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鋰電池生產技術領域,具體公開一種激光切割除塵閥。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激光切割除塵閥包括腔體、設置在腔體內的葉片以及葉片控制裝置;腔體包括兩個固定面、兩個開放面和兩個密封面;兩個開放面分別連接第一通氣孔和第二通氣孔,兩個密封面分別通過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實現密封,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分別與葉片連接;葉片包括兩個表面,當葉片的兩個表面分別與兩個開放面接觸時,第一通氣孔與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互通;當葉片的兩個表面分別與兩個密封面接觸時,第一通氣孔與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不互通。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的除塵閥能夠對負壓進行通斷控制,而且不會被小顆粒石墨粉堵住閥門,在鋰電池生產過程中能夠放心使用。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鋰電池生產
,特別涉及一種激光切割除塵閥。
技術介紹
現有技術中,鋰離子電池生產
所采用的激光切割除塵閥均為標準件,這種激光切割除塵閥通過活塞運動來實現密封,活塞在運動過程中表面會粘有極粉,久而久之會使活塞堵住而無法運動。激光切割極片時也會產生很多微米級的粉塵顆粒,此粉塵容易粘在激光切割除塵閥的腔體內,導致激光切割除塵閥被小顆粒的粉塵堵住而無法使用。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旨在克服現有激光切割除塵閥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激光切割除塵閥。為實現上述目的,本技術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方面,本技術提供一種激光切割除塵閥,所述除塵閥包括腔體和設置在所述腔體內的葉片;所述腔體包括兩個固定面、兩個開放面和兩個密封面;所述兩個開放面分別連接第一通氣孔和第二通氣孔,所述兩個密封面分別通過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實現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分別與所述葉片連接;所述除塵閥還包括控制所述葉片運動的葉片控制裝置;所述葉片包括兩個表面,當所述葉片的兩個表面分別與所述兩個開放面接觸時,所述第一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互通;當所述葉片的兩個表面分別與所述兩個密封面接觸時,所述第一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不互通。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設置于所述腔體內中部位置。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的兩個表面均貼有泡棉。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與所述腔體、所述第一密封板以及所述第二密封板之間具有縫隙。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為旋轉葉片,所述葉片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配合,使得所述旋轉葉片在所述腔體內自由旋轉。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控制裝置包括第二氣缸、擺動板和推桿,所述擺動板與所述葉片的旋轉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氣缸與所述推桿連接,所述推桿與所述擺動板連接。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控制裝置包括第一氣缸、第一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氣缸包括固定部和運動部;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氣缸的固定部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支撐板的另一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密封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設置于所述第一氣缸與所述第一密封板之間;所述第一連接板與第二連接板設置于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之間;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葉片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板與所述第二連接板連接,所述第二連接板與所述第一氣缸的運動部連接。一些實施例中,所述葉片控制裝置包括第三氣缸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與所述第三氣缸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板的另一端與所述腔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氣缸包括運動桿,所述葉片為垂直葉片,所述運動桿與所述垂直葉片連接。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新型結構的激光切割除塵閥,該除塵閥能夠對負壓進行通斷控制,而且不會被小顆粒石墨粉堵住閥門,在鋰電池生產過程中能夠放心使用。附圖說明圖1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除塵閥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2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除塵閥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3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葉片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腔體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第一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第二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圖7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第一密封板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第二密封板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葉片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根據本技術另一個實施例的除塵閥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圖11為根據本技術又一個實施例的除塵閥的平面結構示意圖。圖12為根據本技術又一個實施例的除塵閥的立體結構示意圖。1、第一通氣孔2、第二通氣孔3、腔體31、第一密封面32、第一開放面4、第二密封板41、第二軸孔42、第二密封凸臺5、第一密封板51、第一軸孔52、第一密封凸臺6、第二支撐板7、第一支撐板8、第二連接板9、第一連接板10、第一氣缸11、旋轉葉片111、旋轉軸112、泡棉12、第三氣缸13、垂直葉片14、固定板15、擺動板151、固定孔152、腰孔16、推桿161、凸輪隨動器117、第二氣缸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技術,而不構成對本技術的限制。首先參考圖1和圖2,示出根據本技術一個實施例的除塵閥的結構示意圖。一種激光切割除塵閥,包括腔體3和設置在腔體3內的旋轉葉片11;腔體3包括兩個固定面、兩個開放面和兩個密封面;兩個開放面分別連接第一通氣孔1和第二通氣孔2,兩個密封面分別通過第一密封板5和第二密封板4實現密封,第一密封板5和第二密封板4分別與旋轉葉片11連接。具體如圖4中所示,腔體3包括第一開放面32和第一密封面31,第二開放面是與第一開放面32相對的面(圖中未示出),第二密封面是與第一密封面31相對的面(圖中未示出)。旋轉葉片11包括兩個表面,當旋轉葉片11的兩個表面分別與腔體3的兩個開放面接觸時,第一通氣孔1與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互通2;當旋轉葉片11的兩個表面分別與腔體3的兩個密封面接觸時,第一通氣孔1與第二通氣孔2之間氣流不互通。除塵閥還包括控制旋轉葉片11旋轉的葉片控制裝置,該實施例中,葉片控制裝置包括第一氣缸10、第一支撐板7、第二支撐板6、第一連接板9和第二連接板8。其中,第一氣缸10包括固定部和運動部;第一支撐板7和第二支撐板6均為類似Z字型結構,用于在腔體3上方支撐第一氣缸10,第一支撐板7的一端,第二支撐板6的一端分別與第一氣缸10的固定部固定連接;第一支撐板7的另一端,第二支撐板6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密封板5固定連接。第一連接板9與第二連接板8設置于第一氣缸10與第一密封板5之間,同時,第一連接板9與第二連接板8也設置于第一支撐板與第二支撐板之間;即第一連接板9與第二連接板8位于第一氣缸10、第一密封板5、第一支撐板7以及第二支撐板6所形成的空間之中。具體的,第一連接板9與旋轉葉片11連接,第一連接板9也與第二連接板8連接,而第二連接板8與第一氣缸10的運動部連接。優選的實施例中,旋轉葉片11設置在腔體3內的中部位置,旋轉葉片11與腔體3、第一密封板5以及第二密封板4之間具有縫隙,以保證旋轉葉片11在旋轉過程中不會出現卡制,及時在出現石墨粉等粉塵堆積時也無法阻止旋轉葉片11旋轉,使得除塵閥在鋰電池的生產過程中能夠正常使用。優選的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旋轉葉片11包括旋轉軸111,旋轉軸111的兩端分別與第一密封板5和第二密封板4配合,使得旋轉葉片11能夠在腔體3內自由旋轉。旋轉葉片11的兩個表面均貼有泡棉112,在起到密封作用的同時,能夠兼顧緩沖和減小噪音的作用。如圖7和圖8所示,第一密封板5包括第一密封凸臺52、第一軸孔51以及分布在四周的螺絲孔,第二密封板4包括第二密封凸臺42、第二軸孔41以及分布在四周的螺絲孔。旋轉葉片11的旋轉軸111的兩端分別與第一軸孔51以及第二軸孔41配合,以保證旋轉葉片11能在腔體3內自由旋轉。另外,當旋轉葉片11和腔體3的兩個密封面接觸時,旋轉葉片11的上下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激光切割除塵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閥包括腔體和設置在所述腔體內的葉片;所述腔體包括兩個固定面、兩個開放面和兩個密封面;所述兩個開放面分別連接第一通氣孔和第二通氣孔,所述兩個密封面分別通過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實現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分別與所述葉片連接;所述除塵閥還包括控制所述葉片運動的葉片控制裝置;所述葉片包括兩個表面,當所述葉片的兩個表面分別與所述兩個開放面接觸時,所述第一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互通;當所述葉片的兩個表面分別與所述兩個密封面接觸時,所述第一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不互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激光切割除塵閥,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塵閥包括腔體和設置在所述腔體內的葉片;所述腔體包括兩個固定面、兩個開放面和兩個密封面;所述兩個開放面分別連接第一通氣孔和第二通氣孔,所述兩個密封面分別通過第一密封板和第二密封板實現密封,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分別與所述葉片連接;所述除塵閥還包括控制所述葉片運動的葉片控制裝置;所述葉片包括兩個表面,當所述葉片的兩個表面分別與所述兩個開放面接觸時,所述第一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互通;當所述葉片的兩個表面分別與所述兩個密封面接觸時,所述第一通氣孔與所述第二通氣孔之間氣流不互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設置于所述腔體內中部位置。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的兩個表面均貼有泡棉。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與所述腔體、所述第一密封板以及所述第二密封板之間具有縫隙。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塵閥,其特征在于,所述葉片為旋轉葉片,所述旋轉葉片包括旋轉軸,所述旋轉軸的兩端分別與所述第一密封板和所述第二密封板配合,使得所述旋轉葉片在所述腔體內...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李新標,魏宏生,羅浩明,陽如坤,
申請(專利權)人:深圳吉陽智云科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廣東;4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