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適用于建筑施工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鋼柱操作平臺。它包括安裝在鋼柱上的固定架體和安裝在固定架體上的防護欄桿,固定架體上開設有用于對接鋼柱的開口,開口邊緣的多個位置上均設置有掛鉤,鋼柱上設置有若干卡扣,掛鉤可拆卸地掛設在卡扣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在固定架體上開設有用于對接鋼柱的開口,開口邊緣的多個位置上均設置有掛鉤,因此可以針對不同截面鋼柱的卡扣位置,選擇部分與卡扣對應的掛鉤可拆卸地掛設在卡扣內,使得固定架體可根據鋼柱橫截面積的變化進行調整安裝在鋼柱上,并便于拆卸周轉重復利用,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投入。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建筑施工
,尤其涉及一種鋼柱操作平臺。
技術介紹
隨著近年來國內建筑鋼結構的大力發展,鋼結構施工高空安全防護難度愈來愈大,在鋼柱結構施工過程中,安裝防護操作平臺的設計一直是焦點問題。在通常情況下,為了完成鋼柱端頭對接的焊接工作,安裝防護操作平臺是設置在鋼柱上端頭下方處,以方便焊接施工。垂直型定截面鋼柱的操作平臺基于平臺開口不變的情況,平臺可以重復性利用,在平臺安裝及拆除時,利用吊機可垂直操作,故此類操作平臺設計較為簡單,只需考慮到平臺結構的受力穩定與平臺固定方式即可。然而,在針對變截面斜鋼柱安裝操作平臺時,由于鋼柱的橫截面積大小不一,需要針對平臺的開口結構和平臺固定方式進行合理設置,才能使其能夠應用于安裝施工和方便拆除,以及便于周轉重復利用和提高施工效率。除上述問題之外,還需考慮到安裝及拆除平臺時的可行性、便利性以及安全性。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可根據鋼柱橫截面積大小的改變情況進行調整安裝和便于重復利用的鋼柱操作平臺。本技術是這樣實現的,一種鋼柱操作平臺,包括安裝在鋼柱上的固定架體和安裝在固定架體上的防護欄桿,所述固定架體上開設有用于對接所述鋼柱的開口,所述開口邊緣的多個位置上均設置有掛鉤,鋼柱上設置有若干卡扣,所述掛鉤可拆卸地掛設在所述卡扣內。進一步地,所述掛鉤包括連為一體的第一焊接端和插接端,所述第一焊接端焊接在所述開口邊緣上,所述卡扣包括第二焊接端和卡槽,所述第二焊接端焊接在所述鋼柱的側壁上,所述插接端插接在所述卡槽內。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體上且位于所述開口處安裝有可拆卸的用于抵頂所述鋼柱的調節架框。進一步地,所述調節架框包括角鋼連接架和鋪設在所述角鋼連接架上的鋼筋網片,所述角鋼連接架通過連接件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架體上。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體上安裝有用于抵頂所述鋼柱的支撐件。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架體包括相互固定連接的角鋼平臺和支架,所述支架位于所述角鋼平臺的下方,所述支撐件安裝在所述支架上,并位于所述開口中。進一步地,所述角鋼平臺上鋪設鋼筋網片。進一步地,所述角鋼平臺上開設有便于施工人員通過的通道口。進一步地,所述防護欄桿可拆卸地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架體上。進一步地,所述防護欄桿的底端周緣安裝有踢腳板。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技術在固定架體上開設有用于對接鋼柱的開口,開口邊緣的多個位置上均設置有掛鉤,因此可以針對不同截面鋼柱的卡扣位置,選擇部分與卡扣對應的掛鉤可拆卸地掛設在卡扣內,使得固定架體可根據鋼柱橫截面積的變化進行調整安裝在鋼柱上,并便于拆卸周轉重復利用,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投入。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鋼柱操作平臺安裝在鋼柱上的俯視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向剖視示意圖;圖3是圖1的B-B向剖視示意圖;圖4是圖3中掛鉤的示意圖;圖5是圖3中扣件的示意圖;圖6是圖3中支撐件的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技術。如圖1至圖4所示,是本技術的鋼柱操作平臺一較佳實施例,它包括安裝在鋼柱1上的固定架體2和安裝在固定架體2上的防護欄桿3。固定架體2上開設有用于對接鋼柱的開口4,在本實施例中,該開口4的形狀呈U形,開口4的寬度根據鋼柱1橫截面的寬度大小進行設置,開口4的長度根據鋼柱1橫截面的長度大小進行設置,使得固定架體2可根據鋼柱1橫截面積的變化進行調整安裝在鋼柱1上。開口4邊緣的多個位置上均設置有掛鉤5,鋼柱1上設置有若干卡扣6,掛鉤5可拆卸地掛設在卡扣6內,具體地,掛鉤5包括連為一體的第一焊接端51和插接端52,第一焊接端51焊接在開口4邊緣上,卡扣6包括第二焊接端61和卡槽62,第二焊接端61焊接在鋼柱1的側壁上,插接端52插接在卡槽62內,方便了上述操作平臺的固定架體2安裝與拆卸重復利用。掛鉤5與卡扣6的數量根據平臺結構的受力情況進行適應性設置,從而實現變截面鋼柱1安裝位置均能保持操作平臺的穩定性。上述實施例中,為了消除在掛鉤5掛設在卡扣6上之后,鋼柱1與操作平臺的開口4處存在一定間隙所產生的不穩定性,在固定架體2上安裝有用于抵頂鋼柱的支撐件7,具體地,固定架體2包括相互固定連接的角鋼平臺21和支架22,支架22位于角鋼平臺21的下方,支撐件7安裝在支架22上,開口4貫穿角鋼平臺21和支架22,支撐件7位于開口4中,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7由鋼塊71和角鋼件72焊接而成,角鋼件72焊接在支架22上靠近開口4的一側,鋼塊71用于抵頂鋼柱1的側壁,從而能夠依靠支撐件7對鋼柱1側壁的支撐,保證上述操作平臺的穩定性。在角鋼平臺21上鋪設有鋼筋網片8,方便施工人員安全施工,另外,在角鋼平臺21上還開設有便于施工人員通過的通道口9,以便施工人員進到固定架體2上進行施工。上述實施例中,固定架體2上且位于開口4處安裝有可拆卸的用于抵頂鋼柱的調節架框10,具體地,調節架框10包括角鋼連接架101和鋪設在角鋼連接架101上的鋼筋網片8,角鋼連接架101通過連接件11固定安裝在固定架體2上,用于抵頂位于開口4中的鋼柱1一側壁,使鋼柱1的相對另一側壁頂靠在開口1的底端。調節架框10可根據鋼柱1橫截面的實際長度進行調節固定,增強上述操作平臺安裝于不同截面鋼柱1上的可調性和穩定性。上述實施例中,防護欄桿3通過緊固件可拆卸地固定安裝在固定架體2上,在本實施例中,防護欄桿3通過腳手管搭設而成,并通過緊固件臨時固定在角鋼平臺21的周緣上,以便于安裝、拆卸及轉運。另外,在防護欄桿3的底端周緣安裝有踢腳板12,增強對施工人員的保護作用和操作平臺的裝飾效果。綜上所述,上述操作平臺中的固定架體2上開設有用于對接鋼柱1的開口4,開口4邊緣的多個位置上均設置有掛鉤5,因此可以針對不同截面鋼柱1的卡扣6位置,選擇部分與卡扣6對應的掛鉤5可拆卸地掛設在卡扣6內,使得固定架體2可根據鋼柱1橫截面積的變化進行調整安裝在鋼柱1上,并便于拆卸周轉重復利用,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投入。以上所述僅為本技術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術,凡在本技術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技術的保護范圍之內。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鋼柱操作平臺,包括安裝在鋼柱上的固定架體和安裝在固定架體上的防護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體上開設有用于對接所述鋼柱的開口,所述開口邊緣的多個位置上均設置有掛鉤,鋼柱上設置有若干卡扣,所述掛鉤可拆卸地掛設在所述卡扣內。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鋼柱操作平臺,包括安裝在鋼柱上的固定架體和安裝在固定架體上的防護欄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體上開設有用于對接所述鋼柱的開口,所述開口邊緣的多個位置上均設置有掛鉤,鋼柱上設置有若干卡扣,所述掛鉤可拆卸地掛設在所述卡扣內。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柱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掛鉤包括連為一體的第一焊接端和插接端,所述第一焊接端焊接在所述開口邊緣上,所述卡扣包括第二焊接端和卡槽,所述第二焊接端焊接在所述鋼柱的側壁上,所述插接端插接在所述卡槽內。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鋼柱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體上且位于所述開口處安裝有可拆卸的用于抵頂所述鋼柱的調節架框。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鋼柱操作平臺,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架框包括角鋼連接架和鋪設在所述角鋼連接架上的鋼筋網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葉濱,王朝云,陳進,黃梅坤,鄭炳斌,胡旭利,
申請(專利權)人:中建鋼構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