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自保溫砌塊,所述自保溫砌塊包括以下原料:黃河膠泥40?50質量份、尼山石30?40質量份、納米聚四氟乙烯3?5質量份、玻璃微珠1.2?1.5質量份、混合溶液一30?45質量份、占混合溶液一質量2?3wt%的添加劑一和占混合溶液一質量0.02?0.03wt%的添加劑二;所述混合溶液一中,包括丙烯酸、聚乙烯醇、改性小麥秸稈和水。本發明專利技術的有益效果是:原材料為黃河膠泥、小麥秸稈,變廢為寶,資源綜合利用,砌筑的墻體不需再做外墻保溫,與傳統空心磚砌筑體相比較強度顯著增加,早期強度高,大大縮短砌塊的出廠周期;制得的保溫砌塊熱工性能優良,產品吸水率低,該保溫砌塊不產生二次副產品,利廢環保。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材料
,特別涉及一種自保溫砌塊。
技術介紹
外墻自保溫砌塊優點是伴隨主題施工,項目整體施工時效性高,砌筑方便,免去二次做保溫的繁瑣工序,降低了建筑成本,價格相對較低。利用江河湖泊淤泥燒結新型墻材及利用粉煤灰、礦渣、煤矸石等材料生產的復合砌塊在我國已得到充分的利用。標磚用于承重墻、多孔磚用于框架結構填充墻。存在的問題為墻體達不到國家規定的公建50%,居建65%的節能保溫效果。需在外墻做保溫,費工費料、工期長、防火性能低、隔音效果差、外墻保溫還存在著使用壽命短、易滲水、脫落等質量問題。自重輕的建筑地震力就小,對抗震有利,和磚混建筑相比,同樣的建筑,同樣的地震條件下,震害程度相差一個地震設計設防級別,如磚混建筑在達7度設防,它會受破壞,而此時加氣混凝土建筑只達6度設防,就不會破壞。1975年海城地震時,30余幢多孔混凝土建筑展害輕微,而鄰近的磚混建筑則震害嚴重;1976年唐山地震時,北京市白家莊的一棟五層加氣混凝土承重樓,自重僅700kg/m2,當時處于地震烈度為6度強的情況下,震后沒有出現新的裂縫,而在50m處的四層混合結構的住宅,下部卻產生大斜裂縫。在相同地基條件下,自重輕的建筑的層數可以增多,經濟上有利。另外我國是農業大國,每年農作物秸稈的產量高達8.42億噸,且還在以1.3%的速度增加,是自然界中數量龐大的可再生資源,且具有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優點。但是,這一資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每年有95%以上秸稈資源通過不同的利用途徑轉化成其他形式而被耗散,資源浪費嚴重。中國農作物秸稈資源量大面廣,現階段其用途大致可分為4個方面:作為工業原料,主要用于工業造紙;作為畜牧飼料;作為肥料,造肥還田;作為燃料,農村生活能源雖然如此,資源仍然長期未得到合理的開發,大部分都被焚燒,這是對天然資源的浪費,同時還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隨著世界各國對環境污染問題的關注和反思,秸稈的應用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合理利用現有資源開發符合國家節能保溫標準的自重輕,強度高的墻體材料是目前研發的方向。
技術實現思路
為了滿足國家公建50%居建65%的節能保溫標準需求,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節能降耗,降低自保溫砌塊的自重,同時解決砌體材料強度和導熱系數不能同時保證的巨大矛盾。本專利技術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自保溫砌塊。利用我國江河湖泊大量的淤泥資源及小麥秸稈為原料,資源綜合利用,生產能耗低,保溫效果好,防火阻燃抗老化,耐久性高,壽命長,性能穩定,質量輕抗震能力好,安全穩固性好的產品,外墻不再做保溫,即可達到國家公建50%居建65%的節能保溫標準。因外墻不需再做外墻保溫,建設成本與傳統的做法相比較每平方米造價可降低20%以上,工期可提前30%以上,一項技術同時支持國家禁實、節地、環保、防火、資源綜合利用多項基本國策。為了實現上述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提供了一種自保溫砌塊,所述自保溫砌塊包括以下原料:黃河膠泥40-50質量份、尼山石30-40質量份、納米聚四氟乙烯3-5質量份、玻璃微珠1.2-1.5質量份、混合溶液一30-45質量份、占混合溶液一質量2-3wt%的添加劑一和占混合溶液一質量0.02-0.03wt%的添加劑二;所述混合溶液一中,包括丙烯酸、聚乙烯醇PVA、改性小麥秸稈和水。所述混合溶液一,其中丙烯酸為部分中和丙烯酸,丙烯酸的中和度為60-70%。所述混合溶液一中,以未中和的丙烯酸計,丙烯酸:聚乙烯醇PVA:改性小麥秸稈:水質量比為20-30:4-5:6-8:60-70。所述尼山石為粉碎后過40目篩的尼山石。所述添加劑一為碳酸氫銨;所述添加劑二包括過硫酸鉀和N-羥甲基丙烯酰胺,其中過硫酸鉀:N-羥甲基丙烯酰胺質量比為8-10:1。所述改性小麥秸稈的制備方法為:將小麥秸稈晾干,用粉碎機粉碎,取過120目篩的小麥秸稈粉,加入相對于小麥秸稈粉質量15-20倍的氫氧化鈉溶液一,靜置浸泡18-20小時,抽濾,舍去濾液,剩余固體用水洗滌至中性后,在50-60℃下烘干,(所述氫氧化鈉溶液一質量濃度為6-10wt%),得預處理小麥秸稈粉,加入相對于預處理小麥秸稈粉40-45質量倍的N,N-二亞甲基甲酰胺DMF,攪拌30-40min后,繼續攪拌并加入馬來酸酐MA,所述馬來酸酐MA:預處理小麥秸稈粉質量比為0.75-0.8:1,然后升溫至100-110℃進行反應,反應過程保持攪拌,反應2-6小時后,將產物冷卻至室溫,過濾去除濾液,取過濾后剩余固體,用水洗滌3-4次后,放入烘箱60℃下烘干,便得到改性小麥秸稈。為了更好地實現專利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還提供一種自保溫砌塊的制備方法,所述自保溫砌塊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用質量濃度為30wt%的氫氧化鈉溶液二中和丙烯酸至中和度60-70%,得中和后丙烯酸,備用;將小麥秸稈晾干,用粉碎機粉碎,取過120目篩的小麥秸稈粉,加入相對于小麥秸稈粉質量15-20倍的氫氧化鈉溶液一,靜置浸泡18-20小時,抽濾,舍去濾液,剩余固體用水洗滌至中性后,在50-60℃下烘干,所述氫氧化鈉溶液一質量濃度為6-10wt%,得預處理小麥秸稈粉,加入相對于預處理小麥秸稈粉40-45質量倍的N,N-二亞甲基甲酰胺DMF,攪拌30-40min后,繼續攪拌并加入馬來酸酐MA,所述馬來酸酐MA:預處理小麥秸稈粉質量比為0.75-0.8:1,然后升溫至100-110℃進行反應,反應過程保持攪拌,反應2-6小時后,將產物冷卻至室溫,過濾去除濾液后的固體,用水洗滌3-4次后,放入烘箱60℃下烘干,便得到改性小麥秸稈,備用;向聚乙烯醇PVA中加入相對于聚乙烯醇質量6-7倍的蒸餾水,攪拌并加熱至90-95℃使聚乙烯醇PVA完全溶解后,停止加熱,冷卻至15℃-25℃,得到聚乙烯醇PVA溶液備用;(2)將中和后丙烯酸、聚乙烯醇PVA溶液、改性小麥秸稈和水,攪拌混合均勻得混合溶液一;混合溶液一中,以未中和的丙烯酸計,丙烯酸:聚乙烯醇PVA:改性小麥秸稈:水質量比為20-30:4-5:6-8:60-70;在模具中將黃河膠泥、尼山石、納米聚四氟乙烯、玻璃微珠與所述混合溶液一按重量百分比40~50:30~40:3-5:1.2-1.5:35~40充分混合后,制成漿料混合物二;向漿料混合物二中沖入氮氣同時劇烈攪拌置換其中的氧氣,隨后將漿料混合物二升溫至60-80℃,充分攪拌后向漿料混合物二中依次加入添加量占混合溶液一質量2-3wt%的添加劑一,添加量占混合溶液一質量0.02-0.03wt%的添加劑二,然后繼續攪拌3-5分鐘后停止攪拌,在60-80℃下保溫8-10小時固化成型,然后脫模坯體在60℃干燥24-30h;(3)將干燥后的坯體煅燒,第一階段煅燒溫度為120-150℃,煅燒3-4h,隨后在30min內升溫至1300℃~1350℃后,進行第二階段煅燒,煅燒時間5~8min;而后在30min內降溫至300-340℃后,第三階段煅燒,煅燒時間3-5h;最后在30min內升溫至850-880℃后,第四階段煅燒,煅燒24-30h燒結完畢,冷卻24-48小時,得到自保溫砌塊。所述自保溫砌塊的制備方法中所述添加劑一為碳酸氫銨;所述添加劑二包括過硫酸鉀和N-羥甲基丙烯酰胺,其中過硫酸鉀:N-羥甲基丙烯酰胺質量比為8-10:1。所述添加劑一添加量為占混合溶液一質量的2-3wt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保溫砌塊包括以下原料:黃河膠泥40?50質量份、尼山石30?40質量份、納米聚四氟乙烯3?5質量份、玻璃微珠1.2?1.5質量份、混合溶液一30?45質量份、占混合溶液一質量2?3wt%的添加劑一和占混合溶液一質量0.02?0.03wt%的添加劑二;所述混合溶液一中,包括丙烯酸、聚乙烯醇、改性小麥秸稈和水。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保溫砌塊包括以下原料:黃河膠泥40-50質量份、尼山石30-40質量份、納米聚四氟乙烯3-5質量份、玻璃微珠1.2-1.5質量份、混合溶液一30-45質量份、占混合溶液一質量2-3wt%的添加劑一和占混合溶液一質量0.02-0.03wt%的添加劑二;所述混合溶液一中,包括丙烯酸、聚乙烯醇、改性小麥秸稈和水。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一,其中丙烯酸為部分中和丙烯酸,丙烯酸的中和度為60-70%。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溶液一中,其中丙烯酸以未中和的丙烯酸計,丙烯酸:聚乙烯醇:改性小麥秸稈:水質量比為20-30:4-5:6-8:60-70。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尼山石為粉碎后過40目篩的尼山石。5.根據權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劑一為碳酸氫銨;所述添加劑二包括過硫酸鉀和N-羥甲基丙烯酰胺,其中過硫酸鉀:N-羥甲基丙烯酰胺質量比為8-10:1。6.根據權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小麥秸稈的制備方法為:將小麥秸稈晾干,用粉碎機粉碎,取過120目篩的小麥秸稈粉,加入相對于小麥秸稈粉質量15-20倍的氫氧化鈉溶液一,靜置浸泡18-20小時,抽濾,舍去濾液,剩余固體用水洗滌至中性后,在50-60℃下烘干,得預處理小麥秸稈粉;在預處理小麥秸稈粉中加入相對于預處理小麥秸稈粉40-45質量倍的N,N-二亞甲基甲酰胺,攪拌30-40min后,繼續攪拌并加入馬來酸酐,所述馬來酸酐:預處理小麥秸稈粉質量比為0.75-0.8:1,然后升溫至100-110℃進行反應,反應過程保持攪拌,在100-110℃反應2-6小時后,將產物冷卻至室溫,過濾去除濾液,取過濾后剩余固體,用水洗滌3-4次后,放入烘箱在60℃下烘干,便得到改性小麥秸稈;所述氫氧化鈉溶液一質量濃度為6-10wt%。7.根據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自保溫砌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保溫砌塊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用質量濃度為30wt%的氫氧化鈉溶液二中和丙烯酸至中和度60-70%,得中和后丙烯酸,備用;將小麥秸稈晾干,用粉碎機粉碎,取過120目篩的小麥秸稈粉,加入相對于小麥秸稈粉質量15-20倍的氫氧化鈉溶液一,靜置浸泡18-20小時,抽濾,舍去濾液,剩余固體用水洗滌至中性后,在50-60℃下烘干,得預處理小麥秸稈...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春花,
申請(專利權)人:青島祥智電子技術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山東;37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