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該緩蝕阻垢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1?19份、過氧化二異丙苯2?8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5?13份、鈉基膨潤土23?30份、浮小麥32?40份。將浮小麥粉碎、水提醇沉法制得濃縮膏;再添加65%乙醇,升溫并加入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攪拌得混合物A;將鈉基膨潤土與環烷油混合、加入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熱處理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經過一系列熱處理即得。本發明專利技術阻垢效率高、緩蝕性能好,使用量少,阻垢處理過程簡單且效果明顯;不含磷,對環境無毒無污染,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水處理
,具體是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技術介紹
由于淡水資源的日益短缺,工業冷卻水處理藥劑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有機膦酸是目前廣泛使用的一類水處理劑,它是國外60年代中期開發,70年代被確認的一類水處理劑,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耐高溫性且兼具用量少、緩蝕和阻垢作用等特點。此外,有機膦酸對許多金屬離子具有優異的螯合能力,它們解決了系統產生碳酸鈣垢的問題,C-P鍵存在使其化學性能穩定、較耐高溫,有明顯“溶限效應”和“協同效應”。其缺陷是有機膦酸不能有效地抑制磷系和磷鋅系水處理配方中產生的磷酸鈣垢、鋅垢和氧化鐵沉積問題,含磷廢水排放造成水體富營養化和海洋赤潮問題。國外已實施限磷或禁磷措施,我國也大力提倡低磷和無磷產品的開發。現有的緩蝕阻垢劑中含磷量較高且組分復雜,使用濃度高、復配加量大、不易復配且難以檢測和操作。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阻垢效率高、緩蝕性能好的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以解決上述
技術介紹
中提出的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1-19份、過氧化二異丙苯2-8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5-13份、鈉基膨潤土23-30份、浮小麥32-40份。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3-17份、過氧化二異丙苯4-6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7-11份、鈉基膨潤土25-28份、浮小麥34-38份。作為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方案:所述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5份、過氧化二異丙苯5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9份、鈉基膨潤土26份、浮小麥36份。本專利技術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的制備方法,由以下步驟組成:1)將浮小麥粉碎后,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得濃縮膏;其中水提醇沉法中的醇為體積濃度為58%的乙醇;向濃縮膏中添加其質量10倍的65%乙醇,攪拌均勻后升溫至72℃,并加入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在該溫度下攪拌處理1h,制得混合物A;2)將過氧化二異丙苯與其質量7倍的75%乙醇混合,制得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將鈉基膨潤土與環烷油溶液混合,并在55-5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0-25min,然后加入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并升溫至66-68℃,攪拌30min,制得混合物B;3)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升溫至140-142℃,并在該溫度下攪拌處理30min,然后升溫至180℃,并在氫氣氛圍下攪拌處理30min,再升溫至200℃并在氮氣氛圍下處理2h即得緩蝕阻垢劑。本專利技術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緩蝕阻垢劑在水處理中的應用。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在各原料的相互作用下阻垢效率高、緩蝕性能好,使用量少,阻垢處理過程簡單且效果明顯;不含磷,對環境無毒無污染;組分安全環保、生產工藝簡單,原料來源豐富,復配簡單,成本低,適用于工業循環冷卻水處理領域。本專利技術應用在工業循環冷卻水系統時,在實施例水質條件下,藥劑投加量為20mg/L時,碳鋼腐蝕率小于國標規定的0.075mm/a,阻垢率達到99%以上。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本專利技術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專利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專利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專利技術保護的范圍。下面各組實施例中使用的補水水質如表1所示。表1 各組實施例的補水水質實施例1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1份、過氧化二異丙苯2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5份、鈉基膨潤土23份、浮小麥32份。將浮小麥粉碎后,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得濃縮膏;其中水提醇沉法中的醇為體積濃度為58%的乙醇;向濃縮膏中添加其質量10倍的體積濃度為65%的乙醇,攪拌均勻后升溫至72℃,并加入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在該溫度下攪拌處理1h,制得混合物A。將過氧化二異丙苯與其質量7倍的體積濃度為75%的乙醇混合,制得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將鈉基膨潤土與環烷油溶液混合,并在55℃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0min,然后加入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并升溫至66℃,攪拌30min,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升溫至140℃,并在該溫度下攪拌處理30min,然后升溫至180℃,并在氫氣氛圍下攪拌處理30min,再升溫至200℃并在氮氣氛圍下處理2h即得緩蝕阻垢劑。補水水質:馬鋼焦化廠補水,藥劑投加量是20mg/L。阻垢實驗:用鼓泡法測定阻垢率。試驗水濃縮1.5倍后投加藥劑,試驗溫度60℃下開始實驗,加快空氣鼓入速率濃縮至5倍并保持10h。實驗測定阻垢率為99%。腐蝕實驗:用標準旋轉掛片法測定腐蝕率。往試驗水投加藥劑,試驗溫度50℃下開始實驗,然后濃縮至5倍并保持96h。實驗測定得A3碳鋼加藥腐蝕率為0.018mm/a。實施例2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9份、過氧化二異丙苯8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13份、鈉基膨潤土30份、浮小麥40份。將浮小麥粉碎后,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得濃縮膏;其中水提醇沉法中的醇為體積濃度為58%的乙醇;向濃縮膏中添加其質量10倍的65%乙醇,攪拌均勻后升溫至72℃,并加入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在該溫度下攪拌處理1h,制得混合物A。將過氧化二異丙苯與其質量7倍的75%乙醇混合,制得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將鈉基膨潤土與環烷油溶液混合,并在5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5min,然后加入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并升溫至68℃,攪拌30min,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升溫至142℃,并在該溫度下攪拌處理30min,然后升溫至180℃,并在氫氣氛圍下攪拌處理30min,再升溫至200℃并在氮氣氛圍下處理2h即得緩蝕阻垢劑。補水水質:馬鋼焦化廠補水,藥劑投加量是20mg/L。阻垢實驗:用鼓泡法測定阻垢率。試驗水濃縮1.5倍后投加藥劑,試驗溫度60℃下開始實驗,加快空氣鼓入速率濃縮至5倍并保持10h。實驗測定阻垢率為99%。腐蝕實驗:用標準旋轉掛片法測定腐蝕率。往試驗水投加藥劑,試驗溫度50℃下開始實驗,然后濃縮至5倍并保持96h。實驗測定得A3碳鋼加藥腐蝕率為0.017mm/a。實施例3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3份、過氧化二異丙苯4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7份、鈉基膨潤土25份、浮小麥34份。將浮小麥粉碎后,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得濃縮膏;其中水提醇沉法中的醇為體積濃度為58%的乙醇;向濃縮膏中添加其質量10倍的65%乙醇,攪拌均勻后升溫至72℃,并加入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在該溫度下攪拌處理1h,制得混合物A。將過氧化二異丙苯與其質量7倍的75%乙醇混合,制得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將鈉基膨潤土與環烷油溶液混合,并在55-58℃的溫度下攪拌處理22min,然后加入過氧化二異丙苯溶液,并升溫至67℃,攪拌30min,制得混合物B。將混合物A與混合物B混合,然后升溫至141℃,并在該溫度下攪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1?19份、過氧化二異丙苯2?8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5?13份、鈉基膨潤土23?30份、浮小麥32?40份。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1-19份、過氧化二異丙苯2-8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5-13份、鈉基膨潤土23-30份、浮小麥32-40份。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3-17份、過氧化二異丙苯4-6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7-11份、鈉基膨潤土25-28份、浮小麥34-38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照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環烷油15份、過氧化二異丙苯5份、1,4-環己烷二異氰酸酯9份、鈉基膨潤土26份、浮小麥36份。4.一種如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水處理用緩蝕阻垢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驟組成:1)將浮小麥粉碎后,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興民,
申請(專利權)人:王興民,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