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專利技術涉及一種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包括:鋪設于屋面凸出結構頂面的散水板,所述散水板呈向下傾斜狀設置,所述散水板向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彎折延伸形成連接端;以及鋪設于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立面的保護板,所述保護板與所述連接端連接固定,所述保護板與屋面面層之間設有密封結構。采用散水板和保護板進行防護,使得防水層不需要打釘掛網,保證了防水體系的完整性。屋面凸出結構與屋面的交接處為應力集中點,采用保護板后嵌縫設置密封結構,解決常規公廁側墻根部屋面混凝土開裂問題。
【技術實現步驟摘要】
本技術涉及建筑施工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
技術介紹
常規商場、辦公樓屋面工程:(1)防水層外側采用掛網后抹灰(砂漿或細石混凝土)的方法防護防水層,但因防水層表面光滑,需要掛網,而掛網打釘會破壞防水層結構。影響屋面防水功能。(2)保溫層采用抗裂砂漿砂漿抹面,因保溫材料存在縫隙、且有熱脹冷縮性能,易開裂破壞。
技術實現思路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解決現有砂漿抹灰保護防水層施工中掛網打釘會破壞防水層結構進而影響屋面防水功能、保溫層處砂漿抹灰易開裂破壞等問題。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方案是:本技術一種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包括:鋪設于屋面凸出結構頂面的散水板,所述散水板呈向下傾斜狀設置,所述散水板向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彎折延伸形成連接端;以及鋪設于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立面的保護板,所述保護板與所述連接端連接固定,所述保護板與屋面面層之間設有密封結構。采用散水板和保護板進行防護,使得防水層不需要打釘掛網,保證了防水體系的完整性。屋面凸出結構與屋面的交接處為應力集中點,采用保護板后嵌縫設置密封結構,解決常規公廁側墻根部屋面混凝土開裂問題。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屋面的防水層上翻至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形成上翻邊,所述上翻邊的端部處設有密封膠,所述上翻邊的端部處覆設有與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連接的導流板。<br>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導流板向著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的外側面傾斜。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散水板的連接端的內側面設有卡口,所述保護板的頂端形成有與所述卡口相匹配的卡扣。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散水板的連接端的內側面設有卡口,所述保護板的頂端固定于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所述卡口處勾設有遮擋所述保護板頂端的擋板。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設有保溫層,所述保護板貼設于所述保溫層的外側面。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為圓柱狀結構,所述保護板的頂部箍設有箍環且所述保護板的頂部涂覆有密封膠。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的進一步改進在于,所述密封結構包括泡沫棒和覆設于所述泡沫棒上的密封膠。附圖說明圖1為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側墻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天窗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屋面設備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設備基礎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屋面穿出管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圖5的剖視圖。圖7為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屋面風管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屋面風管的第一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屋面風管的第二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技術作進一步說明。本技術提供了一種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屋面防水體系通常為防水層和保溫層的結構,應用于屋面層和屋面層的凸出結構處,本實用新型中的防護結構用于保護防水層和保溫層,保證防水層的完整性,避免因打釘破壞防水層結構,而影響屋面的防水功能,防護結構保護保溫層相比于混凝土砂漿層,具有較低的開裂風險,避免了開裂對保溫層造成外露破壞的風險。下面結合附圖對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進行說明。本技術的屋面防護結構包括散水板和保護板,散水板鋪設在屋面凸出結構的頂面,該散水板呈向下傾斜狀設置,起到保護屋面凸出結構并且具有泛水的效果,該散水板向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彎折形成連接端,保護板鋪設于屋面凸出結構立面,起到保護作用,該保護板與散水板的連接端連接固定,該保護板與屋面面層之間還設有密封結構。散水板和保護板為不銹鋼板,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下面對本技術屋面防護結構的具體應用進行說明。參閱圖1,顯示了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應用于側墻的結構示意圖。下面結合圖1,對本技術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進行說明。如圖1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屋面凸出結構16為屋面的側墻,該屋面結構包括依次設置的屋面板11、找平層12、防水層13、保溫層14、以及混凝土面層15,防水層13鋪設于屋面凸出結構16底部時,向屋面凸出結構16的立面上翻形成上翻邊131。本技術的防護結構中的散水板21鋪設于屋面凸出結構16的頂面,該散水板21呈傾斜狀,具有較好的散水作用,該散水板21向著屋面凸出結構16的立面彎折延伸形成連接端211。保護板22鋪設于屋面凸出結構16的立面,在屋面凸出結構16的立面還設有保溫層13,保護板22鋪設于保溫層13的外側面,對保溫板13起到了保護作用,該保護板22的頂端與散水板21的連接端211連接固定,保護板22與屋面的混凝土面層15之間設有密封結構23。密封結構23包括泡沫棒231和覆設于泡沫棒231上的密封膠232,先將泡沫棒231塞入保護板22與混凝土面層15之間,然后在泡沫棒231的頂面將連接縫用密封膠232填實,起到防水的作用。防水層13的上翻邊131的端部處設有密封132,該上翻邊131的端部通過收口壓條133固定在屋面凸出結構16上,在上翻邊131的端部處覆設有與屋面凸出結構16的立面連接的導流板25,通過導流板25對防水層13的端部起到防水的作用。導流板25想著屋面凸出結構16的立面的外側面傾斜,便于水的導出。散水板21的連接端211的內側面設有卡口212,在保護板22的頂端形成有與卡口212相匹配的卡扣,保護板22通過卡扣卡合在卡口212內,與散水板21實現防水連接。如圖2所示,顯示了防護結構應用于天窗,在本實施例中,屋面凸出結構16為天窗,在屋面凸出結構16的立面設有保溫層14,該保溫層14的中部設置散水板21,將散水板21的一端伸入上部保溫層14內并與屋面凸出結構16的立面連接固定,另一端則伸出保溫層14并向下彎折形成連接用的卡口212,保護板22貼設于屋面凸出結構16立面的保溫層14設置本文檔來自技高網...

【技術保護點】
一種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鋪設于屋面凸出結構頂面的散水板,所述散水板呈向下傾斜狀設置,所述散水板向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彎折延伸形成連接端;以及鋪設于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立面的保護板,所述保護板與所述連接端連接固定,所述保護板與屋面面層之間設有密封結構。
【技術特征摘要】
1.一種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鋪設于屋面凸出結構頂面的散水板,所述散水板呈向下傾斜狀設置,
所述散水板向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彎折延伸形成連接端;以及
鋪設于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立面的保護板,所述保護板與所述連接端連
接固定,所述保護板與屋面面層之間設有密封結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屋
面的防水層上翻至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形成上翻邊,所述上翻邊的端
部處設有密封膠,所述上翻邊的端部處覆設有與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
連接的導流板。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導流板向著所述屋面凸出結構的立面的外側面傾斜。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防水體系的防護結構,其特征在于,所
述散...
【專利技術屬性】
技術研發人員:鄭洪,金龍,張建華,
申請(專利權)人: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類型:新型
國別省市:上海;31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發表了對其他瀏覽者有用的留言會獲得科技券。