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煉鋼工藝
,尤其涉及一種高碳鋼全鋁含量的控制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生產含鈦量在0.15~0.25%的高鈦鋼,一般采用低鈦鈦鐵、高鈦鈦鐵和鈦線進行調鈦。由于含鈦合金中殘余鋁含量較高,對全鋁含量要求較低的一些高鈦鋼冶煉難度較大。同時還容易造成鋼水澆注過程中水口結瘤,影響鋼水質量和連澆罐數。而為了提高鈦收得率,在精煉還原氣氛中調鈦,造成鋼水中全鋁含量高。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旨在提供一種能穩定控制高鈦鋼中全鋁含量,降低鋼中B類夾雜物,減少鋼水絮流的高鈦鋼全鋁含量的控制方法。為此,本專利技術所采取的解決方案是:一種高鈦鋼全鋁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工藝路線:采用鐵水預處理—頂吹轉爐冶煉—轉爐出鋼一次調鈦—鋼水扒渣—精煉處理—連鑄的工藝路線;(2)大罐涮罐:高鈦鋼采用專用大罐,大罐上線周轉前先利用無鋁鋼周轉生產2次以上;(3)轉爐出鋼一次調鈦:出鋼碳>0.04%,出鋼過程中先加入專用硅鐵和錳鐵脫氧,調鈦采用高鈦鈦鐵,出鋼量達到鋼包容量1/3時開始加入高鈦鈦鐵,高鈦鈦鐵加入量=鈦鐵量×鈦鐵含鈦量×0.8≥鋼種成分上限;轉爐出鋼溫度為1660~1690℃,出鋼過程中氬氣控制在200~300NL/min,出鋼結束后加入白灰1~2kg/t;(4)鋼水扒渣:出鋼后進入鋼水扒渣站進行扒渣處理,扒渣后要求渣面厚度≤10mm,扒渣結束后加入2~4kg/t白灰蓋罐;(5)精煉微調:精煉過程中氬氣控制在200~300NL/min,前期調整其它成分,待其它成分命中目標后,中期調整鈦成分,鈦成分調整要求在鋼種成分中上限。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為:本專利技術利 ...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鈦鋼全鋁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工藝路線:采用鐵水預處理—頂吹轉爐冶煉—轉爐出鋼一次調鈦—鋼水扒渣—精煉處理—連鑄的工藝路線;(2)大罐涮罐:高鈦鋼采用專用大罐,大罐上線周轉前先利用無鋁鋼周轉生產2次以上;(3)轉爐出鋼一次調鈦:出鋼碳>0.04%,出鋼過程中先加入專用硅鐵和錳鐵脫氧,調鈦采用高鈦鈦鐵,出鋼量達到鋼包容量1/3時開始加入高鈦鈦鐵,高鈦鈦鐵加入量=鈦鐵量×鈦鐵含鈦量×0.8≥鋼種成分上限;轉爐出鋼溫度為1660~1690℃,出鋼過程中氬氣控制在200~300NL/min,出鋼結束后加入白灰1~2kg/t;(4)鋼水扒渣:出鋼后進入鋼水扒渣站進行扒渣處理,扒渣后要求渣面厚度≤10mm,扒渣結束后加入2~4kg/t白灰蓋罐;(5)精煉微調:精煉過程中氬氣控制在200~300NL/min,前期調整其它成分,待其它成分命中目標后,中期調整鈦成分,鈦成分調整要求在鋼種成分中上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鈦鋼全鋁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1)工藝路線:采用鐵水預處理—頂吹轉爐冶煉—轉爐出鋼一次調鈦—鋼水扒渣—精煉處理—連鑄的工藝路線;(2)大罐涮罐:高鈦鋼采用專用大罐,大罐上線周轉前先利用無鋁鋼周轉生產2次以上;(3)轉爐出鋼一次調鈦:出鋼碳>0.04%,出鋼過程中先加入專用硅鐵和錳鐵脫氧,調鈦采用高鈦鈦鐵,出鋼量達到鋼包容量1/3時開始加入高鈦鈦鐵,高鈦鈦鐵加入量=鈦鐵量×鈦鐵含鈦量×0.8...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羅建華,姜振生,寧東,常宏偉,孫振宇,鄭毅,馬升,
申請(專利權)人:鞍鋼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遼寧;2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