉軸(30),轉軸(30)下端設有滾筒(28),滾筒(28)上開有銑槽(29),銑槽(29)內設有卡塊(24),卡塊(24)與銑槽(29)配合,滾筒...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楊建鋒
    申請(專利權)人:楊建鋒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厂 | 免费A级毛片无码A|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区五十路百度| 十八禁无码免费网站| 日韩av片无码一区二区不卡电影| 2020无码专区人妻系列日韩|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亚洲色无码专区一区|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JULIA|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无码人成视频手机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一本二本 | 秋霞鲁丝片无码av|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男同| 亚洲人成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精品无码a∨精品| 亚洲日韩国产二区无码|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无码区免费A片视频WWW| 亚洲中文字幕不卡无码| 国产精品无码av片在线观看播| 少妇无码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八A片人妻少妇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影院| 国产免费AV片无码永久免费|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软件 |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 无码一区18禁3D| 亚洲精品av无码喷奶水糖心|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二本| 中文字幕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制服在线无码专区|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