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濕法煙氣脫硝的方法,該方法包括:以[Co(en)3]Cl2為吸收液,在吸收塔內利用淋洗工藝進行煙氣脫硝;在氧化罐中利用高溫處理工藝再生吸收液等流程。當吸收塔內液氣比為10~20L/m3,液氣接觸時間為3~5s,氧化罐內處理溫度為75~90℃,處理時間為0.5~1h時,該方法可獲得較高的脫硝效率(>90%)。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的方法具有脫硝效率高、脫硝成本低,便于工程化實施等優點,在燃煤煙氣脫硝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大氣污染物治理
,具體涉及一種濕法煙氣脫硝的方法。
技術介紹
:NO是燃煤鍋爐排放的主要大氣污染物之一,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了極大威脅。燃煤煙氣脫硝一直是大氣污染物治理的重點。目前,工業上煙氣脫硝主要為SCR法。這種方法脫硝效率較高、工藝成熟,但其脫硝成本高,且對煙氣條件適應性差(不適合高硫和高堿金屬含量的煙氣),因此,迫切需要研制新型煙氣脫硝技術。絡合吸收法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煙氣脫硝新技術,其基本思路是借助專門的液體絡合吸收劑,將煙氣中的NO依次進行絡合、氧化、吸收,從而達到煙氣脫硝的目的。絡合吸收劑是該法的核心技術,目前研究較多的絡合劑為鈷鹽,包括乙二胺合鈷(SeparationandPurificationTechnology,2008,58:328-334;CN101352648A;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search,2005,44,686-691;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9(17):76-82)、六氨合鈷(Chemosphere,2005,59:811-817;EnvironmentalScience&Technology,2014,48,2453-2463;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05,B123:210-216),以及檸檬酸鈷(CN102698581A)、甘氨酸合鈷(化工學報,2006,57(4):943-947)等。以上述鈷鹽作絡合吸收劑進行煙氣脫硝,可獲得很高的脫硝效率,但存在一個主要問題:氣液接觸時間長(一般濕法煙氣凈化工藝接觸時間為3-4s,鈷鹽接觸時間長達60-70s)且液氣比偏高,導致吸收塔體積過大,投資運行成本過高,失去工程應用價值。鑒于此,開發一種新型的絡合吸收脫硝技術對實現該法的工程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顯得勢在必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的絡合吸收脫硝方法。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濕法煙氣脫硝的方法,原煙氣從噴淋吸收塔的下部進入,在塔內與吸收液[Co(en)3]Cl2至下向上逆向接觸,凈煙氣從吸收塔上部排除,當脫硝效率降低后,將吸收液排出吸收塔,進入氧化罐,在設定的溫度下處理設定時間后吸收液獲得再生,再生吸收液返注入吸收塔,繼續進行脫硝。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噴淋吸收塔內,液氣比為10~20L/m3。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噴淋吸收塔內,氣液接觸時間控制在3~5s。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氧化罐內,處理溫度為75~90℃。本專利技術進一步的改進在于,所述氧化罐內,處理時間為0.5~1h。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專利技術在氣液接觸時間短、液氣比較小的情況下仍具有很高的脫硝效率,這不但有助于降低脫硝成本,而且使鈷鹽絡合吸收法脫硝具有了工程應用價值。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的工藝流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所述是對本專利技術的解釋而不是限定。本專利技術一種濕法煙氣脫硝的方法,該方法包括兩個工藝流程:以[Co(en)3]Cl2為絡合吸收液,在吸收塔內利用淋洗工藝進行煙氣脫硝;在氧化罐中利用高溫處理工藝再生脫硝效率降低后的吸收液。根據鈷鹽脫硝原理,[Co(en)3]Cl2在堿性條件下分別與NO和O2絡合生成[Co(en)2(NO)(OH-)]Cl和[Co(en)2O2(OH)Co(en)2]Cl3為第一步反應;[Co(en)2O2(OH)Co(en)2]Cl3氧化[Co(en)2(NO)(OH-)]Cl生成[Co(en)2(NO2)(OH-)]Cl為第二步反應;[Co(en)2(NO2)(OH-)]Cl與OH-和en依次進行配體交換生成[Co(en)3]Cl2和(亞)硝酸鹽為第三步反應。第二步反應最慢,是控制整個絡合氧化脫硝過程的關鍵步驟。由于煙氣中O2濃度遠大于NO濃度,當液氣比較小或氣液接觸時間較短時,第一步反應可很快完成,而第二步反應進行得很慢,導致吸收液中[Co(en)3]Cl2濃度迅速降低,表現為在較短時間內脫硝效率顯著下降。對此,本專利設置專門的高溫處理工藝來加速[Co(en)2O2(OH)Co(en)2]Cl3與[Co(en)2(NO)(OH-)]Cl的氧化,使吸收液中[Co(en)3]Cl2始終維持較高的濃度,進而確保吸收液脫硝效率不降低。很顯然,與常見的鈷鹽絡合吸收脫硝相比,本專利技術提供的方法適合液氣比較低、氣液接觸時間較短的濕法工藝,具有工程應用前景。讓原煙氣以一定的流量從噴淋吸收塔的下部進入,在塔內與適量的[Co(en)3]Cl2絡合吸收液至下向上逆向接觸。凈煙氣從吸收塔上部排除。當脫硝效率降低后,將絡合吸收液排出吸收塔,進入氧化罐。在設定的溫度下處理設定時間后吸收液獲得再生,再生吸收液返注入吸收塔,繼續進行脫硝(見圖1)。所述噴淋吸收塔內,液氣比為10~20L/m3。所述噴淋吸收塔內,氣液接觸時間控制在3~5s。所述氧化罐內,處理溫度為75~90℃。所述氧化罐內,處理時間為0.5~1h。實施例本實施例中原煙氣為模擬煙氣,總流量為6L/min,組成為:1000ppmSO2,300ppmNO,5%(v/v)O2,N2為載氣。凈煙氣中NO濃度用煙氣分析儀testo350在線監測。讓原煙氣從噴淋吸收塔的下部進入,在塔內與適量的[Co(en)3]Cl2絡合吸收液至下向上逆向接觸,控制接觸時間以確保脫硝效率大于規定值。凈煙氣從吸收塔上部排除。當脫硝效率低于規定值后,將絡合吸收液排出吸收塔,進入氧化罐。在設定的溫度下處理一段時間后吸收液獲得再生,再生吸收液返注入吸收塔,繼續進行脫硝。具體實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濕法煙氣脫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煙氣從噴淋吸收塔的下部進入,在塔內與吸收液[Co(en)3]Cl2至下向上逆向接觸,凈煙氣從吸收塔上部排除,當脫硝效率降低后,將吸收液排出吸收塔,進入氧化罐,在設定的溫度下處理設定時間后吸收液獲得再生,再生吸收液返注入吸收塔,繼續進行脫硝。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濕法煙氣脫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煙氣從噴淋吸收塔的下部進入,在塔內與吸收液[Co(en)3]Cl2至下向上逆向接觸,凈煙氣從吸收塔上部排除,當脫硝效率降低后,將吸收液排出吸收塔,進入氧化罐,在設定的溫度下處理設定時間后吸收液獲得再生,再生吸收液返注入吸收塔,繼續進行脫硝。2.根據權利要求書1所述的一種濕法煙氣脫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噴...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程廣文,姚明宇,楊成龍,李陽,楊嵩,付康麗,趙婷雯,趙瀚辰,蔡銘,
申請(專利權)人: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