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的合成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1)采用浸漬法將金屬Pt負載在ZSM-5分子篩上,110℃~130℃烘干;(2)將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二氯乙烷和催化劑加入到反應釜中,滴加水合肼,取樣中控,中控合格后,反應結束;(3)將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減壓濃縮、析出固體、過濾干燥,得到最終產物。本發明專利技術通過采用金屬負載型分子篩為催化劑,最終產物的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含量達97.0%以上,收率達95.0%以上,主要副產物小于0.1%。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有機化物合成
,尤其涉及一種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的合成方法。
技術介紹
吡唑醚菌酯Pyraclostrobin又名唑菌胺酯,是德國巴斯夫公司于1993年發現的一種兼具吡唑結構的甲氧丙烯酸甲酯類廣譜殺菌劑。分子式C19H18ClN3O4,其結構式為:該殺菌劑殺菌譜廣,具有高效、低毒、對非靶標生物安全和環境友好等特點,被廣泛應用。目前吡唑醚菌酯主要有兩條合成路線:先縮合路線和后縮合路線。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是吡唑醚菌酯先縮合路線中一種重要的中間體,也是合成吡唑醚菌酯的關鍵所在。但傳統的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的制備方法經常伴隨著副產物的產生,而且容易被過度還原成胺類化合物,因而反應條件比較苛刻,而且難以控制反應過程。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的合成方法,不僅有效的抑制了副反應的發生,而且反應條件溫和,操作簡單,成本大幅度降低,滿足高效、經濟、綠色、安全且符合工業化生產要求。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由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一種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的合成方法,其特點是具體制備步驟為:(1)制備催化劑:采用浸漬法將金屬Pt負載在ZSM-5分子篩上,然后在110℃~130℃下烘干,備用;(2)反應合成:將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二氯乙烷和步驟(1)中的催化劑加入到反應釜中,混合物溫度由室溫降溫至10℃,開始緩慢滴加水合肼,滴加時間為1~1.5h,滴加時溫度控制在10~15℃;滴加結束后,快速升溫至25~40℃,攪拌反應2h,取樣中控,中控合格后,反應結束;(3)產物精制:將步驟(2)中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去掉不溶物,然后減壓濃縮,加水析出固體,過濾干燥,得到最終產物。進一步的,所述步驟(1)中的金屬Pt與ZSM-5分子篩的質量比為:1~5:100。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的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二氯乙烷:水合肼:催化劑質量比為1:3~4:0.5~0.8:0.05~0.075。進一步的,所述步驟(2)中的水合肼的滴加速度為3滴/min~5滴/min。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中反應混合物采用減壓過濾的方式。進一步的,所述步驟(3)中減壓蒸盡二氯乙烷,然后加水升溫再降溫析晶。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本專利技術的方法步驟銜接有序,操作簡便,不僅有效的抑制了副反應的發生,而且反應條件溫和,相對反應溫度控制在40℃以下,對生產設備的要求不高,生產成本大幅度降低,生產安全可靠,滿足高效、經濟、綠色、安全且符合工業化生產要求。2)本專利技術對傳統的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的合成方法進行優化,通過采用金屬負載型分子篩為催化劑,合成出高含量高收率的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產品含量達97.0%以上,收率達95.0%以上,主要副產物小于0.1%。具體實施方式為了更好的理解本專利技術,下面結合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是對本專利技術的限制。實施例1(1)采用浸漬法將0.075g的金屬Pt負載在7.43gZSM-5分子篩上,然后在120℃下烘干,備用,命名為R1-Pt/ZSM-5;(2)將100g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400g二氯乙烷和7.5g上述催化劑加入到1000ml的四口燒瓶中,混合物溫度由室溫降溫至10℃,開始緩慢滴加50g水合肼,滴加時間為1.5h,滴加溫度控制在15℃,溫度低防止過還原成其他副產物,滴加結束后,快速升溫至40℃下攪拌反應2h,取樣中控,中控合格后,反應結束;(3)將步驟(2)中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去掉不溶物,然后減壓濃縮,加水析出固體,過濾干燥,得到最終產物,產物含量達97.17%,收率達95.09%,主要副產物0.05%。實施例2(1)采用浸漬法將0.05g的金屬Pt負載在4.95gZSM-5分子篩上,然后在125℃下烘干,備用,命名為R2-Pt/ZSM-5;(2)將100g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400g二氯乙烷和5g上述催化劑加入到1000ml的四口燒瓶中,混合物溫度由室溫降溫至10℃,開始緩慢滴加50g水合肼,滴加時間為1h,滴加溫度15℃,滴加結束后,30℃下攪拌反應2h,取樣中控,中控合格后,反應結束;(3)將步驟(2)中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去掉不溶物,然后減壓濃縮,加水析出固體,過濾干燥,得到最終產物,產物含量達97.37%,收率達96.11%,主要副產物0.07%。實施例3(1)采用浸漬法將0.18g的金屬Pt負載在5.82gZSM-5分子篩上,然后在115℃下烘干,備用,命名為R3-Pt/ZSM-5;(2)將100g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400g二氯乙烷和6g上述催化劑加入到1000ml的四口燒瓶中,混合物溫度由室溫降溫至10℃,開始緩慢滴加50g水合肼,滴加時間為1h,滴加溫度14℃,滴加結束后,30℃下攪拌反應2h,取樣中控,中控合格后,反應結束;(3)將步驟(2)中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去掉不溶物,然后減壓濃縮,加水析出固體,過濾干燥,得到最終產物,產物含量達98.51%,收率達97.54%,主要副產物0.05%。實施例4(1)采用浸漬法將0.26g的金屬Pt負載在6.24gZSM-5分子篩上,然后在120℃下烘干,備用,命名為R4-Pt/ZSM-5;(2)將100g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300g二氯乙烷和6.5g上述催化劑加入到1000ml的四口燒瓶中,然后降溫到10℃,開始滴加50g水合肼,滴加時間為1.5h,滴加溫度12℃,滴加結束后,35℃下攪拌反應2h,取樣中控,中控合格后,反應結束。(3)將步驟(2)中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去掉不溶物,然后減壓濃縮,加水析出固體,過濾干燥,得到最終產物,產物含量達97.62%,收率達96.02%,主要副產物0.03%。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制備步驟為:(1)制備催化劑:采用浸漬法將金屬Pt負載在ZSM?5分子篩上,然后在110℃~130℃下烘干,備用;(2)反應合成:將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二氯乙烷和步驟(1)中的催化劑加入到反應釜中,混合物溫度由室溫降溫至10℃,開始緩慢滴加水合肼,滴加時間為1~1.5h,滴加時溫度控制在10~15℃(溫度低防止過還原成其他副產物);滴加結束后,快速升溫至25~40℃,攪拌反應2h,取樣中控,中控合格后,反應結束;(3)產物精制:將步驟(2)中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去掉不溶物,然后減壓濃縮,加水析出固體,過濾干燥,得到最終產物。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N-羥基-N-2-[N-(對氯苯基)吡唑-3-氧基甲基]苯基羥胺的合成方法,
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具體制備步驟為:
(1)制備催化劑:采用浸漬法將金屬Pt負載在ZSM-5分子篩上,然后在
110℃~130℃下烘干,備用;
(2)反應合成:將2-[(N-對氯苯基)-3-吡唑氧基甲基]硝基苯、二氯乙烷和
步驟(1)中的催化劑加入到反應釜中,混合物溫度由室溫降溫至10℃,開始緩
慢滴加水合肼,滴加時間為1~1.5h,滴加時溫度控制在10~15℃(溫度低防止
過還原成其他副產物);滴加結束后,快速升溫至25~40℃,攪拌反應2h,取
樣中控,中控合格后,反應結束;
(3)產物精制:將步驟(2)中反應混合物進行過濾,去掉不溶物,然后
減壓濃縮,加水析出固體,過濾干燥,...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韋永飛,劉敏,韋琛鴻,唐先龍,張清圣,孔順喜,邢建生,孔軍軍,
申請(專利權)人:安徽國星生物化學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