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葡萄酒中酰胺類殺菌劑的固相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方法,本發明專利技術能夠同時測定葡萄酒中樣品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種酰胺類殺菌劑。在葡萄酒樣品中加入超純水稀釋得到待檢液,待檢液經HLB固相萃取柱凈化,使用C18反相柱分離;目標分析物在多反應監測模式下以保留時間和離子對信息比較進行定性分析,同位素內標法定量,本方法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重現性和準確度好,為評價葡萄酒樣品質量提供了新的檢測方法。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食品檢測領域,涉及固相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GC-MS/MS),具體是指一種葡萄酒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種酰胺類殺菌劑的檢測方法。
技術介紹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葡萄酒這一集營養性、功能性以及文化品位于一體的特殊飲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浙江作為我國東南沿海經濟較發達的省份,近年來葡萄酒消費量增長迅速,特別是進口葡萄酒。浙江口岸進口葡萄酒貿易額一直居全國同行業領先地位。2015年,浙江口岸共進口葡萄酒3.11萬噸,比上年增長10.2%,貨值1.2億美元,市場交易額35億元,進口量排名僅次于上海、深圳、廣州、天津等口岸。葡萄酒消費市場的火爆程度可見一斑。然而,不論是進口還是國產葡萄酒,葡萄作為其最主要的生產原料在田間管理過程中,為防止病害發生,通常會噴施一定量的農藥,有些農藥在葡萄酒生產發酵過程中不易去除分解,會不同程度地殘留在葡萄酒中,給飲用者健康帶來潛在的威脅。2013年,美國環境工作組(EWG)發布的“最骯臟果蔬”黑名單中,葡萄位列第三,共檢出15種農藥殘余成分,而在含有的農藥種類方面,葡萄則位居榜首,總共含有64種不同的化學物質。因此,葡萄酒中的農藥殘留問題不容小覷。目前,有些國家已經對酰胺類農藥在食品中的最大殘留量做了嚴格規定,如歐盟法規規定:在葡萄中吲唑磺菌胺(Amisulbrom)的最大殘留量為0.5mg/kg,氟啶酰菌胺(Fluopicolide)的最大殘留量為2.0mg/kg,硅噻菌胺(Silthiofam)和啶酰菌胺(Boscalid)的最大殘留量更是低至0.01mg/kg。這些法規在保護消費者健康利益的同時,也是重要的技術性貿易壁壘措施。因此,建立準確、可靠地測定葡萄酒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種酰胺類殺菌劑的含量非常重要。分析方法可分為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定性定量分析技術。定量分析一般采用色譜技術和色譜質譜聯用技術,色譜技術有氣相色譜和氣相色譜等方法,色譜質譜聯用技術有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和氣相色譜-質譜聯用等方法;定性定量分析則要兼具兩種技術為一體,檢測結果要同時提供目標物的結構信息和數量信息,根據歐盟委員會非強制執行法案2002/657/EC的規定,對禁用藥物進行確證檢測的方法必須能提供結構方面的信息,且要達到該法案規定的4個確證點。氣相色譜-串聯質譜(GC-MS/MS)技術,近些年來已成為食品中恒量有機污染物殘留檢測和確證最重要的手段。氣質聯用技術具有其他檢測方法無可企及的顯著優勢:高靈敏度、高選擇性和高特異性,不僅可對已知物質進行精確定量和確證,還可對未知化合物進行高效的定性識別和結構解析。目前,由于國內外無相關標準或文獻可循,因此,有必要對葡萄酒中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種酰胺類殺菌劑的檢測方法進行研究,從而對葡萄酒中吡唑類殺菌劑進行監測,同時為國內葡萄酒企業出口到歐盟等地區時,能出具符合歐盟委員會非強制執行法案2002/657/EC的規定的檢測數據。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葡萄酒中酰胺類殺菌劑的固相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方法,該方法結合固相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法,能夠對葡萄酒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種酰胺類殺菌劑同時進行測定,該方法具有準確、快速、靈敏度高的優點,為葡萄酒的快速檢測提供了可靠的分析方法。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葡萄酒中酰胺類殺菌劑的固相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一)待測樣品的制備:稱取4.7-5.3g葡萄酒樣品,葡萄酒中加入超純水,混勻后得到待檢液;(二)待測樣品的凈化:將固定相萃取柱進行預處理,將步驟(一)制備的待檢液上萃取柱,經水和甲醇/水溶液淋洗除去雜質,再用洗脫溶劑洗脫固定相萃取柱上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得到洗脫液,將洗脫液濃縮富集后,用甲醇溶劑稀釋并經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后得到待測樣品溶液;(三)標準溶液的配置:配制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溶液階梯濃度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該校準工作溶液的濃度為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和20.0ng/mL,內標物啶酰菌胺-D4濃度為1.0ng/mL,(四)待測樣品的檢測:將步驟(二)中的待測樣品溶液和混合標準工作溶液在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上分別進樣,獲得以標準溶液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濃度為橫坐標,再以混合標準工作溶液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峰面積為縱坐標的工作曲線,還有獲得可以確定母離子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一級質譜圖,確定母離子后,采用子離子掃描獲得二級質譜圖,然后從二級質譜圖中選取定量離子和定性離子,然后用工作曲線對定量離子進行定量計算,內標法定量(內標物為啶酰菌胺-D4),獲得待測樣品溶液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的濃度。進一步的,所述步驟(二)中的固定相萃取柱為WatersOasisHLBSPE柱,并通過甲醇、水對WatersOasisHLBSPE柱進行活化處理。進一步的,所述步驟(二)中的淋洗溶劑為水和體積比為1/3的甲醇水混合溶液,洗脫溶劑為甲醇。進一步的,所述的步驟(三)中氣相色譜和串聯質譜的參數條件如下:色譜柱:HP-5MS;30m×0.25mm×0.25μm流速:1.2ml/min高純氦儀器:Agilent7890B-7000C碰撞氣:高純氮:1.5ml/min,猝滅流量:2.25ml/min高純氦升溫程序:80℃——200℃(25℃/min)——310℃(10℃/min,維持3min)進樣口溫度:350℃;接口280℃進樣量:1μL;不分流進樣;離子化:EI源。采用上述方案,本專利技術通過加入超純水對葡萄酒樣品進行稀釋,并對由超純水稀釋得到的待檢液進行凈化處理,該凈化處理包括純化和富集的過程。第一步純化:先將待檢液通過固相萃取小柱,依次經過經水和甲醇/水溶液淋洗、甲醇洗脫;第二步富集:將第一步中純化的待檢液氮氣濃縮近干,然后加入甲醇溶液溶解、經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得到凈化的待檢液。該凈化后的待檢液則不會對檢測儀器造成污染。本專利技術中固相萃取的SPE柱為WatersOasisHLBSPE柱,由于4種酰胺類殺菌劑和其他雜質的極性大小存在差異,在固相萃取柱上吸附產生保留差異,然后通過優選的淋洗條件和洗脫條件,達到凈化富集香料的目的。其次,本專利技術對于葡萄酒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等4種酰胺類殺菌劑的定性定量檢測分析是通過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GC-MS/MS)分析。先配置一組階梯形的標準工作溶液,然后將標準工作液和待檢液在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上分別進樣。待檢液中出現的色譜峰保留時間與標準工作溶液一致,允許偏差小于±2.5%,該色譜峰所對應的質譜定性離子的相對豐度與濃度相當的標準工作溶液的相對豐度一致,而且相對豐度偏差不超過規定,則可確定該待檢液中含有酰胺類殺菌劑。最后,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葡萄酒中酰胺類殺菌劑的固相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一)待測樣品的制備:稱取4.7?5.3g葡萄酒樣品,葡萄酒中加入超純水,混勻后得到待檢液;(二)待測樣品的凈化:將固定相萃取柱進行預處理,將步驟(一)制備的待檢液上萃取柱,經水和甲醇/水溶液淋洗除去雜質,再用洗脫溶劑洗脫固定相萃取柱上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得到洗脫液,將洗脫液濃縮富集后,用甲醇溶劑稀釋并經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后得到待測樣品溶液;(三)標準溶液的配置:配制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溶液階梯濃度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該校準工作溶液的濃度為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和20.0?ng/mL,內標物啶酰菌胺?D4濃度為1.0?ng/mL,(四)待測樣品的檢測:將步驟(二)中的待測樣品溶液和混合標準工作溶液在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上分別進樣,獲得以標準溶液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濃度為橫坐標,再以混合標準工作溶液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峰面積為縱坐標的工作曲線,還有獲得可以確定母離子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一級質譜圖,確定母離子后,采用子離子掃描獲得二級質譜圖,然后從二級質譜圖中選取定量離子和定性離子,然后用工作曲線對定量離子進行定量計算,內標法定量(內標物為啶酰菌胺?D4),獲得待測樣品溶液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的濃度。...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葡萄酒中酰胺類殺菌劑的固相萃取-氣相色譜-串聯質譜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一)待測樣品的制備:稱取4.7-5.3g葡萄酒樣品,葡萄酒中加入超純水,混勻后得到待檢液;(二)待測樣品的凈化:將固定相萃取柱進行預處理,將步驟(一)制備的待檢液上萃取柱,經水和甲醇/水溶液淋洗除去雜質,再用洗脫溶劑洗脫固定相萃取柱上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得到洗脫液,將洗脫液濃縮富集后,用甲醇溶劑稀釋并經0.22μm微孔濾膜過濾后得到待測樣品溶液;(三)標準溶液的配置:配制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溶液階梯濃度的混合標準工作溶液,該校準工作溶液的濃度為1.0ng/mL、2.0ng/mL、5.0ng/mL、10.0ng/mL和20.0ng/mL,內標物啶酰菌胺-D4濃度為1.0ng/mL,(四)待測樣品的檢測:將步驟(二)中的待測樣品溶液和混合標準工作溶液在氣相色譜-串聯質譜儀上分別進樣,獲得以標準溶液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濃度為橫坐標,再以混合標準工作溶液中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峰面積為縱坐標的工作曲線,還有獲得可以確定母離子的吲唑磺菌胺、氟啶酰菌胺、硅噻菌胺、啶酰菌胺、啶酰菌胺-D4的一級質譜圖,確定母離子后,采用子...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韓超,劉濱,陳祥準,沈燕,侯建波,王傳現,宓捷波,
申請(專利權)人:韓超,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浙江;33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