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創造提供了一種可伸縮大棚,包括收納房體,用于收納大棚主體;所述大棚主體,包括大棚布和用于支撐所述大棚布的若干組折疊支架,本發明專利技術創造的可伸縮大棚頂部為三角形頂梁設計,美觀大方、結構穩定,大棚的固定支架上設有滑動輪,滑動輪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在縱梁滑軌上運動并帶動交叉伸縮組件移動即完成大棚的折疊與展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大棚結構,達到節約土地、節約能源、減少建筑成本的目的的同時還可以實時對種植植物進行干旱、遮光和保溫試驗處理,也可用于設施養殖,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創造涉及農業用設備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可伸縮大棚。
技術介紹
隨著農業科學研究需求,試驗性的防雨、遮光與溫度控制試驗性大棚的使用越來越廣泛。但是,現階段使用的試驗大棚多需要人工搭建因固定式和2-3層的套裝移動棚,其移動方式為下軌道,占地面積大,只能安裝在固定水泥工程的場所,無法直接用于田間試驗,而且造價高,使用不靈活。因此,應該如何能夠實現大棚伸展使用與折疊收納更加方便,直接用于田間試驗,造價低,使用靈活的可伸縮大棚是目前急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創造旨在提出一種可伸縮大棚,以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創造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伸縮大棚,包括收納房體,用于收納大棚主體;所述大棚主體,包括大棚布和用于支撐所述大棚布的若干組折疊支架,所述折疊支架包括頂梁,其中,相鄰的頂梁之間設置有交叉伸縮組件,且首尾兩組折疊支架的頂梁的下端均設置有兩組滑動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組平行設置的橫梁、固定在所述橫梁兩端平行設置的兩組縱梁,所述縱梁上設有與所述滑動輪相適應的滑軌,所述縱梁的前后兩個端部均設有擋塊,用于阻擋并限定所述滑動輪;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收納房體內部,用于驅動并控制所述滑動輪沿所述縱梁上的滑軌水平移動,伸展所述大棚主體。進一步的,所述若干組折疊支架間距相等,且首尾兩組折疊支架的頂梁的下端分別連接在兩個滑動輪上并可隨所述滑動輪沿滑軌的縱向來回移動,大棚布搭接在若干組固定支架上。進一步的,所述折疊支架兩端設有立柱,立柱的下端面與地面接觸,且所述地面上設有供所述立柱隨固定支架行走的線性滑道。進一步的,所述交叉伸縮組件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固定桿和交叉設置于兩固定桿之間的連桿,所述固定桿上設有滑道,連桿兩端設有滑塊,且所述滑塊卡接在所述滑道內并可沿所述滑道水平滑動。進一步的,所述交叉伸縮組件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固定桿和交叉設置于兩固定桿之間的連桿,所述固定桿上套設有滑塊,所述連桿兩端與所述滑塊固結在一起,使得所述連桿可隨所述滑塊在所述固定桿上水平滑動。進一步的,所述大棚主體的橫截面與所述收納房體的橫截面形狀相似。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的頂梁為等腰三角形結構。進一步的,所述滑軌為鋼絲滑軌或槽鋼滑軌。相對于現有技術,本專利技術創造所述的可伸縮大棚具有以下優勢:本專利技術創造的可伸縮大棚頂部為三角形頂梁設計,美觀大方、結構穩定,大棚的固定支架上設有滑動輪,滑動輪在驅動機構的作用下在縱梁滑軌上運動并帶動交叉伸縮組件移動即完成大棚的折疊與展開,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通過在驅動機構內設置自動控制系統用于自動調整大棚結構,可直接用于農田防雨、遮光、控溫等多項試驗,達到節約土地、節約能源、減少建筑成本的目的的同時還可以實時對種植物進行保溫處理,也可用于現代養殖業的畜舍,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其實施的有益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附圖說明構成本專利技術創造的一部分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專利技術創造的進一步理解,本專利技術創造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專利技術創造,并不構成對本專利技術創造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圖1為本專利技術創造實施例所述的大棚部分展開時的主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創造實施例所述的大棚未展開狀態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創造實施例1所述的交叉伸縮組件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創造實施例2所述的交叉伸縮組件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橫梁;2-縱梁;3-折疊支架;4-大棚布;5-收納房體;6-支撐桿;7-滑動輪;8-驅動機構;9-擋塊;10-固定桿;11-連桿;12-滑塊。具體實施方式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專利技術創造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組合。在本專利技術創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專利技術創造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專利技術創造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或者隱含指明所指示的技術特征的數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隱含地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該特征。在本專利技術創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說明,“多個”的含義是兩個或兩個以上。在本專利技術創造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通過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專利技術創造中的具體含義。下面將參考附圖并結合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創造。實施例1一種可伸縮大棚,如圖1和2所示,包括收納房體5,用于收納所述大棚主體;可伸縮的大棚主體,包括大棚布4和用于支撐所述大棚布的若干組折疊支架3,所述折疊支架3包括頂梁和分別設置于所述頂梁的左右兩端的立柱,其中,相鄰的頂梁之間設置有交叉伸縮組件,且首尾兩組折疊支架的頂梁的下端均設置有兩組滑動輪7;所述可伸縮大棚主體的橫截面與所述收納房體的橫截面形狀相似。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組平行設置的橫梁1、固定在所述橫梁1兩端平行設置的兩組縱梁2,所述縱梁2上設有與所述滑動輪7相適應的滑軌(所述滑軌優選為鋼絲滑軌或槽鋼滑軌),所述縱梁2的前后兩個端部均設有擋塊9,用于阻擋并限定所述滑動輪7;為了使得所述大棚的結構更穩定,優選的,所述固定支架的頂梁涉及為等腰三角形結構。驅動機構8,所述驅動機構8設置于所述收納房體5內部,用于驅動并控制(遙控)所述滑動輪7沿所述縱梁上的滑軌水平移動,伸展所述大棚主體。所述若干組折疊支架間距相等,且首尾兩組折疊支架的頂梁的下端分別連接在兩個滑動輪上(或者通過一支撐桿6與所述滑動輪7連接)并可隨所述滑動輪沿滑軌的縱向來回移動,大棚布搭接在若干組固定支架上。折疊支架兩端設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面與地面接觸,且所述地面上設有供所述立柱隨固定支架行走的線性滑道,該線性滑道可以是鋼軌滑道,也可以是在地面上直接構造出的滑道。如圖3所示,所述交叉伸縮組件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固定桿10和交叉設置于兩固定桿之間的連桿11,所述固定桿上設有滑道,連桿兩端設有滑塊12,且所述滑塊卡接在所述滑道內并可沿所述滑道水平滑動。實施例2與所述實施例1不同的是,所述交叉伸縮組件包括兩根平行設置的固定桿10和交叉設置于兩固定桿之間的連桿11,所述固定桿上套設有滑塊12,所述連桿11兩端與所述滑塊12固結在一起,使得所述連桿可隨所述滑塊在所述固定桿10上水平滑動。該可伸縮大棚的工作過程為:根據作物的生長季節,在需要使用大棚對植物進行保溫處理的時候,通過農作物間隙將所述大棚固定在建在農作物田地中;或者將田間試驗的作物直接種植在可折疊的田間移動大棚的展開狀態的覆蓋面積內,當需要進行防雨、遮光與溫度控制試驗性處理時,如圖1所示,自動啟動驅動機構,驅動所述大棚主體折疊架隨滑動輪沿所述縱梁滑動,滑動輪在驅動機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伸縮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納房體,用于收納大棚主體;所述大棚主體,包括大棚布和用于支撐所述大棚布的若干組折疊支架,所述折疊支架包括頂梁,其中,相鄰的頂梁之間設置有交叉伸縮組件,且首尾兩組折疊支架的頂梁的下端均設置有兩組滑動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組平行設置的橫梁、固定在所述橫梁兩端平行設置的兩組縱梁,所述縱梁上設有與所述滑動輪相適應的滑軌,所述縱梁的前后兩個端部均設有擋塊,用于阻擋并限定所述滑動輪;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收納房體內部,用于驅動并控制所述滑動輪沿所述縱梁上的滑軌水平移動,伸展所述大棚主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伸縮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納房體,用于收納大棚主體;所述大棚主體,包括大棚布和用于支撐所述大棚布的若干組折疊支架,所述折疊支架包括頂梁,其中,相鄰的頂梁之間設置有交叉伸縮組件,且首尾兩組折疊支架的頂梁的下端均設置有兩組滑動輪;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多組平行設置的橫梁、固定在所述橫梁兩端平行設置的兩組縱梁,所述縱梁上設有與所述滑動輪相適應的滑軌,所述縱梁的前后兩個端部均設有擋塊,用于阻擋并限定所述滑動輪;驅動機構,所述驅動機構設置于所述收納房體內部,用于驅動并控制所述滑動輪沿所述縱梁上的滑軌水平移動,伸展所述大棚主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縮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組折疊支架間距相等,且首尾兩組折疊支架的頂梁的下端分別連接在兩個滑動輪上并可隨所述滑動輪沿滑軌的縱向來回移動,大棚布搭接在若干組固定支架上。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縮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折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趙明,郭艷軍,丁在松,孫雪芳,王美云,李景忠,
申請(專利權)人:北京禾惠農科技有限公司,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北京;1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