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工藝,包括如下步驟:S1、移動直吹管,使直吹管的出風口抵在高爐風口后端的密封面上;S2、將直吹管的法蘭與送風管的法蘭對接,將銷軸穿入對應的螺栓孔,同時將斜鐵穿入銷軸,使直吹管與送風管固定連接;S3、在連接后的法蘭上設置夾緊裝置,夾緊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夾鉗,將所有的夾鉗沿法蘭的周向均勻分布;S4、操作夾鉗,將法蘭夾緊,直至兩個法蘭的接觸面間隙符合預定要求;S5、對斜鐵進行打緊作業;S6、拆除夾鉗。本發明專利技術提供的安裝高爐直吹管的工藝,設置了夾緊裝置,將直吹管法蘭和送風管法蘭夾緊進行安裝,夾緊裝置使用方便,提升了高爐直吹管設備安裝的施工效率,減少了高爐因檢修施工而休風的時間。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高爐煉鐵設備
,特別是涉及一種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工藝。
技術介紹
直吹管是高爐冶煉系統中的關鍵設備,其作用是將熱風爐生產的熱風通過高爐風口輸送到高爐內部,一般大型高爐的直吹管數量在40根左右。在高爐定修期間,需要拆下所有的直吹管進行檢查,再回裝。直吹管的頭部為球面形式,與高爐風口的后端密封面連接。其尾部為法蘭形式,與送風支管中段下法蘭連接,法蘭面之間通過銷軸和斜鐵進行緊固。直吹管在安裝過程中,主要的工作量在于對法蘭面的安裝調整。由于直吹管長約4m,重約1.5t,其內部輸送的是溫度高達1000℃的熱風,并且壓力最高可達0.8MPa,加上法蘭面受熱變形等因素的影響,直吹管法蘭面的對接安裝難度非常大。通常需要對斜鐵多次調整、打擊后,才能將法蘭面安裝到位,勞動力負荷非常大。申請號為201420444899.1的中國實驗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高爐直吹管,所述直吹管通過法蘭與彎管連接,所述的彎管過法蘭與異徑管連接,在所述的彎管上設有窺視裝置,所述的直吹管通過斜拉桿和水平拉桿固定連接在波紋管上。采用上述技術方案,本技術所提供的這種高爐直吹管,采用水平拉桿和斜拉桿的方式固定直吹管,增加了操作空間,便于檢修,窺視孔端蓋與彎管連接處采用球面結構連接,使得密封更好,減少了能耗。然而上述裝置僅公開了直吹管通過斜拉桿和水平拉桿固定連接在波紋管上,并沒有公開具體的連接工藝。
技術實現思路
鑒于以上所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工藝,解決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問題。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工藝,包括如下步驟:S1、移動待安裝的直吹管,使所述直吹管的出風口抵在高爐風口后端的密封面上;S2、將直吹管的法蘭與送風管的法蘭對接,將銷軸穿入對應的螺栓孔,同時將斜鐵穿入銷軸,使所述直吹管與所述送風管固定連接;S3、在連接后的所述法蘭上設置夾緊裝置,所述夾緊裝置包括至少兩個夾鉗,將所有的夾鉗沿法蘭的周向均勻分布;S4、操作所述夾鉗,將法蘭夾緊,直至兩個法蘭的接觸面間隙符合預定要求;S5、對所述斜鐵進行打緊作業;S6、拆除所述夾鉗。優選地,步驟S3中,所述夾鉗設有四個,沿所述法蘭的周向均勻分布。優選地,所述夾鉗為C形鉗。優選地,所述夾鉗的一端設有墊片,另一端安裝有夾緊油缸。如上所述,本專利技術涉及的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工藝,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提供的安裝高爐直吹管的工藝,設置了夾緊裝置,將所述直吹管法蘭和送風管法蘭夾緊進行安裝,夾緊裝置使用方便,提升了高爐直吹管設備安裝的施工效率,減少了高爐因檢修施工而休風的時間。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安裝時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安裝時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3為夾緊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第一分桿和第二分桿連接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元件標號說明1直吹管11法蘭2高爐風口3送風管31法蘭4銷軸41斜鐵5夾緊裝置51夾鉗510墊片511夾緊油缸512活動彈簧6小車61升降平臺611升降油缸62支撐桿621第一分桿622第二分桿623鎖定裝置624粗管625細管626緩沖彈簧627定位螺絲63萬向機構631萬向節64液壓站65控制臺具體實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專利技術的其他優點及功效。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并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系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專利技術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專利技術所揭示的
技術實現思路
得能涵蓋的范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等的用語,亦僅為便于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圍,其相對關系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
技術實現思路
下,當亦視為本專利技術可實施的范疇。如圖1至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移動待安裝的直吹管1,使所述直吹管1的出風口抵在高爐風口2后端的密封面上;S2、將直吹管1的法蘭11與送風管3的法蘭31對接,將銷軸4穿入對應的螺栓孔,同時將斜鐵41穿入銷軸4,使所述直吹管1與所述送風管3固定連接;S3、在連接后的所述法蘭11,31上設置夾緊裝置5(參見圖3),所述夾緊裝置5包括至少兩個夾鉗51,將所有的夾鉗51沿法蘭11,31的周向均勻分布;S4、啟動所述夾鉗51,將法蘭11,31夾緊,直至所述法蘭11和所述法蘭13的接觸面間隙符合要求,間隙的設計要求一般為6mm左右;S5、對所述斜鐵41進行打緊作業,使斜鐵可以牢固地嵌入進銷軸4中,便于兩個法蘭11,31夾緊;S6、拆除所述夾鉗51,進行下一個直吹管1的安裝。優選地,步驟S3中,所述夾鉗51設有四個,沿所述法蘭11的周向均勻分布。優選地,所述夾鉗51為C形鉗。優選地,所述夾鉗51的一端設有墊片510,所述墊片510固定在所述夾鉗51上,可以防止夾緊時損壞法蘭,所述夾鉗51的另一端安裝有夾緊油缸511,通過夾緊油缸511和墊片510可牢固地夾緊法蘭11,31。如圖3所示,本專利技術中為了便于夾緊裝置5的使用,設置了專門用于放置所述夾緊裝置5的小車6,所述小車6上設有升降平臺61,所述升降平臺61上設有可伸縮的支撐桿62,所述夾鉗51設置在所述支撐桿62的頂部,所述支撐桿62通過萬向機構63連接在所述升降平臺61上,在本實施例中,所述萬向機構63由兩個萬向節631鉸接而成,便于所述夾鉗51的改變。所述小車6上設有液壓站64和控制臺65,所述液壓站64與所述控制臺65連接,每個所述夾緊油缸511與所述液壓站64,所述升降平臺61通過升降油缸611驅動可升降,所述升降油缸611與所述液壓站64連接,通過操作控制臺65可以控制夾緊油缸511夾緊法蘭11,31,也可控制升降平臺6的升降位置,便于夾緊裝置5的使用。使用本實施例時,可在步驟S3中,將小車6移動至直吹管1的法蘭11的下方,然后調整萬向機構63,使夾鉗51平均分布在法蘭11,31的周圍,通過所述控制臺65調整升降油缸611的高度,從而使升降平臺61上下活動,將所述夾鉗51調整到指定位置,控制所述控制臺65啟動所述夾緊油缸511將法蘭11,31夾緊,直至所述法蘭11和所述法蘭13的接觸面間隙符合要求再進行打緊作業,使用本實施例中的夾緊裝置5可以在一個直吹管1安裝完畢后,快速拆除,然后移動小車6至下一個直吹管1的位置進行安裝,拆換較方便。如圖3所示,優選地,所述支撐桿62和所述夾鉗51之間設有活動彈簧512,活動彈簧512便于夾鉗51調整方向,可以小幅度旋轉、傾斜。所述支撐桿62包括第一分桿621和第二分桿622,所述第二分桿622可轉動地連接在所述萬向節631上,所述第一分桿621鉸接在所述第二分桿622上,在使用完畢后便于收納,所述第一分桿621和所述第二分桿622的連接位置套設有鎖定裝置623,便于第一分桿621豎直固定在第二分桿622上不會折疊。所述第一分桿621上包括粗管624和細管625,所述粗管624鉸接在所述第二分桿622上,所述細管624與所述活動彈簧512連接,所述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移動待安裝的直吹管(1),使所述直吹管(1)的出風口抵在高爐風口(2)后端的密封面上;S2、將直吹管(1)的法蘭(11)與送風管(3)的法蘭(31)對接,將銷軸(4)穿入對應的螺栓孔,同時將斜鐵(41)穿入銷軸(4),使所述直吹管(1)與所述送風管(3)固定連接;S3、在連接后的所述法蘭(11,31)上設置夾緊裝置(5),所述夾緊裝置(5)包括至少兩個夾鉗(51),將所有的夾鉗(51)沿法蘭(11,31)的周向均勻分布;S4、操作所述夾鉗(51),將法蘭(11,31)夾緊,直至所述法蘭(11)和所述法蘭(13)的接觸面間隙符合預定要求;S5、對所述斜鐵(41)進行打緊作業;S6、拆除所述夾鉗(5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高爐直吹管的安裝工藝,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S1、移動待安裝的直吹管(1),使所述直吹管(1)的出風口抵在高爐風口(2)后端的密封面上;S2、將直吹管(1)的法蘭(11)與送風管(3)的法蘭(31)對接,將銷軸(4)穿入對應的螺栓孔,同時將斜鐵(41)穿入銷軸(4),使所述直吹管(1)與所述送風管(3)固定連接;S3、在連接后的所述法蘭(11,31)上設置夾緊裝置(5),所述夾緊裝置(5)包括至少兩個夾鉗(51),將所有的夾鉗(51)沿法蘭(11,31)的周向均勻分布;S4、操作所述夾鉗(5...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顏鈺,陳德光,劉杰,
申請(專利權)人: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