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帶有自動伸縮機構的深井套管打撈器,是由厚壁鉆桿、自動伸縮機構、曲柄連桿機構和打撈抓組成;本發明專利技術有效地打撈深井套管,當一次打撈難以完成時,可以利用鉆井液或者清水,給自動伸縮機構施加壓力,使得打撈抓收縮,避免了強力起拔對井內套管的二次損害,同時也保護了該套管打撈器,避免損壞;不僅打撈效果更加突出,而且其使用壽命及其可信賴性也很有保證,整體性價比大幅提高。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套管打撈器,特別涉及一種帶有自動伸縮機構的深井套管打撈器。
技術介紹
目前,現有的套管打撈器無法有效地進行深井套管的打撈,例如公開號為CN202000942U的機井套管打撈器,雖然結構簡單,使用在淺井的實用性強,但是存在嚴重的問題,即當一次性無法打撈套管時,該打撈器無法有效的脫離被打撈的套管,而采用強力起拔容易造成套管的二次損壞或者打撈器的損壞,因此實用價值低,深井打撈效果差;此外公開號為CN204002669U的專利,只能打撈落在井底之后螺紋規則的鉆桿,實際掉落井底的鉆桿可能會呈現斷裂、絲扣磨損等情況,此時該打撈器不能有效的打撈套管。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鉆井工程中,深井套管打撈困難、回收利用率低的問題,而提供的一種節省材料、節約能源、可持續利用、打撈效率高的一種帶有自動伸縮機構的深井套管打撈器。本專利技術是由厚壁鉆桿、自動伸縮機構、曲柄連桿機構和打撈抓組成,其中自動伸縮機構包括限位座、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上缸體內套筒、上缸體外套筒、下缸體套筒、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連接柱、彈簧套筒、常松彈簧、彈簧上底座和彈簧下底座組成;厚壁鉆桿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座;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設置在厚壁鉆桿內且位于限位座的下方;厚壁鉆桿在自動伸縮機構中作為上缸體外套筒;在限位座下方的上缸體外套筒的內壁上設置有數個內滑槽單元,每個內滑槽單元包括一個長滑槽和一個短滑槽,長滑槽和短滑槽的寬度相同,長滑槽和短滑槽的開口端位于同一水平線上,長滑槽和短滑槽的頂端為平行的斜面;在上缸體外套筒的側壁上開設有泄壓孔;上缸體內套筒固定設置在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上,上缸體外套筒和上缸體內套筒同軸,上缸體內套筒的下端面低于上缸體外套筒的長滑槽和短滑槽的開口端;下缸體套筒設置在上缸體外套筒的內部和上缸體內套筒的外部之間,且下缸體套筒固定設置在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上;下缸體套筒的外壁設置有數個下缸體外滑柱,下缸體外滑柱與上缸體外套筒的內滑槽單元數目相同,形狀與長滑槽相應;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的下方固定設置有連接柱,連接柱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上底座,彈簧上底座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扶正筒,彈簧扶正筒內設置有常松彈簧,彈簧扶正筒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下底座;曲柄連桿機構包括銷柱和三個曲柄連桿,其中銷柱固定設置在彈簧下底座的下方,銷柱的下部開設有銷孔;在位于銷柱下方的厚壁鉆桿的外壁上均勻開始有三個通孔,每個通孔內均設置有一個曲柄連桿,三個曲柄連桿的一端由銷釘連接在銷柱的銷孔內;三個曲柄連桿的另一端分別與打撈抓通過銷柱連接,打撈抓上設置有鋸形齒;在每個通孔下方的厚壁鉆桿外壁上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底座,打撈抓與曲柄連桿和連接底座均為鉸接。可在連接底座下方的厚壁鉆桿外壁上固定設置支撐座,將連接底座和支撐座固定連接,同時在支撐座和厚壁鉆桿外壁之間設置有加強筋。本專利技術的工作過程及原理為:在自然狀態下,常松彈簧伸長,自動伸縮機構中下缸體套筒的下缸體外滑柱位于長滑槽中,當下入孔底實現打撈功能時,利用鉆井液或者清水,推動厚壁鉆桿內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向下運動,從而帶動下缸體套筒向下運動,引起常松彈簧的收縮,同時下缸體套筒的下缸體外滑柱自長滑槽內下移,當下缸體外滑柱運動到長滑槽端口時,上缸體內套筒位置低于泄壓口,導致鉆井液的壓力降低,與此同時由于長滑槽壁具有一定的坡度,下缸體外滑柱與它具有相同的坡度方向,在常松彈簧彈力的作用下,下缸體外滑柱會進入短滑槽中,實現鎖緊功能,與此同時壓縮常松彈簧帶動曲柄連桿下移,帶動打撈抓外伸,實現打撈功能。當需要收回打撈抓時,利用鉆井液或者清水,壓縮厚壁鉆桿內的自動伸縮機構,會引起常松彈簧的收縮,下缸體外滑柱自短滑槽內下移,到達短滑槽端口時,上缸體內套筒位置低于泄壓口,導致鉆井液的壓力降低,同時由于短滑槽具有一定的坡度,下缸體外滑柱與它具有相同的坡度方向,在常松彈簧彈力的作用下,下缸體外滑柱會進入長滑槽中,同時由于鉆井液壓力已經小于常松彈簧的彈力,所以下缸體外滑柱會上升到短滑槽的頂點,從而實現鎖緊,與此同時帶動曲柄連桿上升,滑套回位,打撈爪收縮。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有效地打撈深井套管,當一次打撈難以完成時,可以利用鉆井液或者清水,給自動伸縮機構施加壓力,使得打撈抓收縮,避免了強力起拔對井內套管的二次損害,同時也保護了該套管打撈器,避免損壞;不僅打撈效果更加突出,而且其使用壽命及其可信賴性也很有保證,整體性價比大幅提高。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的縱向剖視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自動伸縮機構的A-A向剖視圖。圖3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上缸體的剖視圖。圖4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下缸體的正向剖視圖。圖5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下缸體的側向剖視圖。圖6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打撈部分的橫向剖視圖。具體實施方式請參閱圖1、圖2、圖3、圖4、圖5和圖6所示,為本專利技術的實施例,包括是由厚壁鉆桿1、自動伸縮機構、曲柄連桿機構和打撈抓15組成,其中自動伸縮機構包括限位座2、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上缸體內套筒4、上缸體外套筒5、下缸體套筒6、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7、連接柱8、彈簧套筒9、常松彈簧10、彈簧上底座11和彈簧下底座12組成;厚壁鉆桿1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座2;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設置在厚壁鉆桿1內且位于限位座2的下方;厚壁鉆桿1在自動伸縮機構中作為上缸體外套筒5;在限位座2下方的上缸體外套筒5的內壁上設置有數個內滑槽單元51,每個內滑槽單元51包括一個長滑槽511和一個短滑槽512,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寬度相同,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開口端位于同一水平線上,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頂端為平行的斜面;在上缸體外套筒5的側壁上開設有泄壓孔52;上缸體內套筒4固定設置在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上,上缸體外套筒5和上缸體內套筒4同軸,上缸體內套筒4的下端面低于上缸體外套筒5的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開口端;下缸體套筒6設置在上缸體外套筒5的內部和上缸體內套筒4的外部之間,且下缸體套筒6固定設置在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7上;下缸體套筒6的外壁設置有數個下缸體外滑柱61,下缸體外滑柱61與上缸體外套筒5的內滑槽單元51數目相同,形狀與長滑槽511相應;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7的下方固定設置有連接柱8,連接柱8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上底座11,彈簧上底座11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扶正筒9,彈簧扶正筒9內設置有常松彈簧10,彈簧扶正筒9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下底座12;曲柄連桿機構包括銷柱13和三個曲柄連桿14,其中銷柱13固定設置在彈簧下底座12的下方,銷柱的下部開設有銷孔131;在位于銷柱12下方的厚壁鉆桿1的外壁上均勻開始有三個通孔16,每個通孔內均設置有一個曲柄連桿14,三個曲柄連桿14的一端由銷釘連接在銷柱13的銷孔131內;三個曲柄連桿14的另一端分別與打撈抓15通過銷柱連接,打撈抓15上設置有鋸形齒151;在每個通孔16下方的厚壁鉆桿1外壁上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底座17,打撈抓15與曲柄連桿14和連接底座17均為鉸接。可在連接底座17下方的厚壁鉆桿1外壁上固定設置支撐座18,將連接底座17和支撐座18固定連接,同時在支撐座18和厚壁鉆桿1外壁之間設置有加強筋181。本實施例的工作過程及原理為:在自然狀態下,常松彈簧10伸長,自動伸縮機構中下缸體套筒6的下缸體外滑柱61位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帶有自動伸縮機構的深井套管打撈器,其特征在于:是由厚壁鉆桿(1)、自動伸縮機構、曲柄連桿機構和打撈抓15組成,其中自動伸縮機構包括限位座(2)、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上缸體內套筒(4)、上缸體外套筒(5)、下缸體套筒(6)、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7)、連接柱(8)、彈簧套筒(9)、常松彈簧(10)、彈簧上底座(11)和彈簧下底座(12)組成;厚壁鉆桿(1)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座(2);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設置在厚壁鉆桿(1)內且位于限位座(2)的下方;厚壁鉆桿(1)在自動伸縮機構中作為上缸體外套筒(5);在限位座(2)下方的上缸體外套筒(5)的內壁上設置有數個內滑槽單元(51),每個內滑槽單元(51)包括一個長滑槽(511)和一個短滑槽(512),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寬度相同,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開口端位于同一水平線上,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頂端為平行的斜面;在上缸體外套筒(5)的側壁上開設有泄壓孔(52);上缸體內套筒(4)固定設置在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上,上缸體外套筒(5)和上缸體內套筒(4)同軸,上缸體內套筒(4)的下端面低于上缸體外套筒(5)的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開口端;下缸體套筒(6)設置在上缸體外套筒(5)的內部和上缸體內套筒(4)的外部之間,且下缸體套筒(6)固定設置在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7)上;下缸體套筒(6)的外壁設置有數個下缸體外滑柱(61),下缸體外滑柱(61)與上缸體外套筒(5)的內滑槽單元(51)數目相同,形狀與長滑槽(511)相應;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7)的下方固定設置有連接柱(8),連接柱(8)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上底座(11),彈簧上底座(11)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扶正筒(9),彈簧扶正筒(9)內設置有常松彈簧(10),彈簧扶正筒(9)的下方固定設置有彈簧下底座(12);曲柄連桿機構包括銷柱(13)和三個曲柄連桿(14),其中銷柱(13)固定設置在彈簧下底座(12)的下方,銷柱的下部開設有銷孔(131);在位于銷柱(13)下方的厚壁鉆桿(1)的外壁上均勻開始有三個通孔(16),每個通孔內均設置有一個曲柄連桿(14),三個曲柄連桿(14)的一端由銷釘連接在銷柱(13)的銷孔(131)內;三個曲柄連桿(14)的另一端分別與打撈抓(15)通過銷柱連接,打撈抓(15)上設置有鋸形齒(151);在每個通孔(16)下方的厚壁鉆桿(1)外壁上均固定設置有連接底座(17),打撈抓(15)與曲柄連桿(14)和連接底座(17)均為鉸接。...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帶有自動伸縮機構的深井套管打撈器,其特征在于:是由厚壁鉆桿(1)、自動伸縮機構、曲柄連桿機構和打撈抓15組成,其中自動伸縮機構包括限位座(2)、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上缸體內套筒(4)、上缸體外套筒(5)、下缸體套筒(6)、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7)、連接柱(8)、彈簧套筒(9)、常松彈簧(10)、彈簧上底座(11)和彈簧下底座(12)組成;厚壁鉆桿(1)的內壁設置有限位座(2);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設置在厚壁鉆桿(1)內且位于限位座(2)的下方;厚壁鉆桿(1)在自動伸縮機構中作為上缸體外套筒(5);在限位座(2)下方的上缸體外套筒(5)的內壁上設置有數個內滑槽單元(51),每個內滑槽單元(51)包括一個長滑槽(511)和一個短滑槽(512),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寬度相同,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開口端位于同一水平線上,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頂端為平行的斜面;在上缸體外套筒(5)的側壁上開設有泄壓孔(52);上缸體內套筒(4)固定設置在自動伸縮機構上底座(3)上,上缸體外套筒(5)和上缸體內套筒(4)同軸,上缸體內套筒(4)的下端面低于上缸體外套筒(5)的長滑槽(511)和短滑槽(512)的開口端;下缸體套筒(6)設置在上缸體外套筒(5)的內部和上缸體內套筒(4)的外部之間,且下缸體套筒(6)固定設置在自動伸縮機構下底座(7)上;...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孫友宏,趙帥,李強,郭威,李家晟,周科,呂世東,劉世暢,韓婧,孫中瑾,
申請(專利權)人:吉林大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吉林;22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