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fabricated plate, the use of multi-storey building structure using a prefabricated wallboard, a multi-storey building multi-storey building floor, the prefabricated plate adopts a prefabricated multi-storey building structure and a multi-storey building with prefabricated struc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a prefabricated plate can be industrialized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the material can be us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wall and floor, at the same time, a new building structure, the bracket matched with the groove connection floor and walls in multi-storey buildings to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to ensure the premise of strength and control of the construction cost, solve the masonry structure need large construction site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higher, and the slow progress of construction problems.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able structure, low processing difficulty,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is beneficial to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modular structure is adopted, the construction cost is low,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the shear resistance performance is excellent in the horizontal direction.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建筑結構,具體涉及一種采用預制板材的多層建筑結構。
技術介紹
中國《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將住宅建筑依層數劃分為:一層至三層為低層住宅,四層至六層為多層住宅,七層至九層為中高層住宅,十層及十層以上為高層住宅。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為單層和多層建筑,大于24m者為高層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為超高層建筑。但人們通常將2層以上的建筑都籠統地概括為多層建筑。多層建筑的上部結構的整體剛度和抗震性能至關重要,而與之相適應的基礎選型成為影響結構安全和建筑經濟的重要因素。通過大量工程實踐,發現有些建筑在基礎選型上與上部結構不相適應,與所處地基條件也不很協調,在發揮地基、基礎及上部結構空間協調作用上不能較緊密地配合,協同工作,以發揮更大的、更充分的作用。有的建筑物基礎選型時不顧上部結構,建筑場地的地基條件也考慮不周,孤立地設計基礎,建成使用后出現一些問題。現有的多層建筑與低層建筑受剪力影響較大,且多采用磚混結構,采用磚混結構需進行大量的現場施工,施工成本較高且施工進度緩慢,現急需一種低成本且便于施工的低層和多層建筑的建筑結構。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在保證建筑強度和控制成本的前提下降低多層建筑的施工成本,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采用預制板材的多層建筑結構,解決采用磚混結構需進行大量的現場施工,施工成本較高且施工進度緩慢的問題。本專利技術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一種多層建筑結構使用的預制板材,所述預制板材由鋼筋捆扎成的矩形外框、設置在外框內的至少一條鋼筋捆扎成的加強肋以及填充在加強肋與外框之 ...
【技術保護點】
一種多層建筑結構使用的預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板材(5)由鋼筋捆扎成的矩形外框(501)、設置在外框內的至少一條鋼筋捆扎成的加強肋(502)以及填充在加強肋(502)與外框(501)之間、加強肋(501)與加強肋(501)之間隙中的填充材料(503)組成,填充完成后對矩形外框(501)、加強肋(502)以及填充材料(503)進行混凝土澆筑形成整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多層建筑結構使用的預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板材(5)由鋼筋捆扎成的矩形外框(501)、設置在外框內的至少一條鋼筋捆扎成的加強肋(502)以及填充在加強肋(502)與外框(501)之間、加強肋(501)與加強肋(501)之間隙中的填充材料(503)組成,填充完成后對矩形外框(501)、加強肋(502)以及填充材料(503)進行混凝土澆筑形成整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多層建筑結構使用的預制板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板材(5)中的加強肋(502)均平行于矩形外框(501)的長邊或短邊,且所述加強肋(502)將矩形外框(501)的內部空間等分成至少兩個小矩形。3.一種采用預制板材的多層建筑墻板,墻板(1)為拼接成墻面的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墻板(1)由至少一塊預制板材(5)構成,所述墻面由至少2塊墻板(5)長邊與長邊相接豎直堆砌而成,且作為橫墻時,預制板材(5)的外框(501)長邊的長度與墻板(1)所在墻面的長度相同。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采用預制板材的多層建筑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面中與樓板連接的預制板材(5)為連接墻板(3),在連接墻板(3)上有突出墻板表面的牛腿(301)。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采用預制板材的多層建筑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墻面中與樓板連接的預制板材(5)為連接墻板(3),在連接墻板(3)上有凹槽(302)。6.一種采用預制板材的多層建筑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樓板由至少一塊塊連接樓板(4)水平鋪設構成,連接樓板(4)為預制有與所述牛腿(301)匹配的卡槽(401)或與所述凹槽(302)匹配的凸起(402)的預制板材(5)。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采用預制板材的多層建筑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樓板(4)均與墻面有至少一個連接面,所述連接樓板(4)在完成與墻面的連接后,通過對連接樓板(4)之間的縫隙進行灌漿處理形...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張瀑,魯兆紅,
申請(專利權)人: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四川;5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