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o6k0g"></ul>
    <ul id="o6k0g"></ul>

    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制造技術

    技術編號:14579117 閱讀: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04:01
    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包括同軸套裝在拉索的錨固端上的鋼套管、位于鋼套管下方且對拉索進行錨固的錨板和多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布設在鋼套管外側壁上的加勁肋鋼板,多個加勁肋鋼板的外側套箍有外螺旋箍筋和內螺旋箍筋,每個加勁肋鋼板的外側均開有多個第一箍筋安裝孔和多個第二箍筋安裝孔,第一箍筋安裝孔和第二箍筋安裝孔呈交錯布設;鋼套管的中部與下部、錨板、外螺旋箍筋、內螺旋箍筋和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均預埋在PC梁內。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構造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及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決現有索梁錨固構造存在鋼套管與梁體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強度低、錨固板附近混凝土受力過大、使用效果較差等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屬于橋梁施工
    ,尤其是涉及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
    技術介紹
    目前,PC梁斜拉橋的拉索與PC梁(即預應力混凝土梁)的索梁錨固形式一般是在PC梁梁體上對應拉索的位置安裝鋼套管,拉索錨固在位于鋼套管下方的錨固板(簡稱錨板)上,鋼套管的外側壁上設置U型加強鋼筋且其接近錨固板的位置處設置有加勁肋,鋼套管的外側直接設置螺旋箍筋,并且螺旋箍筋不與鋼套管直接連接,這樣使得鋼套管與PC梁梁體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強度偏弱,拉索巨大的拉力主要由錨固板承擔。實際使用過程中,上述索梁錨固形式存在以下兩個方面的缺陷:第一、鋼套管與梁體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強度低;第二、端部錨固板附近的混凝土受力過大,使用效果較差。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提供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其構造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及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決現有索梁錨固構造存在鋼套管與梁體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強度低、錨固板附近混凝土受力過大、使用效果較差等問題。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包括同軸套裝在拉索的錨固端上的鋼套管、位于鋼套管下方且對所述拉索進行錨固的錨板和多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布設在鋼套管外側壁上的加勁肋鋼板,所述鋼套管與錨板呈垂直布設且其底部焊接固定在錨板上;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均焊接固定在鋼套管上,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均與其所布設位置處鋼套管的外側壁呈垂直布設;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均為長條形平直鋼板,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的外側套箍有外螺旋箍筋和內螺旋箍筋,所述外螺旋箍筋和內螺旋箍筋均為螺旋形,且外螺旋箍筋的外徑大于內螺旋箍筋的外徑;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的外側均由上至下開有多個供外螺旋箍筋安裝的第一箍筋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呈均勻布設,且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上的所有第一箍筋安裝孔組成供外螺旋箍筋安裝的第一螺旋通道;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的外側均由上至下開有多個供內螺旋箍筋安裝的第二箍筋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呈均勻布設,且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上的所有第二箍筋安裝孔組成供內螺旋箍筋安裝的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和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呈交錯布設;所述鋼套管的中部與下部、錨板、外螺旋箍筋、內螺旋箍筋和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均預埋在所施工斜拉橋的主梁內,所述主梁為PC梁。上述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和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均為U形孔。上述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所述加勁肋鋼板的數量為6個~8個。上述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的底部均焊接固定在錨板上。上述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所述外螺旋箍筋和內螺旋箍筋均由直徑為Φ16mm~Φ22mm的鋼筋彎曲而成。上述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所述鋼套管的內徑大于所述拉索的直徑且其壁厚為24mm~36mm。上述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所述加勁肋鋼板的板厚為12mm~16mm且其寬度為10cm~15cm。上述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所述錨板的板厚為24mm~35mm。上述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相鄰兩個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之間的間距與相鄰兩個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之間的間距相同,所述外螺旋箍筋的內徑大于內螺旋箍筋的外徑。本技術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結構簡單、緊湊且設計合理、加工制作簡便,投入成本較低。2、鋼套管的中部與下部、錨板、外螺旋箍筋、內螺旋箍筋和多個加勁肋鋼板均預埋在PC梁內,因而本技術與PC梁梁體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強度非常大,并且不存在腐蝕問題。3、鋼套管外側設置有通長的加勁肋鋼板,加固效果好。同時,外螺旋箍筋和內螺旋箍筋均緊箍在多個加勁肋鋼板外側,在提高加固強度的同時,能有效提高本技術與PC梁梁體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強度。4、施工簡便且施工效率高,省工省時,索梁連接施工位于橋面上,無需在橋下搭設工作平臺。5、使用效果好且實用價值高,應力分布均勻,檢修維護方便,且后期維護成本較低。綜上所述,本技術構造簡單、設計合理且加工制作及施工簡便、使用效果好,能有效解決現有索梁錨固構造存在鋼套管與梁體混凝土之間的連接強度低、錨固板附近混凝土受力過大、使用效果較差等問題。下面通過附圖和實施例,對本技術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描述。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鋼套管、錨板和加勁肋鋼板的結構示意圖。附圖標記說明:1—鋼套管;2—錨板;3—加勁肋鋼板;4—外螺旋箍筋;5—內螺旋箍筋。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技術包括同軸套裝在拉索的錨固端上的鋼套管1、位于鋼套管1下方且對所述拉索進行錨固的錨板2和多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布設在鋼套管1外側壁上的加勁肋鋼板3,所述鋼套管1與錨板2呈垂直布設且其底部焊接固定在錨板2上。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焊接固定在鋼套管1上,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與其所布設位置處鋼套管1的外側壁呈垂直布設。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為長條形平直鋼板,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外側套箍有外螺旋箍筋4和內螺旋箍筋5,所述外螺旋箍筋4和內螺旋箍筋5均為螺旋形,且外螺旋箍筋4的外徑大于內螺旋箍筋5的外徑。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外側均由上至下開有多個供外螺旋箍筋4安裝的第一箍筋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呈均勻布設,且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上的所有第一箍筋安裝孔組成供外螺旋箍筋4安裝的第一螺旋通道。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外側均由上至下開有多個供內螺旋箍筋5安裝的第二箍筋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呈均勻布設,且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上的所有第二箍筋安裝孔組成供內螺旋箍筋5安裝的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和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呈交錯布設。所述鋼套管1的中部與下部、錨板2、外螺旋箍筋4、內螺旋箍筋5和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預埋在所施工斜拉橋的主梁內,所述主梁為PC梁。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和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均為U形孔。并且,相鄰兩個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之間的間距與相鄰兩個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之間的間距相同。本實施例中,所述外螺旋箍筋4的內徑大于內螺旋箍筋5的外徑。實際加工時,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數量為6個~8個。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數量為6個。實際使用時,可根據具體需要,對加勁肋鋼板3的數量進行相應調整。本實施例中,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底部均焊接固定在錨板2上。實際加工時,所述外螺旋箍筋4和內螺旋箍筋5均由直徑為Φ16mm~Φ22mm的鋼筋彎曲而成。本實施例中,所述錨板2的板厚為24mm~35mm。并且,所述鋼套管1的內徑大于所述拉索的直徑且其壁厚為24mm~36mm。實際施工時,所述鋼套管1的上部露出所述PC梁外側。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板厚為12mm~16mm且其寬度為10cm~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軸套裝在拉索的錨固端上的鋼套管(1)、位于鋼套管(1)下方且對所述拉索進行錨固的錨板(2)和多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布設在鋼套管(1)外側壁上的加勁肋鋼板(3),所述鋼套管(1)與錨板(2)呈垂直布設且其底部焊接固定在錨板(2)上;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焊接固定在鋼套管(1)上,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與其所布設位置處鋼套管(1)的外側壁呈垂直布設;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為長條形平直鋼板,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外側套箍有外螺旋箍筋(4)和內螺旋箍筋(5),所述外螺旋箍筋(4)和內螺旋箍筋(5)均為螺旋形,且外螺旋箍筋(4)的外徑大于內螺旋箍筋(5)的外徑;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外側均由上至下開有多個供外螺旋箍筋(4)安裝的第一箍筋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呈均勻布設,且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上的所有第一箍筋安裝孔組成供外螺旋箍筋(4)安裝的第一螺旋通道;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外側均由上至下開有多個供內螺旋箍筋(5)安裝的第二箍筋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呈均勻布設,且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上的所有第二箍筋安裝孔組成供內螺旋箍筋(5)安裝的第二螺旋通道;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和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呈交錯布設;所述鋼套管(1)的中部與下部、錨板(2)、外螺旋箍筋(4)、內螺旋箍筋(5)和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預埋在所施工斜拉橋的主梁內,所述主梁為PC梁。...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PC梁斜拉橋索梁錨固鋼套管構造,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軸套
    裝在拉索的錨固端上的鋼套管(1)、位于鋼套管(1)下方且對所述拉索
    進行錨固的錨板(2)和多個沿圓周方向均勻布設在鋼套管(1)外側壁上
    的加勁肋鋼板(3),所述鋼套管(1)與錨板(2)呈垂直布設且其底部
    焊接固定在錨板(2)上;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焊接固定在鋼套管
    (1)上,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與其所布設位置處鋼套管(1)的
    外側壁呈垂直布設;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為長條形平直鋼板,多
    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外側套箍有外螺旋箍筋(4)和內螺旋箍筋(5),
    所述外螺旋箍筋(4)和內螺旋箍筋(5)均為螺旋形,且外螺旋箍筋(4)
    的外徑大于內螺旋箍筋(5)的外徑;每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的外側均
    由上至下開有多個供外螺旋箍筋(4)安裝的第一箍筋安裝孔,多個所述
    第一箍筋安裝孔呈均勻布設,且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上的所有第一
    箍筋安裝孔組成供外螺旋箍筋(4)安裝的第一螺旋通道;每個所述加勁
    肋鋼板(3)的外側均由上至下開有多個供內螺旋箍筋(5)安裝的第二箍
    筋安裝孔,多個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呈均勻布設,且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
    (3)上的所有第二箍筋安裝孔組成供內螺旋箍筋(5)安裝的第二螺旋通
    道;所述第一箍筋安裝孔和所述第二箍筋安裝孔呈交錯布設;所述鋼套管
    (1)的中部與下部、錨板(2)、外螺旋箍筋(4)、內螺旋箍筋(5)和
    多個所述加勁肋鋼板(3)均預埋在所施工斜拉橋...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蒲廣寧李長林李云孟屯良高璇張明春張漁
    申請(專利權)人:中交通力建設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陜西;61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評論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97人妻无码一区二区精品免费| 天码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不卡| 99无码精品二区在线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人妻漫画| 熟妇人妻中文a∨无码| 91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漫画|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水牛影视|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无码超乳爆乳中文字幕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八V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无码| 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4| 熟妇人妻无码xxx视频|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无码国产在线观国内自拍中文字幕| 日韩午夜福利无码专区a| 国产爆乳无码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高清无码视频| 中文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专区| WWW久久无码天堂MV| 无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蜜臀| 色情无码WWW视频无码区小黄鸭| 免费看无码特级毛片| 精品国产aⅴ无码一区二区 | 亚洲av永久无码| 国产真人无码作爱免费视频| 亚洲日韩看片无码电影|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第一极品精品无码久久|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无码|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高潮 |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