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基于SSD文件的智能變電站自動動模測試方法,首先基于SSD文件,自動建立系統模型;接著根據建立的系統模型,關聯二次設備與一次系統;最后進行自動動模標準化測試。本發明專利技術可將智能變電站的動模測試難度降低,且形成自動化的測試方案,易將測試過程標準化。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專利技術涉及電力系統自動化設計領域,特別是一種基于SSD文件的智能變電站自動動模測試方法。
技術介紹
電力系統是發電廠、電力網和電力負荷組成的電能生產、輸送和應用轉化的統一系統,發、輸、用電是同一瞬間進行并完成的連續過程。電力系統中各電氣設備或直接連接或相互電磁耦合,系統實際試驗非常困難,絕大多數試驗都在仿真模型上進行,電力系統動態模擬就是一種用于研究電力系統動態特性的物理模擬。近年來計算機軟硬件技術的應用使電力系統動態模擬技術在軟硬件平臺測控統一模型、分布式網絡測量系統、仿真器中虛擬現實技術及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智能仿真尤其是人-機復雜大系統的建模和仿真等方面取得了迅猛發展。但是現有的電力系統動態模擬測試均是采用人工進行系統建模,工作量大,且需要專業人員進行配置,參數配置工作量較大,且一個參數配置錯誤將引起整個系統的測試不準確。
技術實現思路
有鑒于此,本專利技術的目的是提出一種基于SSD文件的智能變電站自動動模測試方法,可將智能變電站的動模測試難度降低,且形成自動化的測試方案,易將測試過程標準化。本專利技術采用以下方案實現:一種基于SSD文件的智能變電站自動動模測試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基于SSD文件,自動建立系統模型;步驟S2:根據步驟S1建立的系統模型,關聯二次設備與一次系統;步驟S3:進行自動動模標準化測試:通過智能變電站MMS網絡讀取繼電保護系統定值;根據不同間隔的不同測試要求,進行故障設置;動模測試開始,并接收繼電保護裝置的MMS信息、GOOSE信息及SV信息;根據測試內容及接收到的MMS信息、GOOSE信息、SV信息判斷試驗的正確與否,并完成測試報告的生成。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1:通過解析SCD文件,獲取SSD文件中關于電力系統模型的參數,根據SSD文件中Substation變電站模型、VoltageLevel電壓等級模型、bay模型、Equipment設備對象模型,建立智能變電站一次系統模型;步驟S12:解析取得一次系統模型的各個參數,完成智能變電一次系統的模型搭建;根據變電站的規模及容量,設定系統電源參數、變電站負荷參數;步驟S13:根據步驟S12生成的智能變電站一次系統模型,以bay為最小單元,設置系統的故障類型。進一步地,所述步驟S2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21:解析智能變電站SSD文件中關于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關聯模型部分,將被測試智能電子設備與對應一次設備間隔進行關聯;步驟S22:將一次系統模型與動模測試系統功率源或數字信號源進行關聯,完成一次系統模型與實際被測二次系統的關聯;步驟S23:將功率源或數字信號源與二次設備物理連接,完成自動動模測試的基礎準備。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專利技術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專利技術能夠提高動模測試的建模效率,降低測試人員的要求;本專利技術能夠實現動模測試的標準化。附圖說明圖1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安兜220kV變電站主接線示意圖。圖2為本專利技術實施例中安兜110kV母間隔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專利技術做進一步說明。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基于SSD文件的智能變電站自動動模測試方法,包括三個步驟。第一步,基于SSD文件的系統自動建模方法。根據SSD文件中的一次部分的描述,建立起智能變電站一次系統模型。首先根據Substation變電站模型,可得到變電站基本信息:這個變電站的名稱為安兜變電站,位于福州。其次根據VoltageLevel電壓等級模型,可得變電站有兩個電壓等級220kV、110kV。根據bay模型,可得,220kV電壓等級有一個25B開關間隔、一個#1主變間隔(如圖1所示);110kV電壓等級有15B開關間隔、110kVI母線間隔(如圖2所示)。根據Equipment設備對象模型,可得到每個間隔內所有的一次設備、變壓器的繞組數以及每個間隔間的連接點。至此,跟據SSD文件建立起變電站一次系統模型,根據建立起的主接線圖自動生成故障點,如圖1所示,安兜220kV變電站主接線中D1~D5閃電所示。其中每個故障點包含故障單相接地(金屬、經小電阻)、兩相接地、相間短路、三相短路等故障。其中接地點的選擇按以下規律:1)線路及主變進線間隔:電流互感器兩側各有一個故障點。2)主變間隔:主變各側。3)母線間隔:任意一個連接點。4)電抗器、電容器間隔以及母聯分段間隔參照線路間隔。5)兩個間隔連接點僅取一個間隔,靠母線側則取母線間隔故障點。第二步,關聯二次設備與一次系統。根據SSD文件中的關聯,可知該變電站主變高壓側配置PT2201A、PT2201B兩套保護裝置以及CT2201A一套測控裝置。保護裝置PT2201A有PDIF、PVOC兩個邏輯節點;PT2201B有PDIF、PDIS兩個邏輯節點。測控裝置CT2201A有MMXU邏輯節點。同理可知,主變低壓側與主變低壓側進線間隔共用CT1101A測控裝置。測控裝置CT1101A有MMXU邏輯節點關聯到主變低壓側繞組,通過CSWI、CILO、MMXU三個邏輯節點控制斷路器,通過CSWI、CILO兩個邏輯節點控制隔離開關。如圖2所示:至此,將一二次設備信息關聯起來。第三步,自動動模標準化測試方法,具體包括以下4個小步驟。1、通過智能變電站MMS網絡讀取繼電保護系統定值;通過MMS網讀取繼電保護系統定值,如線路主保護采用過流速斷保護,保護的線路全長70%。2、根據不同間隔的不同測試要求,進行故障設置;這里根據規范,以線路保護金屬性故障為例進行說明。根據保護的定值(70%),分別設置線路全長14%和56%處的金屬單相接地故障。3、動模測試開始,并接收繼電保護裝置(安全自動裝置)的MMS、GOOSE及SV等信息。根據一次設備與二次設備的關聯信息,將模擬電流(SV報文)接入保護裝置(PT2201A),或測控裝置(CT2201A);并接收保護裝置(PT2201A),或測控裝置(CT2201A)發出的GOOSE信息,完成測試的閉環信息采集。1、根據測試內容及接收到的MMS、GOOSE等信息判斷試驗的正確與否,并完成測試報告的生成。在本實施例中,SCD文件為智能變電站全站系統配置文件,SSD文件為智能變電站系統規格文件。以上所述僅為本專利技術的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專利技術申請專利范圍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專利技術的涵蓋范圍。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基于SSD文件的智能變電站自動動模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基于SSD文件,自動建立系統模型;步驟S2:根據步驟S1建立的系統模型,關聯二次設備與一次系統;步驟S3:進行自動動模標準化測試:通過智能變電站MMS網絡讀取繼電保護系統定值;根據不同間隔的不同測試要求,進行故障設置;動模測試開始,并接收繼電保護裝置的MMS信息、GOOSE信息及SV信息;根據測試內容及接收到的MMS信息、GOOSE信息、SV信息判斷試驗的正確與否,并完成測試報告的生成。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基于SSD文件的智能變電站自動動模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基于SSD文件,自動建立系統模型;步驟S2:根據步驟S1建立的系統模型,關聯二次設備與一次系統;步驟S3:進行自動動模標準化測試:通過智能變電站MMS網絡讀取繼電保護系統定值;根據不同間隔的不同測試要求,進行故障設置;動模測試開始,并接收繼電保護裝置的MMS信息、GOOSE信息及SV信息;根據測試內容及接收到的MMS信息、GOOSE信息、SV信息判斷試驗的正確與否,并完成測試報告的生成。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SSD文件的智能變電站自動動模測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1具體包括以下步驟;步驟S11:通過解析SCD文件,獲取SSD文件中關于電力系統模型的參數,根據SSD文件中Substation變電站模型、VoltageLevel電...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唐志軍,任曉輝,陸榛,宋福海,翟博龍,林國棟,鄧超平,晁武杰,郭健生,胡文旺,
申請(專利權)人: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國家電網公司,國網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
類型:發明
國別省市:福建;35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