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包括機座、設于機座內的電機,連接于所述機座的集汁腔、縱向設置在集汁腔內的擠壓筒和螺桿,所述擠壓筒套設在所述螺桿外部,所述集汁腔的底部中心設有防水圓柱體,所述防水圓柱體的中心處設有通孔,所述螺桿的螺桿軸穿過所述通孔與電機傳動連接,其中,所述螺桿底部設有傳動齒,所述集汁腔的底部設有避讓空間,傳動齒位于避讓空間內,所述避讓空間環繞所述防水圓柱體設置。通過避讓空間的設置,防止螺桿在轉動中對集汁腔底部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食品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
技術介紹
現有的立式榨汁機,一般包括主機、電機、螺桿、擠壓筒和集汁腔,擠壓筒和螺桿設于集汁腔內,為了提高出汁率,在擠壓筒外部設旋轉刷,螺桿底部設有傳動齒,傳動齒與集汁腔底部的中間配合驅動旋轉刷旋轉,旋轉刷將集汁腔內的汁液刮到出汁口處,使汁液從出汁口排出到集汁腔外部。螺桿在轉動過程中會與集汁腔底部產生摩擦,長時間工作會造成集汁腔底壁磨損嚴重,使集汁腔的使用壽命縮短。另外,現有技術中,傳動齒與中間齒輪的接觸面積較小,在配合過程中會出現打滑現象,進而導致中間齒輪與旋轉刷之間的配合不可靠,造成旋轉刷不旋轉,使汁液殘留在集汁腔內或排出速度緩慢,影響出汁效率。
技術實現思路
本專利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傳動可靠、不易對集汁腔造成磨損的立式榨汁機。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包括機座、設于機座內的電機,連接于所述機座的集汁腔、縱向設置在集汁腔內的擠壓筒和螺桿,所述擠壓筒套設在所述螺桿外部,所述集汁腔的底部中心設有防水圓柱體,所述防水圓柱體的中心處設有通孔,所述螺桿的螺桿軸穿過所述通孔與電機傳動連接,其中,所述螺桿底部設有傳動齒,所述集汁腔的底部設有避讓空間,傳動齒位于避讓空間內,所述避讓空間環繞所述防水圓柱體設置。優選的,所述避讓空間為集汁腔底壁向下內凹形成的環形凹槽。優選的,所述環形凹槽的深度為H,0.5mm≤H≤1.3mm。優選的,所述集汁腔的底壁包括環形傾斜面,所述環形傾斜面環繞防水圓柱體設置,所述環形傾斜面由防水圓柱體的底部向外向上傾斜延伸形成。優選的,所述集汁腔的底壁包括環形傾斜面,所述環形傾斜面環繞防水圓柱體設置,所述環形傾斜面由防水圓柱體的底部向外向下傾斜延伸形成。優選的,所述集汁腔底壁還包括環形平面,所述環形平面位于所述環形傾斜面的外周,所述環形平面與所述環形傾斜面圓滑過渡,環形傾斜面與防水圓柱體之間形成所述避讓空間。優選的,所述環形傾斜面延伸至集汁腔的側壁。優選的,所述集汁腔的底壁還設有中間齒輪,所述中間齒輪的部分輪齒伸入所述避讓空間。優選的,所述中間齒輪的底部設有凸起,所述中間齒輪設于所述凸起的中心。優選的,所述榨汁機還包括旋轉刷,所述旋轉刷套設在擠壓筒的外部,所述旋轉刷底部設有刷齒,所述刷齒與中間齒輪配合驅動旋轉刷旋轉。本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通過在集汁腔底部設置避讓空間,所述避讓空間環繞所述防水圓柱體設置,使螺桿底部的傳動齒位于避讓空間內,好處是有效避免螺桿在轉動過程中對集汁腔底部造成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2、通過使避讓空間為集汁腔底壁向下內凹形成的環形凹槽,形成容納傳動齒的空間,使傳動齒位于環形凹槽內,使傳動齒的底部與集汁腔底壁存在間隙,使螺桿轉動時不會與集汁腔底壁接觸,進而不會對集汁腔造成磨損,延長使用壽命,而且,這種方式使螺桿與集汁腔的裝配方便、結構簡單。3、通過使環形凹槽的深度為H,0.5mm≤H≤1.3mm,即能保證傳動可靠,又能避免螺桿對集汁腔底壁的磨損。當H小于0.5mm時,傳動齒會有接觸到環形凹槽底壁的可能,造成集汁腔磨損;當H大于1.3mm時,造成原材料的浪費,提高制作成本。4、通過使集汁腔的底壁包括環形傾斜面,環形傾斜面由防水圓柱體的底部向外向上傾斜延伸形成,好處是既可以保證傳動齒不會接觸到集汁腔底壁,避免集汁腔的磨損,而且果汁和果渣不易殘留在集汁腔內,易清洗。5、通過使環形傾斜面由防水圓柱體的底部向外向下傾斜延伸形成,好處是使傳動齒的底面與集汁腔底壁之間的間隙最大化,在傳動可靠的基礎上防止螺桿在轉動過程中對集汁腔底壁造成磨損;另外汁液不會由于重力的作用向集汁腔的中心回流,提高出汁率,減少集汁腔內汁液的殘留。6、通過使中間齒輪的部分輪齒伸入所述避讓空間,確保中間齒輪與螺桿底部的傳動齒配合可靠,防止打滑。7、通過在中間齒輪底部設有凸起,防止中間齒輪轉動過程中對集汁腔造成磨損,延長壽命;另一方面,齒輪墊起一定高度,減小中間齒輪轉動的摩擦阻力,增大輪齒與傳動齒的接觸面積,使傳動更加可靠。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實施例一所述的一種傳動可靠的立式榨汁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實施例一所述螺桿與避讓空間配合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實施例一所述中間齒輪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實施例一所述避讓空間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實施例二所述避讓空間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技術實施例三所述避讓空間的結構示意圖。圖中所指各部件名稱如下:1、機座;2、集汁腔;21、出汁口;22、防水圓柱體;221、通孔;3、杯蓋;31、進料筒;4、擠壓筒;5、螺桿;51、螺桿軸;52、傳動齒;6、旋轉刷;61刷齒;7、中間齒輪;71、凸起;72、輪齒;8環形凹槽;9、環形傾斜面;10、環形平面。具體實施方式下面詳述本技術的實施例,所述實施例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技術,而不能理解為對本技術的限制。實施例一:作為本技術的實施例一,如圖1、圖2所示,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包括機座1、設于機座1內的電機,連接于所述機座1的集汁腔2、縱向設置在集汁腔2內的擠壓筒4和螺桿5,集汁腔2上方設有杯蓋3,杯蓋3上設有用于物料投放的進料筒31,集汁腔2的側壁設有供汁液流出的出汁口21,所述擠壓筒4套設在所述螺桿5外部,所述集汁腔2的底部中心設有防水圓柱體22,所述防水圓柱體22的中心處設有通孔221,所述螺桿5的螺桿軸51穿過所述通孔221與電機傳動連接,所述螺桿5底部設有傳動齒52,所述集汁腔2的底部設有避讓空間,傳動齒52位于避讓空間內,所述避讓空間環繞所述防水圓柱體22設置。避讓空間使的傳動齒52被架空,使傳動齒52的底面與集汁腔2的底壁存在間隙,避免了螺桿5轉動時傳動齒52對集汁腔2底壁的磨損,延長使用壽命。如圖3所示,所述集汁腔2的底壁還設有中間齒輪7,所述中間齒輪7的部分輪齒72伸入所述避讓空間,輪齒72位于避讓空間的上方,伸入避讓空間的輪齒72的數目至少為2個,“伸入”是指部分伸入或完全伸入,這樣設置有利于增大中間齒輪7的輪齒72與螺桿5底部傳動齒52的接觸面積,保證傳動可靠,防止在運轉過程中產生打滑的現象。所述中間齒輪7的底部設有凸起71,所述中間齒輪7設于所述凸起71的中心,凸起71的存在將中間齒輪7的輪齒72架起一定的高度,防止中間齒輪7在轉動過程中對集汁腔2底部的磨損,延長機器的使用壽命。同一時刻有兩個輪齒72與傳動齒52接觸。所述榨汁機還包括旋轉刷6,所述集汁腔2的側壁底部設有出汁口21,所述旋轉刷6套設在擠壓筒4的外部,所述旋轉刷6底部設有刷齒61,所述刷齒61與中間齒輪7配合驅動旋轉刷6旋轉。具體傳動過程是電機驅動螺桿5旋轉,傳動齒52驅動中間齒輪7旋轉,中間齒輪7的輪齒72與刷齒61接觸,進而驅動旋轉刷6旋轉,使汁液被快速刮至出汁口21處,加快汁液排出速度,提高出汁效率。同一時刻有兩個輪齒72與刷齒61接觸。如圖4所示,所述避讓空間為集汁腔2底壁向下內凹形成的環形凹槽8,所述環形凹槽8起始于防水圓柱體22的底部,防水圓柱體22位于環形凹槽8的中心,所述環形凹槽8的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包括機座、設于機座內的電機,連接于所述機座的集汁腔、縱向設置在集汁腔內的擠壓筒和螺桿,所述擠壓筒套設在所述螺桿外部,所述集汁腔的底部中心設有防水圓柱體,所述防水圓柱體的中心處設有通孔,所述螺桿的螺桿軸穿過所述通孔與電機傳動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底部設有傳動齒,所述集汁腔的底部設有避讓空間,傳動齒位于避讓空間內,所述避讓空間環繞所述防水圓柱體設置。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包括機座、設于機座內的電機,連接于所述機座的集汁腔、縱向設置在集汁腔內的擠壓筒和螺桿,所述擠壓筒套設在所述螺桿外部,所述集汁腔的底部中心設有防水圓柱體,所述防水圓柱體的中心處設有通孔,所述螺桿的螺桿軸穿過所述通孔與電機傳動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桿底部設有傳動齒,所述集汁腔的底部設有避讓空間,傳動齒位于避讓空間內,所述避讓空間環繞所述防水圓柱體設置。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讓空間為集汁腔底壁向下內凹形成的環形凹槽。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環形凹槽的深度為H,0.5mm≤H≤1.3mm。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汁腔的底壁包括環形傾斜面,所述環形傾斜面環繞防水圓柱體設置,所述環形傾斜面由防水圓柱體的底部向外向上傾斜延伸形成。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不易磨損的立式榨汁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汁腔的底壁包...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王旭寧,王麗軍,高林,殷淑霞,
申請(專利權)人:九陽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