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半導體
,尤其涉及一種準絕緣體上硅(SOI)場效應晶體管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介紹
準SOI場效應晶體管,結合了場效應晶體管與SOI兩者的優勢,采用氧化層隔絕場效應晶體管的源漏區與半導體襯底,實現了兩者之間絕緣,避免了源漏區的載流子與半導體襯底內的載流子復合;此外,場效應晶體管的溝道仍由半導體襯底充當,起到了方便場效應晶體管的熱量通過半導體襯底散發出去的作用。基于上述好處,近年來,準SOI場效應晶體管越來越多使用在集成電路中。在使用過程中,為對準SOI場效應晶體管的體區施壓,或將體區的信號引出,需在體區制作電極。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準SOI場效應晶體管與體區電極制作工藝兼容的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器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實現的目的是使得準SOI場效應晶體管與體區電極制作工藝兼容。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器件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半導體襯底,所述半導體襯底具有若干有源區,所述有源區包括:用于形成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第一區域,與用于形成所述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體區電極的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采用淺溝槽隔離結構隔開;在所述第一區域上形成柵極結構,在所述柵極結構兩側的第一區域內形成輕摻雜區以及在所述柵極結構側壁形成側墻;以所述側墻為掩膜,對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進行第一干法刻蝕,保留所述側墻下的輕摻雜區并至少去除其它區域的輕摻雜區以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內、淺溝槽隔離結構表面、側墻以及柵極結構頂表面形成硬掩膜層,遮蓋所述第二區域的硬掩膜層,回蝕所述第一區域的硬掩膜層以僅保留側 ...
【技術保護點】
一種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導體襯底,所述半導體襯底具有若干有源區,所述有源區包括:用于形成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第一區域,與用于形成所述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體區電極的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采用淺溝槽隔離結構隔開;在所述第一區域上形成柵極結構,在所述柵極結構兩側的第一區域內形成輕摻雜區以及在所述柵極結構側壁形成側墻;以所述側墻為掩膜,對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進行第一干法刻蝕,保留所述側墻下的輕摻雜區并至少去除其它區域的輕摻雜區以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內、淺溝槽隔離結構表面、側墻以及柵極結構頂表面形成硬掩膜層,遮蓋所述第二區域的硬掩膜層,回蝕所述第一區域的硬掩膜層以僅保留側墻上的硬掩膜層以及側墻下的輕摻雜區側壁上的硬掩膜層;以所述第二區域上的硬掩膜層以及第一區域保留的硬掩膜層為掩膜,對所述第一區域進行第二干法刻蝕,以加大第一區域凹槽的深度;在所述第一區域的凹槽表面形成氧化層;去除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硬掩膜層,在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上沉積多晶硅,回蝕所述多晶硅,第一區域保留的多晶硅用于形成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源漏重摻雜區 ...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器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半導體襯底,所述半導體襯底具有若干有源區,所述有源區包括:用于形成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第一區域,與用于形成所述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體區電極的第二區域,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采用淺溝槽隔離結構隔開;在所述第一區域上形成柵極結構,在所述柵極結構兩側的第一區域內形成輕摻雜區以及在所述柵極結構側壁形成側墻;以所述側墻為掩膜,對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進行第一干法刻蝕,保留所述側墻下的輕摻雜區并至少去除其它區域的輕摻雜區以形成凹槽;在所述凹槽內、淺溝槽隔離結構表面、側墻以及柵極結構頂表面形成硬掩膜層,遮蓋所述第二區域的硬掩膜層,回蝕所述第一區域的硬掩膜層以僅保留側墻上的硬掩膜層以及側墻下的輕摻雜區側壁上的硬掩膜層;以所述第二區域上的硬掩膜層以及第一區域保留的硬掩膜層為掩膜,對所述第一區域進行第二干法刻蝕,以加大第一區域凹槽的深度;在所述第一區域的凹槽表面形成氧化層;去除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的硬掩膜層,在所述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上沉積多晶硅,回蝕所述多晶硅,第一區域保留的多晶硅用于形成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源漏重摻雜區,第二區域保留的多晶硅至少部分用于形成所述準絕緣體上硅場效應晶體管的體區電極;去除淺溝槽隔離結構頂部的部分多晶硅,至少使得第一區域與第二區域所保留的的多晶硅絕緣;分別對所述第一區域的多晶硅與第二區域的至少部分多晶硅進行離子注入重摻雜以對應形成場效應晶體管的源漏重摻雜區與體區電極。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區為P型,對所述第二區域的多晶硅進行離子注入重摻雜時注入的離子為P型,對所述第一區域的多晶硅進行離子注入重摻雜時注入的離子為N型;或所述有源區為N型,對所述第二區域的多晶硅進行離子注入重摻雜時注入的離子為N
\t型,對所述第一區域的多晶硅進行離子注入重摻雜時注入的離子為P型。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柵極結構側壁的側墻包括第一側墻與第二側墻,其中,所述輕摻雜區...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康勁,卜偉海,王文博,吳漢明,張興,黃如,
申請(專利權)人:中芯國際集成電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