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包括混凝土框格,混凝土框格中內嵌生態填充塊材,混凝土框格上方設置有預制雙層壓頂梁,本發明專利技術還提供了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施工方法,該預制裝配式復合女兒墻墻體內填充大量輕質生態材料,大大減少了混凝土及鋼筋的用量,不僅降低了建造成本,減輕了結構自重,而且采用裝配式施工技術,安裝方便快捷,節省了施工速度,降低了現場大量濕作業,有利于保護環境,實現了標準化、裝配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同時,裝配式女兒墻頂部雙層壓頂梁,使得建筑立面效果棱角區分明顯,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女兒墻的穩定性,而且增添了建筑立面的豐富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屬于建筑
,特別涉及一種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及施工方法。
技術介紹
目前,我國的建筑產業依然大量地使用傳統工藝,傳統工藝存在:原材料現場浪費大,施工工期長,建筑耗能大,建筑產生的垃圾污染環境、噪聲影響居民生活、粉塵污染空氣等缺點。針對以上問題,“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發展適用、經濟、綠色建筑,提高建筑技術水平、安全標準和工程質量,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裝配式建筑具有構件工業化、設計標準化、施工機械化等特點,大大減少現場濕作業以及勞動力的使用,綠色節能環保,是我國未來建筑的主要發展方向。裝配式住宅具有以下特點:大量的建筑部品由車間生產加工完成;現場濕作業大大減少;設計的標準化和管理的信息化;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女兒墻是住宅建筑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它是建筑物屋頂四周的矮墻,主要作用除了維護安全之外,還包括在底處作為防水壓磚收頭,以此避免屋頂雨水漫流或防水層滲水。目前,現有的女兒墻施工工藝存在很多問題,施工速度慢,影響總體施工進度;工人勞動量大,提高了施工成本。因此尋找一種新型女兒墻施工工藝已經成為現在亟待解決的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及施工方法,與傳統女兒墻施工工藝相比,該施工工藝具有節約材料、施工成本低、施工速度快、輕質高強、綠色環保等特點,并且構件可工業化生產、安裝連接簡單快速、大大縮短周期。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技術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包括混凝土框格,混凝土框格中內嵌生態填充塊材1,混凝土框格上方設置有預制雙層壓頂梁7。所述混凝土框格由縱肋3和橫肋4連接構成,框格中內嵌多個生態填充塊材1,生態填充塊材1的高度與框格高度一致,相鄰生態填充塊材1之間形成豎向拼縫5。所述橫肋4中有橫肋鋼筋2,相鄰混凝土框格間通過連接后澆帶6和橫肋鋼筋2實現連接。所述預制雙層壓頂梁7中,上層梁的截面大于下層梁的截面,下層梁通過粘接砂漿8設置在混凝土框格的上方。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了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驟一:生產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墻板;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底層澆筑20mm厚C30細石混凝土,隨即擺放生態填充塊材1,將加工好的橫肋鋼筋2、縱肋鋼筋放入模板中,再澆筑C30細石混凝土,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進行標準養護,待強度達到要求時,拆除模板,即形成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墻板,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時,方可起吊。步驟二:生產預制雙層壓頂梁;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隨即擺放鋼筋,待確認無誤后,澆筑C30細石混凝土,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進行標準養護,待強度達到要求時,拆除模板,即形成預制雙層壓頂梁,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時,方可起吊。步驟三: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快速安裝、施工。首先在屋面層預制女兒墻位置制作灰餅,然后綁扎連接柱鋼筋骨架,進行女兒墻吊裝,待女兒墻安裝到指定部位,確認無誤后,澆筑連接柱部分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女兒墻壓頂吊裝,并通過粘接砂漿使其與裝配式女兒墻連接。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1.該預制裝配式復合女兒墻墻體內填充大量輕質生態材料,大大減少了混凝土及鋼筋的用量,不僅降低了建造成本,減輕了結構自重,而且采用裝配式施工技術,安裝方便快捷,節省了施工速度,降低了現場大量濕作業,有利于保護環境,實現了標準化、裝配化、工業化和信息化的現代工業化生產方式。2.裝配式女兒墻頂部雙層壓頂梁,使得建筑立面效果棱角區分明顯,不僅有效的提高了女兒墻的穩定性,而且增添了建筑立面的豐富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預制裝配式復合女兒墻墻板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預制裝配式復合女兒墻墻板剖面構造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連接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專利技術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及壓頂梁拼裝結構示意圖。圖5是使用本專利技術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全裝配式復合墻結構體系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專利技術的實施方式。如圖1、圖2、圖3所示,一種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包括混凝土框格,混凝土框格中內嵌生態填充塊材1,混凝土框格上方設置有預制雙層壓頂梁7。其中,混凝土框格由縱肋3和橫肋4連接構成,框格中內嵌多個生態填充塊材1,生態填充塊材1的高度與框格高度一致,相鄰生態填充塊材1之間形成豎向拼縫5。橫肋4中有橫肋鋼筋2,相鄰混凝土框格間通過連接后澆帶6和橫肋鋼筋2實現連接。預制雙層壓頂梁7由上層梁和下層梁組成,上層梁的截面大于下層梁的截面,下層梁通過粘接砂漿8設置在混凝土框格的上方??梢?,此預制鋼筋混凝土裝配式復合女兒墻由預制復合女兒墻墻板9、預制雙層壓頂梁7組合而成。其技術要點:1.預制復合女兒墻墻板9:是以截面和配筋較小的混凝土框格,內嵌輕質生態填充塊材組成,與普通鋼筋混凝土現澆或磚砌筑女兒墻相比具有質量輕、延性好、抗震性能優、經濟適用等優點。同時,由于預制構件生產時采用雙面抹光,后期建筑僅需刮膩子、刷涂料,無需二次找平抹光處理。圖中10為厚20mm的坐漿層,采用Mb20砂漿砌筑,用于女兒墻與主體結構連接,以及女兒墻壓頂與女兒墻墻體的連接。11為厚20mm的細石砼抹面。2.預制雙層壓頂梁7:雙層壓頂梁均采用預制技術,在工廠預制完成,不僅有效保證了構件品質,加快了施工速度,而且減少了施工現場的濕作業面積,最大限度的保護了環境,真正做到了“五節一環?!?即節水、節時、節能、節材、節地和環境保護)。參照圖4,本專利技術的具體施工過程如下:步驟一: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墻板9生產。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底層澆筑20mm厚C30細石混凝土11,隨即擺放生態塊材1,將加工好的橫肋4、縱肋鋼筋3放入模板中,待確認無誤后,再澆筑C30細石混凝土11,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進行標準養護,待強度達到要求時,拆除模板,即形成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墻板9。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時,方可起吊;步驟二:預制雙層壓頂梁7生產。首先組裝專用鋼模板,隨即依據設計圖紙要求擺放鋼筋,待確認無誤后,澆筑C30細石混凝土11,隨后趕平、抹面,預制完成后進行標準養護,待強度達到要求時,拆除模板,即形成預制雙層壓頂梁7,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值時,方可起吊;步驟三: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快速安裝、施工。首先在屋面層預制女兒墻位置制作灰餅,然后綁扎連接柱鋼筋骨架,組織專業化吊裝隊伍進行女兒墻吊裝,待女兒墻安裝到指定部位,確認無誤后,澆筑連接柱部分混凝土6,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后,進行女兒墻壓頂7吊裝,并通過粘接砂漿10使其與裝配式女兒墻連接。最終得到的結構應用于全裝配式復合墻結構體系,如圖5所示。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框格,混凝土框格中內嵌生態填充塊材(1),混凝土框格上方設置有預制雙層壓頂梁(7)。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框格,混凝土框格中內嵌生態填充塊材(1),混凝土框格上方設置有預制雙層壓頂梁(7)。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框格由縱肋(3)和橫肋(4)連接構成,框格中內嵌多個生態填充塊材(1),生態填充塊材(1)的高度與框格高度一致,相鄰生態填充塊材(1)之間形成豎向拼縫(5)。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所述橫肋(4)中有橫肋鋼筋(2),相鄰混凝土框格間通過連接后澆帶(6)和橫肋鋼筋(2)實現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其特征在于,所述預制雙層壓頂梁(7)中,上層梁的截面大于下層梁的截面,下層梁通過粘接砂漿(8)設置在混凝土框格的上方。5.權利要求1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驟一:生產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墻板;步驟二:生產預制雙層壓頂梁;步驟三: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快速安裝、施工。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預制復合結構女兒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黃煒,程寧寧,吳鵬,石安仁,陳建倉,羅斌,
申請(專利權)人:西咸新區矩陣實業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陜西;6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