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金線蓮的栽培方法,涉及種植技術領域,包括以下步驟:(1)在丘陵林地的樹蔭下擺放復數個網格籃,并且讓網格籃的底部離地間距為4cm~6cm;(2)在網格籃內鋪設一層無紡布,并填充厚度為4cm的腐殖土;(3)填充厚度為4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并植入金線蓮幼苗;(4)在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上填充厚度為2cm椰糠粉;(5)在復數個網格籃的上方罩設一層可以掀開的透明薄膜。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發明專利技術具有投資小、成本低、產量高等特點,并且可以有效防止莖腐病相互傳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種植
,更具體的講是一種金線蓮的栽培方法。
技術介紹
金線蓮是一種主產于福建、浙江、臺灣、江西、貴州等地的名貴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除濕解毒等功效。另外由于金線蓮株型小巧美觀,葉形優美,葉脈金黃色,成網狀排列,為極具觀賞價值的室內觀葉珍品。金線蓮屬陰性植物,忌陽光直射。金線蓮生長對溫度要求比較高,高于30℃或低于15℃則不利于生長,適宜的栽培溫度為20-25℃。金線蓮性喜濕潤,空氣濕度高有助于植株生長并提高鮮重,但栽培介質不能過濕,過濕易導致莖腐病。目前生產上主要采用溫室大棚進行種植,雖然通過控制光強、溫度、濕度、通風等條件,可以實現規模化常年生產,但是投資大、成本高。由于這種莖腐病容易在各金線蓮之間相互傳染,現有溫室大棚種植方式并沒有這種防傳染措施,容易導致金線蓮大面積受損。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金線蓮的栽培方法,目的在于解決現有溫室大棚種植金線蓮的方法存在投資大、成本高,并且無法防止莖腐病相互傳染等的缺點。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丘陵林地的樹蔭下擺放復數個依次排列且底面布滿網孔的網格籃,并且讓網格籃的底部離地間距為4cm~6cm;(2)在長寬高為50cm×50cm×10cm的網格籃內鋪設一層無紡布,并在無紡布上填充厚度為4cm的腐殖土;(3)填充厚度為4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以根部插入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內2cm的方式均勻地植入金線蓮幼苗;(4)在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上填充厚度為2cm椰糠粉;(5)在復數個網格籃的上方罩設一層可以掀開的透明薄膜,當下雨時,將透明薄膜罩于網格籃的上方,當未下雨時,將透明薄膜掀開。進一步,上述步驟(3)中,先在腐殖土上放置一個與網格籃相適配且布滿長寬高為6cm×6cm×4cm的通孔的孔板,再往孔板的每個通孔內填充厚度為2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隨后往孔板的每個通孔中心位置處放入一株金線蓮幼苗,最后再往孔板的每個通孔內填充厚度為2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進一步,上述步驟(1)中,將各網格籃正下方的地面挖成波浪狀,并在復數個網格籃與地面的間隙之間設置至少一個排風口水平朝向設置且排風口的長寬為50cm×3cm且的排風管。進一步,上述步驟(5)中,將復數個竹片的兩端插入地面,使復數個竹片在網格籃的上方彎曲成C字形且相互之間間隔排列,形成一支撐架;再將透明薄膜罩于該支撐架上。進一步,上述步驟(3)中腐殖土和椰糠粉的混合物中腐殖土和椰糠粉的重量比為3:1。進一步,還包括步驟(6),即在透明薄膜的上方罩設一層可透氣透雨的遮陽蓬。由上述對本專利技術結構的描述可知,本專利技術具有如下優點:其一、本專利技術包括以下步驟:(1)在丘陵林地的樹蔭下擺放復數個網格籃,并且讓網格籃的底部離地間距為4cm~6cm,以保證網格籃的透水和透風性;(2)在網格籃內鋪設一層無紡布,并在無紡布上填充厚度為4cm的腐殖土;由于無紡布的結構特點讓其即可吸水又可導水,在雨水大時可將水分快速導走,避免對金線蓮根部造成影響,防莖腐病,而在干旱時可固水,對金線蓮的生長提供幫助;(3)填充厚度為4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以根部插入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內2cm的方式均勻地植入金線蓮幼苗,腐殖土和椰糠粉的這種組合方式可最大程度的給金線蓮的生產提供充足的合理搭配的營養成分;(4)在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上填充厚度為2cm椰糠粉;(5)在復數個網格籃的上方罩設一層可以掀開的透明薄膜,當下雨時,將透明薄膜罩于網格籃的上方,避免雨滴直接砸在金線蓮幼苗上;當未下雨時,將透明薄膜掀開,保證金線蓮幼苗上方的空氣流通性。本專利技術的產量可以比傳統種植方法提高數倍。其二、本專利技術在步驟(3)中,先在腐殖土上放置一個與網格籃相適配且布滿長寬高為6cm×6cm×4cm的通孔的孔板,再往孔板的每個通孔內填充厚度為2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隨后往孔板的每個通孔中心位置處放入一株金線蓮幼苗,最后再往孔板的每個通孔內填充厚度為2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孔板起到隔離作用,將各個金線蓮幼苗的根部相互隔離,避免莖腐病在各金線蓮幼苗之間快速傳染。同時孔板也可以很好的控制各金線蓮幼苗之間的株間距,讓各金線蓮幼苗所得養分相當,生長速度相近,對提高金線蓮的產量有很大的幫助。其三、本專利技術的步驟(1)中,將各網格籃正下方的地面挖成波浪狀,并在復數個網格籃與地面的間隙之間設置至少一個排風口水平朝向設置且排風口的長寬為50cm×3cm且的排風管。排風管排出的風可以提高網格籃底部的空氣流通性,有助于金線蓮幼苗的生長;而波浪狀的地面可以讓風在網格籃與地面之間上下竄動,保證在網格籃的底部形成源源不斷的風流。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一種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丘陵林地的樹蔭下擺放復數個依次排列且底面布滿網孔的網格籃,并且讓網格籃的底部離地間距為4cm~6cm,可以保證網格籃的透水和透風性;(2)在長寬高為50cm×50cm×10cm的網格籃內鋪設一層無紡布,并在無紡布上填充厚度為4cm的腐殖土;由于無紡布的結構特點讓其即可吸水又可導水,在雨水大時可將水分快速導走,避免對金線蓮根部造成影響,可以防莖腐病,而在干旱時可固水,對金線蓮的生長提供幫助;(3)填充厚度為4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以根部插入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內2cm的方式均勻地植入金線蓮幼苗;腐殖土和椰糠粉的這種組合方式可最大程度的給金線蓮的生產提供充足的合理搭配的營養成分;(4)在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上填充厚度為2cm椰糠粉;(5)在復數個網格籃的上方罩設一層可以掀開的透明薄膜,當下雨時,將透明薄膜罩于網格籃的上方,避免雨滴直接砸在金線蓮幼苗上,避免因雨滴砸在金線蓮幼苗上而造成爛葉;當未下雨時,將透明薄膜掀開,以保證金線蓮幼苗上方的空氣流通性;(6)在透明薄膜的上方罩設一層可透氣透雨的遮陽蓬。作為優選方案:步驟(3)中,先在腐殖土上放置一個與網格籃相適配且布滿長寬高為6cm×6cm×4cm的通孔的孔板,再往孔板的每個通孔內填充厚度為2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隨后往孔板的每個通孔中心位置處放入一株金線蓮幼苗,最后再往孔板的每個通孔內填充厚度為2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孔板可以起到隔離作用,將各個金線蓮幼苗的根部相互隔離,避免莖腐病在各金線蓮幼苗之間快速傳染。同時孔板也可以很好的控制各金線蓮幼苗之間的株間距,讓各金線蓮幼苗所得養分相當,生長速度相近,對提高金線蓮的產量有很大的幫助。作為優選方案:上述步驟(1)中,將各網格籃正下方的地面挖成波浪狀,并在復數個網格籃與地面的間隙之間設置至少一個排風口水平朝向設置且排風口的長寬為50cm×3cm且的排風管。排風管排出的風可以提高網格籃底部的空氣流通性,有助于金線蓮幼苗的生長;而波浪狀的地面可以讓風在網格籃與地面之間上下竄動,保證在網格籃的底部形成源源不斷的風流。作為優選方案:上述步驟(5)中,將復數個竹片的兩端插入地面,使復數個竹片在網格籃的上方彎曲成C字形且相互之間間隔排列,形成一支撐架;再將透明薄膜罩于該支撐架上。整個支撐架制作起來較為簡單,并且成本很低。作為優選方案:上述步驟(3)中腐殖土和椰糠粉的混合物中腐殖土和椰糠粉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丘陵林地的樹蔭下擺放復數個依次排列且底面布滿網孔的網格籃,并且讓網格籃的底部離地間距為4cm~6cm;其特征在于:(2)在長寬高為50cm×50cm×10cm的網格籃內鋪設一層無紡布,并在無紡布上填充厚度為4cm的腐殖土;(3)填充厚度為4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以根部插入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內2cm的方式均勻地植入金線蓮幼苗;(4)在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上填充厚度為2cm椰糠粉;(5)在復數個網格籃的上方罩設一層可以掀開的透明薄膜,當下雨時,將透明薄膜罩于網格籃的上方,當未下雨時,將透明薄膜掀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丘陵林地的樹蔭下擺放復數個依次排列且底面布滿網孔的網格籃,并且讓網格籃的底部離地間距為4cm~6cm;其特征在于:(2)在長寬高為50cm×50cm×10cm的網格籃內鋪設一層無紡布,并在無紡布上填充厚度為4cm的腐殖土;(3)填充厚度為4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以根部插入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內2cm的方式均勻地植入金線蓮幼苗;(4)在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上填充厚度為2cm椰糠粉;(5)在復數個網格籃的上方罩設一層可以掀開的透明薄膜,當下雨時,將透明薄膜罩于網格籃的上方,當未下雨時,將透明薄膜掀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金線蓮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先在腐殖土上放置一個與網格籃相適配且布滿長寬高為6cm×6cm×4cm的通孔的孔板,再往孔板的每個通孔內填充厚度為2cm的椰糠粉和腐殖土的混合物,隨...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藝城,
申請(專利權)人:明溪縣本素佰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