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包括:設置在硅油進管上的雙管板式換熱器;設置在硅油進管上,并與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串聯的第一開度控制閥;與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和所述第一開度控制閥的串聯支路并聯的第二開度控制閥;設置在硅油進管上的第一泵;連接硅油進管和硅油出管的第二泵;連接硅油進管和硅油出管的升華閥;設置在硅油出管上的凍結閥;與所述凍結閥并聯的板溫閥;連接水冷凝器和雙管板式換熱器的加熱進水管;設置在加熱進水管上的第一加熱閥;設置在加熱進水管上的第一熱水閥;連接雙管板式換熱器和冷水機組的加熱出水管;設置在加熱出水管上的第二加熱閥;設置在加熱出水管上的第二熱水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實現雙向節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制藥機械領域,尤其涉及冷凍真空干燥機的節能裝置。
技術介紹
目前,國內外廠家所生產出來的冷凍真空干燥機循環系統在預凍及升華階段,加熱的方式全部采用的是電加熱加熱方式,在整個凍干過程中,所配備的電加熱都在持續工作。同時,后箱捕水器化霜使用純蒸汽化霜,都需要大量的電能。而對于藥廠的公用工程壓縮機冷卻水系統,都在采用冷卻塔和冷水機組對冷卻水系統進行冷卻。所以,為了能高效節能,設計有效的節能裝置很有必要。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實現雙向節能。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所述冷凍真空干燥機包括:凍干箱;冷凝器;連通所述凍干箱和所述冷凝器,并容硅油循環流通的硅油進管和硅油出管;設置在所述硅油出管上的板式交換器;連接所述板式交換器的壓縮機;連接所述壓縮機和所述板式交換器的水冷凝器;分別連接所述壓縮機和所述水冷凝器的冷水機組;所述節能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的雙管板式換熱器;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并與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串聯的第一開度控制閥;與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和所述第一開度控制閥的串聯支路并聯的第二開度控制閥;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的第一泵;連接所述硅油進管和所述硅油出管的第二泵;連接所述硅油進管和所述硅油出管的升華閥;設置在所述硅油出管上的凍結閥;與所述凍結閥并聯的板溫閥;連接所述水冷凝器和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的加熱進水管;設置在所述加熱進水管上的第一加熱閥;設置在所述加熱進水管上的第一熱水閥;連接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和所述冷水機組的加熱出水管;設置在所述加熱出水管上的第二加熱閥;以及設置在所述加熱出水管上的第二熱水閥。在上述的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中,所述壓縮機連接所述加熱出水管。在上述的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中,所述第一開度控制閥和所述第二開度控制閥均為PID控制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本技術外置在冷凍真空干燥機循環系統管道上,利用壓縮機冷卻水的溫度對循環系統硅油進行冷熱交換,從而取代電加熱。同時,利用壓縮機冷卻水的溫度,給后箱捕水器化霜,壓縮機冷水在給循環系統加熱及捕水器化霜的過程中,自身也被降溫,從而停止藥廠的公用工程(冷水機組),以達到雙向節能的目的。附圖說明圖1是本技術的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的結構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請參閱圖1,冷凍真空干燥機包括凍干箱11、冷凝器12、硅油進管13、硅油出管14、板式交換器15、壓縮機16、水冷凝器17和冷水機組18。冷水機組18即為藥廠公用工程壓縮機冷卻水系統。凍干箱11和冷凝器12直接連通。硅油進管13和硅油出管14組成硅油管路,連通凍干箱11和冷凝器12并容硅油循環流通。板式交換器15設置在硅油出管14上。壓縮機16連接板式交換器15。水冷凝器17連接壓縮機16和板式交換器15。冷水機組18分別連接壓縮機16和水冷凝器17。冷凍真空干燥機的工作原理為現有技術,此處不再贅述。本技術的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包括:雙管板式換熱器21、第一開度控制閥22、第二開度控制閥23、第一泵24、第二泵25、升華閥26、凍結閥27、板溫閥28、加熱進水管29、第一加熱閥30、第一熱水閥31、加熱出水管32、第二加熱閥33和第二熱水閥34。雙管板式換熱器21設置在硅油進管13上。第一開度控制閥22設置在硅油進管13上,并與雙管板式換熱器21串聯形成串聯支路。第二開度控制閥23與雙管板式換熱器21和第一開度控制閥22的串聯支路并聯。本實施例中,第一開度控制閥22、第二開度控制閥23均為PID控制閥。第一泵24設置在硅油進管13上。第二泵25連接硅油進管13和硅油出管14。升華閥26連接硅油進管13和硅油出管14。凍結閥27設置在硅油出管14上。板溫閥28與凍結閥27并聯。加熱進水管29連接水冷凝器17和雙管板式換熱器21。第一加熱閥30設置在加熱進水管29上。第一熱水閥31設置在加熱進水管29上。加熱出水管32連接雙管板式換熱器21和冷水機組18。壓縮機16連接加熱出水管32。第二加熱閥33設置在加熱出水管32上。第二熱水閥34設置在加熱出水管32上。本技術工作原理:1)冷凝器化霜加熱控制過程:首先,打開第一加熱閥30和第二加熱閥33,讓壓縮機冷卻水循環經過雙管板交換器21運行。然后,打開第一開度控制閥22、凍結閥27和第一泵24,關閉第二加熱閥33,讓硅油經過雙管板交換器21進行大循環。在冷凝器12進行化霜時,由于壓縮機冷卻水出口溫度在30攝氏度以上,通過雙管板交換器21和硅油進行換熱,使得硅油溫度達到20攝氏度以上,經過大循環后,對后箱(冷凝器12)的盤管進行加熱,從而達到冷凝器化霜節能的目的。2)升華加熱控制過程:首先,打開第一加熱閥30和第二加熱閥33,讓壓縮機冷卻水循環經過雙管板交換器21運行。然后,打開第二泵25,讓后箱(冷凝器12)硅油進行小循環。接著,打開升華閥26和第一泵24,同時通過對第一開度控制閥22、第二開度控制閥23的開度進行實時控制,以實現對前箱(凍干箱11)板層入口的溫度(TICL)進行加熱的精確控制,通過對板溫閥28的控制來實現對前箱溫度超溫時的摻冷控制,從而實現滿足凍干工藝的前箱板層入口溫度(TICL)的控制。最后,通過雙管板交換器21內的水溫和前箱板層控制溫度進行對比,來實現對第一加熱閥30、第一熱水閥31、第二加熱閥33和第二熱水閥34的切換控制:只要壓縮機冷卻水的溫度能夠達到前箱板層控制的要求,就打開第一加熱閥30、第二加熱閥33,只有當壓縮機冷卻水得溫度不能滿足前箱板層控制溫度的要求時,我們才關閉加第一加熱閥30、第二加熱閥33,打開第一熱水閥31、第二熱水閥34,利用更高溫度的水來對前箱板層溫度進行控制,從而充分利用壓縮機冷卻水來加熱,達到雙向高效節能的目的。實驗證明,根據設備大小不同,一臺冷凍真空干燥機一年將節約電5萬-30萬度。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技術之用,而非對本技術的限制,有關
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技術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技術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所限定。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所述冷凍真空干燥機包括:凍干箱;冷凝器;連通所述凍干箱和所述冷凝器,并容硅油循環流通的硅油進管和硅油出管;設置在所述硅油出管上的板式交換器;連接所述板式交換器的壓縮機;連接所述壓縮機和所述板式交換器的水冷凝器;分別連接所述壓縮機和所述水冷凝器的冷水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節能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的雙管板式換熱器;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并與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串聯的第一開度控制閥;與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和所述第一開度控制閥的串聯支路并聯的第二開度控制閥;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的第一泵;連接所述硅油進管和所述硅油出管的第二泵;連接所述硅油進管和所述硅油出管的升華閥;設置在所述硅油出管上的凍結閥;與所述凍結閥并聯的板溫閥;連接所述水冷凝器和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的加熱進水管;設置在所述加熱進水管上的第一加熱閥;設置在所述加熱進水管上的第一熱水閥;連接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和所述冷水機組的加熱出水管;設置在所述加熱出水管上的第二加熱閥;以及設置在所述加熱出水管上的第二熱水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冷凍真空干燥機高效節能裝置,所述冷凍真空干燥機包括:凍干箱;冷凝器;連通所述凍干箱和所述冷凝器,并容硅油循環流通的硅油進管和硅油出管;設置在所述硅油出管上的板式交換器;連接所述板式交換器的壓縮機;連接所述壓縮機和所述板式交換器的水冷凝器;分別連接所述壓縮機和所述水冷凝器的冷水機組;其特征在于,所述節能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的雙管板式換熱器;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并與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串聯的第一開度控制閥;與所述雙管板式換熱器和所述第一開度控制閥的串聯支路并聯的第二開度控制閥;設置在所述硅油進管上的第一泵;連接所述硅油進管和所述硅油出管的第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效東,
申請(專利權)人:上海共和真空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