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揭示了一種可移動鋰電池組包括:蓄電裝置、固定防護框、多根連接螺桿、BMS控制系統、轉接板、導熱墊和環氧板;蓄電裝置儲存和釋放電能;固定防護框固定連接所述蓄電裝置;多根連接螺桿貫穿蓄電裝置和固定防護框,固定蓄電裝置;BMS控制系統設于固定防護框外側,控制完成蓄電裝置充放電的控制與過流過載的保護;轉接板設于蓄電裝置內,將可移動鋰電池組的電壓、溫度信息采集集中在一起并傳遞給BMS控制板;導熱墊貼緊蓄電裝置和固定防護框,將熱量由蓄電裝置傳導到固定防護框;環氧板固定連接固定防護框和蓄電裝置,設于蓄電裝置外側保護蓄電裝置。可移動鋰電池組,能夠為快艇、游艇等提供動力,滿足快艇、游艇等移動設施使用要求。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到鋰電池用電池組,特別是涉及到一種可移動鋰電池組。
技術介紹
現今的快艇、游艇等的動力采用燃油等傳統能源動力,該種能源的使用不但會對水體造成污染,而且使用時排放的尾氣對大氣也會產生污染。為了保護環境,需要一種能夠安全清潔能源為快艇、游艇等提供動力,電能為較為理想的清潔能源,通過電池提供,為滿足快艇、游艇等移動設施供能需求具備如下特性:1、體積不能過大,可移動;2、電池容量要高,充電快速,放電持久;3、結構穩定性好,能適用于水上風浪狀態;4、使用安全。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主要目的為提供一種電池容量高、結構穩固和使用安全的可移動鋰電池組。本專利技術提出一種可移動鋰電池組,包括:蓄電裝置、固定防護框、多根連接螺桿、BMS控制系統、轉接板、導熱墊和環氧板;蓄電裝置包括多個鋰電池單元,儲存和釋放電能;固定防護框固定連接所述蓄電裝置;BMS控制系統設于固定防護框外側,控制完成蓄電裝置充放電的控制與過流過載的保護;轉接板設于蓄電裝置內,將可移動鋰電池組的電壓、溫度信息采集集中在一起并傳遞給BMS控制板;導熱墊貼緊蓄電裝置和固定防護框,將熱量由蓄電裝置傳導到固定防護框;連接螺桿,貫穿所述蓄電裝置;固定防護框包括:面環氧板、端環氧板、固定板和絕緣連接板;面環氧板為兩塊,分別固定連接蓄電裝置相對的兩側面保護所述蓄電裝置;端環氧板為兩塊,分別設于蓄電裝置縱向的相對的兩端,貼靠蓄電裝置;固定板為兩塊,分別設于端環氧板外側,貼靠端環氧板;絕緣連接板為兩塊,分別固定連接于蓄電裝置另一對相對的兩側面;連接螺桿貫穿蓄電裝置、端環氧板和固定板使蓄電裝置、端環氧板和固定板連為一體。。進一步地,蓄電裝置包括:多個鋰電池單元、多個均熱板、多個導電片、多根支撐管、正極集合電極片和負極電極集合片;蓄電裝置包括多個鋰電池單元組,每個鋰電池單元組包括多個沿電芯軸向排列的鋰電池單元,每個鋰電池單元組都有至少兩根所述連接螺桿貫穿定位;多個均熱板分別設于沿電芯軸向相鄰的鋰電池單元之間;多個導電片分別將鋰電池單元串并聯;蓄電裝置在鋰電池單元組上設有一個或多個鋰電池單元的空位;在空位處由支撐管抵頂軸向的兩個鋰電池單元;支撐管由連接螺桿軸向貫穿;正極集合電極片集合多個鋰電池單元的正極;負極電極集合片集合多個鋰電池單元的負極;均熱板為L形,L形的一邊設于鋰電池單元之間,另一邊貼緊固定防護框。進一步地,鋰電池單元包括:電芯組、第一電池支架、第二電池支架、第一導電匯集片、第二導電匯集片、第一導熱絕緣片、第二導熱絕緣片、第一絕緣片和第二絕緣片;電芯組由多個電芯同向平行排列構成,儲存和釋放電能;第一電池支架和第二電池支架分別設于電芯組的兩端,內側設有陣列的多個固定槽,固定電芯組的電芯的一端,固定槽底部設有貫穿內外兩側的電芯連接孔,在固定槽側壁交接處設有連接孔;第一導電匯集片和第二導電匯集片分別設于第一電池支架和第二電池支架外側,由電芯連接孔貼靠電芯的正極或負極分別使電芯的正極并聯和負極并聯,為鋰電池單元的正極和負極;第一導熱絕緣片和第二導熱絕緣片分別設于第一導電匯集片和第二導電匯集片的外側,使內部熱量向外散熱;第一絕緣片和第二絕緣片分別設于第一導熱絕緣片和第二導熱絕緣片外側防止電芯組漏電,分別擠壓第一導熱絕緣片、第二導熱絕緣片、第一導電匯集片和第二導電匯集片由外向內貼靠電芯組兩端;第一絕緣片和第二絕緣片分別與第一電池支架和第二電池支架分別固定連接。進一步地,轉接板設于空位內且電連接正極集合電極片和負極電極集合片。進一步地,還包括:連接板;連接板固定連接BMS控制系統和固定防護框,將BMS控制系統固定連接到固定防護框;述連接板中部微向上拱起。進一步地,還包括:模組固定件;模組固定件將可移動鋰電池組整體連接在電池外殼上。進一步地,電芯組由多個電芯矩陣排列構成。進一步地,第一導電匯集片、第二導電匯集片、第一導熱絕緣片、第二導熱絕緣片、第一絕緣片和第二絕緣片正對連接孔都設有貫穿的連接通孔。進一步地,導電片為銅片;支撐管為鋁管;多個均熱板為鋁質材料。進一步地,面環氧板上設有密集排列的散熱孔。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可移動鋰電池組,能夠為快艇、游艇等提供動力,為滿足快艇、游艇等移動設施供能需求具備如下特性:體積小,可移動;電池容量高,充電快速,放電持久;結構穩定性好,能適用于水上風浪狀態;使用安全。附圖說明圖1本專利技術可移動鋰電池組一種實施方式去環氧板后的結構示意圖;圖2本專利技術可移動鋰電池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3本專利技術可移動鋰電池組一種實施方式中鋰電池單元的結構爆炸示意圖。本專利技術目的的實現、功能特點及優點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做進一步說明。具體實施方式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參照圖1-3所示,本專利技術所述的可移動鋰電池組的一種實施方式為,包括:蓄電裝置1、固定防護框2、連接螺桿9、BMS控制系統3、轉接板4、導熱墊24和環氧板10;蓄電裝置1包括多個鋰電池單元,能夠儲存和釋放電能;固定防護框2固定連接蓄電裝置1,將蓄電裝置1限定在一起,起到使可移動鋰電池組更穩定的作用;BMS控制系統3設于固定防護框2外側,控制完成蓄電裝置1充放電的控制與過流過載的保護,能夠有效控制可移動鋰電池組使其充電快速、放電持久而且不會有爆炸風險,而且能夠以家用電源充電,使用更方便;轉接板4設于蓄電裝置1內,將可移動鋰電池組的電壓、溫度信息采集集中在一起并傳遞給BMS控制板;導熱墊24貼緊蓄電裝置1和固定防護框2,將熱量由蓄電裝置1傳導到固定防護框2,有利于蓄電裝置1熱量散發,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連接螺桿9貫穿蓄電裝置1和固定防護框2,固定蓄電裝置1;固定防護框包括:面環氧板10、端環氧板22、固定板21和絕緣連接板23;面環氧板10為兩塊,分別固定連接蓄電裝置1相對的兩側面保護蓄電裝置1;端環氧板22為兩塊,分別設于蓄電裝置1縱向的相對的兩端,貼靠蓄電裝置1;固定板21為兩塊,分別設于端環氧板22外側,貼靠端環氧板22;絕緣連接板23為兩塊,分別固定連接于蓄電裝置1另一對相對的兩側面,絕緣連接板23不但起到連接固定和保護蓄電裝置1的作用;連接螺桿9貫穿蓄電裝置1、端環氧板22和固定板21使蓄電裝置1、端環氧板22和固定板21連為一體。連接螺桿9擠壓固定板21使端環氧板22使蓄電裝置1縱向結構緊湊。環氧板10固定連接固定防護框2和蓄電裝置1,設于蓄電裝置1外側保護蓄電裝置1。蓄電裝置1包括:鋰電池單元11、均熱板13、導電片12、支撐管15、正極集合電極片5和負極電極集合片6;蓄電裝置1包括兩個鋰電池單元組,每個包括鋰電池單元組包括7個同向排的鋰電池單元11,每個鋰電池單元組都有四根連接螺桿9貫穿定位;均熱板13為多個,分別設于沿電芯軸向相鄰的鋰電池單元11之間,有利于鋰電池單元11之間熱量引導散出,防止蓄電裝置1內部溫度過高;導電片12為多個,分別將鋰電池單元11串聯,還可以使蓄電裝置1更加穩固;蓄電裝置1在一個鋰電池單元組上設有一個鋰電池單元11的空位41,即去除一個鋰電池單元11后得到空位41;在空位41處由四個支撐管15抵頂軸向的兩個鋰電池單元11,可以穩固蓄電裝置1防止蓄電裝置1變形;支撐管15由連接螺桿9軸向貫穿,防止支撐管15移動,結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可移動鋰電池組,其特征在于,包括:蓄電裝置,包括多個鋰電池單元,儲存和釋放電能;固定防護框,固定連接所述蓄電裝置;BMS控制系統,設于固定防護框外側,控制完成蓄電裝置充放電的控制與過流過載的保護;轉接板,設于所述蓄電裝置內,將可移動鋰電池組的電壓、溫度信息采集集中在一起并傳遞給BMS控制板;導熱墊,貼緊蓄電裝置和固定防護框,將熱量由蓄電裝置傳導到固定防護框;連接螺桿,貫穿所述蓄電裝置;所述固定防護框包括:面環氧板,為兩塊,分別固定連接所述蓄電裝置相對的兩側面保護所述蓄電裝置;端環氧板,為兩塊,分別設于所述蓄電裝置縱向的相對的兩端,貼靠所述蓄電裝置;固定板,為兩塊,分別設于所述端環氧板外側,貼靠所述端環氧板;絕緣連接板,為兩塊,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蓄電裝置另一對相對的兩側面;所述連接螺桿貫穿所述蓄電裝置、端環氧板和固定板使所述蓄電裝置、端環氧板和固定板連為一體。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可移動鋰電池組,其特征在于,包括:蓄電裝置,包括多個鋰電池單元,儲存和釋放電能;固定防護框,固定連接所述蓄電裝置;BMS控制系統,設于固定防護框外側,控制完成蓄電裝置充放電的控制與過流過載的保護;轉接板,設于所述蓄電裝置內,將可移動鋰電池組的電壓、溫度信息采集集中在一起并傳遞給BMS控制板;導熱墊,貼緊蓄電裝置和固定防護框,將熱量由蓄電裝置傳導到固定防護框;連接螺桿,貫穿所述蓄電裝置;所述固定防護框包括:面環氧板,為兩塊,分別固定連接所述蓄電裝置相對的兩側面保護所述蓄電裝置;端環氧板,為兩塊,分別設于所述蓄電裝置縱向的相對的兩端,貼靠所述蓄電裝置;固定板,為兩塊,分別設于所述端環氧板外側,貼靠所述端環氧板;絕緣連接板,為兩塊,分別固定連接于所述蓄電裝置另一對相對的兩側面;所述連接螺桿貫穿所述蓄電裝置、端環氧板和固定板使所述蓄電裝置、端環氧板和固定板連為一體。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動鋰電池組,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裝置包括:鋰電池單元組、均熱板、導電片、支撐管、正極集合電極片和負極電極集合片;所述鋰電池單元組為多個,每個所述鋰電池單元組包括排成一列的多個鋰電池單元,每個鋰電池單元組都有至少兩根所述連接螺桿貫穿定位;所述均熱板為多個,所述均熱板分別設于相鄰的所述鋰電池單元之間;所述導電片為多個,所述導電片分別將所述鋰電池單元串并聯;所述蓄電裝置在所述鋰電池單元組上設有一個或多個所述鋰電池單元大小的空位;所述支撐管為多個,在所述空位處由所述支撐管抵頂軸向的兩個所述鋰電池單元;所述支撐管由所述連接螺桿軸向貫穿;所述正極集合電極片集合所述鋰電池單元組的正極;所述負極電極集合片集合所述鋰電池單元組的負極;所述均熱板為L形,L形的一邊設于所述鋰電池單元之間,另一邊貼緊所述固定防護框。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可移動鋰電池組,其特征在于,所述鋰電池單元包括:電芯組,由多個電芯同向平行排列構成,儲存和...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徐智慧,劉亮,張士杰,王博,
申請(專利權)人:欣旺達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