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尤其涉及傳感器領域,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利用最新的無線傳輸技術,直接測量皮帶跑偏程度,將信息進行反饋,包括殼體、無線傳輸裝置、電池和微動開關,殼體連接有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尾端分別連接殼體內部的微動開關,微動開關通過導線連接無線傳輸裝置,無線裝置固定連接殼體,這樣的設計省去了有線連接,便于實驗,增加設備保護的可靠性,雙傳感器撥桿設計也保證了設備檢測的穩定性。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傳感器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
技術介紹
在煤礦井下是用皮帶式輸送機把采煤工作面采出的原煤輸送到提升機旁再用提升機把原煤提升到地面上來的,在煤礦井下,采煤工作面與提升機之間的距離較遠,煤礦用帶式輸送機的長度也相當長,煤礦井下較長的煤礦用皮帶式輸送機是由許多個單臺煤礦用皮帶式輸送機首尾相連組成。煤礦用帶式輸送機在運煤過程中,常會發生跑偏、煤位堵塞、打滑、斷帶、縱向撕帶、驅動滾筒超溫、煙霧等故障,煤礦用帶式輸送機出現上述故障不僅會影響煤礦井下的原煤輸送以至采煤作業,有時還會引起重大安全事故,及時發現煤礦用帶式輸送機在工作時出現的上述故障是煤礦井下采煤作業的極其重要的工作;按照煤礦用帶式輸送機安全規范,煤礦用帶式輸送機必須裝設打滑、煙霧、堆煤、溫度保護及防跑偏、灑水等裝置;在主要運輸巷道內使用的煤礦用帶式輸送機應裝設輸送帶張緊力下降保護裝置和防撕裂保護裝置,現有技術中,傳統的傳感器多為電纜傳輸數據,安裝布線不便,傳輸速率低,而且線路容易出現老化,造成數據傳輸失敗,增加了維護運營的成本。有鑒于上述的缺陷,本設計人積極加以研究創新,以期創設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使其更具有產業上的利用價值。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利用最新的無線傳輸技術,直接測量皮帶跑偏程度,將信息進行反饋。本專利技術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包括殼體、無線傳輸裝置、電池和微動開關,所述殼體連接有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所述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尾端分別連接所述殼體內部的微動開關;所述微動開關通過導線連接所述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無線裝置固定連接殼體。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上均套有彈簧。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的長度相同。進一步的,所述微動開關設有觸碰條,所述觸碰條的數量為三個。進一步的,所述電池通過電池壓蓋板固定于所述殼體內。更進一步的,所述無線傳輸裝置內設有天線,所述天線為L型。借由上述方案,本專利技術至少具有以下優點:本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設有兩個傳感器撥桿,煤炭傳輸機的皮帶在跑偏的情況下會觸碰傳感器撥桿,使之形變,傳感器撥桿尾端觸碰微動開關,將數據傳輸給無線傳輸裝置,數據通過天線傳出,由于采用最新的無線傳輸技術主要用于近距離無線連接,通信效率非常高,后臺收到數據后會及時處理調整皮帶位置,這樣的設計省去了有線連接,便于實驗,增加設備保護的可靠性,雙傳感器撥桿設計也保證了設備檢測的穩定性。上述說明僅是本專利技術技術方案的概述,為了能夠更清楚了解本專利技術的技術手段,并可依照說明書的內容予以實施,以下以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詳細說明如后。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的正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殼體,2、電池,3、電池壓蓋板,4、微動開關,5、第一傳感器撥桿,6、第二傳感器撥桿,7、天線,8、電路單板,9、天線盒,10、防爆蓋,11、電池開關,12、測試鍵。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專利技術,但不用來限制本專利技術的范圍。參見圖1和圖2,本專利技術一較佳實施例所述的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工作原理如下:本專利技術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包括殼體1、無線傳輸裝置、電池2和微動開關4,殼體1連接有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尾端分別連接殼體內部的微動開關4;微動開關4通過導線連接所述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無線裝置固定連接殼體1。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上均套有彈簧,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的長度相同,微動開關4設有觸碰條,觸碰條的數量為三個,電池2通過電池壓蓋板3固定于所述殼體內,無線傳輸裝置內設有天線7,天線為L型,天線接在電路單板8上,電路單板通過導線與微動開關相連,整個無線傳輸裝置裝在天線盒9中,傳感器外殼上部用螺絲固定有防爆蓋10,在防爆蓋上設有電池開關11和測試鍵12。本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采用IPv6通訊協議,實現跑偏傳感器和基站中間的通訊,它是近距離、低復雜度、低功耗、低數據速率、低成本的無線網絡技術,它是一種介于無線標記技術和藍牙之間的技術提案;主要用于近距離無線連接。它依據802.15.4標準,在數千個微小的傳感器之間相互協調實現通信,這些傳感器只需要很少的能量,以接力的方式通過無線電波將數據從一個網絡節點傳到另一個節點,所以它們的通信效率非常高;長按測試鍵約2秒,傳感器端進入配對狀態,只有傳感器端和接收端都處于配對狀態,才能配對成功當傳感器信號有變化時,傳感器端將信號通過RF發射出去。當傳感器信號無變化時,傳感器端定時將信號通過RF發射出去。無線跑偏傳感器安裝在皮帶支架上,撥桿端安裝在距離皮帶近的方向。當皮帶發生跑偏時候,皮帶觸碰傳感器撥桿,使得撥桿傾斜一定角度,此時撥桿的內端觸碰開關,將位移狀態指令傳遞到單板上,再通過板載天線將信號發射傳遞出去。本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由兩個撥桿組成,對應觸碰條接收位移指令。具體指令如下:現設兩撥桿分別為第一傳感器撥桿、第二傳感器撥桿,觸碰條分為三個,分別為第一觸碰條,第二觸碰條,第三觸碰條。當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任意一桿傾斜15°觸碰第一觸碰條時,此時系統發出聲光報警指令。當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任意一桿傾斜20°觸碰第二觸碰條時,此時系統發出減速指令并聲光報警。當第一傳感器撥桿和第二傳感器撥桿任意一桿傾斜30°觸碰第三觸碰條時,此時系統發處停車指令并聲光報警。以上所述僅是本專利技術的優選實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專利技術,應當指出,對于本
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專利技術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專利技術的保護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包括殼體(1)、無線傳輸裝置、電池(2)和微動開關(4),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連接有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所述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尾端分別連接所述殼體內部的微動開關(4);所述微動開關(4)通過導線連接所述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無線裝置固定連接殼體(1)。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包括殼體(1)、無線傳輸裝置、電池(2)和微動開關(4),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1)連接有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所述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尾端分別連接所述殼體內部的微動開關(4);所述微動開關(4)通過導線連接所述無線傳輸裝置,所述無線裝置固定連接殼體(1)。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無線皮帶跑偏傳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傳感器撥桿(5)和第二傳感器撥桿(6)上均套有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馬剛,張運華,步士鋒,馬明,尚延廷,孫朝春,
申請(專利權)人: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鮑店煤礦,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