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FANUC數控系統I/O模塊檢測儀技術方案

    技術編號:14339907 閱讀:3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04 12:23
    本發明專利技術提出FANUC數控系統I/O模塊檢測儀,屬于數控系統檢測維護技術領域。該I/O模塊檢測儀包括開關電源、智能處理器、編碼器、軟鍵盤板面、I/O轉接板、LCD顯示屏和I/O模塊;所述智能處理器的顯示控制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開關電源通過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分壓,再通過穩壓管形成穩定的5V電壓為智能處理器和軟鍵盤板面供電;軟鍵盤板面的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相連;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輸出端以及I/O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均通過50排線與FANUC系統的信號輸入端相連。具有抗干涉能力強,響應快等特點。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FANUC數控系統I/O模塊檢測儀,屬于數控系統檢測維護

    技術介紹
    日本FANUC數控系統在中國數控機床市場占有率非常之高,其主軸及伺服驅動器經過幾代發展,但外置I/0輸入輸出模塊基本不變,據不完全統計,I/O模塊故障率約占12-20%左右,其故障形式主要有兩種,即電源不工作不正常與輸入輸出點信號不正常。電源的維修相對簡單,后者維修較為復雜,對其測試需與系統及PMC相連接。因I/O的輸入輸出由FANUC系統內置PMC梯形圖程序所定義,并且PMC梯形圖程序與I/O的輸入輸出并非簡單的一一對應關系,而且,FANUC并沒有將單獨的PMC作為可編程控制器PLC模塊推向市場,其內部工作機理不為外人知,所以I/O模塊輸入輸出點信號測試非常困難。同時,由于各數控機床所使用I/O端子數量各不相同,對各端子定義也不相同,因此,更加提高了I/O模塊輸入輸出點信號檢測的難度。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了FANUC數控系統I/O模塊檢測儀,所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所述I/O模塊檢測儀與FANUC數控系統的I/O模塊相連,所述I/O模塊檢測儀包括開關電源、智能處理器、編碼器、軟鍵盤板面、I/O轉接板、LCD顯示屏和I/O模塊;所述智能處理器的顯示控制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開關電源通過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分壓,再通過穩壓管形成穩定的5V電壓為智能處理器和軟鍵盤板面供電;所述軟鍵盤板面的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輸出端以及I/O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均通過50排線與FANUC系統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FANUC系統內導入自編撰PMC梯形圖;所述FANUC系統的輸出端通過LED顯示燈與智能處理器相連;所訴I/O轉接板的輸入口對應I/O模塊的輸入點,I/O轉接板的輸出口對應I/O模塊的輸出點;所述編碼器的信號輸出端與I/O轉接板的輸入口相連;所述I/O轉接板的輸入口與軟鍵盤板面相連;所述編碼器的編碼信號輸入端通過I/O轉接板的輸入口與I/O模塊輸入點相連;所述編碼器的編碼信號輸出端與智能處理器的數據輸入端相連;其中,所述自編撰PMC梯形圖的輸入輸出信號對應關系為:輸入信號X0.0—X0.7分別與輸出信號Y0.0—Y0.7一一對應;輸入信號X1.0—X1.7分別與輸出信號Y1.0—Y1.7一一對應;輸入信號X2.0—X2.7分別與Y0.0+Y1.0、Y0.1+Y1.0、Y0.2+Y1.0、Y0.3+Y1.0、Y0.4+Y1.0、Y0.5+Y1.0、Y0.6+Y1.0、Y0.7+Y1.0一一對應。優選地,所述智能處理器采用80C51單片機芯片。優選地,所述I/O模塊檢測儀包括三個編碼器,所述編碼器均采用74LS147編碼器。優選地,所述軟鍵盤板面采用24鍵輸入結構。優選地,所述I/O轉接板包括24個輸入口和16個輸出口;所述16個輸出口上均設有串聯的限流電阻和LED發光顯示器。優選地,所述LCD顯示屏采用LCD1602型號顯示屏。本專利技術有益效果:1)本專利技術集成化程度高;LCD文字顯示與LED指示燈顯示輸入輸出狀態,十分直觀;操作簡單,使用方便,不需培訓即可操作;同時,其工作可靠,穩定性高,抗干涉能力強,響應快,并且生產成本較低。2)本專利技術不僅能檢測FANUC數控系統I/O輸入電路是否正常,同時能夠檢測I/O輸出電路是否正常,并能實時將檢測結果迅速的、清晰的顯示出來。3)FANUC數控系統在中國數控機床市場占具重要工業應用位置,但是其I/O故障率高達12-20%,影響生產。因此,其I/O電路的檢測成為了使用方一直長期渴望解決的,但是指未獲得成功的問題。本專利技術提出的I/O模塊檢測儀有效的實現FANUC數控系統I/O模塊輸入輸出電路的檢測,并且其檢測準確度高達98.7%,為FANUC數控系統在工業生產中的應用帶來的極大的便利,提高了FANUC數控系統在工業生產中使用的生產效率。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設計簡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控制框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但本專利技術不受實施例的限制。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電路設計簡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方案控制框圖。所述I/O模塊檢測儀與FANUC數控系統的I/O模塊相連,所述I/O模塊檢測儀包括開關電源、智能處理器、編碼器、軟鍵盤板面、I/O轉接板、LCD顯示屏和I/O模塊;所述智能處理器的顯示控制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開關電源通過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分壓,再通過穩壓管形成穩定的5V電壓為智能處理器和軟鍵盤板面供電;所述軟鍵盤板面的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輸出端以及I/O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均通過50排線與FANUC系統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FANUC系統內導入自編撰PMC梯形圖;所述FANUC系統的輸出端通過LED顯示燈與智能處理器相連;所訴I/O轉接板的輸入口對應I/O模塊的輸入點,I/O轉接板的輸出口對應I/O模塊的輸出點;所述編碼器的信號輸出端與I/O轉接板的輸入口相連;所述I/O轉接板的輸入口與軟鍵盤板面相連;所述編碼器的編碼信號輸入端通過I/O轉接板的輸入口與I/O模塊輸入點相連;所述編碼器的編碼信號輸出端與智能處理器的數據輸入端相連;其中,所述自編撰PMC梯形圖的輸入輸出信號對應關系為:輸入信號X0.0—X0.7分別與輸出信號Y0.0—Y0.7一一對應;輸入信號X1.0—X1.7分別與輸出信號Y1.0—Y1.7一一對應;輸入信號X2.0—X2.7分別與Y0.0+Y1.0、Y0.1+Y1.0、Y0.2+Y1.0、Y0.3+Y1.0、Y0.4+Y1.0、Y0.5+Y1.0、Y0.6+Y1.0、Y0.7+Y1.0一一對應。其中,自編撰PMC梯形圖的對應表如表1所示。表1自編撰PMC梯形圖的對應表X0.0Y0.0X1.0Y1.0X2.0Y0.0+Y1.0X0.1Y0.1X1.1Y1.1X2.1Y0.1+Y1.0X0.2Y0.2X1.2Y1.2X2.2Y0.2+Y1.0X0.3Y0.3X1.3Y1.3X2.3Y0.3+Y1.0X0.4Y0.4X1.4Y1.4X2.4Y0.4+Y1.0X0.5Y0.5X1.5Y1.5X2.5Y0.5+Y1.0X0.6Y0.6X1.6Y1.6X2.6Y0.6+Y1.0X0.7Y0.7X1.7Y1.7X2.7Y0.7+Y1.0其中,智能處理器采用80C51單片機芯片。I/O模塊檢測儀包括三個編碼器,所述編碼器均采用74LS147編碼器。軟鍵盤板面采用24鍵輸入結構。I/O轉接板包括24個輸入口和16個輸出口;16個輸出口上均設有串聯的限流電阻和LED發光顯示器。LCD顯示屏采用LCD1602型號顯示屏。軟鍵盤板面的24建輸入通過I/O轉接板的24個輸入口與I/O模塊的24個輸入信號對應,經三只二十進制編碼器74LS147編碼將24個輸入信號減少為三組ABCD二進制的12個信號,以減少單片機端口占用量。將軟鍵盤面板的輸入信號供給LCD顯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FANUC數控系統I/O模塊檢測儀

    【技術保護點】
    FANUC數控系統I/O模塊檢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I/O模塊檢測儀與FANUC數控系統的I/O模塊相連,所述I/O模塊檢測儀包括開關電源、智能處理器、編碼器、軟鍵盤板面、I/O轉接板和LCD顯示屏;所述智能處理器的顯示控制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開關電源通過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分壓,再通過穩壓管形成穩定的5V電壓為智能處理器和軟鍵盤板面供電;所述軟鍵盤板面的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輸出端以及I/O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均通過50排線與FANUC系統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FANUC系統內導入自編撰PMC梯形圖;所述FANUC系統的輸出端通過LED顯示燈與智能處理器相連;所訴I/O轉接板的輸入口對應I/O模塊的輸入點,I/O轉接板的輸出口對應I/O模塊的輸出點;所述編碼器的信號輸出端與I/O轉接板的輸入口相連;所述I/O轉接板的輸入口與軟鍵盤板面相連;所述編碼器的編碼信號輸入端通過I/O轉接板的輸入口與I/O模塊輸入點相連;所述編碼器的編碼信號輸出端與智能處理器的數據輸入端相連;其中,所述自編撰PMC梯形圖的輸入輸出信號對應關系為:輸入信號X0.0—X0.7分別與輸出信號Y0.0—Y0.7一一對應;輸入信號X1.0—X1.7分別與輸出信號Y1.0—Y1.7一一對應;輸入信號X2.0—X2.7分別與Y0.0+Y1.0、Y0.1+Y1.0、Y0.2+Y1.0、Y0.3+Y1.0、Y0.4+Y1.0、Y0.5+Y1.0、Y0.6+Y1.0、Y0.7+Y1.0一一對應。...

    【技術特征摘要】
    1.FANUC數控系統I/O模塊檢測儀,其特征在于,所述I/O模塊檢測儀與FANUC數控系統的I/O模塊相連,所述I/O模塊檢測儀包括開關電源、智能處理器、編碼器、軟鍵盤板面、I/O轉接板和LCD顯示屏;所述智能處理器的顯示控制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控制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開關電源通過第一電阻(R1)和第二電阻(R2)分壓,再通過穩壓管形成穩定的5V電壓為智能處理器和軟鍵盤板面供電;所述軟鍵盤板面的信號輸出端與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LCD顯示屏的信號輸入端、信號輸出端以及I/O模塊的信號輸出端均通過50排線與FANUC系統的信號輸入端相連;所述FANUC系統內導入自編撰PMC梯形圖;所述FANUC系統的輸出端通過LED顯示燈與智能處理器相連;所訴I/O轉接板的輸入口對應I/O模塊的輸入點,I/O轉接板的輸出口對應I/O模塊的輸出點;所述編碼器的信號輸出端與I/O轉接板的輸入口相連;所述I/O轉接板的輸入口與軟鍵盤板面相連;所述編碼器的編碼信號輸入端通過I/O轉接板的輸入口與I/O模塊輸入點相連;所述編碼器的編碼信號輸出端與智能處...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潘天堂陳新岳興蓮王樂
    申請(專利權)人:常州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江蘇;32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成A∨人片天堂网无码|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内射|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亚洲无码黄色网址| 无码专区6080yy国产电影|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久久 | 中文字幕人妻无码系列第三区|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粉嫩大学生无套内射无码卡视频|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 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按摩| 国精品无码A区一区二区| 人妻无码久久精品人妻|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高潮潮喷奶水飞溅视频无码| 亚洲人片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无码任你躁久久久久久老妇| 亚洲熟妇无码av另类vr影视|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国产| 在线精品免费视频无码的|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兔费| 日韩免费a级毛片无码a∨| 无码无套少妇毛多18PXXXX| 精品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色欲狠狠躁天天躁无码中文字幕|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久久99 | 成人免费无遮挡无码黄漫视频| 中文字幕av无码一二三区电影| 一本色道无码道DVD在线观看| 在线看片无码永久免费视频 |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秋霞鲁丝片无码av| 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亚洲字| 东京热无码av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