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機械聯鎖操縱機構,尤其涉及一種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保證斷路器可靠的分閘、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的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包括有斷路器本體、斷路器分閘半軸、第一滑軌、第一滑塊、連接桿、導桿、固定塊、導向板、彈簧、拉繩、滑輪、橫支桿、豎支桿、第二滑軌、第二滑塊和連桿,斷路器本體的右側面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斷路器分閘半軸、第一滑軌和滑輪,第一滑軌上滑動式連接有第一滑塊。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達到了能夠保證斷路器可靠的分閘、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的效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一種機械聯鎖操縱機構,尤其涉及一種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
技術介紹
高壓開關柜的聯鎖是保證電力網安全運行、確保設備和人身安全、防止誤操作的重要措施。一般把聯鎖描述為:防止誤分、誤合斷路器;防止帶負荷分、合隔離開關;防止帶電掛(合)接地線(接地開關):防止帶接地線(開關)合斷路器、負荷開關:防止誤入帶電間隔。上述五項防止電氣誤操作的內容,簡稱“五防”。“五防”裝置一般可分為機械、電氣和綜合三類。在操作隔離開關時,必須保證斷路器跳閘,現有的機械聯鎖操縱機構存在不能保證斷路器可靠的分閘、結構復雜、制作成本高的缺點,因此亟需研發一種能夠保證斷路器可靠的分閘、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的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
技術實現思路
(1)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本技術為了克服現有的機械聯鎖操縱機構不能保證斷路器可靠的分閘、結構復雜、制作成本高的缺點,本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能夠保證斷路器可靠的分閘、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的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2)技術方案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提供了這樣一種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包括有斷路器本體、斷路器分閘半軸、第一滑軌、第一滑塊、連接桿、導桿、固定塊、導向板、彈簧、拉繩、滑輪、橫支桿、豎支桿、第二滑軌、第二滑塊和連桿,斷路器本體的右側面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斷路器分閘半軸、第一滑軌和滑輪,第一滑軌上滑動式連接有第一滑塊,斷路器分閘半軸和第一滑塊之間設有連接桿,連接桿的一端與斷路器分閘半軸鉸接連接,連接桿的另一端與第一滑塊鉸接連接,導向板上開有導向孔,導向孔內設有導桿,導桿的上部設有固定塊,固定塊與導向板之間連接有彈簧,導桿的上端與第一滑塊連接,斷路器分閘半軸的右側設有橫支桿,橫支桿的底部設有豎支桿和第二滑軌,豎支桿位于第二滑軌的左側,第二滑軌上滑動式連接有第二滑塊,豎支桿上設有連桿,連桿的中部與豎支桿鉸接連接,連桿的右端與第二滑塊鉸接連接,連桿的左端連接有拉繩,拉繩的尾端繞過滑輪并與導桿的下端連接。優選地,還包括有電動繞線輪,連桿的左端設有電動繞線輪,電動繞線輪上繞有拉繩,拉繩的尾端繞過滑輪并與導桿的下端連接。優選地,拉繩為鋼絲繩。工作原理:第二滑塊向上運動,帶動連桿的右端向上運動,使得連桿的左端向下運動,拉繩被放松。此時,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帶動導桿在導向孔內向上運動,進而推動第一滑塊在第一滑軌上向上滑動,從而通過連接桿來驅動斷路器分閘半軸的旋轉,并最終實現斷路器的分離。因為還包括有電動繞線輪,連桿的左端設有電動繞線輪,電動繞線輪上繞有拉繩,拉繩的尾端繞過滑輪并與導桿的下端連接,啟動電動繞線輪收拉繩和放拉繩,可調節拉繩的松緊度。因為拉繩為鋼絲繩,鋼絲繩具有耐腐蝕和耐磨的特點,增大了拉繩的使用壽命。工作原理:第二滑塊向上運動,帶動連桿的右端向上運動,使得連桿的左端向下運動,拉繩被放松。此時,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帶動導桿在導向孔內向上運動,進而推動第一滑塊在第一滑軌上向上滑動,從而通過連接桿來驅動斷路器分閘半軸的旋轉,并最終實現斷路器的分離。因為還包括有電動繞線輪,連桿的左端設有電動繞線輪,電動繞線輪上繞有拉繩,拉繩的尾端繞過滑輪并與導桿的下端連接,啟動電動繞線輪收拉繩和放拉繩,可調節拉繩的松緊度。因為拉繩為鋼絲繩,鋼絲繩具有耐腐蝕和耐磨的特點,增大了拉繩的使用壽命。(3)有益效果本技術達到了能夠保證斷路器可靠的分閘、結構簡單、制作成本低的效果。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第一種主視結構示意圖。圖2為導桿和導向板的位置關系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的第三種主視結構示意圖。附圖中的標記為:1-斷路器本體,2-斷路器分閘半軸,3-第一滑軌,4-第一滑塊,5-連接桿,6-導桿,7-固定塊,8-導向板,81-導向孔,9-彈簧,10-拉繩,11-滑輪,12-橫支桿,13-豎支桿,14-第二滑軌,15-第二滑塊,16-連桿,17-電動繞線輪。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的說明。實施例1一種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如圖1-3所示,包括有斷路器本體1、斷路器分閘半軸2、第一滑軌3、第一滑塊4、連接桿5、導桿6、固定塊7、導向板8、彈簧9、拉繩10、滑輪11、橫支桿12、豎支桿13、第二滑軌14、第二滑塊15和連桿16,斷路器本體1的右側面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斷路器分閘半軸2、第一滑軌3和滑輪11,第一滑軌3上滑動式連接有第一滑塊4,斷路器分閘半軸2和第一滑塊4之間設有連接桿5,連接桿5的一端與斷路器分閘半軸2鉸接連接,連接桿5的另一端與第一滑塊4鉸接連接,導向板8上開有導向孔81,導向孔81內設有導桿6,導桿6的上部設有固定塊7,固定塊7與導向板8之間連接有彈簧9,導桿6的上端與第一滑塊4連接,斷路器分閘半軸2的右側設有橫支桿12,橫支桿12的底部設有豎支桿13和第二滑軌14,豎支桿13位于第二滑軌14的左側,第二滑軌14上滑動式連接有第二滑塊15,豎支桿13上設有連桿16,連桿16的中部與豎支桿13鉸接連接,連桿16的右端與第二滑塊15鉸接連接,連桿16的左端連接有拉繩10,拉繩10的尾端繞過滑輪11并與導桿6的下端連接。還包括有電動繞線輪17,連桿16的左端設有電動繞線輪17,電動繞線輪17上繞有拉繩10,拉繩10的尾端繞過滑輪11并與導桿6的下端連接。拉繩10為鋼絲繩。工作原理:第二滑塊15向上運動,帶動連桿16的右端向上運動,使得連桿16的左端向下運動,拉繩10被放松。此時,在彈簧9彈力的作用下,帶動導桿6在導向孔81內向上運動,進而推動第一滑塊4在第一滑軌3上向上滑動,從而通過連接桿5來驅動斷路器分閘半軸2的旋轉,并最終實現斷路器的分離。因為還包括有電動繞線輪17,連桿16的左端設有電動繞線輪17,電動繞線輪17上繞有拉繩10,拉繩10的尾端繞過滑輪11并與導桿6的下端連接,啟動電動繞線輪17收拉繩10和放拉繩10,可調節拉繩10的松緊度。因為拉繩10為鋼絲繩,鋼絲繩具有耐腐蝕和耐磨的特點,增大了拉繩10的使用壽命。工作原理:第二滑塊15向上運動,帶動連桿16的右端向上運動,使得連桿16的左端向下運動,拉繩10被放松。此時,在彈簧9彈力的作用下,帶動導桿6在導向孔81內向上運動,進而推動第一滑塊4在第一滑軌3上向上滑動,從而通過連接桿5來驅動斷路器分閘半軸2的旋轉,并最終實現斷路器的分離。因為還包括有電動繞線輪17,連桿16的左端設有電動繞線輪17,電動繞線輪17上繞有拉繩10,拉繩10的尾端繞過滑輪11并與導桿6的下端連接,啟動電動繞線輪17收拉繩10和放拉繩10,可調節拉繩10的松緊度。因為拉繩10為鋼絲繩,鋼絲繩具有耐腐蝕和耐磨的特點,增大了拉繩10的使用壽命。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技術專利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改進及替代,這些都屬于本技術的保護范圍。因此,本技術專利的保護范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斷路器本體(1)、斷路器分閘半軸(2)、第一滑軌(3)、第一滑塊(4)、連接桿(5)、導桿(6)、固定塊(7)、導向板(8)、彈簧(9)、拉繩(10)、滑輪(11)、橫支桿(12)、豎支桿(13)、第二滑軌(14)、第二滑塊(15)和連桿(16),斷路器本體(1)的右側面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斷路器分閘半軸(2)、第一滑軌(3)和滑輪(11),第一滑軌(3)上滑動式連接有第一滑塊(4),斷路器分閘半軸(2)和第一滑塊(4)之間設有連接桿(5),連接桿(5)的一端與斷路器分閘半軸(2)鉸接連接,連接桿(5)的另一端與第一滑塊(4)鉸接連接,導向板(8)上開有導向孔(81),導向孔(81)內設有導桿(6),導桿(6)的上部設有固定塊(7),固定塊(7)與導向板(8)之間連接有彈簧(9),導桿(6)的上端與第一滑塊(4)連接,斷路器分閘半軸(2)的右側設有橫支桿(12),橫支桿(12)的底部設有豎支桿(13)和第二滑軌(14),豎支桿(13)位于第二滑軌(14)的左側,第二滑軌(14)上滑動式連接有第二滑塊(15),豎支桿(13)上設有連桿(16),連桿(16)的中部與豎支桿(13)鉸接連接,連桿(16)的右端與第二滑塊(15)鉸接連接,連桿(16)的左端連接有拉繩(10),拉繩(10)的尾端繞過滑輪(11)并與導桿(6)的下端連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固定柜機械聯鎖操縱機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斷路器本體(1)、斷路器分閘半軸(2)、第一滑軌(3)、第一滑塊(4)、連接桿(5)、導桿(6)、固定塊(7)、導向板(8)、彈簧(9)、拉繩(10)、滑輪(11)、橫支桿(12)、豎支桿(13)、第二滑軌(14)、第二滑塊(15)和連桿(16),斷路器本體(1)的右側面從上至下依次設有斷路器分閘半軸(2)、第一滑軌(3)和滑輪(11),第一滑軌(3)上滑動式連接有第一滑塊(4),斷路器分閘半軸(2)和第一滑塊(4)之間設有連接桿(5),連接桿(5)的一端與斷路器分閘半軸(2)鉸接連接,連接桿(5)的另一端與第一滑塊(4)鉸接連接,導向板(8)上開有導向孔(81),導向孔(81)內設有導桿(6),導桿(6)的上部設有固定塊(7),固定塊(7)與導向板(8)之間連接有彈簧(9),導桿(6)的上端與...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元齊,劉小平,鄭才生,黃強,陳建平,
申請(專利權)人:江西明正智能電氣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江西;36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