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公開了一種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包括有位于兩端的鋼管柱(鋼管柱、鋼管混凝土柱)、一對鋼板和塞焊式連接件,所述兩塊鋼板通過塞焊式連接件的拉結形成整體。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具有墻面平整,焊接工作量小,焊縫位于構造部位,剪力墻受力性能受焊縫質量影響小,經濟安全,鋼板與混凝土在協同工作能力強等優點。塞焊式連接件橫剖面為[型或Z型,且[型和Z型連接件的端部均可向內設置折邊,連接件腹板上亦可進行孔洞布置,保證混凝土和鋼板整體工作和混凝土澆筑的密實性。墻板鋼板和拉結連接件可采用花紋鋼板,有效增大墻體鋼板和混凝土間的粘結作用,保證鋼構件與混凝土之間的共同工作。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建筑結構
,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
技術介紹
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具有較高的承載力,良好的延性和穩定的滯回性能,相對于傳統的混凝土剪力墻不需支模板,施工速度快,墻身薄,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結構自重。目前已經運用的雙鋼板組合剪力墻一般包括兩側設置對拉螺栓的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墻板內側設置栓釘或T形加勁肋的雙鋼板組合剪力墻等,此類墻體因拉結方式的原因鋼板的厚度較厚,一般不宜小于10mm,經濟性較差。且兩側設置對拉螺栓的雙鋼板組合剪力墻,螺栓從墻面伸出,墻面不平整,導致裝飾困難;墻板內側設置栓釘或加勁肋的雙鋼板組合剪力墻,施工繁瑣,混凝土澆筑時易發生鋼板屈曲,兩墻板之間協同工作性能差。近年來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包括專利技術專利申請組合型鋼箱形鋼板剪力墻以及專利技術專利申請一種鋼管束和鋼板混凝土組合剪力墻結構。組合型鋼箱形鋼板剪力墻的特征是用若干H形鋼上下翼緣對焊,組成鋼管束組合剪力墻;一種鋼管束和鋼板混凝土組合剪力墻的特征與前者類似,用U形、T形等鋼構件焊接成鋼管束組合剪力墻。此類鋼板剪力墻通過大量H形、U形、T形構件的焊接連接形成若干腔體,雖能有效滿足《鋼結構設計規范》規定的寬厚比要求,鋼板厚度較薄,較為經濟,但因焊縫處于受力面,且鋼板較薄易受焊接溫度影響,存在焊接工作量大,墻表面不宜平整,受力性能受焊接性能控制等缺點。
技術實現思路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構造簡單,施工方便,便于工業化生產,兩塊墻板整體連接,鋼板與混凝土協同工作良好的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為了實現上述技術目的,本專利技術采取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包括有位于兩端的鋼管柱、一對鋼板和塞焊式連接件,所述兩塊鋼板通過塞焊式連接件的拉結形成整體,所述的塞焊式連接件將兩鋼板之間的腔體分成至少兩個管狀空腔,所述管狀空腔內澆筑混凝土;所述鋼管柱的壁厚比鋼板的厚度略厚。進一步地,所述兩鋼板的其中一塊鋼板與所述塞焊式連接件之間通過交錯斷續單面角焊縫連接,另一塊鋼板與所述連接件之間通過塞焊孔進行塞焊連接,所述鋼管柱為鋼管混凝土柱或空心鋼管柱。進一步地,所述的塞焊式連接件沿鋼板的全高設置。進一步地,所述塞焊式連接件橫剖面為[型或Z型。進一步地,所述[型或Z型塞焊式連接件的端部向內設置折邊。進一步地,所述的塞焊式連接件的腹板上設置有孔洞。進一步地,所述塞焊式連接件的厚度與墻體鋼板厚度等厚或薄一些。進一步地,所述鋼板和塞焊式連接件的材質為普通鋼板或花紋鋼板。進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為普通混凝土、高強混凝土、輕骨料混凝土、自密實混凝土或再生混凝土。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的在工廠制作方法:塞焊式連接件先通過交錯斷續單面角焊縫固定在墻體的一邊鋼板上,單面角焊縫在塞焊式連接件兩側交叉間隔設置,保證連接件的垂直度和塞焊時的精確度。墻體鋼板與鋼管柱連接的部位需打坡口,先將連有連接件的鋼板與兩個鋼管柱通過點焊連接,再蓋上另一塊墻體鋼板亦與鋼管柱點焊固定,然后按一定間距在此塊鋼板相應位置打孔并與連接件塞焊連接,最后將墻體鋼板與鋼管柱進行坡口焊連接形成整體組合雙鋼板剪力墻。本專利技術的技術特點和效果為:1、與傳統的混凝土剪力墻相比,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具有承載力高,延性好,耗能能力強,抗震性能優良,不需支模,施工速度快等優點。2、與其他的雙鋼板組合剪力墻相比,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具有墻面平整,焊接工作量小,焊縫位于構造部位,剪力墻受力性能受焊縫質量影響小,經濟安全,鋼板與混凝土在協同工作能力強等優點3、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的墻體鋼板通過連接件拉結在一起,兩塊鋼板之間協調工作,且連接件是沿墻板全高設置,將墻身分成若干腔體,既能有效滿足墻身寬厚比要求,減小墻體鋼板的厚度,又能對混凝土起到很好的約束作用。4、塞焊式連接件橫剖面為[型或Z型,且[型和Z型的塞焊式連接件的端部均可向內設置折邊,還可根據混凝土澆筑時對流動性的需要在連接件腹板上進行孔洞布置,使得混凝土和鋼板的整體協同工作能力好,混凝土澆筑的密實性也得到有效保證。5、塞焊式連接件的厚度可根據墻體厚度采用與墻體鋼板等厚或薄一些,經濟性較好。6、墻體兩邊端部采用的是鋼管柱加強,鋼管壁厚比墻體鋼板厚度要略厚一些,其作用相當于混凝土剪力墻的暗柱,鋼管可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采用鋼管柱或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柱的采用方便組合墻與鋼梁的連接,墻梁連接節點的形式和構造可采用成熟的規范推薦的方式,傳力明確;鋼管混凝土柱的采用使得組合墻端部受壓能力和端部鋼管柱抗壓曲的能力增強,但墻梁連接方式的構造和傳力方式還有待研究。7、墻體鋼板和塞焊式連接件的材質可采用花紋鋼板,利用花紋鋼板的花紋凸起增大鋼板與混凝土的粘結作用,增強鋼板與混凝土共同工作的整體性。附圖說明圖1是本專利技術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的剖視圖。圖3是本專利技術實施例2的剖視圖。圖中:1為鋼管柱;2為墻體鋼板;3為塞焊式連接件;4為混凝土;5為角焊縫;6為塞焊孔;7為坡口;8為管狀空腔;9為孔洞。具體實施方式為了使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專利技術,并不用于限定本專利技術。實施例1請參照圖1-3,本專利技術提供一種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包括有位于兩端的鋼管柱1、一對鋼板2和塞焊式連接件3,兩塊鋼板2通過塞焊式連接件3的拉結形成整體,的塞焊式連接件3將兩鋼板2之間的腔體分成至少兩個管狀空腔8,管狀空腔8內澆筑混凝土4,兩端鋼管柱根據需要澆筑或不澆筑混凝土,墻體兩邊端部采用的是鋼管柱加強,鋼管壁厚比墻體鋼板厚度要略厚一些,其作用相當于混凝土剪力墻的暗柱,鋼管可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采用鋼管柱或鋼管混凝土柱。鋼管柱的采用方便組合墻與鋼梁的連接,墻梁連接節點的形式和構造可采用成熟的規范推薦的方式,傳力明確;鋼管混凝土柱的采用使得組合墻端部受壓能力和端部鋼管柱抗壓曲的能力增強,但墻梁連接方式的構造和傳力方式還有待研究。請參照圖1,優選地,所述鋼板(2)的其中一塊鋼板與所述塞焊式連接件(3)之間通過交錯斷續單面角焊縫(5)連接,另一塊鋼板與所述連接件(3)之間通過塞焊孔(6)進行塞焊連接請參照圖1和圖2,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位于兩端的鋼管柱(1)、一對鋼板(2)和塞焊式連接件(3),所述兩塊鋼板(2)通過塞焊式連接件(3)的拉結形成整體,所述的塞焊式連接件(3)將兩鋼板(2)之間的腔體分成至少兩個管狀空腔(8),所述管狀空腔(8)內澆筑混凝土(4);所述鋼管柱(1)的壁厚比鋼板(2)的厚度略厚。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位于兩
端的鋼管柱(1)、一對鋼板(2)和塞焊式連接件(3),所述兩塊鋼
板(2)通過塞焊式連接件(3)的拉結形成整體,所述的塞焊式連接
件(3)將兩鋼板(2)之間的腔體分成至少兩個管狀空腔(8),所述
管狀空腔(8)內澆筑混凝土(4);所述鋼管柱(1)的壁厚比鋼板(2)
的厚度略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其特
征在于:所述兩鋼板(2)的其中一塊鋼板與所述塞焊式連接件(3)
之間通過交錯斷續單面角焊縫連接,另一塊鋼板與所述連接件(3)
之間通過塞焊孔(6)進行塞焊連接,所述鋼管柱為鋼管混凝土柱或
空心鋼管柱。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塞焊式雙鋼板組合剪力墻,其特
征在于:所述的塞焊式連接件(3)沿鋼板(2)的全高設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塞焊式雙鋼...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陳麗華,夏登榮,蒯從倫,阮海燕,劉文武,楊柳,
申請(專利權)人:合肥工業大學,安徽鴻路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安徽;34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